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保險現況與發展途徑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從目前山西省能繁母豬保險和奶牛保險業務的連續萎縮可見一斑。農業保險保險標的分散、信息不對稱。農業保險點多、面廣、戰線長,經營比較分散,而且,農村交通不便,給承保前的風險評估和驗險工作造成極大困難。同時,保險公司僅靠公司自有人員和裝備,無法實現逐戶驗險承保和災后逐戶查勘定損,直接影響著承保、理賠的質量和效果。
逆選擇和道德風險難以控制。目前,承保面較低,農民往往選擇風險較大的標的進行投保,對風險較小的標的不投保。
農業保險人才嚴重短缺,技術力量嚴重不足。由于近十多年農險業務的萎縮,導致了大量的農險人才流失,這就給大規模開展農業保險帶來了許多困難。
農業保險與高風險、高賠付率并存,且經營波動性強。一是農業保險的自然屬性決定了成本高的特點,保險人只有投入較多的力量才能開辦這類保險業務;二是農業保險有著自然風險和經濟風險的雙重高風險;三是由于農業生產面臨的風險大、損失率高,保險賠付率通常也很高。
《全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提出了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等七大主要任務,其中:種植業和畜牧業是五大產業發展中兩個重點。農業保險要起的保駕護航的作用,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出臺全省地方性農業保險法規,著力提高農村保險覆蓋面。從國外成功經驗看,開展農業保險都堅持了立法先行。在國家沒有出臺農業保險法的情況下,為了保證山西省農業保險體系的順利建立和業務的協調運作,應盡快制定出臺地方性農業保險法規。一方面明確政府在農業保險中履行的職能、指導思想和原則,對農業保險的組織形式、保障范圍、組織機構、運行方式、政府作用、農民參與方式、保費分擔原則、巨災風險的控制、異常災害超賠資金處理方式、稅收、有關部門配合等方面,進行詳細規定。同時,建立農業保險巨災風險基金,實行農險賠付率超賠合約,建立農險成數合約,按一定比例與再保險公司共同承擔農業風險。另一方面,對納入政策性農業保險的、關系國計民生的糧食(小麥、玉米等)和主要農副產品(能繁母豬、奶牛)等險種實行法定強制保險,遵循保險的大數法則,提高承保面和承保密度,防止逆選擇和道德風險的發生。
2.加強農業保險的財政支持保障,逐步降低或取消貧困縣的農險財政保費補貼比例。長期以來,農業保險具體的扶持政策、財政補貼缺乏制度保障,巨災風險分散機制缺失,風險全部轉移到保險公司身上,這就導致了如果按商業操作的要求制定保險費率,農戶保不起;如果按農戶可以接受的標準制定保險費率,保險公司又賠不起的矛盾。這對矛盾通過市場調節是很難調和的,唯有通過政府的干預支持才能解決。沒有各級政府財政部門的支持,很難穩定經營,更談不上穩步發展。一方面,農業保險的損失大、費率較高,農民承擔不起,必須依靠政府財政或相關合作組織進行補貼,而中央、省、市、縣中,只要有一個環節保費不到位,就不能辦。目前,山西省有57個貧困縣,其中國家級35個,省級22個。農業大縣基本屬于財政窮縣,10%的縣級財政保費補貼比例,對于依靠轉移支付來維持運轉的縣級財政來說,可謂不堪重負。因此,為了保障農業保險的持續經營,需要逐步降低或取消依靠轉移支付來維持運轉的縣級財政的保費補貼比例。
3.整合各級行政資源,為農業保險提供人力和技術保障。由于農業保險風險大、賠付高、專業性強,近年來,保險公司農險人才的嚴重短缺和技術力量的嚴重不足,造成承保風險控制和災后查勘定損的極大困難。因此必須加強與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溝通,取得財政、農業、畜牧等部門的支持、配合。一是成立省、市、縣各級農業保險領導小組,由財政、農業、畜牧、氣象等部門共同參與組織推動,切實抓好落實。二是各相關部門,特別是財政、農業、畜牧部門要加強合作、溝通,在保費收繳、查勘定損、防災(防疫)防損等方面建立目標考核聯動機制,自上而下形成工作合力。三是對于合作過程中發生的費用,由各級財政予以補貼。
4.加強農業保險隊伍建設,創新基層服務體系建設。隨著近年來業務的迅速發展,人力不足、服務效能不高的矛盾已經初步顯現,加強農業保險隊伍建設成為當務之急。一是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農村保險營銷隊伍。首先要把好進出口關,對農村保險個人宜實行本地化,通過在農村農技站、行政村等組織中挑選一批文化素質較高、政策觀念較強的同志,經過培訓后發展為兼業保險員,開展農業保險業務。二是加快農村保險專業人才培養。一方面要加強對現有人員的培訓、培養,使其不斷提高技能和水平,努力適應工作需要。另一方面,要有選擇、有重點地招聘和選拔一批思想覺悟高、技術能力強、懂專業、懂技術的專業技術人才加入到農險隊伍,確保農險業務的持續穩健經營。三是建立專業化的農村保險服務團隊。針對農險理賠資源匱乏的突出問題,改進農險理賠管理機制,加強農險理賠隊伍建設。同時,整合外部資源,聘請有影響力的高級農藝師、畜牧師、園藝師等權威專家組成專家核損鑒定小組,進行密切合作與技術指導,提高農村保險的服務質量。
5.加大保險宣傳力度,著力提高廣大農民保險意識。農業保險作為一種重要的風險損失補償方式,已經逐步為廣大農戶所認識和接受。要繼續充分發揮各種輿論工具的作用,通過報紙、廣播、電視、文藝演出等,進行多渠道、多層次的保險宣傳,把知識性、趣聞性融為一體,形成一個群眾性的立體宣傳網絡,達到普及保險知識、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目的。
作者:任利明單位: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晉中市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