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室內設計教學觀念轉變淺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培養創新人才是高校室內設計教學的核心,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實踐中不斷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的復合型人才。本文針對目前高校室內設計教學中存在問題,提出了相關的解決措施,旨在為推進室內設計教學方法的改革,加強教學實踐活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室內設計教學;教學觀念;思維創新
0前言
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對創新創造能力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人的創新創造能力的需求,必然會在教育事業的發展中越來越得到重視,也必定會成為教師素質要求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同時室內設計課程作為高校室內設計專業的核心課程,其操作性較強,因此對實踐教學的需求也較大。這也要求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講述時、教導式教學模式,走出一條以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為目的的教學之路。
1室內設計教學所面臨的挑戰
隨著信息產業的高度發展,人類生存的理念、學習方式、就業工作方式等,發生了深刻的變革,人們需要新的規范,需要新理念、新方式的教育來面對廣泛而深刻的變革。尤其是在發展知識經濟的大環境下,培養創新人才更是重中之重。創新人才的培養依賴于教育,因此教師需要研究教學創新,點燃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激發他們的創新熱情,并形成持久的創新動機以應對新時期的挑戰。
1.1教師角色的轉變
由課堂理論教學向社會實踐轉變;由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向以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創新能力轉變;由加強學生學習管理向引導學生學習轉變。
1.2更新工作方式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變革,進一步提高設計教學的理論水平;結合社會實際,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啟發學生的設計靈感;對現有的課程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和使用[1]。
1.3具有較強的運用能力
室內設計是一門綜合性、操作性較強的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教師也要具有較強的利用計算機網絡進行設計課程教學的能力。
2目前室內設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教學理論與實踐缺少聯系性
在社會實踐中,設計專業的學生往往會暴漏出理論知識強、實際操作能力差的問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教師在課程安排中理論教學大于實踐教學;教師教學過程中應用形式化教學方法等。此外學校方面對于教師參與實踐設計工作的支持度不夠,導致了教師對學生實踐教學關注度不高,加劇了實踐教學和理論的脫節。
2.2缺乏教學創新意識
室內設計受外部環境、區域因素、文化特點等方面的影響,具有多元化的特點,因而創新性較強。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引導學生自身創新能力和理念的培養,才能提高和豐富學生在實際產品設計的創意性。但是以教師為主體,偏重知識傳授的教學模式約束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導致學生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由此也加劇了設計作品的雷同、抄襲等現象,扼殺了學生個性的發展[2]。
2.3教學內容缺乏時效性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經濟也在不斷革新,人們的經濟生活也處在不斷變動的過程中。這就要求課程教學內容也應結合當前的發展狀況進行講解,也應當具有明顯的時效性,從而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然而,實際教學中大多教學課件案例、內容都是沿用往年的內容,滯后于社會實際形勢,時效性不強。調查表明有41.94%學生認為學校的室內設計教學存在問題最嚴重的是教學內容方面,認為每次課的內容聯系較少。加上教師缺乏與學生有效的交流,不能及時的了解到學生聽課的反應,也不利于設計教學的創新。
2.4教學方法單一
各高校在室內設計課程的教學方式上多數采取專題講座的形式,結合現代化多媒體平臺(PPT、視頻、圖片等)的使用,教學方法比較單調。室內設計課程是一門理論性、知識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同時又具有多元性、特色性等特點。這就要求教師將理論授課單元和實踐延伸單元相結合,搞活理論授課單元的教學方式,除了多媒體課堂教學和專題講座,可以適當引入網絡教學、參觀學習等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豐富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
3提高室內設計教學的方法
3.1結合實際,做好實踐課程的安排
一種有價值的理論需要在實踐中應用才能創造價值。室內設計水平的飛躍不能依賴于理論的掌握,但可以在實踐的基礎上進行運用。因此教師在傳授教學理論的同時,要配合實際操作或實踐經驗的呈現,適當的增加實踐性教學課程的課時。如:社會實踐、民間藝術調查等。此外,在課程設計上要多注意設置讓學生觀察和體驗生活。“處處留心皆學問”,讓學生在生活中思考。知識積累得越多,思路越寬廣;精力越集中,觀察力越敏銳[3]。
3.2轉變教學思維,培養學生創造能力
在室內設計教學過程中,如果忽略了對學生獨立學習、獨立思考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必然導致學生畢業后茫然不知所措。因此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思維,要樹立以學習為基礎,以培養創新思維為導向的創新思維。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設計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統一的課程體系,從長期把學校當作傳授知識場所的思維定式中解放出來;其次要做好從單一專業教育向全面素質教育的轉變,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教學模式轉變,同時要打破傳統實踐教學的界線,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最后要結合室內設計專業的特點和當前社會發展的需求,不斷完善實踐教學內容體系,使創新教育貫穿到整個實踐教學過程中去。此外,作為一名設計師,不僅要學會怎么看、怎么畫、怎么設計,最重要的還要學會獨立思考,也即是要用自己的、和別人不一樣的、全新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當面對某一課題的時候,設計師的思維不能僅僅停留在單一的形式和表層的技巧上,而應知道思路從哪里打開,切入點又在什么位置。思路多樣化、立體化,思維的網絡才會徹底打開,才能創造出和別人完全不一樣的東西來。這些都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以引導,才能讓學生在走向社會時充滿信心。
3.3創新教學思維觀念
室內設計教學的創新,首先應做好以下幾個轉變:由學知型轉變為創造型,由被動型轉變為主動型,由表象型轉變為感受型,由技巧型轉變為素質型。從深層意義上來看,這些轉變就是教師思維和觀念的轉變。首先要通過各種寫生和練習手段,學會在自然客體身上發現美的實質。并且還應多參加各種藝術講座,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其次要加強學生各種思維創意訓練,這一過程并不是立竿見影的,而且需要長期潛移默化的積累過程;最后要打破單一學科的界限,結合其他相關專業,促使設計理論和設計實踐實現橫向及縱向上的延伸。如:園林空間方面結合氣流運動理論;模糊建筑學中模糊空間及空間不定性理論等都為室內設計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4]。
3.4以創新教育為準則,改革實踐教學運行機制
在貫徹以學生為主體、創新教育為目的實踐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思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創新:
(1)根據實習和畢業設計的內容和需求安排討論課,讓學生闡述自己的室內設計方案、設計思路,在老師的啟發下或學生之間的相互啟發下完成實習和畢業設計工作。
(2)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堅持啟發式教學方式,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不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啟發性的給與學生一定的提示,讓學生積極的去思考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建立完整的實踐教學運行機制,實行實踐教學環節單獨考核。一方面教師不應對學生的實習、實驗加以時間、理論等方面的限制,采用分散預約制,讓學生獨立自主的安排;另一方面教師要嚴格考核制度,將考核重點放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所表現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并制定完善的實踐教學評估體系。
4結語
教育在綜合國力的形成中處于基礎地位,創新教育是提高整個國民素質和國家競爭力的教育,是教育的最高級形式。同時人類進步也離不開創新,創新離不開教育,創新教育是社會進步的要求,是社會發展不竭的動力。因此轉變和創新室內設計教學,不僅是時代賦予每一個設計教師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也是我們的學生面對高速發展的經濟形勢,有能力主動地去發現、去創新,走在時代創新大潮最前列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張林.室內設計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3(05).
[2]赫鶴,許平.現代室內設計的空間與造型[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07).
[3]海潮.高校室內設計課程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J].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3).
[4]羅明金.對地方本科院校室內設計畢業生就業之惑的思考[J].美與時代(上),2013(09).
作者:李宏 單位:福建第二輕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