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功利主義對社會發展的價值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功利主義是一種通過實際效益作為道德標準的倫理學說。其基本原則是:一種行為如有助增進幸福,則為正確的;若導致產生和幸福相反的東西,則為錯誤的。幸福不僅涉及行為的當事人,也涉及受該行為影響的每一個人。功利主義的影響甚為廣泛。它在法律、政治學、經濟學方面都有非常顯著的重要性。把功利主義為了得到幸福為前提的出發點,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相結合,有助于吸取經驗,正視思想發展利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也為中國的思想全球化發展做出的不可缺少的貢獻。
一堯功利主義產生的社會歷史背景
功利主義是一種通過實際效益作為道德標準的倫理學說。最早的萌芽出現在培根和霍布斯的倫理學中。18世紀末與19世紀初正式成為哲學系統,由英國哲學家兼經濟學家邊沁和蜜爾提出。其基本原則是:一種行為如有助增進幸福,則為正確的;若導致產生和幸福相反的東西,則為錯誤的。幸福不僅涉及行為的當事人,也涉及受該行為影響的每一個人。功利主義的影響甚為廣泛。它在法律、政治學、經濟學方面都有非常顯著的重要性。早期的功利主義者傾向自由貿易,反對政府干涉。后期的功利主義者由于對私人企業的社會效率失去信心,又希望政府出面干涉來糾正私人企業的弊病。雖然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社會制度、不同的種族文化對功利主義的解讀有所不同,但是通過對功利主義哲學原理的研究與碰撞,仍舊可以有助于社會發展、民族團結與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進步與完善。把功利主義為了得到幸福為前提的出發點,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相結合,有助于吸取經驗,正視利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也為中國的全球化發展做出的不可缺少的貢獻。功利主義不僅在政治領域構造了一種足以與自由主義構造了一種足以與自由主義契約論學派相抗衡的政治哲學與法哲學,而且在經濟領域排除了所有其他的倫理學說而獨自成為主流經濟學說的倫理框架。我們或許可以說,在現有的倫理學說中,功利主義是唯一能夠奠定各門社會科學的倫理基礎,從而為它們指明方向的倫理學說。
(一)邊沁的“快樂主義”
快樂主義的原則是邊沁功利主義圍繞的中心內容。他認為一種行為是否合理,關鍵看他是否給行為相關者帶來快樂,把得到快樂作為行為的目的。而這里邊沁把行為的相關者著重于個人,強調個人快樂的獲得,帶有濃厚的個人功利主義色彩?!袄硇缘娜酥陨拼四耸且驗樗J識到受惠者的回報對他有利。社會生活中的人類要彼此相助實現自己的需要,且開通的人覺悟到只有合作精神才能保全自我利益?!彪m然在人們看來邊沁的功利主義有利己主義的嫌疑,但并不是極端的利己主義,從而把利己主義和利他主義有效的結合,也是推動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力量。邊沁還認為,不同快樂之間只有量的變化而沒有質的變化,高級精神的快樂是低級肉體快樂的復雜化。這種說法雖顯得有些機械,但卻為很多哲學家的理論做了基礎。
(二)密爾的“幸福主義”
密爾的功利主義思想在邊沁的快樂的基礎上進行修正,提出了幸福主義,把幸福作為人們行動的最終標準,而不僅僅是邊沁的把快樂當作目的。密爾認為快樂不僅是量的疊加,還有質的區分。從生物生活狀態的等級上進行區分,即使一個不滿足的高級生物也比一個得到滿足的低級生物快樂。密爾還對幸福進行了定義,所謂幸福就是能增進快樂和避免痛苦,不行就是痛苦和不快樂,始終把幸福作為理論的中心內容。為功利主義更添了一份感性,又不失理性的分析。
二堯功利主義對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價值
功利主義雖由西方傳入東方,但是旨在為了獲得幸福快樂生活的方面與傳統和當代中國人的思想不謀而合。雖然談到功利主義,很多人都與不擇手段相聯系,是因為一部分人還沒有理解功利主義的真正內涵,把功利主義等同于狹隘的利己主義。功利主義之所以對當代的人類思想具有更大的影響,不僅是因為其倫理學的觀點極其簡單,并且符合常人的理性,合乎道德的行為或制度應當———能夠促進“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薄?/p>
(一)負面價值
邊沁和密爾的功利主義雖然以快樂幸福為目的和標準,但仍舊帶有強調個人主義的色彩,把個人利益排在首位,如果不加以合理引導,極其容易演變為不擇手段以完成個人欲望的殘暴行為,成為被扭曲的道德觀,與強調整體結構團結完整的中國傳統倫理觀相沖突。這就需要我國加強全民素質教育,使公民擁有明辨是非,合理利用多元文化的能力,使全球化思想、馬克思主義理論與走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論完美融合,有助于國家發展的社會穩定。
(二)正面價值
功利主義旨在通過實際效益獲得快樂追求幸福的途徑,有助于引導人們積極向上的生活,尋找生活的真諦。正如馬克思認為當代社會的實質是資本的統治和技術的統治,當人們在創造資本累計技術的同時,朝向著幸福與快樂生活的方向發展,這正是人們與社會和睦相處而不被異化的過程。功利主義對中國當代社會發展最重要的價值就在于,通過經濟與道德的有序結合,通過實際勞動,獲得穩定有希望的社會生活。
【參考文獻】
[1]邊沁,道德與立法原則導論,M,時殷紅,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2]邊沁,政府片段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
[3]密爾,功利主義,M,劉富勝,譯,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7
[4]穆勒,功利主義,M,徐大建,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5]文崇一、蕭新煌,M,中國人:觀念與行為,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11.
作者:王英男 單位: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