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生物監測在水環境污染監測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水污染是目前我國環境污染中較為嚴重的一個問題,如果不對進行有效的監測和治理,必然會威脅到周圍生物以及人類的健康,所以必須加強水環境污染的監測管理,為保護水資源保護和治理水污染提供更為可靠的依據。本文將圍繞這生物監測在水環境污染監測中的應用進行詳細分析。
【關鍵詞】生物監測;水環境污染;應用
隨著我國工業、農業的不斷發展,水環境的污染也變得越來越嚴重,就目前而言,我國的水環境污染主要來源于未經處理而又隨意排放的工業廢水、化學農藥化肥的隨意使用、生活污水等。不僅如此,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采、亂砍濫伐導致的礦山污水、水土流失也會對水環境造成很大的污染。而生物監測的出現對改變水環境有很大的幫助,它利用生物對于環境變化的反應來進行環境監測,在環境產生了不利于生物生長的變化時,這些生物就會產生不同的反應,通過分析可以便可以準確的判斷錯環境污染的程度。
1生物監測基本情況介紹
生物監測指的是利用水生生物對水環境污染所發生的變化來反映污染程度,為水環境的保護、治理提供更為準確、更為科學的依據,其變化情況包括了水生生物個體或群落的數量、生理特征、健康狀況等多方面的內容。通常根據生物監測的監測指示、結構水平、分析技術將其劃分為毒理學方法、生理學方法以及生態學方法,而進行生物監測的生物也有多種選擇,例如:水蚤、豆芽、海藻等。生物監測中所使用的設備則主要以便攜式、實驗室用及在線式為主。在實際運用中,生物監測不僅有著非常高的經濟實用性,而且還具有生物放大、評價客觀、靈敏性高等多種特性,這也是生物監測在水環境污染監測工作中廣泛使用的主要原因。相比傳統的監測方式而言,生物監測的工作程序比較簡單,它不僅不需要進行連續的取樣,而且還大大的簡化了設備儀器的維修保養工作,輕松的實現大范圍內連續布點,這不僅可以降低監測工作的費用,還起到了提高了監測質量的效果,讓監測工作變得更加全面,綜合性更高。不僅如此,運用到生物監測中的生物可以對造成的水環境污染做出迅速反應,靈敏度非常高,讓監測結果變得更加準確、更加可靠。
2生物監測的類型
2.1按照不同生物對環境變化的不同反應進行分類
根據不同生物對環境變化的所產生的不同反應,可以將生物監測分為主動監測和被動監測。部分生物會因為無法適應環境的變化,導致生物出現了大量的死亡或者遷徙,人們可以根據這樣的變化去了解當地環境的污染情況。還有一些生物可以根據環境污染來進行自身的改變,增強抗體,但生物的性狀也會發生變化,例如:由于環境中毒素的存在,一些生物的機能產生了變異、生物構造也出現了變化,讓這些生物轉變成了另一種生物。
2.2按照生物的種族進行分類
根據生物種族的不同,可以將生物監測分為三大類,分別為動物監測、植物監測以及微生物監測。每一種環境下的生物都是環境質量的指示劑,人們可以根據生物不同的反應來了解生長環境的變化情況。例如:魚類、蚯蚓、指示性植物等。
2.3按照生物所處的環境不同分類
不同生物所生存的環境是有差別的,根據生活生存環境的差異可以分為大氣、水體、土壤的監測。例如:地衣對大氣的變化非常敏感,如果大氣所含物質比例出現了變化,地衣的性狀就會發生改變。
3生物監測在水環境污染監測中的實際應用
3.1應用底棲動物的生物監測
底棲動物是進行水環境污染的生物監測時的一個重要選擇,它具有較長的生活史,而且分布面積廣泛,體形較大、行動能力相對較差,而且易于辨認,這些特點都是它成為水環境污染生物監測對象的重要因素。在我國的水環境污染生物監測中,相當一部分的工作人員選擇了河蜆來進行生物監測和評價,通過對河蜆體內的汞含量來對水環境的污染進行分析,并得出河蜆體內汞含量與污染源距離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3.2應用原生生物的生物監測
原生生物不僅種類復雜,而且數量繁多,生活范圍也非常廣泛。原生生物群落產生的變化與食物網的組成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它們對細菌、藻類以及有機顆粒的吸收、攝取都會對其他生物群落的豐度、分布造成很大的影響。原生生物在攝取食物的同時會刺激細菌、藻類的生長,從而加快了水環境中的能量轉換以及物質循環,促進有機物的正常分解,對水環境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3.3應用藻類的生物監測
藻類是普遍存在與水環境中生物,同時也是水環境的最初生產者。不同藻類對重金屬、營養鹽的需求程度是有差別的,所以,人們常常通過對藻類的化學成分、種類、豐度的分析來掌握水環境整體質量。在進行藻類的生物監測時,應該根據不同藻類的特異性和耐受性來進行科學的選取。如果水環境中存在著過量的污染物質,例如:重金屬等,必定會造成藻類生理功能下降,生長代謝紊亂,細胞色素減少,導致其光合作用的能力下降,使得藻類出現組織壞死或細胞畸變等情況的發生,嚴重是還會造成藻類的中毒現象,使得藻類無法繼續生存。
3.4應用兩棲動物的生物監測
生活中較為常見的兩棲動物有蛙類、蝌蚪等,它們的皮膚具有很強的滲透能力,可以依靠皮膚來完成呼吸。因為兩棲動物可以同時生活在水環境和陸地環境中,所以,經常被用來進行水環境污染和陸地環境污染的生物監測。兩棲動物的生物監測在我國運用的比較晚,目前國內兩棲動物生物監測主要運用在重金屬污染嚴重和農藥、殺蟲劑污染嚴重的水環境生物監測中。
3.5應用魚類的生物監測
在目前的魚類生物監測中,主要使用的是劍尾魚、鯽魚、斑馬魚等。這主要是因為它們的適應能力比較強強,而且分布范圍廣。相關研究表明,如果水環境中的二氯苯酚濃度偏低,會對長期生活在其中的鯽魚體內肝臟的抗氧化系統造成很大影響。通過分析還可以知道,水環境中氯化鎘的濃度與鯽魚的淋巴細胞DNA損傷程度有著一定的聯系。
4結語
總而言之,生物監測對水環境污染監測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它相對于傳統的監測方法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不僅有著較高的敏感性,而且在監測結果的準確性上也有利很大的提升,并且在近些年的運用中取得非常明顯的成果。
參考文獻:
[1]鄭玨雅.利用生物監測技術監測水環境污染的研究進展[J].科技與創新,2015(11).
[2]陶格日勒,塔娜,唐克斯.探討生物監測在水環境污染監測中的應用[J].工業,2014(11).
[3]張林.生物監測及其在水環境污染防治中的應用進展[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15)
作者:倪富寶 單位:高唐縣環境監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