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信息化與農業經濟發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如今,我國的農業發展的傳統模式進步較慢,實現農業的信息化發展成為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主要途徑,而農業的信息化發展,不僅能夠推動經濟的發展,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
一、農業經濟的發展現狀
1.產業結構落后。
自古以來我國農業提高產量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擴大種植面積。這種模式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對農作物產量的提高產生了巨大的作用。現在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耕地面積逐漸減少,城市化人口也不斷增加,從事農耕的人口數量也在急劇減少,這種模式逐漸無法滿足眾多人口對農作物的需求,也無法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想要改變落后的產業結構,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就需要不斷地與信息化技術相結合,推動農業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2.農業經營管理信息針對性較弱。
我國農業經營的主體大多都是以家庭為單位的,他們的經營方式一般都比較落后,并且大多數人的文化水平相對落后,在農業經營管理中,基本都是遵循上一輩的經驗的方法,缺乏創新和與高科技結合的意識,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并且因為農業經營管理主體規模較小,因此他們無法獲得充分的國內外市場的農業信息。農民的信息接受能力有限,容易“跟風”,看見別人種植一些作物獲得了較高的收益,就會跟著一起種植,導致來年收獲的時候,該種農作物市場需求飽和,從而讓農民承受巨大損失。雖然目前我國的農業信息化發展水平,已經有了一些進步,但是,還缺乏較強的農業信息,這會在很大程度上,阻礙我國農業信息化發展,影響農業管理水平。
3.農民人均收入較低。
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前,我國農民人均收入的增長幅度長期低于人均GDP的增長幅度,一直到了二十一世紀之后,這種現狀才有所改變。國家制訂了一系列的惠農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民的人均收入。但是,從整體來說,農民的人均收入依然是偏低的。如今農業信息化建設比較緩慢,信息供給不足,導致農民群眾無法及時地獲取市場動態信息,現在是一個信息化的社會,無法及時獲得信息,就會使得農業處在一個被動不利的位置,這樣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農民的收入。
二、農業信息化對于農業經濟建設的作用
1.推動農業信息市場的建立和完善。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都需要以信息為支撐,想要建立科學完善的市場體系,就需要及時掌握信息技術,將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的方方面面。信息網絡的渠道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得市場交易的動態,能夠及時與國內外農業市場溝通聯系,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我國農產品的交易速度、交易量和流通速度,提高農產品的生產效率,提高我國農產品的競爭力,還可以提高農民的人均收入。
2.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是一項非常龐大繁雜的系統工程。在信息爆炸的大環境下,我國的農業產業結構需要不斷與科技融合,不斷加快農業信息化的進程。調整了我國的農業產業結構后,有利于促進我國農業信息化的建立和完善,從而不斷優化產業結構調整。我國農業經濟的增長已經逐步走向集約型,并且不斷向柔性結構轉變,加快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十分迫切。
3.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商品化農業是一個很難用傳統方式進行調整的經濟活動過程。農業信息傳播需要全面地的傳播網絡,來加強農業生產者和管理者之間的聯系。農業生產得到均衡穩定的發展,需要的是農業生產與相關部門的信息聯系,政府在管理過程中,需要利用網絡的優勢,協調物流、資金等的分配和運行,保證合理分配農業資源,提高農產品的利用率。
4.推廣農業科技成果。
目前,我國的農業科技成果一般都是采用舉辦講座等方式進行推廣,這種推廣方式受到的制約比較多,并且推廣力度有限,一般都無法全面普及。為了全面推廣最新的農業科技成果,促進農業科技的不斷進步,需要引進先進的信息化技術,農業信息化后科技成果的推廣,將不再受到地域或時間的限制,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高效率的農業科技成果推廣轉化和銷售。
5.優化經濟發展的各項指標。
我國一直推行的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經濟的提高是基礎條件,起到的是決定性的作用。而提高農民人均收入最主要的途徑,則是提高農產品的銷售額,最大限度地提高農產品的利用率,保證農民的經濟水平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農業信息化的建設能夠拓展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和途徑,有效的將農戶與需求市場聯系在一起,促進農產品的交易不斷增多,實現交易額的大幅提升。并且農業的信息化能夠將農戶的經營變得規模化和科學化。通過現代的計算機通信技術,能夠逐漸推動經濟發展的各項指標不斷優化,最終實現農業經濟的全面發展。
三、農業信息化對于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1.是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的保證。
農業信息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并且能夠不斷推進農村改革的進程。目前,我國注重對于農村物質與精神文明的建設工作,而農業的信息化建設,能夠增加農產品的銷售額,因此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農民的人均收入,這樣對加強農村的物質文明建設具有很大作用。
2.能夠促進農業發展。
現階段我國的農業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加強農業信息化能夠極大地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并且將農業經濟與市場經濟之間緊密聯系在一起,不斷推動農產品的市場體系向著科學化合理化方向發展,從而促進我國農業不斷向現代化方向進步,將科技與農業進行有機結合。
3.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
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與農村之間的差別嚴重,這種現狀嚴重影響著我國城鄉一體化的建設發展。因此在不斷推進新農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同時,需要不斷加強農業信息化水平,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城市與農村之間的聯系,縮小城市與農村之間的距離。
四、結語
農業信息化的建設,不僅能夠推動農業經濟的飛速發展,還可以促進國民經濟的整體進步,提高農民的人均收入水平,縮小城市與農村之間的距離。相關政府部門需要在農村信息化的發展中,不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將農業信息化的基礎做好,并且及時掌握農業市場信息,將最先進的農業科技成果和農業科技技術引入現代化農業建設中來,積極促進新農村建設,推進我國農村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全面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業技術能夠迅速的傳播到廣大農民手中,依靠的就是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多媒體技術,先進的現代信息技術,不僅能夠將信息有效的傳播到廣大農民群眾中,還可以不斷的推動農業生產技術的進步,不斷推進現代化農業的發展。
作者:李遠才 單位: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廟壩鎮人民政府社會事務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