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現代教育技術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可是普通的課堂灌輸教學已經不能滿足這些要求,特別是在農村,信息閉塞,教學形式單一。就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陷入“山窮水盡”的時候,我們盼來了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它雖然是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但是它也是能夠適應新課程改革的一種教學手段。農村小學現代教育技術強大功能,在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教學整合的突破過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充分發掘和拓展現代教育技術應有的功能,才能真正實現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的革命性影響。下面就現代教育技術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影響談一談我的體會。
一、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小學階段的學生,感性認識還是占據重要位置,在學習前,只有先激發他們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才能保證更好的學習。這一點,在學習《鯨》這一課時,我深有體會。一開始,當我出示要學習的課文內容時,學生在情緒上并沒有多大的反應,但是,緊接著我打開課件展示了一些有關各種各樣鯨的圖片,并且還播放了一段有關于鯨的電影,學生們的興致就馬上高漲起來,并很快地進入了學習狀態。
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了學生與文本的情感交流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鑒于語文的這一教育特點,合理有效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就可以實現學生與文本的情感共鳴。在學習《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時,由于課文描寫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離得太遠,學生很難理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為學生播放了圓明園被焚燒的片段以及被焚燒后的樣子。整節課,學生是“安靜”的,是在“憤怒”中學習的,甚至我還看到幾個孩子的眼睛里閃爍著憤怒的淚光。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
語文教學,在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也要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思維必須貫穿于語言訓練之中。但小學生的思維以感性認識為基礎,沒有外界媒體的刺激、啟迪,他們思考問題時,經常出現思維障礙,有時還會出現思維不完整現象。使用電教媒體的刺激引導,會開啟學生思維閘門,收到豁然開朗的效果。《新型玻璃》這一課科學的神秘,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索欲望,從而更加順利地實現了教學目標。
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幫助了學生更好的突破重難點
學習語文,首先就是對語言文字的學習。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些語言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凸現出來,并引導學生反復理解、體會。同時,重難點的學習,更是少不了現代教育技術的幫助。有一次綜合性學習:遨游漢字王國。書本上出現了各個朝代漢字不同的演變,我剛開始準備自己在黑板上臨摹下來。可是,試了一個字,覺得就是沒有書本上那種味道。于是,我想到了大屏幕,不僅找到了書本上的那些字的演變,還另外給學生補充了很多字的演變。這樣,學生能夠一目了然,并且還保留了原汁原味。學生學起來也很輕松,很快就突破了我們這次綜合性學習的難點。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使多媒體輔助教學應用于語文課堂教學,成為一種普及,而多媒體教學使課堂內容集文字、圖像、動畫等信息功能于一體,圖像清晰,動態感強,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調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大型視頻投影器也較好地提高了教學效果,通過投影屏幕讓每一個同學都看得清所學內容;作業直接被展現,進行講評,簡單方便;圖像被投放來欣賞,一目了然;視頻被展播,直觀形象。不知不覺就讓學生學到了東西。
五、結語
總之,現代化的裝備其最終目的是為了發揮其功能,但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好現代教育技術對小學語文教學的使用效益,需要我們每位教師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科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整合的研究中去。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各種功能,讓學校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取得突飛猛進地提升,基礎教育改革得以突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我們迫在眉睫必須要完成的任務。我相信,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山窮水盡”的時候,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會為我們大家帶來“柳暗花明”的新時代。讓我們共同努力,讓現代教育技術在我們農村小學語文的課堂上紅紅火火的亮起來!
作者:李琳 單位:張掖市甘州區上秦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