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教學過程中,實現三維目標,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構建有效課堂,是每一位教師努力的方向。具體到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通過明確教學目標、精心設計課堂、創新教學方法、貼近學生生活、改變評價手段等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創新教法;有效性
有效的教學是指在預定的時間內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和學生預定發展的教學行為,也就是不浪費時間,圓滿完成預定目標的課堂教學。數學作為一門嚴密性、科學性、目的性很強的學科,追求教學的有效性同樣是大家一致的目標。但現在的數學教學中,大多教師還停留在理論研究的層面,沒有很好地在教學中用理論指導實踐活動。本文本著有效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的原則,就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教法創新、三維目標的落實和教學評價中如何突出有效性進行探討,尋找切合學生實際的有效教學途徑,優化教育教學行為,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明確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每節課教師所要完成的預定任務,對一節課來講具有靈魂作用,它指導、調控、激勵著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行為,對教師和學生的教學行為起到評價和修正的作用,使得整個教學活動都圍繞提前設定的目標進行。如果教師對教學目標理解到位,就能輕松地引導學生朝著這個目標開展學習,少走教學彎路,否則課堂教學就充滿了隨意性,就會偏離教學方向,出現無用的教學行為。因此,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時要全面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面向全體,保證教學目標的開放性、全面性。同時,要突出教學的三維性,注重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還要注重知識能力的形成過程,強化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當然,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中還要考慮到差生的學習,讓目標任務分層化,這樣有利于差生的全面提高。
二、精心的教學設計
新的教學觀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課堂不再是“滿堂灌”,教師不再是站在講臺上的權威人士,課堂要以學生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為主,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中以學生的學習為主,不再是教師的傳授為主。教師也從原來的導師變成了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合作伙伴。教師在設計數學課堂時,把學生如何學、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學、教師如何參與學生的學、如何促進學生的發展等重點思考。良好的教學情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教學情境的創設應堅持實事求是、變難為易、通俗易懂的原則,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借助相關學科內容等創設情境。首先,在情境的創設上要引導學生進行分析總結,自主學習。例如,教學《函數單調性》一課時,先進行激趣導入,借助語文知識,讓學生說出語文中學過的描寫生活中上升或下降變化規律的成語,學生積極發言,舉手說出了“蒸蒸日上”“每況愈下”“波瀾起伏”等成語,然后,鼓勵學生根據成語的內容畫出簡單的函數圖像,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像的變化情況,總結其變化規律。其次,在作業的選擇上要突出針對性、典型性,分層訓練,難易適度。最后,訓練目標明確,總結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思維品質,提高課堂效率。
三、靈活的教學方法
教學有法而教無定法,教法的選擇要堅持多樣性、實用性、新穎性的原則。首先,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選擇教學方法,使教學方法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有的教學方法很好,但不一定適應所有的教學內容。例如,在復習課教學中就應該選“嘗試指導——效果回授”這種教學方法,雖然比較傳統,但能夠讓學生再現學過的公式、法則、定義、定理以及解題方法,能讓學生聯想到新舊課題之間的邏輯關系,能夠用新的知識概括舊的知識,掌握所學知識的內在本質聯系,經過反復訓練就可以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和遷移能力。其次,教學方法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教法的應用必須多樣化,因材施教,分層指導,讓后進生能通過跳一跳,摘到“桃子”,讓優等生能“吃飽”,使全體學生得到全面發展。第三,要根據教師的情況定教法。教師在選擇教法時要考慮教材和學生實際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特長進行教法的優化組合,以長克短,充分發揮創造性,以取得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效果。
四、有效的教學過程
新的課程標準指出,教學要突出三維目標,不但要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還要考慮學生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的過程,更要考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形成的人生觀、良好的情感意識和對待事物的態度。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很重要,是教師通過“填鴨式”把知識塞給學生呢?還是通過教師組織,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呢?是學生被動獲取知識還是主動參與教學?這些都是現代課堂教學必須思考的問題。因此,現代高中數學課堂中,教師是學生的學習伙伴,是組織者,把課堂的自主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思考、自學、總結、探究、合作、體驗。當然把課堂交給學生,不是說教師不管,放任自由,而是發揮引導者和促進者的作用,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結合在一起,通過有效的交流,促使課堂教學目標有效達成。
五、有效的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能讓學生正確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從而有了彌補不足、努力趕上的方向。恰當的帶有激勵性的評價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引導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教學評價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教學評價的基本形式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對學生的教學評價、學生對教師教學活動的評價等。科學、有效的教學評價能夠有力地促進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因此,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力爭客觀、公正、有激勵性,要從知識的傳授、技能的形成、教學過程、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等全面評價。當然,對學生實施評價,也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心理特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之中,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之間的正確評價。總之,認真分析和不斷探索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的艱苦工作,需要我們高中數學教師不斷努力實踐,認真反思教學,優化教學方案,不斷改進教法。
參考文獻:
[1]田立君.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27.
[2]徐世貴.名師備課與課堂有效性(中學版)[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1:189.
作者:晏有華 單位:甘肅省臨洮縣文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