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林業工程中抗旱造林技術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林業工程除了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外,在改善空氣質量、抑制環境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也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樹木的正常生長卻極易受到天氣條件,特別是干旱少雨天氣的影響。因此,要想確保林業工程的順利開展,就必須盡最大努力提升我國的抗旱造林技術。基于此,歸納了抗旱造林技術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改進措施,希望為林業工程建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林業工程;抗旱造林技術
林業工程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減緩土地沙漠化。但在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或干旱少雨地區開展植樹造林工作卻存在相當大的難度,需要配合使用一系列的專業技術,方可保證造林成活率。因此,有必要針對林業工程中的抗旱造林技術進行專項研究,為干旱地區的植樹造林工作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
1林業工程中抗旱造林技術存在的問題
1.1水資源嚴重匱乏
干旱地區降水少,氣溫高,空氣濕度偏低,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不足,導致植物生長速度緩慢,嚴重時還會導致樹木枯萎死亡。在這種地區開展林業工程建設,勢必存在相當大的難度。因此,要想提升抗旱造林技術,首先要解決水資源匱乏的問題,對長期干旱造養分流失的土地環境進行改良,使其滿足樹木的生長基本需要。
1.2樹種選擇不合理
干旱地區的氣候條件非常不利于樹木生長,在這一地區開展造林工程,必須選擇一些易在干旱地區成活的樹種,以保證造林工程的質量。如果所選用的樹種不適應當地的氣候條件,就難以保證樹木的健康生長。例如將南方樹種植在北方的干旱地區,不但不能使樹木健康生長,嚴重時還會造成當地生態環境失衡,引發一些樹木病害,影響原有木的正常生長。
1.3施工過程不規范
相對于其他造林工程而言,抗旱造林工程對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和責任心具有更高的要求。在正式開展造林工作之前,施工人員應先對林區情況進行認真細致的實地考察,再根據考察情況制定出施工計劃,對施工進度、質量要求、操作流程進行統一規劃;在施工的過程中,全體人員都要嚴格按照施工計劃進行各項操作,保質保量地完成工程建設;而且不論是技術人員,還是施工人員都要具備較高的業務水平和敬業精神,堅守在自己的崗上位,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抗旱造林工程的整體質量。但事實上,往往人們都是在沒有進行實地考察工作或缺少施工計劃的情況下就盲目開工,在施工的過程中,頻繁出現各種突發情況,對施工進度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同時,工作人員有的不具備較高的業務水平,或者缺乏責任心,所以導致工程質量的整體下滑,給抗旱造林工程帶來無可挽回的損失[1]。
2提高抗旱造林技術的具體策略
2.1改善水資源匱乏問題
在抗旱造林工程中,可通過以下兩種方式有效改善水資源匱乏問題:其一,采用保水劑技術對樹木進行灌溉。保水劑是一種高分子樹脂材料,它可以對水分進行充分吸收,當達到飽和狀態時,將其施用到土壤中,可有效滿足樹木生長對水分的需要;其二,采用覆膜技術阻止土壤內水分的蒸發。覆膜技術在抗旱造林工程中應用得較為廣泛,它不僅可以減少水分流失,而且可以防止外界環境對幼苗的破壞,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造林成活率[2]。
2.2科學選擇樹木品種
首先,在選擇造林樹木品種時,要嚴格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讓樹木快速適應當地的氣候條件及土壤特點。其次,選擇抗旱能力較強的樹種,確保幼苗能夠在艱苦的條件下存活并且健康生長,從根本上保證幼苗成活率[3]。抗旱能力較強的樹種包括椿樹、花椒、刺葵等,這些樹種在旱情較為嚴重的地區依然可以茁壯成長。在選擇樹木品種時,可以優先考慮。最后,確保樹木品種的多樣性。根據以往的造林經驗,如果在林區內只種植單一品種,反而不利于林區生態環境建設,使整個林區對各類病蟲害缺乏抵御能力。工程技術人員應根據當地的氣候、土壤、地形等條件盡量豐富樹木品種,從而建立起完善的林區生態環境。
2.3規范各項施工技術
在施工之前,要根據林業工程的具體要求和實地考察的情況,制定出內容詳盡的施工計劃,對工程質量和施工進度提出明確要求。此外,在栽種樹木之前,要認真做好整地工作。做好整地工作不僅可以提高土壤的肥沃程度,減少土壤中的致病菌,還可以有效增加土壤中的含水量,為樹木生長創造有利條件,提高樹木成活率。可以考慮采用容器苗進行造林,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樹木成活率,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樹木的質量,該方法在當前的抗旱造林工程中,應用得非常廣泛,且已經取得到較好的造林效果。
3結語
近些年來,雖然我國的抗旱造林技術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隨著社會生產對林業資源需求量的不斷加大,人們對對抗旱造林技術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關技術人員應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在生產實踐的過程中結合現有問題繼續探索更為先進、科學的種植技術,改善干旱地區的水資源匱乏問題,對樹種進行優化選擇,同時做好施工過程中的規范化管理,從根本上提高造林成活率,為社會經濟建設及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郭亞萍.干旱半干旱地區抗旱造林技術研究進展[J].科教導刊,2015(16):192.
[2]肖金艷.干旱陽坡抗旱造林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5(5):180.
[3]鄭世鍇.干旱地區楊樹等深栽抗旱造林技術試驗研究及推廣的回顧(下)——楊樹深栽根系及水分代謝研究[J].林業科技通訊,2015(3):3-8.
作者:姜青紅 單位: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總場千層板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