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風景園林專業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淺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風景園林專業是一門重要的專業選修課,隨著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已經逐漸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方法,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在風景園林專業教學領域不斷推進。智慧課堂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互動教學和科學教學,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等方面都具有明顯的優勢,可以促進教師和學生的溝通交流,教學效果顯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有助于培養更多風景園林專業方面的人才。
關鍵詞:風景園林專業;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實施方案
1智慧課堂概述
1.1智慧課堂的發展
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于1997年提出大成智慧學理論,他強調人機交互的重要意義。2008年11月,在紐約召開的外國關系理事會上,IBM正式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倡導智慧地球的理念以及方法在教育領域進行應用。2018年4月,“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大力推進智能教育,推動人工智能在教學全流程應用。采用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師生的互動、學生的學習渠道、教師的教學質量等都獲得了顯著的提高,對于傳統課堂的不足方面進行了補充,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
1.2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特點
1.2.1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智慧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是著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依托互聯網技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與學生建立協作等等,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通過對學生學習數據的分析總結,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及創新的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1.2.2多元化的學習環境。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進行學習的環境無外乎是教室和黑板,空間和布局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智慧課堂的技術核心是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充分應用,為學生創造的學習環境更加多元化,學習方式更加智能化,學生通過智能設備進入教學服務平臺可以自主進行知識學習,課前對知識進行預習,課后可以進行知識點的復習。1.2.3先進的技術支持。智慧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基于互聯網大環境下的數據分析技術、智能終端設備等先進技術作為教學支持,可以幫助教師提升教學質量,加強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協作,推動學生對知識架構的構建。1.2.4智慧教學貫穿學生學習始終。智慧教學可以貫穿學生學習始終,其可以通過數據平臺對學生的學習數據進行分析總結,教師通過智慧教學可以掌握學生課前知識的預習情況,進而制定適合的教學方案;在課堂上,能夠實時采集學生對課堂實施的學習情況并有效調整教學方案;課后,學生可以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鞏固學習課堂的知識重點和知識難點,并且可以通過信息化平臺及時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
2風景園林專業教學現狀
2.1傳統教學方式的教學效果不佳
風景園林專業教學,目前多以傳統的教學方式為主,即課堂上以教師進行知識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這種教學方式往往造成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熱情不高,參與度低,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風景園林專業的學生,因為其專業的特殊性,學生大部分思維活躍,一味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缺乏主觀能動性,學習效率低。
2.2教師對信息化教學利用率低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還是單純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傳輸,甚至反對學生使用手機等移動設備。隨著信息化網絡的普及,教師也需要跟隨時代的發展,充分利用互聯網工具,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提升教學質量,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2.3課程體系安排不合理
目前,大部分的風景園林課堂核心以教授專業知識為主,但是教師往往忽略了學生的學習起點以及學習能力的差異,課堂上對于基礎課程和選修課程等教學內容缺乏特色和學習重點的突出,學生在短時間內需要學習和掌握專業知識的大量知識重點,雖然教學進度如期進行,但是過于集中的課程安排,相似的專業知識反復進行學習,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失去對專業學習的興趣,不利于激發學生發散思維,明確自己的未來專業發展方向。
2.4教學方式過于傳統
目前大部分風景園林專業是以固定班級、固定教師統一授課的方式進行,但是這種教學方式的弊端就是無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無法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傳統的教師講課、學生記筆記的方式已經不適合當代大學生的學習方式,限制了學生發揮自主想象,更加不利于教師對學生知識的有效傳授,忽略了學生的學習差異以及學生對學習的具體需求,不利于對風景園林專業人才的培養。
3風景園林專業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實施方案
3.1搭建智能化學習平臺輔助學生實現多方面學習需求高校風景園林專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應該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作為媒介,創建智能化學習平臺。通過智能化學習平臺,可以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將“風景園林設計”“園林建筑設計”等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通過網絡來實現,既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又可以加強學生與教師的溝通交流,對于知識重點難點及時與教師進行探討,激發學生自我思考、自主學習。同時,通過創建智能化學習平臺,學生不但可以和教師進行知識的學習,還可以就專業問題和同學之間進行探討,并且對于一些專業的難題,可以向相關行業的專家請教。
3.2營造良好的混合式教學環境
風景園林專業的課程需要學生通過學習提高自身的審美以及藝術鑒賞能力,比如:書法、畫作等等。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教授者,需要根據現實情況積極進行身份的轉變,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發揮好引領者的作用,借助互聯網技術,借鑒先進的教學經驗,輔助學生掌握知識,對知識進行深入透徹的理解。通過教師角色和教學方法的轉變,充分營造混合式的教學環境,學生通過良好的學習環境,能夠關注專業知識點,實現師生互動,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同時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實踐不斷積累自身的經驗,在實踐中不斷鞏固自己的知識。
3.3及時更新風景園林專業教材
風景園林教學模式的更新,要實現全方位的改變,必須要考慮的改革因素之一就是教材的及時更新,因為現有的高校風景園林專業使用教材還是十多年前的教材,知識內容等已經不能緊跟時展的腳步,學生對于最新知識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因此,對教材的及時更新,在教材內融入互聯網相關內容,才能與現代教育元素相結合,讓學生能夠及時掌握風景園林專業的最新發展趨勢。同時,教材的更新應該與互聯網相結合,紙質版本更新的同時,網絡上應有配套的線上課程和知識數據庫,方便教師教學需求的同時讓學生自主學習。
3.4豐富教學資源,增加學生實踐機會
通過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教學、培訓與實踐相結合,通過電子信息技術和利用電腦,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實時演示,并對專業內容進行操作實踐,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的同時,強化了教師的教學效果。同時學校需要及時了解市場變化與需求,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比如加強校企合作,讓學生能夠進入企業實習,對企業所需園林設計人才進行初步的了解,以適應企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3.5創新教學理念,理論結合實踐
要實現智慧課堂教學,必須首先改變教學理念,要突破原有的教學模式,采用新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更多機會走出課堂,參與實踐。堅持以培養學生專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為中心思想,教師及時了解風景園林專業的最新發展動向,選取有參考價值的實際案例,由學生完成作品,這樣讓學生所學與園林專業市場實際相結合,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效果,同時培養更多更專業的人才,在學生畢業后能夠進行準確的自我定位,更好地適應企業的發展。
3.6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風景園林專業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對于從業人員綜合能力的需求也比較高,在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將專業知識重點與園林制圖等實現完美的結合,必須要求學生同步學習園林制圖的能力,選取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園林類的教學實際案例,結合所學的專業知識點,讓學生完成園林設計的圖形繪制,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點的同時,能掌握園林設計圖的制作要點,注重學生在專業知識以外各方面能力的培養。
4結語
當前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日益發展的社會環境,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嘗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推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參與,實現線上加線下教學的完美結合,提升風景園林專業的教學效果,依然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趙麗艷,韓璐,胡平,等.新工科背景下風景園林專業在線智慧教學模式分析[J].四川建筑,2020,40(06):290-291.
[2]趙麗艷,韓璐,胡平,等.風景園林專業《景觀大師作品分析》課程智慧教學模式研究[J].綠色科技,2020(15):211-213.
[3]茍喻.風景園林學科管理類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智庫時代,2019(27):211-212.
[4]高馨遠,張志偉.基于OBE理論教學模式的風景園林專業設計課程的實踐與研究———以河南蘭考胡寨村庭院設計為例[J].現代園藝,2019,000(009):183-184.
作者:沈昀 高月盈 王夢雨 單位: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