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疆農業水利發展思路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新疆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在于農業節水。雖然農業節水具有一定的潛力但要挖掘這些潛力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同時亦需要在管理上狠下一番工夫,要在節水規劃的指導下協調一致,共同努力,營造各行業、全社會齊心協力抓節水的氛圍。以下具體分析新疆各區節水的具體措施。
1.對新疆準噶爾盆地東北部及天山西部的山谷區節水率的思考這些地區主要包括伊犁、博州、塔城、阿勒泰等地,它們是全疆降水量最多的地區。由于水資源相對豐富,因此這些地方對節水農業發展的重視程度不高,灌溉用水的利用率還較低。針對這些地區水資源量和節水意識薄弱的特點,發展節水農業,需要進一步對現有灌區進行以節水為中心的技術改造。加強灌溉用水管理,改革用水制度,按量收費,積極推廣膜上節水灌溉技術和先進的農業耕作栽培技術,提高單位灌溉水量的產量。
2.對北疆準噶爾盆地南部,天山北麓沖積平原區節水率的思考這些地區地下水資源分布豐富,礦化度小是擇優開采的地區。但是由于近年來過度開墾土地、水量供需矛盾較大,加之這些地區工業和城市生活用水日益增多,工農業用水矛盾日益突出。目前,節水農業的發展應首先考慮灌區的工程配套、襯砌各級渠道,適當擴大低壓管道灌溉的面積,推廣膜上灌水技術,提高灌溉保證率和灌溉水利用率及生產效率。同時要搞好水資源保護,避免水質的嚴重污染,以利于該區水資源的持續高效利用。
3.對天山南側東部節水率的思考這些地區主要包括吐魯番和哈密盆地,氣候炎熱干旱、河川徑流不充分、水量年內分配極不均衡、地下水較豐富。但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機井布局不合理、開采方式不當、忽視坎兒井的維護與管理,致使出水量減少,甚至干涸報廢。節水農業發展的方向和措施首先應抓好現有機電井的測試改造和舊機井、舊坎兒井的修復,提高機井的效率,達到節水節能的目的。嚴禁盲目打井,改進地面灌溉技術,推廣先進的節水灌溉技術,擴大低壓管道輸水灌溉或地面直接與機井相連接的軟管灌溉面積。在棉花和糧食作物中推廣膜上灌,在葡萄等經濟作物中大力發展滴灌和微噴技術。嚴格控制灌水定額,強化用水管理,按量收費,超量加價。減少灌溉水的浪費,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同時應把營造防風固沙林和節水農業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提高灌溉水的生產效率。
4.對塔里木盆地北緣東自焉耆盆地沿天山往西至喀什噶
爾三角洲屬天山中帶節水率的思考這些地區灌區紊亂,永久性建筑物少,工程配套不全,引水保證率很低,灌溉用水量大,既浪費水量又引起土壤次生鹽堿化。病險水庫多,不能充分發揮現有工程的作用。節水農業發展的方向是加固改造病險水庫,對灌區進行以節水為中心的技術改造,加強田間工程配套,改進田問灌溉技術,節水與改土治堿并重。減少灌水定額、強化用水管理、按量計費、超量加價、嚴格控制和減少河流上游的灌溉用水量。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率,通過節水滿足下游生態需水的要求。同時,還要發展旱作節水型農業,強化降水入滲,提高雨水資源利用效率。
5.對塔里木盆地南緣、昆侖山北麓地區節水率的思考
這些地區春旱缺水嚴重,用水管理水平落后,渠系水利用系數一般在0.4以下,滲漏損失大。節水農業的發展應該把以節水為中心的灌區技術改造和配套放在突出的地位。加強灌溉工程的管理和維修,以減少水源和輸配水過程中的水量損失。積極推廣先進節水灌溉技術,平整土地、建設標;隹化的畦田,嚴格限制灌水定額,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和生產效率。同時注意調整作物布局,緩解春早缺水矛盾。
二、新疆農業水利的發展思路
1.構建工程水利體系
構建工程水利體系是實現水資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建設山區控制性水庫是解決新疆河流來水年內分布不均的根本措施。工程布局要把“上引下蓄”逐步變為“上蓄下引”,提高水庫對水資源的多年調蓄能力,提升水利的支撐和服務能力,保障自治區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構建重大調水工程體系新疆屬于內陸干旱地區,水資源總體緊缺,而新疆北部幾條重要河流開發利用程度不足20%。出境水量占全疆地表水可利用量的25%,加之廣大內陸河流地區因水資源緊缺,不合理地開采地下水和過度引用地表水,致使周邊地區和下游的生態環境急劇惡化。因此,加大北疆幾條重要河流的水資源開發利用力度是有效增加地表水利用總量的根本途徑。通過跨流域調水實現新疆水資源區域性合理配置,把這幾條流域建設成新疆水源調蓄基地。通過建設供水工程,解決烏魯木齊經濟區、北疆油田和沿渠線的農業開發等用水問題。
3.構建農業高效節水工程體系發展糧食、棉花、特色林果業和優質畜產品四大基地所需的灌溉面積,除部分通過調整現有灌區種植結構外,絕大部分要通過內涵挖潛來覦決。構建農業高效節水工程體系,就是要通過堅持提高綜合生產能力與改善生活條件同步推進的原則,以節水增效、鹽堿地改良、低產田改造為主攻方向,全面保障現代農業灌溉和發展需要。通過大犁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結合節水灌溉、高新節水技術推動牧區水利、農村小水電等小型水利設施建設,發展有效灌溉面積,提高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和抗災減災能力,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牧業增產、農牧民增收和農牧區經濟發展。
4.構建以地下水開發工程為主的應急抗旱體系
南疆人口接近全疆總人口的一半,農村人口占到自治區農村總人口的60%以上,是全自治區棉花、特色林果等重要農產品的主要產地。但是南疆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目前面臨最突出的矛盾和困難是農業用水矛盾十分尖銳,農業用水總量不足已經嚴重制約現代農業發展,成為影響農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5.構建民生水利工程體系
加大力度推進民生水利措施的落實,讓廣大人民群眾更加直接地享受到發展的成果。通過堅持“突出重點、兼顧一般”的原則,加強重點城鎮和重點河段的防洪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防洪減災能力。通過加快病險水庫治理步伐,全力保證庫區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生產生活用水需求,通過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保障農民持續地獲得安全飲用水,造福新疆各族人民。
三、結語
新疆是我國最大的內陸省區,地域遼闊、氣候干旱、降水稀少、生態脆弱,發展水利對新疆國民經濟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重點探討了如何突破傳統的農業水利思路,也談到了提高新疆各區域節水率以提高水源利用率的問題,以期給全面提高新疆農業水利事業的管理水平提供一點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