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美術教學備課教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內容提要備課是美術教師課前的準備工作,包括開學前的準備和每節課前的準備。備課是上課的前提,一堂課的優劣是由備課決定的。備課方法與技巧形式多樣,關鍵靠教師的經驗和教學體會。
關鍵詞教學,備課。
備課是美術教師課前的準備工作。一般分為開學前的準備和每節課前的準備兩步進行,大體包括研究教材、了解學生、物質準備、寫教學計劃等。
一、開學前的準備工作
1、研究教材。首先要熟悉《美術教學大綱》,了解美術學科的教學目的、要求、教學內容、教學應注意的問題等各項規定,從總體上把握教學內容的范圍和各課節之間的關系。這是教師備課的基礎。其次,教材要充分閱讀,并加以分析,領會編寫意圖,掌握教材的特點和相互之間的聯系,分析教材的知識結構、體系和深度、廣度。再次,鉆研教學參考書,進一步明確教材的教學目的、教學要求、教學重點與難點,分析教材中聯系實際的因素和思想教育因素,將教材意圖弄懂。
2、了解學生。這樣做是為了使備課結合實際,有的放矢,將教材與學生結合起來思考教學。
3、物質準備。包括美術教室、圖書資料、電教設備、教學所用畫具,工藝材料和教具等的整理、布局、檢查、補充與購置,范畫范具的準備,學生所用工具材料的準備。這是美術教學備課的特點所在,是教師必須重視的準備工作。
4、寫出兩個教學計劃。一是制定學期或學年的教學進度計劃,它是在熟悉美術教學大綱和鉆研教材的基礎上依據校歷決定的。二是課時計劃,又稱單元計劃。在學期計劃之后,做出每單元教學計劃,包括課題、教學目的、多少課時、設計作業及作業的要求、作業之間的聯系及教學重點等。
二、每節課前的準備
(一)、熟悉課本內容。對教材內容,不僅要弄懂、弄通、會講、會畫、會做,還要熟練所教的技法,熟練課堂的演示。
(二)、把課本所需教具準備齊全。包括模型、實物、材料以及范畫、范作、步驟圖等。美術教師備課,必須親自動手制作范畫、范品,且要精到。
(三)、設計教法。即要考慮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用什么方法實現教學目的。然后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可接受性,將一堂課所要進行的內容,按照教學過程安排好前后順序,選擇合適的教法和適合學生的學法,使學生掌握教學內容,完成教學任務。例如,如何引入課題、創造情景、激發思考、組織討論,引發動機、啟發構思,如何展示范畫、范作、示范表演以及學生如何作等等。
(四)、編寫教案(即課時計劃)。教案的編寫并沒有統一的格式,其具體寫法和難易程度也因課、因人而異,形式也多種多樣。但其一般的內容和方法卻是相對穩定的,下面就是幾個編寫教案重要項目的確定技法。
1、教學課題
包括所教課程、章節標題及本課的題目。
2、教學目的
一般應從傳授知識、發展能力和培養思想品德等三個方面來考慮。在文字表述上應簡明、具體。
3、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找出本堂課的重點和難點以及突破重點、難點的方法。
4、課的類型
為了說明本堂課的基本任務,可以用課型名稱簡要概括。小學課型依任務的不同可以分為單一課和綜合課,單一課還可以劃分為導言課、新授課、實踐課(實驗課)、練習課、復習課、考查課等。
課型的選擇是根據本堂課的教學目的、學生狀況和教學設備條件等因素確定的。同一教學內容,學生的狀況不同,也可以使用不同的課型。
5、直觀教具
在教案中應寫出本堂課所用教具和學具的名稱。在選擇教具時應注意:(1)在現有條件下,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具;(2)一堂課內使用的教具不宜過多;(3)應結合教學自制簡單的教具。
6、教學方法
教師組織學生課堂活動的方法,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否得當,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因此,對教學方法的選擇要倍加重視。
小學教學中常用的課堂教學方法有:講授法、練習法、講練結合法、談話法、討論法、指導自學法、實驗觀察法、游戲法等。
各種教學方法的特點不同,優勢各異,選用時要根據教學需要和教師特長,以一種方法為主,合理的將幾種方法組合一起,發揮各自的優勢,使教學過程處于良好狀態。
7、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這一環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進行,主要考慮學生是否做好上課的準備,有無紀律問題,是否進入了角色,組織教學要貫穿全課的始終。
(2)復習舊知識
這一環節的目的,是為了復習檢查學生對上一堂課所學教材的掌握情況和了解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知識準備情況,以利于加強前后之間的聯系。復習檢查的內容一般應是上堂課的重點和難點,并結合新教材的有關知識。檢查方式可以是全體學生參加的書面檢查,也可以是口頭檢查。
(3)傳授新知識
傳授新知識是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它占用時間最多(美術課約15分鐘),其它幾個環節都是為這一環節服務的。
在這個環節中教法上教師要注意啟發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并結合教學滲透思想教育,較好地完成本課教學任務。隨著教學改革深入發展,傳授新知識已不是單一由教師來講的,而是把講授、討論、觀察、思考、實驗等綜合起來一起運用。另外教案的結構形式要體現美術的特點,圖文并茂是原則之一,在新授過程中步驟可以以圖畫的方式體現,作業的內容(臨摹性作業)也可以以畫的形式體現在教案中,色彩艷麗的插圖對教案增色不少。
(4)鞏固新知識
這一環節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復習與檢查,了解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發現他們在掌握知識上的缺陷;幫助學生牢固掌握本堂課新知識中最本質、最重要的內容和教材中的難點,并幫助他們擴展和運用,因此決不是把教材內容簡單的重復再現。鞏固的方法可以是系統的提問,和教師系統地總結,也可以進行鞏固性練習。
(5)布置作業
美術學科特點決定了作業主要在課堂內完成。也可以留一些觀察分析等形式的作業。
五、課前課后備課。同一課業內容,美術教師要在同一年級數個班中教學。第一個班講過之后,定有成功和不足甚至失敗之處,上第二個班之前,要及時地加以修正原來制定的教學計劃和改變教法,要根據前一個班的經驗,上好下一個班的課。
六、通知學生下節課必須攜帶的工具材料。指課業進行的前一天或課上,通知學生下節課所要攜帶的工具材料。這是美術教師不可忽視的教學準備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