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輔導員參與思政理論課教學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內容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重要任務,是鞏固高校意識形態陣地的主渠道和主戰場,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提升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靈魂課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思想政治理論課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輔導員作為高校學生思想鑄魂的排頭兵,能夠參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對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獲得感有著重要作用。因此,探索并創建高校輔導員與專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同向同行的育人機制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輔導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教學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教學方法上取得了創新與突破,大學生對于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認可度有所提升。但是,仍然存在理論性不強、親和力不高和針對性不夠等系列問題。2019年8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其中指出了高校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輔導員參與思想政治課教學是彌補思想政治教學隊伍人員不足,提升思想政治課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有助于理論課教師與輔導員隊伍形成合力,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實效。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思想性、理論性不深。思想性即教育教學過程中表現出的政治傾向和社會意義,是教育的基本原則之一。在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增強使命擔當,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社會主義接班人這一稱呼的深刻內涵。而一些課堂往往注重形式花樣繁多,卻因為內容空洞、意義膚淺而失去吸引力。教學形式是教學思想的載體,思想性是教學形式的靈魂,教學失去靈魂空有載體則顯得蒼白無力。思想政治課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新時代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任務不僅是要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方面的學習,還要注重效果,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講明白、講透徹,讓學生真正能聽懂、能領會。不僅要在增強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成果的解釋力、說服力上下功夫,更要在課堂教學中提升感染力、滲透力等方面出實招。這就要求任課教師以教材為基礎,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在此基礎上利用豐富的知識體系為支撐和補充,充實課堂內容,提高教學效果。然而往往由于教材研究不透、備課不足、歷史知識欠缺、國家時事政治關注不到位等問題,使得知識講授浮于表面,內涵實質剖析不深入,無法“以理服人”。
(二)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親和力、針對性不強。目前大學生群體以“95后”和“00后”為主體,這部分學生成長在互聯網、媒體飛速發展的時代,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能夠接觸更多的新鮮事物,他們表現出思維活躍、個性化強等時代特點。任何時期的思想政治課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都要與大學生的思維特點和接收水平相契合,樹立“互聯網+”“媒體語言”等教學理念,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使得需要傳授的知識入腦入心。2018年,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戴建業因講《歸園田居》爆紅網絡,盡管他講話帶著湖南方言口音,但根據調研,根據學生的反饋,很大部分人覺得他講的內容非常接地氣,內容也幽默風趣,而且戴老師講盛唐詩歌的視頻在抖音,在很短時間內點擊量突破8000萬次,點贊80萬次,他的這一面不同之處被網友戲稱為大學生課堂上的“泥石流”,成為一種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然而,在目前大多數課堂授課過程中往往主要是以講授式為主,內容和形式固化,缺乏新時代元素。許多教師理論功底深厚,但是語言模式刻板枯燥,無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樂趣,這就是不同的時代暴露出來的不同現狀。當下復雜的社會大背景決定了新時代大學生所面臨的問題和疑惑更加復雜,如:理想問題、學業問題、就業問題、交際問題、人生目標問題等。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所關心的問題更是有所差異。所以作為思想政治課教師,應轉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授課理念,認真分析學生的共性問題和特殊性問題,注意把握學生思想動態和知識需求,做到有的放矢,提升教學針對性、時效性。輔導員作為高校一線管理人員,與大學生接觸較為密切,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思想政治課教學更能貼近學生實際。
二、高校輔導員參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優勢
(一)輔導員政治素養高,有助于把握思想政治課教學方向。從《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可以知曉高校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這就要求作為輔導員必須時刻發揮骨干先鋒作用,致力于成為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同時,輔導員要提升必備的政治素養,要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時刻把握思想政治教學方向,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注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動態與方向,要有較強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辨別力,及時發現學生群體中存在的新問題,及時引導與解決。因此,輔導員參與思想政治課教學有助于把握政治方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一步引導學生成長成才。
(二)輔導員學生工作經驗豐富,有助于創新思想政治課教學形式。輔導員身處學生工作一線,長期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工作中積累了大量的教育指導案例,鍛煉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掌握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技巧和手段。這為輔導員參與思想政治課教學提供了豐富素材和靈活方法,輔導員可以把學生活動中有意義、有特色的黨日團日活動、校園文化活動等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使得思想政治課教學更加生動,更加貼近學生實際。
(三)輔導員貼近學生生活,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課教學效果。輔導員“三貼近”,即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思想是輔導員做好學生工作的重要法寶。貼近實際就是要求輔導員適應學生實際需求,了解學生的生活常態,洞悉學生思想動態,將思想政治課教學與解決學生實際問題、增強人文關懷相結合。改變傳統的工作方式,做到將理論融入案例、用案例講清道理,提升思想政治課教學效果,為學生提供幫助和指引。
三、高校輔導員參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探討
(一)輔導員參與講授思想政治課。高校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引領課,是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基礎課。因此,上好思想政治課責任重大,不可替代。凝練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新模式”,必須貫通思想政治課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輔導員直接參與講授思想政治課是高校輔導員與思想政治課專職教師協同育人的重要途徑。對于部分年輕輔導員或者理論功底較為薄弱的輔導員,可以擔任思想政治課專職教師的助教,隨堂聽課,通過課堂學習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論基礎。對于部分老輔導員或者具備授課能力的輔導員,可以與專職教師共同承擔思想政治課的授課。專職教師主要以講授理論課程為主,而輔導員主要講授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二者合理分工、優勢互補,完善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為了給輔導員參與思想政治課提供便利,輔導員錄制網課、微課、慕課等形式,作為網絡課程的一部分,“線上+線下”相結合,為思想政治課教學提供支撐。
(二)輔導員豐富授課素材。輔導員參與思想政治課教學,是新時代思想政治課內容改革與形式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是加快高校“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步伐的重要途徑;推動思想政治課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社會實踐、與學生黨建相互貫通,是輔導員參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形式。1.貫通思想政治課與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新模式”。思想政治課的講授要貼近學生實際、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學生思想深處,輔導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與學生接觸密切,更為親近,其身份優勢決定了在工作中能夠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重點也是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重點,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好案例有效融入思想政治課教學中。二者的融合在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綜合素養等方面容易形成合力,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通過思想政治課與思想政治工作的融會貫通,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局面。2.貫通思想政治課與社會實踐,開辟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新場域”。“既要向書本學習,也要向實踐學習”。思想政治課作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主渠道、主陣地,“開門”辦課,推動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與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志愿服務活動相結合,思想政治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即為輔導員在高校大學生中進行的“第二課堂”。在“第二課堂”培養學生熱愛思想政治課的興趣非常重要,通過對學生的興趣培養不斷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力與影響力。輔導員可以帶隊開展實踐,也可以與黨政干部、學工隊伍共同組成的“實踐導師團”,在“行走的課堂”上引領、培養學生的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實踐教學進行引導,在實踐過程中更能激發高校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的認同感,特別是在實踐前先看理論學習的影像視頻再進行實地考察,這樣能夠加深理論學習的實際效果。在教學過程中要與思想政治課教師不斷深入探討,形成互補狀態,讓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內容變得“立體”而“豐富”,也要能夠讓學生通過通俗易懂的形式汲取其中的“精華”,一方面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另一方面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統一,讓新時代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飛入尋常百姓家”。3.貫通思想政治課與學生黨建,暢通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新橋梁”。高校思想政治課本質上是做人的工作,是知識教育、情感教育和價值觀教育的統一,影響著青年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精神風貌。黨建理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課,可引導青年學生確立正確政治價值觀,端正入黨動機,提高黨性修養,鑄就理想信念,掌握豐富知識,錘煉高尚品格,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貢獻。輔導員九大職責之一就是學生黨團建設,黨課、黨日活動豐富且有規劃、有總結、有成效。以煙臺大學機電汽車工程學院為例,學院結合科創、就業、志愿服務、學生管理等工作實際開展“黨員先鋒示范崗”活動。學院在先鋒示范崗位的設立、申請、分配等方面程序完整、制度完善。學院每學期開展經驗交流會,邀請優秀黨員分享工作中的經驗做法,為后期活動開展提供指導。定期召開會議評選“黨員先鋒示范崗”先進個人,對示范作用強、師生反響好的優秀黨員進行表彰,并將優秀先進黨員的事跡在學院宣傳欄、QQ、微信公眾平臺等進行公示、宣傳,加強優秀黨員的影響力,帶動整個學院良好風氣的形成。如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現出很多優秀典型,學院開展“同心戰疫-黨員先鋒示范崗”線上主題黨日活動進行總結。會上,優秀黨員和受邀校友均就自己的抗疫工作做分享,發揮先進榜樣的示范效應。統籌做好學生黨建和思想政治課內容的有效銜接非常重要,進一步推動推動黨的理論創新成果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三)輔導員通過科研為思想政治教學提供理論支持。輔導員的職責之一是進行理論和實踐研究,目前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的趨勢在不斷向前發展,這就要求輔導員要努力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論和思想政治課程的學科知識,通過參加輔導員學術論壇不斷進行學術交流掌握學科前沿。輔導員不斷提高自身科研素質和科研能力,只有做到本領過強、本領過硬才能運用好科學研究方法系統地探索新時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能出現且存在的新問題、新變化。這樣從長遠來看有利于輔導員自身職業發展提高個人職業能力與職業水平,也是當今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職業化、專業化和專家化大勢所趨。一般來說輔導員的實踐能力較強,在不斷實踐的同時也要注意實踐成果與科研成果的聯系,將實踐成果、科研成果通過合理的方式轉化成教學成果,鑒于此一系列的新內容、新形式可以為思想政治教學提供方法創新,其成果可以為思想政治教學提供理論支撐。
【參考文獻】
[1]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帥座談會強調: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N].人民日報,2019-3-19(1)
[2]佘雙好,周江平.思想政治理課教學方法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J].思想教育研究,2017,12:75
[3]艾四林,吳潛濤.北京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發展報告(2016)[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31~233
作者:紀全菊 李建波 單位:煙臺大學機電汽車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