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人事管理干部素質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人事管理工作對于高校的發展至關重要,搞好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關鍵在于廣大的人事管理干部。高校人事管理干部應該具備管理職業化、“以人為本”理念、良好業務能力、高度事業心責任感等許多優良素質,在論述了以上高校人事管理干部應該具備的素質的同時,并針對新時期高校人事管理干部素質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高校;人事管理干部;素質
人事管理是高等院校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概括地說,高校人事管理工作分為隊伍建設和人事服務兩大類,主要包括人員編制、崗位設置、教職員工的引進、聘用、考核、薪酬、培訓及人事服務等幾個方面。一流的大學需要一流的教師隊伍,教師隊伍建設是高校人事處的核心工作;有了一流的教師隊伍,怎么樣為教職員工服務好是高校人事處的中心工作。從隊伍建設和人事服務這兩項高校人事部門的主要職能來看,就能夠凸現出高校人事管理部門的重要作用。邁入新世紀,高校人事管理出現了新情況新問題,如教師租賃制、管理社會化等等,這些都對高校人事管理干部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新時期高校人事管理干部應該具備哪些素質,怎么樣提高人事管理干部的素質和能力,才能更好地為廣大教職員工服務,做到讓教師滿意,讓領導放心呢?
1新時期高校人事管理干部應當具備的素質
1.1職業化素質
職業化是新時期對各系統提出的新要求。傳統的高校人事管理干部一般是根據領導的計劃、布置、指示等做具體的事情,只是作為領導思想的落實者,是高校管理系統中的一把工具,并沒有把高校人事管理當作一個正規的職業而對待。進入新世紀以來,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和實踐在企業中的廣泛應用,為企業的發展與壯大提供了強有力的隊伍保障,人力資源管理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一個有活力、有前途的職業。反過來,正是因為人力資源管理的職業化運作,才給企業帶來更多更大的效益。高校的人事管理工作實質上與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是相通的,有自己的目標、任務、內容、特點等等,高校的人事管理干部應當樹立管理職業化的信心,堅持工作質量的同時,注重工作程序,走職業化道路。
高校人事管理職業化,是新時期的新要求。進入新時期,國家進一步推動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給高校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空間,高校人事管理開始和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接軌,出現了后勤社會化、學生公寓社會化、教師租賃制、雇傭制等新情況,新的《勞動合同法》對高校使用編制外用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些都要求高校的人事管理干部把握國家改革發展的方向,熟悉相關的法律法規,掌握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知識和經驗,樹立起高校人事管理職業化理念,提高職業道德,在高校管理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不但做好具體工作,還要調研、分析、策劃,為領導重大決策提供卓有成效的建議和意見,真正地為學校發展目標服務,成為高校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1.2“以人為本”理念
人事,人事,做的是關于“人”的事情。俗話說,人的事情最難辦。尤其是高校,人事管理的對象是知識分子,他們是學校發展的核心資源,做好高校知識分子的工作,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人為本”也是十七大以來,黨和國家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要求。高校人事管理部門和人事管理干部應該把握教師的動機、需要,不僅提供多樣的人事服務,還要努力為教師創造一個寬裕、自由的治學空間,邀請教師參與人事決策等重大活動。
在高校的人事管理干部中,“以人為本”本質上是個服務意識的問題。但是,當前高校人事管理干部中仍有部分人員沒有樹立服務意識,沒有認識到人事部門的權力就是服務,就是責任。有的人事干部在為教職員工服務過程中時常流露出不滿情緒,“官”氣十足,態度生硬。使教師感到“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少數人事管理干部甚至對教師缺少必要的尊重,服務意識淡薄。但是,人事服務是高校人事管理部門和管理干部的工作職責和要求,是人事管理職業化的要求,高校人事管理干部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理念,強化人事服務的意識,為高校的教學科研等中心工作提供人力保障。
1.3業務能力
高校人事管理干部除了具備以上“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和職業化的業務素質以外,還需要把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轉化為業務能力,才能實現人事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概括起來,高校人事管理干部的業務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調研分析能力。新時期,人事管理干部再也不能關在辦公室內出點子、想辦法了,這就要求人事管理干部面對出現的問題,做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再根據黨和國家的法律、法規以及相關的教育方針、政策,并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分析存在的問題,為領導決策提供建設性意見和建議,以便領導做出正確的決策。(2)組織協調能力。上級部門及學校有關人事方面的政策、規定常常需要人事管理干部貫徹執行,貫徹執行的過程中,必然涉及到很多部門、環節及人員,需要這些相關的部門和人員通力合作,協調一致。這就需要人事管理干部具有一定的組織指揮能力和協調溝通能力,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使各項政策、規定等得以貫徹落實,達到預期的目的,實現人事管理的目標。(3)開拓創新能力。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是新時期的新要求,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不僅僅是適應性的單純的業務工作,更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特別要求人事管理干部打破以前那種墨守成規、僵化死板的工作模式,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更要求高校人事管理干部主動學習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工作手段,更新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高校人事管理工作才能更具有生機和活力。(4)表達能力。包括語言、文字表達能力。高校人事管理干部的服務對象是教職員工,與教職員工的溝通交流是人事管理干部的一項重要工作。請示、匯報、總結等文案是人事部門的主要工作形式。所以,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是人事管理干部最基本的一項業務能力,要求表達準確,邏輯嚴謹,條理清晰。
2提高高校人事管理干部素質的主要措施
(1)加強職業化教育。管理職業化是以泰羅的科學管理原理、法約爾的一般管理原理和韋伯的科層制等為代表的管理理念。法約爾提出了管理人員必須承擔的五項專門工作內容: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作為現代組織理論的奠基人,韋伯在科層制中提出了組織結構和組織運作的必要條件之一,就是要使管理人員專業化,他說:“所有專門的管理人員,必須經過深入的專業培訓,成為職業化的管理者。這種發展趨勢,不僅體現在現代私營企業中,而且也同樣符合現代政府部門的工作要求。”進入新時期,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就業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這些都要求管理的職業化。高校人事工作涉及到師資隊伍建設等關系高校發展的重大問題,薪酬福利、考核聘用等問題都和教職員工的個人利益息息相關,政策性強,具有嚴格的程序,要求人事管理干部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隨著教師租賃制、管理社會化等新情況新問題邁進高校大門,這些都對高校人事管理干部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都要求強化高校人事管理干部的職業化教育,加強各個層面的學習,一是學習高校教育理論、現代管理理論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等理論知識;二是學習信息化知識、辦公自動化、網絡化等技術手段。努力打造一支熟悉有關政策法規、掌握高校管理規律、具有高度事業心和責任感的高效精干的人事管理隊伍,以適應新時期高校建設與發展的需要,更好地為高校的教學科研等中心工作服務。
(2)樹立“以人為本”理念,增強服務意識。人事工作,要求“以人為本”,這是人事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人事管理工作最本質的要求。新世紀新時期,高校人才激勵因素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不僅僅是薪酬待遇,還有工作的友好氛圍等因素,這種工作氛圍的營造更大程度上決定于人事等相關部門為知識分子服務的理念和思想。因此,新形勢的發展要求高校人事管理干部轉變管理觀念,轉變工作作風,按照“宏觀要管理,微觀要搞活,服務要加強”的思想,徹底轉變自身職能,完成由管理為主向服務為主的轉化,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在人員引進、職稱評聘、培訓進修、薪酬福利等關系到教職工切實利益的方面和環節上,做到真正以教職工的利益為重,把教職工的利益放在心上。
(3)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新世紀新時期是信息時代,知識經濟時代,要求以高科技人才資源為依托,不斷開拓創新才能與發達國家縮小差距,實現黨和國家提出的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為高校的人事管理干部,服務的對象是知識分子,特別是高級知識分子,是科學技術發展的直接推動者,做好高級知識分子的工作,尤其要求高校人事管理干部轉變觀念,開拓進取,大膽探索,用創新的思想理念來指導實際工作,用創新的工作方式來解決實際問題。
(4)切實提高高校人事管理干部的地位。長期以來,高校在重視教師地位的同時,管理人員被視為“二等公民”,管理人員辛勤的勞動得不到充分理解和認可,在薪酬福利等諸多方面都比教師低一等。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高校的管理人員大多數都具有較高的學歷和職稱,但是不能像教師那樣享有相當的教學和科研待遇,與同等條件下教師的各項待遇逐漸拉大,這大大地傷害了人事管理干部的工作熱情與工作積極性。在管理職業化的今天,高校如果還抱著管理工作永遠是教學科研工作附庸這樣的觀念,就大大落后于時展的潮流,與開拓創新的理念大相違背,不利于整合高校人事管理干部的資源和優勢,勢必影響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效能,最終受害的是高校的長遠發展。
(5)完善考核,加強監督。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牽涉到教職工的切身利益,毋容置疑,掌握一定的權力,在人員引進、晉職聘用、薪酬福利等方面能否堅持公道正派、清正廉潔的工作作風,影響著人事工作的質量以及教職工對高校黨政領導的信任。這就要求對高校人事管理干部進行定期、定量的考核、考評,加強監督管理。多聽取服務對象的意見,可以采取測評、座談等多種形式對人事管理干部工作的優劣、績效全面客觀地評價。通過科學考核,有效監督,切實做到獎優罰劣,營造人事管理干部隊伍的良好工作氛圍,打造積極向上的人事管理工作團隊。
參考文獻
[1]馬強.淺談新時期高校人事干部素質的優化[J].南通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12:105.
[2]竺乾威等.公共行政學經典文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47.
[3]陳桂治,蘇天恩.高校人事管理干部素質之管見[J].青海師專學報(教育科學),2008,(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