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返鄉創業中作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農村大學生是一個相對獨特的群體,他們接受了較為完整的高等教育,文化水平較高。他們多為農民或農民工的子女,克服重重困難,是舉家之力培養出來的高等人才。農村大學生畢業之后面臨兩種就業選擇,一是留在大城市就業,二是回到家鄉就業。從就業選擇來看,大城市意味著更大的職業選擇空間,更好的平臺和更多的資源。但在就業壓力逐漸增大的大環境下,在城市里要取得事業上的成功也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而選擇回到家鄉就業,一是選擇進入體制,二是回到家鄉企業就業,三是自主創業。從市場調研結果來看,多數回鄉大學生會選擇考入編制就業,也有部分選擇進入本地企業就業,選擇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則相對較少。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企業就業環境壓力增大;二是創業需要啟動資金,大學生創業經驗少,鄉鎮創業政策資源環境不佳。這對鄉村振興和新農村建設是不利的,這時就要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引導農村大學生樹立多元擇業觀、自主創業觀,科學引導大學生回鄉創業,以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動力。由張錢撰寫的《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一書肯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對于輔助大學生尤其是農村大學生積極就業創業的作用,闡述了農村大學生返鄉就業對其自身和農村建設的諸多好處,并對農村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方向與啟動方式作了相應指導,具有較高的現實指導價值。總體來看,可從該書獲得以下幾點啟示。
一、返鄉創業有利于解決應屆生就業難的問題
應屆大學生由于缺乏工作和職場經驗,工作不能迅速上手,容易受到一些用人單位的“歧視”,此種招聘傾向若成風氣,容易造成應屆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尤其是農村大學生,留在大城市就業,不可避免要面臨“家”與“單位”分離的狀況,家里也不能夠給予很多經濟支持,對初入職場的他們來說困難重重。本書首先比較了返鄉創業與留在大城市就業的優劣,通過市場調研數據分析和逐條利弊對比,肯定了返鄉創業對于農村大學生順利解決就業問題,以及今后事業發展的重要影響。其次分析了如何開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農村大學生正視自身處境,合理選擇返鄉創業的方向。作者認為,返鄉創業顯然可以規避應屆生在職場工作經驗相對不足的劣勢,也是最快積累工作經驗,鍛煉自身能力與毅力的途徑。同時,國家對農村大學生返鄉創業提供了較大的支持,出臺了一系列配套經濟政策,解決了許多農村大學生返鄉創業的后顧之憂。
二、積極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返鄉創業的重要引導
初入社會的大學生對職場是比較向往的,也更愿意在大城市拼搏奮斗,很少人愿意再選擇回到相對貧窮落后的家鄉。且許多大學生對當前的就業環境和自身能力容易誤判,片面認為大城市等于大機會,對返鄉創業存在一定畏懼或排斥心理。本書認為由于認知水平、心理、價值觀、工作技能等方面的原因,促進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需要教師積極引導。要通過形式多樣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將“大學生就業指導”“形勢與政策”“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等課程內容有效融合,針對性制定出適合指導大學生返鄉創業的課程教材。并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教學模式、課內課外全程式的就業教育,讓農村大學生愿意回、回得去、創得了業。
三、就業指導視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有針對性
與大學系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不同,就業指導視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從國家的經濟政策方針、就業價值觀、現實經濟環境等層面切入,用價值觀塑造、經濟形勢分析和具體的就業創業實踐指導來引導大學生走正確的就業道路。農村大學生是鄉村振興的人才儲備,是新農村建設的強大后援,其返鄉創業關系到農村經濟的長久發展。這需要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加大引導力度,根據就業創業形勢,在思想和能力層面積極塑造,為農村大學生返鄉創業做好充分準備。
作者:盧朝陽 單位: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