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生活環境問題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農村環境污染來源
1.1家庭生活垃圾逐漸增多
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家庭產生的生活垃圾日愈增多,主要分為廚房剩余垃圾、可回收物品、難再利用物品、嚴重污染物等幾類,如廢塑料袋、廢紙、塑料瓶、玻璃碎片、陶瓷碎片、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以及廢舊家電等。大部分生活垃圾均為塑料制品,這些生活垃圾難以降解,如未得到妥善分類處理,將造成嚴重的白色污染。不少地方的生活垃圾無處傾倒,被丟棄到田間地頭、河道邊上或房前屋后,不但威脅著農村生態環境,而且對農民自己的身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特別在一些偏遠落后、衛生條件較差的農村,有害垃圾未得到及時清理,造成惡性循環,給農村的地方疾病的防治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1.2化肥、農藥使用過于泛濫
我國農業在科技進步的同時也迅速發展,但這種發展主要是依靠化肥、農藥等化學物品投入換來的大幅增長?;实牟缓侠硎褂脤⒅苯訉е峦寥烙袡C質降低、肥力下降、重金屬集聚難以降解等各種危害。此外,氮素化肥在土壤表面施撒后有部分氨會揮發,并在通氣不良的情況下進行反硝化作用,生成氣態氮逸入大氣,對農村空氣質量造成污染。另外,農藥因其使用見效快、效果好、防治面廣,保證了農作物的豐收增產。但隨之而來,農民在使用殺蟲劑時,一些農業害蟲天敵如青蛙等也會由于食物鏈的關系斷裂或直接遭受毒害而大量死亡,生態平衡遭受破壞。此外,用完之后的農藥罐、包裝袋等垃圾被隨意丟棄在田頭地尾,難以降解,造成白色污染。大量使用農藥、化肥的后果是生態平衡系統失調,物種多樣性減少,土壤污染水質變壞,使本來就脆弱的農村生態系統更加惡化。
1.3城市工業污染逐步轉移農村
隨著城市工業化發展到一定程度,部分耗能高、污染重的工廠企業悄然向農村轉移,給農村環境帶來一定挑戰。這些工廠往往條件簡陋,不具備污水處理設施或環保設備不完善,生產車間產生大量污水直接排入附近河流或路邊水渠,造成水體污染。一方面,受污染的水體用于農業灌溉將會使農作物生長受到影響,或間接造成食品安全問題;另一方面,污水會影響河流中的水生動植物生長環境,使其無法生存或滅絕。此外,由于地處偏遠,缺乏監管,很多城市工業固體廢物未經有效處理處置即被運送到郊外農村填埋或堆放,長期下來,不僅占用寶貴的土地資源,還將污染周圍的水體和土壤等,影響附近居民身體健康,破壞農村生態環境。
1.4秸稈焚燒污染現象嚴重存在
在梅州市,農村主要以種植水稻為主,每年都有大量收割后的稻稈未被利用。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絕大多數農村都利用收割機收割水稻,雖然省時省力但留下的稻稈較高,如不處理會影響到秋季作物的生長,若用于堆肥的話腐爛時間太長,于是農民采取焚燒的辦法,認為不占地方還可當有機肥回填施肥。特別到了夏、秋等水稻收割季節,秸稈隨處堆放或是就地焚燒,是農村空氣污染最嚴重的時期。一般情況下,尚未干燥的稻桿不能夠充分燃燒,會產生大量的煙霧彌散于空氣中,使空氣中的CO2、CO濃度急劇升高,煙霧擴散減慢,濃煙積聚于低層,能見度大大降低,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另外,煙霧還會嚴重刺激人們的眼睛和喉嚨,使人流淚、呼吸困難,嚴重時還會導致呼吸道疾病,極大影響人們身心健康。
1.5畜禽養殖廢水污染現象普遍
目前,梅州市農村存在很多養殖散戶,一個豬圈10來頭豬,沒有配套沼氣池沒有果園堆肥,產生的糞便、廢水等直接排放,順著水渠或河溝流入下游,造成污水橫流現象。畜禽養殖廢水污染不可忽視,根據相關調查數據,養殖1頭牛產生的廢水超過22個人生活產生的廢水,養殖1頭豬產生的污水相當于7個人生活產生的廢水。養殖廢水中含有大量污染因子,如COD、氨氮、重金屬、獸藥殘留和大量病原體等,如不經過有效處理直接排放,將會造成嚴重污染。如地下水中的硝酸鹽、氨氮超標;河道水體發臭變黑,富營養化,蚊蠅滋生;周圍惡臭氣體無法消除,嚴重污染居住生活環境等。這些散養豬場均離居民區不遠,對周圍居民的生活質量影響很大。
2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分析
以上幾種因素是導致農村環境污染與破壞的主要污染來源。那么,為何我們原本期待山清水秀的農村會存在這些反差現象呢?通過在調查過程中與被調查著交談,經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2.1農民觀念難以改變
一直以來,農村生產技術落后,接觸的資源信息有限,科學文化素質不高,農民養成的一些不良生產、生活習慣難以改變。譬如缺少科學種田的指導,濫用化肥和農藥;缺乏垃圾收運設施,衛生條件差,垃圾隨處扔;認為稻桿焚燒最省事,一把火燒之了事;等等。這種淡薄和落后的生產生活觀念在農民身上根深蒂固,他們并沒有意識到這些錯誤行為正在影響著自己的周邊環境,造成農村垃圾污染現象十分普遍,難以根治。
2.2農村環保意識淡薄
部分勞力密集型企業通常會選擇在農村建廠,而部分鄉鎮領導往往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和政績,在招商引資過程中沒有妥善處理好環境與經濟的關系,容易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彎路。另一方面,部分企業環保法制觀念不強,在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的情況下,沒有配備污染防治設施或者閑置污染處理設施,造成廢水直排或固體廢物亂堆。而農村環保宣傳教育不夠,群眾對于環境保護的意識非常薄弱,在面對涉及自身利益的環境違法行為時,很少舉報或投訴,或舉報途徑不通暢,缺乏警惕性和敏感度。
2.3農村環保力量薄弱
在梅州市的各鄉鎮,大部分未設置環保管理所或專職人員,根本無所謂環保力量一說。在我國其他地方,雖然部分設置了基層環保派出機構,但不夠規范,人員有限。一方面,鄉鎮環保執法機構人員負責業務多,精力難以集中,隊伍不夠穩定,自身建設難以跟上環境形勢需要,缺乏有效的手段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另一方面,環保專項資金投入不足,環保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由于工作經費緊張,缺乏財政撥款,環保執法手段和裝備落后,農村環?;A設施建設明顯滯后于農村發展進程。
3當前農村環境問題的對策
3.1加大農村科技創新投入,大力發展現代生態農業
注重農業生產方面科學技術開發研究,充分利用大學科研平臺,在技術成熟的條件下推廣一些成本低且科學有效的農業污染防治技術,推廣土壤污染防治和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盡量使用污染小無殘留的農藥和生態有機肥,減少地膜使用,充分運用現有科技成果完善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大力宣傳和普及科學種養、生態農業等,注重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形成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和安全的現代農業體系。
3.2強化鄉鎮企業管理,控制工業環境污染
農村可以建工廠,但要注重選擇一些污染小、環保型的行業。對一些不符合產業政策的影響環境發展的污染企業要限制其進入農村;對已經投入生產但產業結構不合理、污染排放大、不能集中處理污染,或污染物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企業要通過法制手段限期整治或關停;考慮逐步在農村企業中推行清潔生產,減少污染物排放,使之與生態環境相適應。
3.3加強環保宣傳教育,增強農民環保意識
農村生活環境惡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環保宣傳力度不夠,群眾對環境保護意識不強。應該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提高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通過電視、報紙、文藝活動等途徑,向廣大農民宣傳公益知識、環保意識,營造人人關心環境、個個參與環境保護的氛圍,引導其革除陋習,倡導科學、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把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3.4完善政府管理職能,健全環境管理體系
一方面,政府應逐步建立健全農村環境保護法規與標準體系,制定、完善有關農藥、化肥、秸稈綜合利用、地膜污染防治技術與環境管理法規標準等規范,為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提供技術支撐和法律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強鄉鎮機構環保隊伍建設,設置環保機構或專人負責,提高基層環保隊伍的綜合執法能力,把農村生活環境問題列為重要日常工作之一,下企業進農村檢查指導環境污染防治問題。
3.5增加環保資金投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財政政策應逐步向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傾斜。堅持“誰污染、誰付費,誰收益、誰負擔,誰開發、誰保護”的原則,不斷拓寬投資渠道,保證穩定有效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資金投入。如梅州市政府于2013年印發了《梅州市推進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作市級財政資金獎補方案》,通過“戶收集、村轉運、鎮處理”為主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建立起較完善的農村生活垃圾收集清運網絡和集中處理體系以及長效管理工作機制,基本實現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全覆蓋,使農村生活垃圾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3.6制定環境補償機制,完善環保相關政策
生態環境補償機制是綜合運用政府、法律和市場手段落實生態文明的重要路徑??梢試L試運用立法手段減少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建立健全農村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對損害資源環境的行為進行收費,對保護生態環境的行為進行補償,有效地降低農民的損失、減少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進而達到保護資源、維護生態環境的目的。
4結語
農村生活環境問題危害甚多,不僅給村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直接損害,還影響了村容容貌和美麗鄉村建設,更影響了經濟社會的發展。本文通過對農村環境污染現象的分析研究,提出切實可行的幾點建議意見,希望能夠切實有效改善農村生活環境,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一點貢獻。
作者:黃柳清 單位:梅州市固體廢物與輻射環境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