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院校圖書館對外開放的建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隨著數字圖書館的發展,電子數據成為圖書館服務的重要資源,將電子資源與學科服務面向社會開放,才是將圖書館的資源真正的向公眾分享。
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文獻資源問題。高校圖書館的文獻資源主要是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購置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校的教學和科研質量。因此,館藏的主體是與教學和科研相關的文獻信息,普及性讀物不是重點。專業性的文獻信息,不適合大眾化的閱讀,一般社會讀者不感興趣。所以說,如果只是簡單的將服務范圍擴大向社會開放,而不對文獻資源進行重新考量,則失去了向社會開放的意義。同時,還應該考慮高校圖書館的文獻資源能不能滿足公眾化的借閱。近幾年,高等院校為了自身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不斷進行專業調整,新增設了一些熱門和新型專業,并且逐年擴招,使得高校在校生人數不斷增加,師資隊伍也相應壯大。但是,高校對圖書館的投資卻相對不足,圖書館只得力保購買的圖書種類齊全,但在館藏復本量上有所減少。圖書館館藏資源緊缺,外文資料和古籍等研究性文獻的嚴重不足,使得部分搞科研的教師在圖書館借不到需要的資料。有相當一部分本科院校的生均藏書量低于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要求的70冊標準,滿足本校師生的文獻信息需求尚且力不從心,對社會上的服務需求自然無法滿足。
(二)管理問題。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必然會給圖書館帶來一系列的管理問題。高校圖書館是根據學校的辦學規模和圖書館的館藏量來確定人員配置的,面向社會開放必然會出現人員緊缺,工作量增加等問題。高校圖書館現行的管理制度,如職責范圍、文獻采購原則、流通閱覽制度等都是根據學校的專業設置、師生人數、館藏數量制定的,只適合高校內部服務,不適合向社會服務。社會讀者由于不熟悉高校圖書館內的規章制度和借閱流程,借閱過程定會出現很多問題,這些都增加了管理的難度。
(三)知識產權問題。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后,公眾可以利用圖書館的圖書資料和信息資源,這其中會涉及到知識產權問題。在傳統圖書館向現代圖書館的發展過程中,知識產權的保護問題變得越來越復雜。一方面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是信息工作者進行創造性智力活動的結果,是特殊形式的知識產權,涉及知識產權保護的諸多方面,難以把握;另一方面這種知識產權保護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信息自由的廣泛傳播,同時也要求信息工作者必須按法律規范進行信息開發、處理、加工和傳播,也就是說,信息資源共享是有條件的、有償的。圖書館在向社會開放服務的過程中,資源共享和知識產權的保護之間的關系是個問題。
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的建議
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存在著一系列的實際困難。只有克服和解決了現實難題,高校圖書館才能夠確定向社會開放。
(一)研究社會讀者的信息需求。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展文獻信息服務,必須研究社會讀者文獻信息需求特點。一般來說,社會讀者的文獻信息需求特點與高校讀者有很大的不同。企業讀者側重于技術改造、產品營銷、市場分析等內容,社區讀者多側重于消遣類內容,高校館要針對不同類型的社會讀者提供相應的文獻信息服務,推薦適合讀者需要的相關文獻。研究社會讀者文獻信息需求特點是一個長期性的工作,既要從來校接受相關文獻信息服務的讀者中總結歸納,也要主動走出校門,開展社會讀者閱讀需要調查,從中歸納總結,為開展面向社會讀者的文獻信息服務提供依據。
(二)調整管理模式。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要將封閉式的等理模式轉化為開放式管理,樹立“以人為本,以用為本”的服務理念。高校圖書館的本職是為在校師生服務,所以首先應該滿足校內教職員工教學、科研工作的需要。在滿足校內需求的前提下,做好社會信息需求調研和預測,按照當地的需要和本館的實際條件及現有優勢,制定外來讀者借閱制度,量力而行地對社會提供一些信息服務。
(三)循序漸進地對社會開放。高校圖書館對社會開放應有一個發展過程,不能一蹴而就。在對社會開放這一議題上,還有很多現實的問題沒有解決。這需要循序漸進的探索和完善,從部分發展到全體對社會開放。譬如,可以分時段對社會讀者開放。高校的寒暑假期,在校師生借書量少,可以將這段時間利用起來,向社會開放。這樣,既避開了師生利用高峰,又可以在寒暑假滿足社會讀者的需求,從而提高文獻的利用率;另外,可擴大數字圖書館的利用。數字圖書館突破地域限制,將不同的信息資源以數字化的形式存儲、共享和利用,為科研教學提供了極大便利。向社會開放數字圖書館,可以為公眾提供即時利用。在網絡環境下,任何電腦只要進入該圖書館數據庫,即可進行查詢、檢索。
綜上所述,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是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由于高校圖書館發展的不平衡及各高校圖書館所面臨社區環境的差異,要實現普遍意義上的完全對外開放仍然需要一個過程,并不是短時間內就能整齊劃一、一蹴而就的。同時,這種對社會開放應該因地制宜、循序漸進,不應以一種層次、一種方式、一種范圍向社會開放,而應采用多種層次、多種方式、多種范圍的開放策略。
作者:劉蕾趙繁菲單位:河北聯合大學河北聯合大學冀唐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