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生思維能力培養中的閱讀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會從其它角度去思考
閱讀應該是個性化融入的閱讀,只要有理有據,能夠自圓其說的閱讀見解都是值得肯定的。因此,我們在閱讀中將人物的性格、形象固定化、臉譜化是不應該的。也只有從事件、事物的本質發展的角度去分析才是可取的。如在《雷雨》這一戲劇學習中,我們分析人物的性格,以往是對周樸園一棍子打死,認為這個人物壞透了,一無是處。于是,我們指導學生閱讀時,提出“周樸園對魯侍萍是否有感情?”讓學生結合內容分析,我們總是試圖讓學生答出周樸園是虛偽的、卑鄙無恥的、內心空虛的。但是如果學生讀過《雷雨》全文,一定不會認同這樣的觀點。就從節選部分的內容來說,能保持著二十多年的習慣難道能用虛偽來解釋嗎?誠然,周樸園是個有著封建專制思想的新興資本家,他的發跡肯定有不光彩的一面,但是,我們不能就此一成不變的去看待他的性格和品質;恰恰是這個有著留洋經歷的、有資產階級自由平等思想者的蛻化變質值得我們去思考!只有全面的解讀,抓住人物和事物的變化情況,才能讓我們的閱讀與思維能力得到提高。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萬事萬物都在不斷運動、發展與變化,我們的閱讀應該是變化的,常讀常新的,因而,我們的閱讀思維不能靜止,否則,我們的個性閱讀就不會提升,閱讀能力定會受到限制。
二、具有對立面轉化的思維
2014年的江蘇高考作文的材料,讓很多考生一籌莫展,于是出現很多寫“什么的不朽”“什么的信念”的作文,導致作文立意不準與高分無緣。學生如能知道從兩句話的對立面的轉化思考,才能知道是圍繞青春的話題談青春的不朽、青春的易逝、青春的信念,進而得出最佳立意“珍惜青春”。可見,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從對立面轉化思考很有必要。《燭之武退秦師》中在秦晉大軍兵臨城下,鄭國危在旦夕之時,本是愛國志士勇于獻身的時候,但是燭之武卻婉言拒絕鄭伯的重托,拒不出山。我們在分析燭之武這一番牢騷的時候,多得出燭之武的性格耿直,將懷才不遇的憤激抒發出來,才使得人物有血有肉、真實可感的結論。正是這樣對立面的轉化,我們才感受到燭之武的深明大義和“一飛沖天”的熱切渴望,也為他長期不得志而感到惋惜。就此,我們可以從燭之武的角度分析,也可以從鄭伯的角度探討,弱小的鄭國被秦晉聯手攻伐深層原因;從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中感受燭之武行為的可贊可嘆。閱讀中不能孤立的去看待人物、情節和內容,應該結合自己的體驗去品味,應當能夠在對立統一中辯證的思維、發散的探尋,形成深入閱讀。
三、總結
總之,閱讀教學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能夠讓他們全面的、辯證的、發展的思考,在發散思維運用中獲得創新發現與個性化的收獲。
作者:丁莉單位:江蘇揚州市高郵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