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ede8e"></wbr><bdo id="ede8e"><var id="ede8e"><optgroup id="ede8e"></optgroup></var></bdo>
    1. <sub id="ede8e"></sub>
    2. <sub id="ede8e"></sub>
    3. 18禁无遮挡啪啪无码网站,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2018年亚洲欧美在线v,国产成人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毛片一区二区,国产在线亚州精品内射,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經濟犯罪綜合治理分析論文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經濟犯罪綜合治理分析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經濟犯罪綜合治理分析論文

      摘要:死刑的存廢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是一個內容廣泛而深刻的問題。本文通過經濟犯罪的相對性、不可避免性和經濟犯罪人的智能性和死刑不可威脅性的特點分析了對經濟犯罪人實行死刑的不合理性。

      另外,還從死刑的法理基礎說明了經濟犯罪中應當廢除死刑。而且提出預防和控制經濟犯罪中應當加強社會的綜合治理,并加強對經濟犯罪的資格刑和罰金刑的運用。死刑的存廢之爭,是由貝卡里亞的著作《論犯罪與刑罰》首先挑起的,時至今日已經有240年的歷史了。這場論戰不僅歷時長而且涉及的范圍廣,不僅涉及刑法學界,更引起了哲學、政治學、倫理學、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領域人士的關注。本文僅就經濟犯罪中死刑的存廢問題發表一點自己的觀點。

      一、經濟犯罪概念之演進

      經濟犯罪一詞最早由英國學者希爾于1872年的一次演講中提出。在美國,人們普遍用白領犯罪概念代替經濟犯罪概念。1949年,美國著名犯罪學家埃德溫•H•薩瑟蘭在他的著作《白領犯罪》中認為,白領犯罪大體上可以定義為一種由具有體面的社會地位和很高的社會身份的人,在其職業活動過程中所實施的犯罪行為。1979年,美國國會對白領犯罪下了官方定義,白領犯罪是一種或者一系列通過非體力性的手段,采用隱蔽的方法或詭計,以便非法避免付出或者損失金錢財物,或者非法獲取經濟或個人利益的行為。[1]美國學者一般把白領犯罪分為三類:其一,管理犯罪。指違反政府管理法規的行為,如、出售、違反食品衛生、藥物管理方面的犯罪以及違反勞動保護法規和反托拉斯法等犯罪。其二,財產犯罪。指侵犯個人或國家財產的犯罪,包括盜竊、偽造、篡改記錄、欺騙性手段進行競爭、詐欺破產、使用空頭支票、濫用信用卡、商業賄賂、濫用受托財產等。其三,稅收犯罪。包括違反各種財政稅收和海關稅收的犯罪。[2]可以看出,美國的白領犯罪的外延中是不包括貪污、賄賂犯罪,但是包括傳統的一般財產犯罪。

      德國法學家林德曼(Curt.Lindemann)強調經濟犯罪是對經濟生活的超個人法益的侵害,主張應把國家整體經濟當作刑法所保護的法益,認為經濟犯罪是一種針對國家整體經濟極其重要部門與制度而違反的可罰性行為。[3]對于經濟犯罪的分類,德國比勒費爾德大學的蘭伯教授提出了四分法:其一,危害國民經濟的經濟犯罪。此類犯罪表現為違反保護經濟制度或經濟秩序的刑法規范,如違反反托拉斯法的企業聯營、或定價格、壟斷市場行為;違反經濟管理法規如違反價格管理措施,任意抬高物價;違反金融管理法規與證券交易法或者違反有關保險法、票據法的犯罪行為。其二,侵害商業經濟的經濟犯罪。主要有違反有關保護商業經濟的刑法規范,如違反禁止不公平競爭法律規定的毀損其他企業的商業信譽、侵犯專利權、侵犯商標權或者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其三,破壞國家財政經濟的經濟犯罪。主要有違反有關保護國家財政經濟的刑事法律規范的偽造貨幣、偽造有價證券、經濟補助欺詐、偷漏稅款、偷逃關稅等犯罪。其四,損害社會大眾和消費者的利益的經濟犯罪。如違反食品衛生法、商品檢驗法和違反環境保護法的有關犯罪。[4]可以看出,德國的經濟犯罪研究中,經濟犯罪是不包括貪污、賄賂犯罪,也不包括傳統的一般財產犯罪。前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政府于1960年專門制定了《經濟犯罪法》,此法中規定的經濟犯罪概念為:法人和法人內部責任人員實施的違反有關經濟和財政事務法律法規的行為。[5]

      可以看出,前南斯拉夫《經濟犯罪法》中規定的經濟犯罪的主體只能是法人和法人內部責任人員,而不包括政府機構、社會團體及其下屬機構和人員。臺灣刑法學家林山田認為,“經濟犯罪乃至意圖謀取不法利益,利用法律交往與經濟交易所允許的經濟合同方式,濫用經濟秩序賴以為存的誠實信用原則,違犯所有直接或間接規范經濟活動之有關法令,而足以危害正常之經濟活動與干擾經濟生活秩序,甚至于破壞整個經濟結構的財產犯罪或圖利犯罪?!盵6]縱觀國外的研究,在經濟犯罪上,有許多認識都是一致的。首先,都承認經濟犯罪侵害的客體不僅包括個人或者集體的財產,而且包括國家整體的經濟管理活動和經濟生活秩序。其次,都承認經濟犯罪是—種智能犯罪,智能犯罪是排除暴力犯罪在外的。暴力意味著野蠻,而智能犯罪人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他們一般都受過高等的教育,具有一定的創造財富的能力,只是由于其價值取向的偏向,而誤入歧途。但是,在經濟犯罪的外延上,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看法??傮w來看,廣義的經濟犯罪不僅包括破壞經濟秩序的各種犯罪,而且還包括許多傳統意義上的侵犯財產罪,如盜竊、詐騙、搶劫罪等。而狹義的經濟犯罪只包括與經濟經營活動有關的,違反經濟管理法規的各種犯罪,而將傳統的財產犯罪排除在外的。

      1997年刑法典修訂以后,根據內涵和外延的不同,我國學者對經濟犯罪的觀點可以大致歸納為以下三種:一是最廣義的經濟犯罪概念,這種觀點認為,“經濟犯罪是指違反國家工業、農業、財政、金融、稅收、價格、海關、工商、森林、水產、礦山等經濟管理法規,或者盜竊、侵吞、哄搶、非法占有公共財物和公民的合法財物,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和經濟建設,使國家、集體和人民的利益遭受嚴重損害,依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卑凑者@種觀點,經濟犯罪應當包括以下三類: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罪;侵犯財產罪;以獲取經濟利益為目的的其他犯罪。二是廣義的經濟犯罪概念,這種觀點認為,“經濟犯罪活動或表現為違反國家經濟管理法規,破壞國家經濟管理活動的行為,或表現為利用職權牟取暴利的行為??傊?經濟犯罪是指一切危害社會主義經濟關系,依照法律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按照這種觀點,經濟犯罪主要包括兩大類: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罪;侵犯財產罪。此外,分則其他章規定的某些侵害社會主義經濟關系的犯罪,如制造、販賣假藥罪、販毒罪、賄賂罪亦屬之。

      三是狹義的經濟犯罪概念,這種觀點認為,“經濟犯罪就是指行為人為謀取不法利益,濫用商品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環節上所允許的經濟活動方式和經濟權限,違反所有直接與間接調整經濟活動的法規,危害正常的社會主義經濟運行秩序的行為?!卑凑者@種觀點,經濟犯罪只包括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罪。另外,我國還有學者根據經濟犯罪與死刑的關系,將經濟犯罪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純經濟犯罪,如走私罪、偽造貨幣罪、非法集資罪、金融票據詐騙罪、信用證詐騙罪、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本論文由整理提供罪、偽造、出售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罪等;第二類是國家工作人員濫用權力進行權錢交易構成的經濟犯罪,如貪污罪、賄賂罪等;第三類是對公共安全和他人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后果的經濟犯罪,如生產假藥罪、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等。”[7]就最廣義的經濟犯罪的概念來說,以上分類是有其獨到之處的。但是筆者認為,第二類國家工作人員濫用權力的經濟犯罪是不能夠包括在經濟犯罪之中的。因為:第一,其侵犯的客體不僅包括社會的經濟管理秩序,更重要的是還包括國家公職人員的廉潔性,這一點是經濟犯罪內涵無法包含的;第二,從犯罪性質上和刑罰的嚴厲性上看,貪污、賄賂罪都較經濟犯罪有更大的社會危害性和刑罰可罰性;第三,通觀世界各國的立法和研究,大部分學者是將貪污罪和賄賂罪從經濟犯罪之中分離的。所以,筆者認為,貪污罪、賄賂罪和挪用公款罪等是不能夠包括在經濟犯罪之中的。對于傳統的財產犯罪,由于其缺乏經濟犯罪的一些典型特征,所以筆者認為,也應當將其排除在外。

      首先,傳統的財產犯罪侵犯的客體并沒有包括社會的經濟管理秩序。其次,傳統的財產犯罪并沒有智能性犯罪的特征,它包括搶劫、搶奪、敲詐勒索等暴力犯罪,而且,傳統的財產犯罪人并不一定受過高等教育,沒有很高的社會經濟價值,不能為社會創造很高的財富。所以,從分類的目的———刑罰個別化———來看,我們有必要將傳統的財產犯罪和經濟犯罪相區別。另外,筆者十分贊成將第三類對公共安全和他人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后果的犯罪歸為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范疇,[8]例如對“生產、銷售假藥……,致人死亡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其他特別嚴重危害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奔夹g處理為,“生產、銷售假藥,致人死亡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其他特別嚴重危害的,以《刑法》第105條危害公共安全罪論處?!彼怨P者認為,經濟犯罪是一種或者一系列通過非體力性的手段,采用隱蔽的方法或詭計實施的,以謀取某種非法利益為目的的,危害正常經濟活動和生活秩序,甚至破壞整個經濟結構的行為。經濟犯罪的外延只包括純經濟的犯罪,如走私罪、偽造貨幣罪、非法集資罪、金融票據詐騙罪、信用證詐騙罪、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偽造、出售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罪等,不包括貪污賄賂罪、傳統的財產犯罪,甚至不包括現有經濟犯罪中對公共安全和他人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后果的犯罪,如生產假藥罪、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等。

      二、從經濟犯罪的法律特征看死刑的廢除

      按照上述經濟犯罪的概念,經濟犯罪有以下法律特征。第一,經濟犯罪是智能犯罪。如上所述,智能犯罪是排除暴力犯罪的,智能犯罪的手段只限于一種或者一系列非體力性的隱蔽的方法或詭計。從犯罪人的人格方面分析,這類犯罪人具有基本的憐憫的道德觀,不會為了錢財而去作出有違人道的殺人放火的行為,他們在道德上并沒有如暴力犯罪人所具有的那種道德異常,[9]他們仍然屬于文明人的范疇,他們大多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受過較高的教育,具有正常人的基本的憐憫和正直的道德觀。但是,他們在人生的價值取向上有偏差。由于社會制度的不完善和社會上某些不可避免的丑惡現象的影響,他們片面的強調金錢和權力的作用,或者形成了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的價值觀,從而誤人歧途。所以,這種犯罪人從人身危險性來看并不是罪大惡極之人,即使他們的某些犯罪行為可能給社會造成很惡劣的影響。另外,這種智能性犯罪人一旦經過改造,其再犯的可能性很小。智能性犯罪一般都發現得比較晚,因為這種犯罪人一般都在得到社會的信任,有一定的經濟權利之后,才開始犯罪的。

      而且,這類犯罪人在犯罪之前一般都具有較強的社會道德觀,也正因為這樣才能夠得到社會的認可。據有關資料統計:經濟犯罪主要有四種犯罪心理:一、“撈外水”心理。存在這種心理的犯罪人員占統計總人數的58.3%。二、盲目攀比心理。存在這種心理的犯罪人員占統計總人數的30%。三、僥幸心理。這是走上經濟犯罪道路的所有犯罪分子的共同心理,存在這種心理的犯罪人數占統計總人數的100%。四、成人之美的心理。存在這種心理的犯罪人員占統計總人數的11.7%。從他們的犯罪心理上看,都沒有在很大程度上偏離文明人的道德范圍,而只是在某些價值觀上存在一定的偏離,而且絕大多數都存在僥幸心理。一旦他們的罪行被發現,首先,他們經濟上的信任被破壞,從而沒有再犯罪的外部條件。其次,他們的僥幸心理被打破,也被斷絕了再犯的內部條件。再加上智能性犯罪人都具有較高的智商和較為豐富的社會經驗,他們的理智和道德都將告誡他們:社會對他的信任以及社會給予他的地位、名譽遠比金錢重要。所以,無論從外部條件還是內部條件來說,他們再犯的可能性都很小。再次,對社會和家庭來說,智能性犯罪人經過改造后一般具有較高的經濟利用價值的。社會、家庭培養一個智能性人才是需要較大的投人,一旦這一智能性人才死亡(不管它是基于何種原因而死亡)就意味著社會、家庭的投入不再有產出。

      由于智能性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不是很大,而且其再犯的可能性小,所以,我們認為對其追加一定的投入后,在90%的概率上可以得到高于追加投入的產出。所以,從經濟學角度看,智能性犯罪人是值得我們改造的。綜上,我們認為經濟犯罪人由于其人身危險性小,再犯可能性小,且其擁有較高的經濟創造能力,所以,我們不主張對經濟犯罪人實行死刑。第二,經濟犯罪侵害的客體不僅包括個人或者集體的財產,而且包括國家整體的經濟管理活動和經濟生活秩序。從這一特點來說,經濟犯罪的社會危害性是比較大的。而且,據2003年10月份的《了望》指出:1998年以來,中國經濟犯罪總體上呈高發態勢。于是,堅持保留經濟犯罪中死刑的人理所當然的認為:死刑具有最大的威懾力,是預防犯罪最有效的手段。特別是對轉型中的中國來說,經濟犯罪日益猖獗,“亂世用重典”,死刑用最簡單、最經濟的方法,從肉體上徹底消滅犯罪人再犯的條件,必然能夠最大程度上預防犯罪。其實不然,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上都不能夠證明死刑對經濟犯罪產生有效的遏制力[10]。

      首先,從經濟犯罪產生的社會因素來看,死刑并不是可能從根本上遏制犯罪。我國學者孫利從三個方面闡述了經濟犯罪的經濟因素問題:商品經濟的消極因素導致經濟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經濟體制改革必然產生許多管理體制上的真空和漏洞,使經濟領域中呈現暫時的失范、無序狀態,這就在客觀上為某些經濟犯罪提供了更多的可乘之機,也在客觀上刺激了某些人“渾水摸魚”的犯罪心理;同時,經濟發展引起了人們觀念的變化,有可能與個人原有的觀念產生沖突,并由此產生反社會心理,這種反社會心理是經濟違法犯罪行為的直接動因,一旦具備其他條件,就會導致經濟違法犯罪行為的產生。從上面分析可以看出:經濟犯罪的產生有其更深層次的社會經濟原因,死刑不可能根除產生犯罪的復雜的社會因素,自然不可遏制犯罪。沈家本還在考證明太祖朱元璋嚴刑峻法而收效甚微的歷史事實后,指出:“上之人不知本原之務,而徒欲下之人不為,非也。于是重其刑誅謂可止奸而禁暴,究之奸能止乎?暴能禁乎?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尸未移而人為繼踵,治愈重而犯愈多,”[11]結論是“化民之道,固在政教,不在刑威也”[12]他的意思在于說明:要預防犯罪,真正的治本之策不在于刑罰的嚴厲而在于有效的社會綜合治理。

      其次,從經濟犯罪人的犯罪心里來看,死刑也起不到真正的遏制犯罪的作用。經濟犯罪人在他們犯罪之前的階段,確實最有可能清醒的權衡犯罪的得和刑罰的失,但是,正如上面我們指出的經濟犯罪人幾乎100%存在著僥幸心理,強大的僥幸心理再加上人們對社會本身不公的義憤,將這種理智的權衡沖抵得蕩然無存。對于這一類犯罪人,其實只要讓他們的名譽和地位下降,就足以讓他們悔恨,而不需要施以極刑。另外,從實踐中考察,死刑也從未對犯罪產生過有效的遏制力

      0世紀20年代以來,國外許多學者就死刑與兇殺犯罪發案率之間的關系進行過大量的研究。1919年,萊伊默德•泊伊利用有關資料,最早對美國死刑竭制力狀況發表了實證研究報告,之后薩瑟蘭多和咯庫泊托庫、埃萊等紛紛發表了研究成果,共同的結果都否認了死刑對于犯罪的抑制力。[13]有的調查甚至得出了相反的結論:保留死刑的伊利諾斯1931年到1946年殺人犯罪率比廢除死刑的威斯康洲高出4倍;保留死刑的科羅拉多洲比廢除死刑的明尼蘇達州殺人案件的發生率高出2倍半。[14]在廢除死刑的國家,如奧地利、德國、荷蘭、比利時、意大利、瑞典等,其殺人犯罪率并不因為死刑的廢止而突然上升,相反,有的國家甚至有下降的趨勢,如聯邦德國廢除死刑的前一年即1948年殺人犯為427人,而廢除死刑的1949年殺人犯人數降至410人,其后逐年下降。當然,以上數據并非特別針對經濟犯罪而言,但是我們仍然可以由這些數據看出死刑并沒有統治者想象的那么大的威懾力。所以,經濟犯罪雖然有較大的社會危害性,但這不是實行死刑的依據,我們只有進一步健全市場經濟體制和各種社會福利配套機制,更好的轉變政府的職能,才能夠真正從根本上遏制經濟犯罪。

      三、從經濟犯罪的經濟特征看死刑的廢除

      第一,經濟犯罪的相對性特征。我們知道經濟犯罪中存在犯罪化和非犯罪化的問題。所謂犯罪化是指立法者認為法律原來沒有規定的犯罪現在卻危害或將會危害社會,從而將該種行為納人刑法規范之中,使之非法化,置于由刑罰予以處理的地位。所謂非犯罪化,是指立法者認為法律原來規定的犯罪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從而將該行為從刑法規范中排除出去,使之合法化或降為由行政措施予以處理的地位。[15]一般來說,犯罪化或者非犯罪化主要是由于生產力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隨著一些原本不存在或者不占主體地位的經濟現象的凸現,或者一些原本存在或者占主體地位的經濟現象的消退而出現的。但是,還有另一種原因就是由于人類認識能力的有限性引起的。例如,反托拉斯法徹底的批判了壟斷對經濟的破壞,但是,后來人們發現自然壟斷不但對經濟沒有破壞作用,而且有利于資源的配置和市場效率的提高。還有一個就是內幕交易的問題,現在的法律普遍排斥內幕交易,但是反內幕交易規則的成本很高。不僅像知情人和內部信息這樣的概念是含糊不清的,而且存在著大量的可以規避這一規則的方法。例如,在不同公司中的知情人常常對其各自信息進行交易。另外,內幕交易對市場效益的影響也存在爭議。[16]以上兩個原因都引起了經濟犯罪的相對性。當然,經濟犯罪的相對性究其本質原因還是因為經濟犯罪是一種法定犯罪。法定犯罪是相對于自然犯罪而言的。

      自然犯罪是指人們依據社會一般的道德倫理觀念便可對犯罪性質及其危害做出判定,而對法定犯罪則通常必須依靠經濟管理法規中的一些禁止性規范才能得到最終界定。由于社會經濟關系本身的復雜性、變化性和評價的多維性,致使法定犯罪常常處于變動之中,缺乏像自然犯罪所具有的那種穩定性。[17]經濟犯罪的相對性使得我們對經濟犯罪適用死刑缺乏可靠性。因為一種行為可以在有罪和無罪之間變動的話,那么,對這樣的犯罪人實行死刑就變得不可思議了。第二,經濟犯罪存在的必然性。經濟犯罪的產生除了犯罪人個人因素外,還有其深刻的社會經濟原因。首先,私有制經濟的存在和發展及其所依附的私有觀念的影響。私有經濟的存在成為私有心理和私有觀念產生的物質基礎,而私有觀念包括各種極端的個人主義、拜金主義,這些則是產生犯罪的驅動力和內在原因。其次,利益結構的調整必然產生經濟犯罪。[18]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指出:“犯罪———孤立的個人反對統治關系的斗爭,和法一樣,也不是隨心所欲地產生的。相反地,犯罪和現行的統治都產生于相同的條件?!备鞣N不同的經濟形態產生各種不同的利益結構,各種不同的利益結構孕育著不同的經濟犯罪和控制犯罪的法制,犯罪和法制是產生于相同的經濟形態和利益結構之中的。自然經濟形態的利益結構呈金字塔錐體結構。利益金字塔錐體的頂端是國王,國王通過分封制將利益分封給大臣,大臣分封給家臣,家臣分封給家仆,形成受封者對賜予者之間嚴重的依附關系和等級關系;分封制使得同級利益主體間的橫向交往關系喪失。利益主體間的依附和等級關系使得職務性犯罪(如貪污賄賂罪等)占主導地位,而由于同級利益主體間的橫向交往關系喪失使得業務性的經濟犯罪(也就是本文所說的經濟犯罪)甚微。所以自然經濟利益結構主導職務性犯罪。商品經濟的利益結構呈球體結構。利益球體結構的起點和基本單位是個體利益,每一個體利益呈一小球體以三維立體向外發散性呈利益網絡;國家利益建立在個體利益之上,又服務于個體利益,它們之間可以不需要中介而直接聯系(當個體作為納稅人時);個體利益相互依存、互為條件、地位平等,形成相互交織的利益網絡。由于個體利益間既彼此獨立又相互依存,必然帶來競爭相互吞并。它們為在競爭中獲勝,經常有組織、有預謀的實施各種經濟犯罪活動,即西方稱之為“白領犯罪”或上述所說的業務性經濟犯罪。超級秘書網

      商品經濟的個體利益是國家利益的基礎,主權在民的三權分立與制衡減少和防止了公共權力的濫用,所以,雖然資本主義社會仍然存在貪污賄賂等職務性犯罪,但較之封建社會就不那么普遍和自然了。綜上,商品經濟的球體利益結構主導了業務性的經濟犯罪,即本文所稱經濟犯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利益結構呈啞鈴體結構。啞鈴體利益結構的基本單位和起點之一是個體利益,每一個體利益呈一小球體以三維立體向外發散性呈利益網絡;國家也是利益結構的一大起點,它通過直接舉辦企事業和其他公益事業,為個體提供就業機會,成為個體利益的一大源泉。國家與個體之間的聯系有兩種方式:一是直接聯系(當個體作為納稅人時);一是間接聯系,即通過國家、市場、個人或通過國家國有企事業單位與個體發生聯系。啞鈴體利益結構使得國家的公共權力與利益分配結合在一起,在商品經濟條件下,為公職人員濫用國家公共權力謀取私利提供了條件,成為職務性犯罪的起因。但個體利益會對國家利益產生參與和監督的力量,從而使得職務性犯罪被限定在特定的水平。另一方面啞鈴體利益結構使得個體利益擺脫了各種依附關系獨立出來,得到充分的尊重,當個體利益處于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時,業務性經濟犯罪必然產生,但是國家通過各種法制和調控也將業務性經濟犯罪限定在某一特定的水平。所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啞鈴體利益結構將各種經濟犯罪(廣義的經濟犯罪)限定在特定水平我國現階段正處于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的金字塔錐體利益結構的解體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啞鈴體利益結構形成的歷史時期,金字塔錐體利益結構導致職務性犯罪急劇增長,貪污、賄賂、挪用公款罪成為社會“公害”而啞鈴體利益結構尚未形成,致使公共權力得不到很好的監督和制約,從而使得職務性犯罪更加猖獗。另外,金字塔利益結構的解體,使個體利益擺脫依附關系,成為獨立的個體,而啞鈴體利益結構有突出和強調個體利益,使個體成為經濟生活的基本單位,從而使得業務性經濟犯罪也呈上升趨勢??傊?金字塔錐體利益結構的解體和啞鈴體利益結構的形成均為個體利益的膨脹提供了根據,各種經濟犯罪(廣義的經濟犯罪)總體都呈上升趨勢。所以經濟犯罪不可避免,但是我們也不要過分悲觀,黑格爾曾經說過:惡往往是歷史發展的動力借以表現的形式。從這個意

      義上來說,經濟犯罪的存在還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他為社會提供一定的張力,從而使得社會在有序與無序的交替過程中躍進。所以,我們不應當指望徹底的消除經濟犯罪,而應當通過調整社會經濟結構和完善社會法制體系從而將經濟犯罪控制在社會能夠容忍的水平。經濟犯罪的不可避免性告訴我們,我們不能夠指望對犯罪人施以極刑的方式來預防和消滅犯罪,我們只有通過社會的綜合治理來將犯罪控制在社會能夠容忍的水平。

      四、從死刑的法理基礎看經濟犯罪中死刑的廢除

      我們通過經濟犯罪的相對性、不可避免性和經濟犯罪人的智能性和死刑不可威脅性的特點分析了對經濟犯罪人實行死刑的不合理性。下面,我們再從死刑的法理基礎來說明經濟犯罪中死刑的不合理性。死刑的法理基礎主要有兩個:報應主義和功利主義。從報應主義角度來看,經濟犯罪的負面影響主要在于對社會經濟利益的損害,不會直接造成個人的死亡。(當然,現實生活中也有人因為股票犯罪等經濟犯罪而破產自殺的現象,但是對于他自殺的后果自殺者本人意志薄弱也是一個重要因素,而不能全部歸責于經濟犯罪人。)從現代的社會正義觀來看,對經濟犯罪適用死刑是不具備報應這一刑罰正當根據的。從功利主義角度看,對具有極高利用價值的經濟犯罪人施以死刑無疑是對社會資源的一種浪費。相反,如果我們刀下留人,判處其終生監禁,通過教育改造,其為社會創造的財富可能是不可限量的。[19]鑒于上述思想早有前輩們做過詳細闡述,筆者在此不再贅述。綜上所述,經濟犯罪中應該廢除死刑。但是并不代表著我們對經濟犯罪不嚴厲懲罰。除了上面所述要加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強經濟犯罪的綜合治理之外,在刑罰上,我們還可以配以資格刑和罰金刑。這點大多說學者也有闡述,本文不再討論。

      參考文獻:

      [1]周密.美國經濟犯罪與經濟刑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2023.[2][4]張瑞幸.經濟犯罪新論[M].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41-142.[3]王世洲.德國經濟犯罪與經濟刑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4.[5][6][15][17]王昌學.市場經濟犯罪縱橫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95.[7][8][19]梁根林,張文.對經濟犯罪適用死刑的思考[J].楊春洗,高格.我國當前經濟犯罪研究[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94.[9][意]加羅法洛.犯罪學[M].耿偉,王新譯.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100.[10]賈宇.罪與刑的思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234-239.[11]沈家本.歷代刑法考[M].北京:中華書局,1995:171.[12]沈家本.歷代刑法考[M].北京:中華書局,1985:2025.[13]遷本義男.日本的死刑廢止論[M].成文唐譯.1983:191.[14]石原明.刑事政策.1980:138-139.[16][美]理查德•A•波斯納.法律的經濟分析[M].蔣兆康譯.第14章第9節.[18]田承春.論中國現代法律文化的構建[J].現代法學,1994(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少妇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小说| 精品无码老熟妇magnet| 老熟妇仑乱换频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网站|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第一香蕉视频啪啪爽|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专线| 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色老头| 国产91精选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黄色的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国产| 免费AV手机在线观看片| 亚洲欧洲日韩国内精品| 色综合天天色综合久久网| 日韩精品国产另类专区|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AV| 亚洲欧美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av优女天堂熟女久久| 成人午夜免费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 粉嫩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色道国产在线观看二区| 日韩一卡二卡三卡四卡五卡|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拍| 极品尤物被啪到呻吟喷水| 午夜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岛国成人免费av|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不卡| 国语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有综合久久| 麻豆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熟妇人妻av中文字幕老熟妇| 国模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国产福利精品在现观看|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 欧洲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色|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麻豆|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