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母語文化在我國英語教育中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英語教育從之前的語言詞匯學習逐步轉向了語言文化學習。西方文化成為了受教育者學習英語時的主要內容和目標。文化教學也成為了英語教學的主要方向。但是,在提倡學習西方文化的同時,母語文化則被有意無意地忽視了,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在英語教育中,除了要傳授給學生基本的語言詞匯和西方文化之外,母語文化也應該以另一種視角得到觀照,以便受教育者可以最大程度地將中西方文化進行融合和實際應用。
一、母語文化在英語教育中的重要性
1.英語的語言地位對于母語文化的必然需求。
隨著全球化經濟的發展,文化之間的交流變得越來越多。但是每個國家之間的文化都有所不同,尤其是中西方之間的文化更是差異巨大。在全球化文化交流中,各國之間的文化有排斥,也有統一和滲透。在這種情況下,文化全球化是各國文化相融合的必然結果。它包括世界上各國的文化,以不同的形式,或者互相融合,或者互相排異,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流動。這種流動的實質是不同文化之間的認知與認同,文化的融合與滲透,文化的自主與互異。英語作為使用最為廣泛的國際性語言,它在國際范圍內所得到的認同越來越高,有越來越多的人將英語作為第二語言。雖然學習英語的人有著不同的母語文化背景,但是他們在實用英語進行交流的過程中,也對于本民族的文化進行了第二次詮釋和理解。所以,在我國的英語教育中,母語文化是所有學習者都必備的素養。
2.外語教育的培養目標對于母語文化的必然需求。
教學目標的確定是以社會的發展程度為依據的。在我國改革開放之前,無論是在經濟方面,還是在文化方面,中國和世界都處于隔絕的狀態。英語教育尤其如此。但是改革開放之后,隨著經濟的突飛猛進,國際交流日益增多,西方國家的經濟、文化、法律、風俗習慣等也隨著英語語言的學習而逐漸走進中國人民的生活之中。所以,隨著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融合,英語教育不再是單方面的語言、文化學習,而是一個輸入文化與輸入文化的過程。英語學習者不僅僅要學習外國的文化,更要充分理解自己國家的母語文化。通過自己的對外交流,讓其他國家的人們更多地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所以,在英語教育中有兩個問題必須要重視,首先是英語學習者一定要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和自身的母語文化;其次能夠用英語來順利地對這兩種文化進行翻譯和理解。在現代化高速發展的社會里,外語學習早已經不僅僅是學習英語國家的文化,而是在兩種語言之間進行順暢轉換。在交流的過程中,很容易發生的一種情況是對于對方的文化沒有足夠的了解而產生不必要的誤會,或者因為無法正確掌握英語的文化而導致交流無法進行,不管是哪一種情況,英語學習者必須要把跨文化學習作為英語學習的重心。
3.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對于母語文化的必然需求。
跨文化的交際能力是每一個英語學習者都必須要培養的能力。但是跨文化的交際能力并不是僅憑空喊口號就可以培養起來的,它需要對母語文化有深入透徹的理解。所以,教育者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對于自身的民族文化、歷史、傳統等深入了解和掌握。學習他國文化是的基礎是掌握自身民族的文化知識。對于母語文化的掌握和學習是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基礎和前提。如果學習者只對于目標語言文化感興趣,對于母語卻興致缺缺,甚至排斥看不起母語文化的話,那么他將無法在外語學習方面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學習者只有將目標語言文化與自身的母語文化進行對比,理解,找出文化之間的差異性和共同性,這樣才可以培養學習者對于文化差異的敏感性。
二、在英語教育中進行母語文化教育的措施
1.要明確母語文化與外國文化的關系。
在長期得教育過程中,人們都將母語文化視為外語學習的一種障礙,因為母語文化的消極方面會對外語學習產生不良的影響,這種觀念導致母語文化的重要性沒有的應有的體現。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母語文化對于英語學習的積極作用。英語作為一門國際性的交流工具,我們不僅僅可以通過英語來吸收他國的先進知識,而且也可以運用英語來弘揚本國傳統優秀文化。
2.要提升教師的文化素養。
文化素養是一個潛在的東西,它蘊含在教師的一舉一動和一言一行之中。學生會將教師的某種觀點和某個舉動視為外國文化的具體體現,所以提高教師的文化素養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最后,要合理編排中學英語教材。目前的中學英語教材以單詞和語法的學習為主,對于文化則涉及不多,使得學生在學習時會誤以為英語文化就是英語單詞和語法,對于英國有趣的風俗習慣、歷史等沒有直觀的認識和感受。所以中學階段的英語教材應該體現出多樣化的文化種類,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
作者:馬利娜 單位: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外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