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外語學期性評價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問題的提出
在現實中,為了區分優劣,或總結經驗,我們經常需要對各種客體的狀況評價。在教學上,為了了解教師教的質量及學生學的效果如何,我們也需要進行評估。從時間上分,有課時評價、單元評價、學期中評價、學期末評價等。現階段對教學效果的評價方式主要是通過考試考察學生的學業成績。學業成績的測量,從卷面的成績反映出來。
外語學習是通過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來進行的。從學生的書面成績僅能反映出學生聽、寫兩方面的能力,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學生外語學習的狀況,如對學生讀、說能力不能很好地了解,學生學習的創造能力也反映不出來。所以說,目前小學外語所進行的測試方式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這不符合現今推行的素質教育。為此,在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上,這里僅指學期末評價,筆者做了以下的研究。
二、研究的內容
外語學習評估的內容應包括學習表現、交往表現、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表現等,具體地說應有:必要的書面測試(包含聽力部分、筆試部分即測試學生在書寫方面對單詞、句型、語法方面的能力)、交際能力的測試,即從口語方面測試學生對外語學習的掌握程度、課堂上的學習表現等。外語是一種交際工具,外語的學習應以交際為主,故交際能力的測試應成為外語學習評估的主要內容。
三、研究的方法及成效
應該說,在書面測試方面如今進行的單元訓練、期末訓練等都做得不錯。這里就不將其作為研究的重點。而如何進行口頭測試則成為了現在研究的重點。口試的方式有很多,如讓學生朗讀一篇課文、小詩(可自選資料)、唱一首英文歌、看圖說話、與測試老師進行對話(教師可選用已學過的課文情景進行對話,以聊天的方式進行信息的交流等。
在筆者教的兩個四年級教學班中,根據學生興趣反映的不同,筆者分別對他們進行了兩種不同方式的評價。一個班的同學較活躍,表演欲非常強烈,課堂上對問題反映異常積極,討論強烈,筆者特意安排此班同學僅參加統一的期末筆試,此為一班;另一個班的同學多數個性內向、沉穩,不大愛開口說話,因其英語基礎較差,全班同學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不高,針對這些情況筆者特安排此班同學進行口試、筆試兩項內容的測試,目的是看他們通過這種測試方式的改變后能否提高其學習興趣,成效如何,此為二班。
二班同學因為要進行口試,故其期末考試的時間相對提前兩周進行。評價的方式有1.讀一篇課文或小詩(可自選資料,獨立完成);2.情景對話(可獨立完成,也可小組完成);3.看圖說話(獨立完成);4.自作文(選擇完成)。為了不給同學們造成太大的心理負擔,評價采用等級制。
1.讀課文或小詩方面,為了提高自己的朗讀水平,參加測試的同學中掀起了一場聽錄音讀書熱,他們將往常較少聽的錄音帶放在錄音機上反復地聽、反復地模仿其中的語音、語調。測試的效果顯示同學們在聽音方面的能力提高了,更令人開心的是他們的英文朗讀能力有了較大的進步,有很多同學因讀音不正怕被其他同學笑話而畏懼開口到喜歡開口展示自己流利的英文。評價標準為:讀音正確、流暢,語音、語調標準的為A級;讀音流暢、語調基本標準,有少數單詞的讀者出現失誤為B級;不能正確、流暢地朗讀,單詞失誤很多的為C級。
2.在情景對話方面,學生可自由選擇與教師進行對話,也可選擇小組的同學一起將課文改編,并以對話的形式表演出來。選擇與教師進行對話的同學大多是與教師進行聊天式的測試。這種方式讓同學們感到親切,進行了信息的交流。選擇小組合作測試的同學發揮著合作學習的優勢,同學們的表演出乎意料的好。經過此次測試,既測出了同學們的合作精神,測出了同學們的表演能力,更測出了同學們的創造力。能很快地對教師的提問作出反映且反映正確的或是表演嫻熟的為A級;能較快地對教師的提問作出反映,反映基本正確的或是表演過程中出現有不流暢情況的為B級;對教師的提問不能作出反映,經教師提示后仍不能作出正確反映的為C級。
3.在看圖說話的測試中,同學們反映熱烈。雖然這種方式在語文教學的初級階段經常使用,但在英語教學上的使用還為數不多,同學們對此感到新鮮,興趣很大。圖片的選擇應參考學習內容的難易,在廣州市小學英語第三冊的學習中,主要的內容是名詞的單復數。在圖片的選擇上可以是一些關于自然景色方面的圖,也可以是學生自己的家庭相片。
看圖說話的測試同樣測出了同學的創造性能力,這比第二項的測試更具有挑戰性。能就圖說出十句話以上的為A級;能就圖說出六句話以上的為B級;能就圖說出三句話以上的為C級。
4.這一項為自選項目。這一項目測試要求的難度較大,并不要求全體同學完成,但對完成的同學應有一定的獎勵。如作文由同學們自定題目,作文過程中可將學過的知識整理成文。
四、研究的結果及由此引出的思考
通過進行口試的嘗試,二班同學學習英語的興趣明顯有了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很高,由“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在兩周之后的筆試中,二班同學的成績與一班的不相上下,進步非常快。
評價方式的改革在一定的程度加大了教師的工作量,教師不能只簡單地以書面考試的成績評定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況,而需要從聽、說、讀、寫、創作性等方面進行評價。評價的內容相對較齊全,評價的結果也相對較公正。從另一方面來說,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認識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變,意識到外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進行交際,而不是簡單地會做題目就足夠了。多種形式的評價讓同學們感到好奇,這與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相吻合,刺激了同學們的學習熱情,提高了學習效率。
參考書目:
《課堂教學優化的原理與方法》,廣州市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室編,1999年版
《能力原理與測量》,李孝忠著,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年12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