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圖書館兩校區辦學有效服務模式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1人員結構分析
在組成有效服務的要素中,最為重要的是信息服務人員的素質。網絡環境下,大學圖書館的信息服務人員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外語知識、計算機知識,而且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更好地為讀者服務的素質。而目前各個圖書館中這類人才都比較稀缺。據統計,目前全國70%以上的高校圖書館員不是圖書情報專業畢業的,大多數圖書館人員結構不合理。以西安科技大學圖書館(以下簡稱我館)人員結構為例,低學歷人員比重較大,高級職稱人員較少,初級及其他職稱的也占很大比例。尤其是專業人才較少,為開展深層次的服務帶來難度。另外,館員年齡結構也不太合理,影響了圖書館的持續發展。
1.2人員素質培訓
為了盡快提高圖書館員的專業素質,我館一方面不斷引進高校畢業的專業圖書館人才,引進與圖書館業務關聯度高的其他專業研究生,初步提高了人員素質,為做好讀者服務工作,開展高層次服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加強現有館員的培訓,既派專業館員參加省圖及國家舉辦的各種圖書館專業培訓,提升館員的專業水平;又經常在館內舉辦圖書館專業知識培訓,并設立圖書館基金,鼓勵年青職工申報項目,以提高全體館員的業務能力與業務素質。通過這一系列的舉措,我館的科研究水平不斷提高,截止到2010年底共發表專業論文120多篇,在全省各圖書館中名列前茅。
2用戶信息研究
積極收集與歸納讀者文獻需求信息既是了解用戶需求的必要環節,也是進行用戶信息研究的基礎。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的主要對象是高校里各學科的學術帶頭人,他們是圖書館信息服務的主要用戶,隨著西安科技大學科技創新發展水平不斷提升,近幾年來各學院的橫向縱向課題項目增長很快,因此,圖書館信息服務人員要深入院系對學科帶頭人及其研究的課題進行深入了解與掌握,做好為其研究課題提供文獻資源服務的基礎工作。
2.1建立用戶信息檔案
建立用戶檔案是了解用戶狀況最好的方法之一,也是為學科化跟蹤服務提供目標的依據。高校圖書館收集用戶信息應有一個基本的原則,首先,緊跟學校重點科研的發展動向,了解掌握全校各學院的學科帶頭人。例如,我校學科辦2012年6月29日召開的西安科技大學第五屆學科帶頭人會議上,公布了79位全校各學科帶頭人名單,這些學科帶頭人就是學校教學科研的領軍人物,只要收集他們的信息材料并建立檔案,就可以跟蹤全校各學科未來的研究動態。其次,對各學院教師進行分類信息采集,了解教師學歷、職稱、授課專業以及各年度開設專業課情況。最后,對學校重點學科的研究動向進行材料收集,重點學科是學校發展的根基與靈魂,也是圖書館學科化服務跟蹤的重點對象。
2.2讀者培訓教育
讀者訓培工作是圖書館有效服務模式的基礎工作,圖書館的各種資源是為讀者提供服務的,所以需要讀者能使用、會使用,因此對讀者進行培訓工作也是有效服務的手段之一。目前我館的這項工作主要由信息部館員承擔,培訓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對新生進行《如何利用圖書館》的入館教育,內容主要有圖書館如何布局、圖書如何借還、網上圖書館系統的利用等;二是對教師和研究生進行專題講座,針對不同學科的專項學科進行培訓,例如我館對化工學院教師舉辦的學科前沿動態培訓等;三是針對全校師生不定期舉辦各種數據庫培訓;四是文獻檢索課教學,目前我校的文獻課教學已成為算學分的全校本科生必修課程,全年共計近1000個學時,教材選用清華大學出版的文獻檢索課教材,由我館的部分館員編寫;五是網絡檢索大賽,這是我館信息部與教務處共同舉辦的旨在提高全校本科生網絡知識的一項大賽,目前已舉辦三屆,已成為我館的品牌活動。
3有效服務模式的內容
3.1圖書館門戶網站建設服務模式
高校圖書館網站是讀者獲取數字化、網絡化信息服務的窗口,是圖書館最重要的門戶,是與讀者互動與溝通最直接的平臺。因此,如何能利用好高校圖書館門戶網站,更好地為讀者提供信息服務尤為重要。高校圖書館門戶網站所提供的內容應堅持如下原則:始終與學校教學發展規劃與目標相一致;重點要致力于學術信息的,如科研成果、科技創新、學生學位論文信息的收集、;應將最新的文獻信息資源通過校園網及時向讀者提供展現出來;通過圖書館門戶網站的鏈接,讀者可以進入到圖書館OPAC查詢系統,看到最新的新書通報、期刊到館信息、網上電子資源、學位論文數據庫、學科信息導航、參考咨詢、新書薦購、文獻傳遞服務等。各校區讀者在校園網上就可以輕松自如地檢索館藏文獻信息,使圖書館的數字資源最大限度地為讀者服務。
3.2個性化服務模式
個性化服務(Personalizedservice)是圖書館倡導的以人為本、尊重讀者、以滿足讀者個性需求為目的的服務。常見的服務模式有以下幾種:一是OPAC(OnlinePublicAccessCatalogue,聯機公共檢索目錄),是圖書館的專業服務系統,也是文獻信息服務中呈現給讀者的最有代表性的個性化服務系統。二是“Mylibrary”(我的圖書館),是個性化服務的代表,在這個系統中讀者將自己的資料輸入系統,系統會根據讀者選擇的學科對其提供相應的信息資源服務,信息服務內容包括:系統自身的相關信息;系統廣播消息、圖書館員的消息、培訓課程信息、新到資源信息等。三是你的圖書館員,即為用戶服務的學科館員的信息。四是個人鏈接。在個人鏈接中,用戶只要將自己經常使用的網絡資源添加到系統中,系統會默認這一部分鏈接。五是快速檢索,用戶可使用包括OPAC在內的幾個搜索引擎進行快速信息檢索。六是及時消息通報。系統會提供最新文獻資源的目錄給用戶等。在圖書館服務不斷探索與創新中,Mylibrary的功能得到不斷提升與擴展,能更好地為讀者服務。
3.3學科化服務模式
所謂學科化服務,就是掌握學校重點學科的研究方向,對重點學科的研究項目進行跟蹤服務。如,我館信息部所做的文獻檢索、查收查引工作。進入各院各學科承擔跟蹤服務的館員稱為學科館員,學科館員的主要工作包括為本校專家、教授以及承擔課題的骨干教師提供文獻定題檢索和課題科技查新的服務;更新專業學科知識、滿足碩士生讀者進行深度文獻挖掘、提供二次文獻查新、期刊引文索引等服務;讀者培訓,包括每年學生培訓和本科生專業輔導等,為不同層次的讀者提供信息資源服務,滿足讀者的專業知識需求。學科館員是高校圖書館服務走入院系根據不同層次的讀者需求所采取的服務策略之一,也是圖書館有效服務的發展方向。學科館員制度在國外發展很早,目前國內運行較好的高校主要是一些全國重點院校,如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在陜西省《圖書館服務案例交流研討會》上,榆林師范學院呈報的案例就是他們學校的學科館員服務案例。我校學科館員制度還處于探索當中。
3.4多校區網絡信息服務模式
在網絡的大環境下,讀者對信息資源的需求呈現出多樣性趨勢,多校區高校圖書館之間需要開展校區間網絡信息合作服務,校區間分工合建數據庫、共同合作開發網絡信息服務的軟件等,各校區圖書館通過分工合作,共同開發,不僅彌補了電子資源不足的問題,豐富了館藏,還能增加彼此間合作,加強交流,更好地為讀者提供電子文獻信息服務。目前我館采編部使用的CALIS聯機目錄,其上載數據的圖書館已有幾十家,是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最好范例。我館也是CALIS共享聯盟的成員館,享有省聯盟內資源共享的權利。
4結語
總之,網絡環境下,圖書館有效服務的模式是多種多樣的,其創新服務內容還在不斷探索之中,在服務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不少的困惑與問題,但只要圖書館員的創新服務意識不動搖,并不斷進取,總結與吸取工作中的經驗與教訓,圖書館事業就會更上一層樓。
作者:高云燕單位:西安科技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