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ede8e"></wbr><bdo id="ede8e"><var id="ede8e"><optgroup id="ede8e"></optgroup></var></bdo>
    1. <sub id="ede8e"></sub>
    2. <sub id="ede8e"></sub>
    3. 18禁无遮挡啪啪无码网站,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2018年亚洲欧美在线v,国产成人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毛片一区二区,国产在线亚州精品内射,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話語聯系語制約性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話語聯系語制約性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話語聯系語制約性

      提要: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關聯理論,為探討語言形式與語用理解之間的關系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理論框架。本文根據該理論,從話語生成與理解的角度分析話語聯系語對話語生成與理解的認知性解釋及其語用制約性,論證了話語的生成與理解是一個相互制約的過程。

      語話聯系語、關聯理論、話語生成、話語理解

      1前言話語聯系語(discourseconnectives)或稱話語標記語(discoursemarkers)(Fraser,1997)就是類似下面斜體部分的詞語或結構:

      (1)Wewerelateinleavinghome.Nevertheless,wearrivedontime.

      (2)Itshouldfly.Afterall,wefolloweddirections.

      (3)WeoughttospeaktoHarryaboutthatpoint.Incidentally,whereishetoday?

      (4)Hewasinsensitivetothegroup’needs.Consequentlytherewasalotofbadfeeling.

      由于研究的出發點或側重點各異,國內外學者給上述詞語或結構賦予了不同名稱,如連接詞(conjunctions)、邏輯聯系語(logicalconnectors)、話語操作語(discourseoperators)、話語小品詞(discourseparticles)、語用表達式(pragmaticexpressions)、語用標記語(pragmaticmarkers)等(參見何自然、冉永平,1998a)。本文統稱為話語聯系語,而非話語聯系詞。因為從結構方式上看,它們不限于單詞,還包括短語或結構組合;從語用功能上看,它們體現的主要不只是形式上的特點或話語銜接功能及語義意義,還應該視為話語信息組織的一部分,從局部或整體上對話語的構建與理解產生語用制約,具有動態的語用特征。綜觀各家觀點,對話語聯系語的研究有句法的、語義的,也有語用的,這些研究有的根據話語組合方式去探討聯系語對話語生成的影響,有的從話語理解的角度去分析聯系語的語用功能,如Blakemore(1987,1990,1992),Sanders,Spooren&Noordman(1992;1993),Rouchota(1996),Unger(1996)等等。本文從認知推理的角度,借助關聯理論框架探討話語聯系語的語用制約問題。

      2關聯理論框架

      Sperber與Wilson(1986/1995)從認知角度出發,提出了頗有影響的關聯理論。根據該理論,交際涉及說話人與聽話人對信息的處理,說話人通過明示交際行為,讓聽話人獲取某種信息。話語理解涉及語言解碼與推理過程。前者指語言結構的邏輯形式,即語義原型(blueprintofmeaning),后者指邏輯形式轉換成話語命題之后推導出的隱含意義,即說話人意義(speakermeaning)。話語理解始于確定字面意義的信息解碼過程;但接下來的消除歧義、確定指稱、識別施為用意(illocutionaryforce)、區分反語與幽默以及補全話語等都必須依靠語用推理,而且推理涉及對話說人意圖的推斷。根據關聯原則與最佳關聯假設,推理是切實可行的。明說與隱含指說話人要表達的意義和意圖,它們構成了關聯理論中的明示—推理交際模式(ostensive-inferentialcommunicationmodel)。明示與推理是交際過程的兩個方面,從說話人角度而言,交際是一個明白無誤地示意的過程,即交際時說話人用明白無誤的明說表達出自己的意圖;但從聽話人角度而言,交際又是一種推理過程,即從說話人通過明示手段提供的信息中推斷出說話人的交際意圖。

      話語理解是一個動態過程。關聯理論強調從信息處理的總的認知理論出發去理解話語。它指出在話語理解時認知主體會利用推理機制,將話語的字面意義與可能隱含的認知信息加以綜合,再結合語境假設1,尋求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選擇其中具最佳關聯性的解釋。說話人所提供的信息應具有充分的關聯,也即應該提供與聽話人的認知語境2相關聯的信息,值得聽話人注重,以便對方理解與推斷自己的交際意圖。另一方面,在理解話語時,聽話人也只會關注、處理那些具有充分關聯性的話語,而且趨向于在與這些話語具最大限度關聯的語境中對其進行處理,并構建與這些話語有最佳關聯的心理表征。

      說話人會制約聽話人對話語關聯性的尋找。聽話人一般只留意那些他認為有必要注重的現象或信息。這就意味著,只有當說話人所傳遞的信息是與聽話人相關且值得聽話人去處理時,它們才能吸引聽話人的注重,才有意義。因此,說話人一旦故意去吸引聽話人的注重力,而且聽話人又知道對方在故意吸引他的注重,聽話人就要努力尋找話語與語境假設之間的關聯,進行推理,從話語中獲取某種語境效果3。可見,聽話人的愛好不只是在于獲取某種信息,更要搜尋話語的最大語境效果。

      Sperber&Wilson指出,在信息處理中,說話人一般總會最大程度地表述信息,以便聽話人在理解話語時付出盡可能小的代價。語境選擇受各種心理因素制約,但說話人的語境選擇主要受兩個目的影響:(1)最大限度地減少聽話人理解話語時所付出的努力;(2)最大程度地增加話語的語境效果。這一解釋為交際中的語境選擇提供了答案,比其它語用理論更具說服力。聽話人的目的就是將新信息與自己的已知信息結合起來,重新尋找話語同認知語境之間的關聯信息。在任何情況下,聽話人都會根據語境假設去處理新信息,以尋找話語的關聯性。聽話人的任何假設、信念都會對話語理解產生影響。既然說話人與聽話人都是為了交際的成功,聽話人往往會按照說話人所期待的方式去理解話語,這時,聽話人所選擇的語境也是受說話人控制的。

      因此,我們認為,說話人在話語生成時使用話語聯系語是為了對聽話人的理解形成某種制約,即保證聽話人在付出盡可能小的努力后尋找話語與認知語境之間的關聯。話語越明確,聽話人所受到的制約就越大。

      3對話語聯系語作用的兩種熟悉

      有的學者曾根據連貫理論與關聯理論框架對話語聯系語在話語理解中的作用進行過較為系統的分析、比較,比如Rouchota(1996)就提出以下質疑:話語聯系語連接的是什么?是否如連貫理論學者所說的那樣,它們連接的是前后話語單元,即鄰近語句?或者像關聯理論學者所提出的那樣,話語聯系語連接的是話語同語境之間的關系?對話語聯系語在交際中的作用進行闡釋有何意義?Rouchota將話語聯系語稱為“提示詞”(cuewords),并認為它所起的作用就是使話語或語篇中的連貫關系明晰化。在關聯理論框架之下對話語聯系語進行研究的學

      者中,最有影響的是Blakemore(1987,1990,1992)。她指出,聯系語編碼的是程序信息,而非概念信息。并認為,話語聯系語的唯一作用就是指明語境特征與語境效果,從而引導聽話人理解話語。根據Sperber和Wilson所提出的關聯理論,使用話語聯系語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減少聽話人理解話語時所付出的努力或代價。使用話語聯系語能夠引導聽話人獲取說話人所期待的語境假設和語境效果,也即向聽話人提供了明示的語言標記,表明說話人希望聽話人如何去獲取話語的關聯性,使他不用付出太大的努力便能理解。這一解釋指出了話語聯系語這類語言機制存在的理據。而連貫理論則沒有對為什么說話人選擇話語聯系語去表示正確的連貫關系作出心理上的解釋。

      連貫理論與關聯理論在解釋話語聯系語時所表現出來的最重要差異就是,前者認為聯系語制約的是關系命題,它通過銜接關系表示一種語義上的聯系,其意義是表征性的;后者則認為,聯系語是程序意義編碼,而不是形成話語所表達的命題關系,它將聽話人引入處理該話語所需的語境之中,并根據該語境得出話語結構。

      我們認為,話語聯系語是尋找關聯過程中的一個重要依據,即話語聯系語所連接的就是話語與語境或語境假設之間的關系。這里的語境概念不同于傳統的語境熟悉,它不僅僅指前面所提到的話語或客觀環境,還可以包括話語理解過程中所形成的語境假設,這種語境概念是動態的。語境可指語言語境,如前一話語或話段,但在很多情況下聯系語之前并不存在明示的話語,連接的卻是話語同語境或語境假設之間的關系。如以下各例:

      5)(context:PeterisweighingaportionofMuesli-foodofmixtureofuncookedcereal,nuts,driedfruit,andmilk)Mary:Ishouldpaysomeattentiontomydiettoo.

      (6)(context:Peterisbackfromjogging)Mary:Soyou’retryingtokeepfit.

      (7)(context:Petercomeshomefromworkat3:00)Mary:Butyouhadtoworklateshifttoday.

      (8)(context:Peterhashisleginplaster)Mary:Evenasmallchildwouldhaveseenthatmanhole.

      (9)(context:PeterisbrowsingthroughaPCmagazine)Mary:Weshouldbethinkingofbuyingacomputerindeed.

      在以上各種情況下,Mary的話語都是她可能說出來但實際上又沒有說出來的另一句話的繼續。此時就需要對說話人恰當地使用聯系語的條件進行解釋。其實很多話語或語篇連貫理論都不能對以上各例進行解釋(Rouchota,1996)。我們也未發現這方面的較為深入的分析。但話語聯系語的此類用法又十分普遍。這實際上是言語交際中常見的一種信息“短路”(short-circuiteds)現象。

      話語聯系語所起的作用不僅僅是連接話語與語境或語境假設,更重要的是將某一話語與聽話人要經歷的非凡推理過程聯系起來,如:“but”連接的是否定與消除某一假設的推理過程;“so”連接的是得出某一結論的推理過程;“moreover”連接的是確證某一相同結論的并列的推理過程。因此,話語中的聯系語通過自身所標記的明示(explicit)邏輯語義關系在不同語境條件下對聽話人的推理過程起語用制約作用。#P#

      4話語生成與語用制約

      人類交際遵循一個總的原則,即說話人總是(自覺地)希望生成能產生充分語境效果的話語,而聽話人則希望理解話語時付出最小的代價或努力。

      在語言交際中,對說話人生成的話語,聽話人需付出一定的努力進行理解,才能獲取說話人所傳遞的信息意圖與交際意圖。為此,在生成話語時,說話人會考慮聽話人能通過語用推理從話語中提取什么樣的信息,他必須決定什么信息作為明示信息,什么信息是隱含信息。這就要求說話人對聽話人的話語處理能力、語境信息等進行控制。假如說話人認為對方完全有能力處理話語,生成話語時他就可以有更大的靈活性,如說得清楚些或含糊些,以適應交際的需要。例如,廣告語“Ownerforsale”,這里的“Owener”是一種車名“Owner-jeepny”,而不是“someonewhoowns”。在生成這樣的廣告語時,商家會設想人們在對此進行處理時能構建相關的假設,并產生恰當的理解。又如雀巢咖咖,廣告語“it’sthetaste!”,該公司在構思這一廣告語時,已經認為聽話人有能力將這句話理解為“味道好極了”,而且一定會知道是“雀巢咖啡味道好極了”。但假如聽話人不熟悉類似廣告語的背景信息,說話人就會盡可能表達得更加明確,增加更多的詞匯信息或概念信息以制約對方的理解,比如“Nescaf!It’sthetaste!”。總的說,說話人需要對聽話人的推理能力、知識背景等進行控制,以生成明晰程度不同的話語。一般情況下,話語越直接、明確,聽話人的理解就越是受到限制,話語也就更輕易產生說話人所期待的語境效果。

      說話人對聽話人話語理解加以制約的語言手段之一就是使用話語聯系語。這些聯系語包含了處理概念信息的程序信息,即包含了如何解釋話語命題的信息,讓聽話人注重話語之間存在的非凡關系,比如“附加關系”、“遞進關系”、“例證關系”等。請看下例:

      (10)a.Peter’snotstupid.

      b.hecanfindhisownwayhome.

      (11)a.Peter’snotstupid;sohecanfindhisownwayhome.

      b.Peter’snotstupid;afterall,hecanfindhisownwayhome.

      例(10)中(a)與(b)之間可能存在兩種關系:(11a)與(11b)。在這種情況下,說話人就會加上so或afterall,或其它聯系語,對聽話人的理解進行制約。又如:

      (12)A:Ireallydislikethemanyouintroducedmeto.

      B:he’syournewboss.

      (13)A:Ireallydislikedthemanyouintroducedmeto.

      B1:Anyway,he’syournewboss.

      B2:afterall,he’syournewboss.

      其中話語(12B)的含意具有不確定性,在不同語境中可以表達多種信息,如警告、建議、勸告等。假如說話人在話語前加上聯系語anyway,如(13B1),聽話人的話語理解就必然會受到制約,它隱含了說話人認為對方的厭惡沒有根據,因而加以勸阻。同樣,(13B2)中,加上afterall以后,該話語的含意就是建議對方不要因為換了一個新上司就不喜歡。

      話語聯系語對話語所表達的命題內容不產生影響,

      是促進話語的理解過程,一方面減少聽話人處理話語所需付出的努力,另一方面減少產生誤解。可見,話語聯系語的作用就是對聽話人尋求話語的最佳關聯性起促進或引導作用,即Blakemore(1987,1992)所言“對關聯性進行語義制約”(semanticconstraintsonrelevance)。

      話語聯系語的作用主要體現在話語理解中對推理的制約或引導。試看下列:

      (14)RomeolikestopleaseJuliet.

      (15)HeisJuliet’sfavorite.這兩個話語之間的關系是不確定的,聽話人難以識別它們之間的邏輯聯系,因為(14)和(15)都可以當作結論,或看作結論的實證。然而,在一定的交際條件下,哪一個語句是結論,哪一個是結論的實證,取決于說話人的交際目的,也就是說話語只能產生一種理解,否則便會引起誤解或不解。因而,對話語的關聯性進行制約是必要的。假如說話人在(15)之前加上so或afterall進行引導,聽話人便會即刻斷定哪一個片段是結論,哪一個是結論的實證:

      (16)a.RomeolikestopleaseJuliet.(結論)

      b.Afterall,HeisJuliet’sfavorite.(實證)

      (17)a.RomeolikestopleaseJuliet.(實證)

      b.SoHeisJuliet’sfavorite.(結論)由于受話語聯系語的影響,聽話人根據話語聯系語形成語境假設。對話語(16)來說,說話人通過話語聯系語希望對方產生(16’)這樣的語境假設:

      (16’)ifXissomeone’sfavoritethenXlikestopleasethisperson.話語(17)使用了不同的話語聯系語,于是隱含了不同的語境假設:(17’)ifXlikestopleaseapersonthenXmaybecomethisperson’sfavorite.因此,afterall與so對以上話語的理解產生了不同方式的制約。同afterall一樣,yousee也可以出現在語句之前表示某一結論的實證。如:

      (18)Juliewasdistressed.Afterall,Romeohadnotseenher.

      (19)Julietwasdistressed.Yousee,Romeohadnotseenher.

      雖然afterall與yousee都可以引導相同的命題,但它們卻起著不同的制約作用。Afterall起著提示語的作用,即提示聽話人它引導的是說話人認為對方已知的命題內容;yousee引導的卻是說話人認為聽話人未知的命題內容。因此,(18)中“Romeohadnotseenher”對聽話人來說是已知信息,而在(19)中它卻是新信息。

      5話語理解與語用制約

      Therefore,afterall,but,yet,too,ontheonehand等話語聯系語在交際中起著重要作用,它們所表達的不是結構上的或概念上的意義。Grice曾從“常規含意”(conventionalimplicature)的角度對以上詞語進行過研究,并指出說話人對類似詞語的使用是因為交際要遵守真實、充分、相關等準則。但Blakemore等人從交際本質出發,認為這些話語聯系語所起的作用就是對理解話語的語境產生制約。

      說話人通常可能利用不同方式傳遞相同信息,但會讓聽話人在理解話語時付出不同程度的努力。例如:

      (20)HewenttoMcDonald’s.Thequarterpoundersoundedgoodandheorderedit.

      (21)Theriverhadbeendryforalongtime.Everyoneattendedthefuneral.

      熟悉麥當勞快餐的西方人會很輕易地理解話語(20),因為他們知道thequarterpounder是一種漢堡包,而且經常會在麥當勞快餐店出售。這些都是聽話人可以從有關麥當勞快餐的百科信息,即認知語境信息中提取的。但理解(21)卻困難得多,因為它實際反映了非洲加納人的一個習俗。對不了解麥當勞快餐的聽話人而言,說話人就要提供以下(20’)這樣清楚的語境假設,才能取得所期待的語境效果。同樣,假如聽話人不了解有關非洲加納河神習俗的情況,說話人也需提供(21’)的語境假設:

      (20’)Hewenttoaplacewherefoodispreparedandcooked.Itiscalled‘McDonald’s’.therehesawgroundmeatwhichisformedintopatties,friedandplacedbetweentwopiecesofbread.

      (21’)Ifariverhasbeendryforalongtime,thenariverspirithasdied.Whenaspiritdiesthereisafuneral.Theriverhadbeendryforalongtime.

      對不熟悉西方麥當勞快餐的聽話人來說,(20)的關聯性就遠不如(20’)的強,因為理解(20)時,他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這種努力又不一定能增加其語境效果。對不熟悉非洲加納人習俗的西方人而言,話語(21)也存在同樣問題。因此,意欲取得交際成功的說話人通常不會對這兩種聽話人說出(20)和(21)的話語。當熟悉西方麥當勞快餐的聽話人聽到類似(20’)這樣的話語時,他會懷疑說話人真正的交際意圖,因為他已經具備理解該話語的認知語境信息,說話人再將這些信息如同(20’)這樣明示出來,聽話人就要付出多余的且是不必要的努力,這樣就會降低該話語的關聯性。因此,對熟悉麥當勞快餐的西方人來說,話語(20)就比(20’)有更大的關聯4。

      根據關聯理論,話語理解時聽話人僅僅是直接去恢復與關聯原則一致的理解。也就是說,有具體交際意圖并希望交際取得成功的說話人必須有理由相信,聽話人可以即刻獲取一定語境信息,使他對該話語產生正確理解。當然,有時交際也會以失敗而告終。但在很多情況下,說話人有理由相信,聽話人會產生正確的語境假設,從而恰當地理解話語的交際意義。比如在大會發言中,當會議主持人對發言者忽然提醒說“yourtimeisup”時,他認為對方會即刻產生恰當的語境假設,并得出以下語境暗含:Youshouldstoptalkingnow,從而正確理解其交際意圖。此時,說話人就沒有必要用話語直接表白自己的交際意圖,即對聽話人的理解進行語言制約。

      然而,當說話人認為聽話人不能產生所期待的語境假設時,他自然會提供一些對方即刻可以理解的語境假設,并保證他們在關聯原則條件下對這些假設進行選擇,從而引導聽話人對該話語的正確理解。語言中常存在afterall,so,too,anyway,but,ontheotherhand,yousee等話語聯系語或結構,其作用就是引導聽話人對該話語的理解,指導聽話人對語境作出正確選擇。以下話語中聯系語的使用就成功地制約著話語的理解,聽話人不可能產生別的理解:

      (22)A:Susan’snotcomingtoday.

      B:Tom’sintown.

      B

      1:Afterall,Tom’sintown.

      B2:SoTom’sintown.

      B3:Yousee,Tom’sintown.

      B4:Howevedr,Tom’sintown.

      B5:Anyway,Tom’sintown.

      從表面上看,雖然(22A)提供了理解(22B)的直接語境,但(22B)仍可產生多種理解,即其關聯性不明確。而(22B1—22B5)與(22A)之間的關系就很明確,因為它們前面含有話語標記性詞語,能對聽話人的話語理解進行引導。在實際交際中,話語之間的聯系總是確定的,說話人可以通過語調或使用如上例中的聯系語等方式對話語的關聯性進行制約,對聽話人的語境選擇加以限制,以實現成功的交際。

      有的學者從話語結構或形式上對話語中表示各種關系的語言標記進行過研究,但其主要目的不是試圖對話語理解進行解釋。這樣的研究無可非議,但有一點比較清楚的是,話語的連貫性不一定必須借助語言結構上的銜接手段或邏輯銜接手段(如指稱、重復、省略、替代等)明確地表現出來。試比較下例:

      (23)MyneighboraskeddmeifIwouldkiketogotoherson’sschoolplay.ItoldherIcouldn’t.

      (24)Therewas$4inhiswallet.Sohehadn’tspentallthemoney.

      (25)Icookedmyselfaomeletteandthenspenttheeveningmarkingessays.

      話語(23)是借助指稱或替代表現結構上的街接的。(24)和(25)中的因果關系與時間關系是通過話語聯系語間接地暗示出來的。此外,借助銜接方式展現的關系并非總是語言意義之間的關系。比如,當看到一位朋友拎著大包小包回來時,你可能講出以下(26)這樣恰當的話語:(26)Soyou’vespentyourmoney.(看樣子,你把錢都花光了。)這里so連接的是語境信息與話語信息,也即話語信息是根據語境信息推斷出來的。它與(24)中的so一樣所表示的連接關系是一種推斷關系,但Halliday&Hasan(1976)等學者卻把so所表示的關系稱為因果關系。也許將其理解為推斷關系更準確(Blakemore,1988)。這說明話語聯系語的功能遠遠不限于表示簡單的因果一類關系,它們的作用還在于揭示了說話人的意圖,揭示字面上沒有明確表明的內容,即短路信息。

      Grice(1975)曾在其會話理論中根據一套總的交際原則,如合作原則,對說話人如何傳遞會話含意,進行過探討。并認為含義可以由非凡的詞項或語言結構來確定。如:

      (27)heisanEnglishman;heis,therefore,brave.

      該話語中的Therefore表示,他勇敢是他是英國人的結果。但假如這一結果不成立,該話語也不會有錯。“結果”(consequence)既可以指一種因果關系,也可以表示主觀推斷以后得出來的邏輯結論。但在Grice看來,上例中的therefore不表示他勇敢是因為他是英國人,而指他是英國人這一事實是認為他勇敢的理由。也就是說,此例中Therefore表示前后兩個命題之間的一種推理關系。同樣,下例中的afterall也表示兩個命題之間的這種關系:(28)Heisbrave;heis,afterall,anEnglishman.在這種情況下,第一部分的命題內容就被理解為結果。即Therefore引導一個由前一命題所證實或證實了的命題,但afterall引導的命題則為前一命題的證據。Therefore,afterall等就是一種推斷性聯系語。話語中這種聯系語所起的作用就是限制聽話人話語理解時對語境的選擇,這就是說話人對話語關聯性的語言制約。與此相反,話語聯系語這樣的語言手段不構成所在話語的內容,即它們的出現不能說是給話語增加了任何額外信息,而是保證聯系語所在話語的信息在特定語境條件下具有關聯性或相關性,從而最大程度地減少聽話人話語理解時所付出的代價/努力。如上例(27)中Therefore的使用就表明,說話人希望聽話人把前一部分的命題內容當作后一部分話語命題內容的實證,在這一語境條件下去對該話語進行加工處理。

      6結束語

      如何才能最有效地生成與理解話語,這是一個爭論已久但仍無定論的問題。而話語生成與理解應該是在一種認知過程中完成的。在這一過程中說話人會根據交際需要對聽話人的話語理解進行制約。使用話語聯系語就是一種十分普遍的語言手段,它會對話語生成與理解產生重要影響,能揭示話語字面上沒有明確表明的內容,即短路信息,從而實現語用制約。總之,從認知角度看,話語的生成與理解是以最小的努力去取得最佳效果的動態過程,也是一個相互制約的過程。

      Sperber和Wilson的關聯理論對從認知角度探討語言形式與語用理解之間的關系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理論框架,對重新研究語義學與語用學界面的許多現象提供了一條新的探索路徑,而且對考察語法成分在話語組織中的作用也很有啟發意義。本文借用該理論對話語聯系語的語用制約性進行了嘗試性探討。但英漢語中是否存在不同的語用制約手段?話語聯系語的分類、作用是否完全一致?英漢語中的信息短路是否相同?這類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探究。我國部分學者,如廖秋忠(1986;1987)曾根據功能與位置兩個標準對現代漢語書面語篇中聯系語的組篇功能進行過探討,分析它們對語篇銜接與連貫的影響。廖認為,從功能上,聯系語是用來明確表達語言片段或語段之間在語義上的種種轉承關系。然而,類似“不過”、“由此可見”、“看來”等聯系語如何從認知上制約話語理解等等問題,以往的許多解釋都未涉及。對話語生成與理解這個復雜的認知心理過程尚需進行深入的探討。

      注釋

      1.語境假設(contextualassumptions),即語境,它不僅僅指傳統意義上的上下文和說話時的社交環境,還包括說話人與聽話人雙方的各種信念、設想、期待、記憶等。它是動態的,并非固定不變的。

      2.認知語境(cognitivecontext)由三方面信息組成:邏輯信息、百科信息、詞匯信息。

      3.語境效果分為三種情況:(1)新信息與現存的語境假設相互作用,產生語境含意;(2)新信息進一步加強了現存的語境假設;(3)新信息與現存的語境假設相互矛盾,或否定、放棄現存的語境假設。

      4.也可參見《語用學與英語學習》(何自然,1997)第7—8頁中的例(13)、(13’)和(13’’)。該例可作類似解釋。該例說明了,要語言得體、合適,說話時就要注重分寸,該說的就說,不該說的就不說。

      文檔上傳者

      相關期刊

      話語研究論叢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話語研究專業委員會

      當代中國話語研究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熟女系列丰满熟妇AV| 深夜福利资源在线观看| 久青草国产在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 99网友自拍视频在线| 亚洲熟妇无码av另类vr影视| 免费超爽大片黄| 日韩精品久久久肉伦网站| 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成人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普通话国语对白露脸 | 97se亚洲综合自在线| 激情五月日韩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在线影院|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亚洲色在线V中文字幕| 欧洲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又爽又黄又无遮掩的免费视频| av在线播放国产一区|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97人人添人人澡人人澡人人澡| 亚洲高清日韩专区精品| 国产AV福利第一精品| 亚洲av中文一区二区| 国产av综合色高清自拍| 日韩亚洲精品国产第二页| 爱性久久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在线日韩|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乱子| 日本亚洲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内射喷水高潮| 国产精品疯狂输出jk草莓视频| 国产偷窥熟女高潮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槡人妻人人玩AV | 国产综合精品91老熟女| 你懂的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自拍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日韩专区第一页| 激情综合网激情五月我去也| 免费一级黄色好看的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