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數學教師教學反思行為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基于分析小學數學教師教學反思行為的策略。首先分析出小學數學教師教學反思的主要內容,包括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兩個方面。其次分析出當前教師教學反思行為,存在缺乏正確認識、教學反思片面及單一等問題,通過教師樹立教學反思意識;優化學生評價制度;制作公開課教學視頻;主動聽課其他教師四種途徑,養成良好的教學反思行為與習慣,以此來進一步增強自身的教學水平與質量。
【關鍵詞】教師反思;教學反思行為;反思策略
由于新課改的推行及落實,小學教育的責任更加重大。而數學作為小學教育教學中的主要科目之一,也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其成功的教學直接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效果。因此,身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就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能夠加強對自身教學的不停反思,通過對教學行為的考查,來改善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不足之處,以此來及時的調整教學行為與方式,進一步增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及效率,從而促進教師的教學水平及能力的有效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推動教師的專業發展。
一、小學數學教師教學反思的主要內容
教學,不僅僅是課堂上的教學,還包括與教學有關的多種要素。所謂的教學,就離不開“教”與“學”這兩個過程。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教師教學反思,其主要內容就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首先,從教師的角度出發,反思教師的“教”,包括對教學過程、教學環境及教學理念等內容的反思,而教學過程又包括預設與生成兩個部分。其中預設是一種知識的準備,而生成則是實踐的過程,也就是說,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檢驗預設的合理性。其次,從學生的“學”角度出發,有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課后學習成效兩個方面。所以說,教師的教學反思不僅是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加以反思,還要對學生的后續反饋跟進,進行觀察與分析。由于小學數學是基礎且重要的學科,其學科的邏輯性、思維性及間接性等學科特點顯著,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之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基礎知識、技能及思想、活動的落實,以此來將其作為教學反思的內容,從而確保教師的教學反思有效性。
二、小學數學教師教學反思行為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正確認識
在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師教學反思之中,很多教師都意識到教學反思,對教學實踐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但是在現實的教學中,教師對教學反思缺乏正確的認識。比如,部分教師不清楚教學反思的目的、內容及方法,而只是照著其他教師的做法加以模仿;或者部分教師認為記載教學反思,與獎金、評優掛鉤。這足以看出教師對教學反思的認識不到位,往往都是根據學校要求及教學任務被動的進行教學反思。
(二)教學反思片面
教師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其實是一種教育實踐活動,具有多層次、多角度且復雜的特征。但是很多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反思時,通常只會反思一個及兩個方面的內容,這樣相對片面的教學反思行為,無法獲得更加有效的教學反饋。比如教師根據教學設計、教學過程這兩個層面進行反思,造成教學反思缺乏系統性。
(三)教學反思單一
通常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反思行為,只是單一的寫反思日記,僅僅從這一個視角進行教學反思。這樣單一的教學反思行為,既不深入,也不客觀,導致教師往往根據個人的思維定式,去看待教學中的問題,始終局限在自己的小范圍之內。
三、小學數學教師教學反思行為的有效策略
(一)樹立教學反思意識
正所謂學而不思則罔,這足以說明反思是一個良好的行為與習慣。但是在當前的小學數學之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師都具有教學反思的意識。由于教學反思并不是一句空話,更加不是教學中的建議,而是一個真實存在于教學各個環節體現的行為。因此,這就需要數學教師樹立教學反思意識,能夠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之中,始終保持教學反思行為與習慣,包括課前、課中以及課后等等時間段,都要積極、主動進行教學反思,從而不斷優化與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及實效性。比如以蘇教版五年級上的《小數加法和減法》一課,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就可以進行教學反思,根據教學的要求,對教案、教學設計加以反思與評價,去發現缺乏新穎的教學案例,以此來在教案上改正,為課堂的教學呈現出更好的效果。或者教師在課堂之中,要及時去發現課程引入的不合理現象,在教學設計方案中標記出來,將其作為錯誤的收錄。而在教學完畢后,教師更要展開教學反思,根據備課階段、課堂中產生的問題加以整合,去深入分析其錯誤的主要原因與優化的方向。由此一來,只有教師將教學反思行為體現在教學的方方面面之中,才能逐漸養成良好的反思意識與行為習慣,從而促進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與教學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優化學生評價制度
可以說,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具備一定的數學技能,以此來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而教師的教學能力可以直接決定教學的質量與效果,所以教學反思是十分重要的,有利于教師通過不斷的反思,去優化與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因此,在實際的教學反思之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學習行為表現觀察,能夠立足學生的學情,進行多角度的分析,來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將其作為教學效果的評判標準之一。同時教師要注重學生對課程的評價,以便根據學生的直觀感受,去把握實際數學課程開展的效果。比如在五年級下學期的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測試與評價,根據學生的實際測試成績,并按照平均成績、變化幅度等多個方面的要素展開分析,以此來了解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如若學生的平均分數要比上學期有所進步,這足以說明教師的教學水平及效果的提升。而學生在“分數加減法”這部分知識中,如若出現失分率較高的情況,不僅說明這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與難點,也能體現出教師在“分數加減法”教學中,投入的精力不夠,或者教學有誤,需要加以改進教學方式,因此教師就要根據當節的教案,進行全面、認真的教學反思。同時,當學生對教學評價出現“聽不懂”、“沒聽懂”的字樣,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的關注,針對這方面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與教學補償。從而通過教師根據教學成績、學生的評價進行教學反思,更利于教師明確教學中的不足之處,以便教師有效的優化與改正,進一步增強自身的教學能力。
(三)制作公開課教學視頻
對于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反思行為,應是多種多樣的,不應僅僅憑借自身對教學中的反思,或者根據學生的評價加以反思,而是要借助更多的力量。換句話說,在教學反思之中,如若教師以學生這一單一的主體評價,但是學生的身心、思想畢竟尚未成熟,很多時候容易做出不合理、不科學的評價,所以這就需要數學教師要廣泛引入其他人的評價。尤其是在當前的現代化技術發展之下,互聯網的發展為教師的教學提供更加廣闊的平臺,更為教師的課堂創造更多的觀眾。因此,數學教師想要提升教學反思的有效性,就可以將課堂教學錄制成視頻,以公開課的形式傳送到網絡平臺之中,從而通過網絡的評價去實現良好的教學反思,進一步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比如以蘇教版六年級上《分數除法》一課,教師就可以對課堂教學進行錄制,制作成公開課的教學視頻,經過一段時間后,去認真閱讀網絡中的評論,如若發現贊揚較多,說明網絡中的“學生”比較滿意,足以體現本節課的教學成功;如若出現不好的評論或建議,就能看出這節課出現的問題,以便根據評論加以改正,從而實現教師的教學反思有效性,為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升奠定基礎。
(四)主動聽課其他教師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更是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對于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反思行為來說,不僅需要利用自身的教學實踐加以反思,還需要借助他人的教學實踐經驗,所以教師就可以去積極、主動的進行其他教師的教學聽課,拋除課堂上的教師與學生身份,以旁觀者的角度去觀察其他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行為等方面,并根據學生的反應去判斷其效果,以此來汲取優秀的教學經驗,并與自己的教學加以對比,獲得高質量的教學反思。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教學反思行為,可有效提升教學效果、教學質量,幫助老師更好向著專業化發展。通過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之中,包括課前、課后各個環節的積極、深入反思,去探尋教學的不足之處,以此來適當的優化與改正教學方案、教學行為及教學活動,不斷去增強自身的教學反思能力與教學水平,為學生構建更加高品質的數學課堂,從而讓教學反思成為教師的一個思想意識、一種行為習慣,為教師的專業素養與職業能力的發展奠定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楊金慧.小學數學教師教學反思行為的策略研究[J].中外交流,2019,026(013):224-225.
[2]田潤德.通過教學反思提升小學數學教師能力的策略[J].華夏教師,2020(14).
[3]萬麗蕓.小學數學教師教學反思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005(013):233-234.
[4]李建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反思行為研究[J].好家長,2019,000(024):P.139-139.
作者:王文娟 單位:常州市朝陽新村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