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等教育入學機會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我國的高等教育制度對于任何階層看似公平合理,實則不公平。現存的社會分層,從不同的階層報考的高等學校性質和不同階層的人得到的錄取率的不同等各方面得到證明。剛開始高等教育興起時,高等教育是優質資源,很少有人能受到高等教育,只有是高級干部的子女。隨著社會的發展,高等教育的學校不斷增多,但也是有限的資源,農民和社會底層人的子女還是不能入學,即使入學了,也不能找到工作。據統計,進入高校的可能性之比,農民階層與非農民階層的整體差距是5.6倍,在全國重點高校中是9.2倍,其中與黨政干部子女的差距則分別達到17.9倍和31.7倍。作為體力勞動者的工人和農民,與作為腦力勞動的黨政機關干部、企業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子女的機會差距很大:在高校總體中為9.6倍,在重點院校中接近15倍,工人農民子女的合計份額不到45%。因此,不管從高等教育興起階段到現在的高等教育的大眾化階段,高等教育入學機會都受到了社會階層的很大影響。
二、不同社會階層高等教育入學機會不同的原因分析
(一)社會階層低的人的子女的早期教育和基礎教育落后
在社會階層低的人的子女的幼兒園教育,小學教育,中學教育落后,有的甚至沒有幼兒園教育,有的在上小學時經常幫助家里干農活,耽誤了學習的時間考取的中學不好,學校教學質量不高。有些家里孩子很多,交不起學費,家長也不支持讀書,家長本身的文化水平不高,不能回答孩子的問題,家長也沒有教育子女的意識,并且周圍的環境氛圍不適合學習,這就導致了他們的智力開發較晚。農村的教育經費短缺,教師的工資不能按時發放,使農村的教育質量下降,農村教師的綜合素質和質量不高。城市中的低收入階層子女進的幼兒園和小學都是普通的學校,教師的教學水平不高,學校的設施較差。
(二)不同社會群體在占有資源上的不同
不同的社會階層占有的資源多少不同,高的社會階層的人的人力資源信息資源、經濟資源等很充足,但是低社會階層的人很少有這些,即使有的低社會階層的子女能考上大學,因為生活費、學費的問題也不再去讀大學。在選擇什么樣的大學上,他們父母和學生考慮的是學費、生活費、車旅費的多少等,這樣的結果是他們會選擇一些學費不太高的大學,根本不可能去發達地區讀大學,劉精明的研究表明家庭階層地位對子女教育的影響,與父親的職業性質、文化資本和政治權利等中介因素有關,這些因素都會在某種程度上,對子女的教育是否進入大學和進入什么樣的大學產生影響。王偉宜和謝作羽的研究,還證明了學生父母的教育程度與學生的高等教育機會有正相關。
(三)低收入階層觀念上認為孩子考不上大學,不重視高等教育
低收入階層一般自己文化程度較低,認為孩子也笨,考不上大學,對于孩子的學習不關心,往往是認為讓孩子外出打工給家里掙點錢來得實在;讀大學只會花家里的很多錢,而且讀完后不一定就會有好的工作。而且經常會給孩子講誰誰打工又掙了多少錢,你只會花家里的錢。一旦學生高考失利或者發揮失常,結果就是不讓繼續讀書了,外出打工,不會安慰孩子,不能給孩子心理減少壓力。(四)我國的高考制度不合理和助學金、貸款政策有待于向低社會階層傾斜我國的高考制度是實行按省劃線制,高考實行安分錄取,看似公平,實際上不公平,每個省的分數線不同,經濟發達地區的分數線較低,而我國的大學大都集中在發達地區,他們把大部分的名額都給了本省的學生,外省的給了很少的名額,即使外省的考的分數比本地的學生高很多的分數,也不能進入大學。我國的貸款政策比例一般傾向于部級學校省屬重點大學的學生,助學金也比重點大學低,所以很多社會階層的學生不能獲得資助,不能進入大學。
三、不同社會階層高等教育機會均等的對策
(一)提高社會低階層的收入,搞好早期教育和基礎教育質量。提高了低社會階層的收入,才會有可能完善早期教育的基礎設施,教育經費才能得到保障,才會有高水平的教師愿意到農村教學。才能不用擔心大學的學費問題,安心學習。才能提高了師資力量和基礎教育,才能使學生到了中學知識扎實穩固,為進入高等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才能吸收大量的優秀教師來任教,留住教師。
(二)提高低社會階層的獲取信息資源意識和高等教育意識。接受高等教育是每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如今是知識經濟的時代,誰知識水平高,誰就有更大的主動權,獲得最佳的發展。據統計,高等教育的人的生產率是文盲的4倍。使低收入階層意識到社會的發展要求大量的有素質的人才,不接受高等教育就會被社會淘汰,提高其獲取信息資源的自覺性,積極支持子女進入高校。
(三)適當改變我國的高考制度。我國的高考制度看似公平,實際上不公平,不管城市農村,采用統一的分數線,這樣就使得社會階層低的人不占優勢,因為社會階層高的人得基礎教育很好,學生有很好的基礎,要真正的體現公平,就適當地畫出兩個分數線或者增加低社會階層的招收比例。
(四)落實貸款,助學金等優惠政策,多渠道的為低社會階層籌款。增加為低社會階層貸款,使家庭困難的學生能完成高等教育。有些學校的貸款是根據是否是班干部和學生會的人,才確定是否給予貸款,而班干部和學生會成員又多是社會階層高的學生擔任。因為他們小時候就培養了各種藝術音樂的才能,也有很多機會發展人際關系,外向樂觀,而社會階層低的人往往沒有這些優勢。所以,貸款和助學金必須真正落實給困難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