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師作文批改作文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置身寫作情境,和學生交流自己在寫作過程中的感受和體會
讓學生從中獲得啟發(fā)。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老師教學生作文,要是老師經常動動筆,或是作跟學生相同的題目,或者另外寫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加快學生的進步。”確實,如果一個語文老師沒有直接的寫作體驗,那么,老師的指導往往是隔靴搔癢;相反,如果有了寫作體驗,老師的指導就會對癥下藥。而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的理念,就是要注重親身體驗。這個體驗,不僅指學生要體驗,教師也要體驗。事實也證明,當我和學生談論自己的寫作過程和感受時,學生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興趣。比如,在寫作以“一路書香”為話題的作文時,我先給學生講述了自己的讀書經歷。從小時候愛看圖文并茂、栩栩如生,簡直讓人身臨其境的連環(huán)畫,到初中愛讀飛檐走壁、刀光劍影、俠骨柔情的金庸武俠小說,到了大學,則沉醉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婉約與豪放的境界中。而現(xiàn)在,我的枕邊一直放著一本《泰戈爾詩選》,他是上天給我們的禮物。讀書,就是和高尚者對話。書香,熏陶了思想,洗滌了靈魂,伴我一路成長。“一石激起千層浪”,我的讀書感悟激發(fā)了學生的盎然的興趣,學生紛紛談論自己愛讀的書,喜歡的作者,讀書的小故事,小挫折,讀書時的感受等等。有了深刻的感受才會有傳神的筆調。
二.抓住局部,放大細節(jié),對寫作過程中一些重要環(huán)節(jié)
進行深入探究,揣摩要領,領悟規(guī)律。初中作文以記敘文的寫作為主。在進行寫作訓練時,要有計劃地抓住一個個局部,進行“分解動作”,深入研究,以此帶動全篇,讓學生易懂易寫。比如,在記敘文中要刻畫好人物是有相當難度的,不可能一下子寫好,那么,可以先抓肖像描寫的訓練,再抓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等的訓練。而抓肖像描寫訓練時,可以從容貌、神情、衣著、體型、姿態(tài)等角度進行描寫來塑造人物性格,也可以從靜態(tài)寫生、動態(tài)捕捉、粗線條勾勒、工筆細描、正面描寫、側面描寫、前后對比描寫等等角度進行開拓深入,使學生學有所獲。又如,在訓練學生進行自然景物描寫時,可以結合文章,歸納出很多寫景的方法,如多角度、多感官、巧引用、善聯(lián)想、描色彩、繪情態(tài)、用修辭、講順序、動靜結合、虛實結合、情景交融等等,這些方法又可以綜合運用,才能寫出景物的特點和抒發(fā)作者的情懷。當然,這種訓練不是教師憑空地去講述名詞術語,而是以范文或習作為依據(jù),啟發(fā)學生在理解領會的基礎上,自己去精心地觀察、熟悉、體驗。經過一個階段的訓練,學生的習作慢慢生動鮮活起來。
三.展示典型,加強賞析
指導學生通過對優(yōu)秀作品的賞析,提升寫作能力。這種賞析,既可以是讓學生選擇自己的優(yōu)秀作品,在班級里朗讀,并介紹自己的寫作意圖、寫作過程、寫作方法、成功或不足之處等,這樣,在交流或傾聽同學寫作經驗與感受的過程中會慢慢形成對寫作的一些認識,也能激發(fā)寫作興趣,增強寫作信心。也可以讓學生推薦自己閱讀過的名篇佳作,具體談談文章在主題、選材、構思、語言等方面的特點,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要手高,必須眼高。還可以是教師推薦,由師生共同賞析,或領略立意的高遠,或欣賞意境的開闊,或推敲構思的巧妙,或咀嚼語言的甘味,或體悟情懷的高潔,或感受思想的深邃。師生通過各抒己見、交流切磋,使原本朦朧的寫作意識、寫作思路變得清晰明朗,也豐富了寫作知識,訓練了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提升了鑒賞水平。學生的鑒賞能力提高,對自己下筆的要求也會逐漸提高。
四.作文批改,多種形式
讓學生在評論中進步,在修改中提高。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過程,也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文成于改”、“文章不厭百回改”,作文批改、修改,教師要給學生以具體的指導與鼓舞,有效地糾正學生作文中的漏誤并進行有效的修改提高。但是,傳統(tǒng)作文批改存在很大的弊端,教師往往花費很多的時間與精力,圈點勾畫寫評語,學生拿到本子最多瞄上一眼就作罷,在這種學生寫、教師批的模式下,教師居高臨下,學生被動接受,因而學生不容易將教師的批語和評講的理論轉化為一種寫作的實踐。教師們盡管付出了大量艱辛的勞動,學生們的作文水平卻總是在低谷中徘徊不前,收效甚微。新《課標》指出,七到九年級的學生要“養(yǎng)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批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新《課標》給我們指出了方向,我們教師在作文批改時,應該放棄這種單一的批改方式,而要綜合運用多種批改方式。例如:前期,教師示范批改。教師可以選擇一兩篇具有共性的例文,引導全班同學共同討論,對例文進行合作式修改,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修改文章的知識經驗和方法技能,也為接下去的自改、互改打下基礎。中期,學生自評自改。學生可以先從作文的格式、卷面、錯別字、病句、標點符號等方面著手,熟練掌握后,可以看文章的中心是否正確鮮明;看文章的選材是否圍繞中心、具有典型性;看文章結構層次是否清晰;看表達方式是否符合要求;看語言是否生動形象等。后期,學生互批自改。互批依然要涉及到文章用詞、造句、篇章結構、中心思想、語法修辭諸項。學生互相批改后進行交流討論,把自己的寫作認識和過程感受同別人的認識與感受進行碰撞,產生更新的更完美地認識感受,從而作用于下次的寫作過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反復修改的基礎上進行反復地寫作,同題多寫,這樣的效果更佳。這樣,通過多種形式的作文批改,既能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有利于提高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提升學生寫作的水平。
五.總結
總之,作文教學任重而道遠,每位語文教師都有責任與義務去探索和實踐各種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學模式,從而來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與素養(yǎng)。
作者:高逸單位:江蘇常熟市興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