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學陶藝教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創新思維是一種具有開創意義的思維活動,在陶藝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力和想象力。針對現階段初中生陶藝學習的情況,陶藝教師要充分發揮示范作用,精心設計課程內容,注重啟發式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開闊其思維。
關鍵詞:創新思維陶藝教學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是陶藝教學的靈魂。在陶藝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操作能力、想象力和審美創造力。陶藝教師要善于鼓勵學生創新,使其創作出別具匠心的作品。
一、初中陶藝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初中生對陶藝是非常感興趣的,期望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了解陶藝,提升制作陶藝的技能。目前我國雖有部分學校開設了陶藝課程,但還是存在一些不足。陶藝課程在教學計劃上主要是培養學生掌握成型技術,指導學生創作陶藝作品,具體到教學內容,主要是捏塑、拉坯、泥條盤筑三種基本成型工藝的教學。這就說明一些初中的陶藝教學局限于基礎的陶藝造型過程。另外,一些學校配備的硬件資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陶藝教學資源不充足,與校外的陶藝教育資源缺乏聯系,課程內容不系統,缺乏教材,等等,這些都限制了陶藝教學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陶藝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根據現代陶藝形象、生動、直觀、文化內涵豐富且創造性獨特的特點,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方式,從而促使他們想象力豐富、構思獨特;要培養學生在設計過程中擁有敏銳的觀察力,能夠捕捉時尚元素。
1.教師做示范,開發學生創新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很大,教師的思維方式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學生的思考,所以,教師要成為思維活躍的人,然后感染學生,用敏捷的思維和豐富的想象帶動學生創新。為了更好地發揮自身的示范作用,教師首先應具有國際化的思維和視角,關注國內外陶藝成果、最新動向,與時俱進,這樣才能不斷地向自己的知識體系中注入新鮮血液,繼而傳遞給學生。教師應該思考如何利用好自身這種導向優勢,在教學中激發學生自主創作的欲望,鼓勵學生大膽創新。
2.設計教學過程,吸引學生的興趣
新穎、靈活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創作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興趣才會有對新知識的渴望,才會去探求,才會有可能創新。在教學內容上,教師要利用陶藝的形、色、材料等一切可認知的資源,引導學生體會陶藝的魅力。在教學方式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陶藝實物展示、博物館展覽品展示等,有效發揮陶藝的視覺形象優勢,使學生的創新意識萌發出來。教師要做到變教師主導為學生主導,還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主體性,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在與教師、同學的交流中完成學習任務。除此之外,為了能使課堂內容更新穎、豐富,教師要提前了解學生,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教學內容,使學生在一個寬松、愉悅、開放的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進行創作,最終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出色地完成陶藝作品。
3.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注重培養學生想象力
陶藝課程是一門非常具有創造力和想象力的課程。陶藝教師一定要善于啟發,使學生的創新萌芽獲得成長,同時創設情境問題,讓學生深入思考,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創造有利于激發學生想象力的機會。生活中處處都存在美,我們缺少的只是發現美的眼睛,我們只有細心觀察,才有可能發揮自己的想象,從而才有可能完成創新。所以教師在陶藝教學中,僅僅在大屏幕上展示那些能引發學生聯想、想象的圖片、錄像、影視是不夠的,教師還必須督促學生有意識地觀察周圍的事物并形成習慣,從而培養學生處處觀察、時時觀察的意識,并要教會學生掌握有效的、科學的觀察方法,攝取有效有益的學習信息,從而豐富大腦中陶藝素材的儲備,豐富想象力。其實這也是素材積累的過程,是學生創作堅實的基礎。陶藝教師應積極為學生創造拓展思維和實踐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到創新的快樂,并進一步激發想象力。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工具和自己的語言優勢、周圍環境優勢、活動等給學生創設出能夠激發他們想象力和創新思維的情境,從而培養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促使其形成完善的創新意識。初中階段正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陶藝課程中融入創新思維,有益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陶藝教師在引導示范、設計、啟發方面要加大力度,激發學生的潛力,培養出更多具有創新能力、符合時代要求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何炳欽.現代陶藝教學.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
[2]余濤.創新陶藝教學的方法.文教資料,2011(3).
[3]鄭振雷.淺談現代陶藝教學.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3(1).
[4]左元.陶藝課程實驗教學初探.現代技術陶瓷,2014(2).
作者:都興麟 單位:遼寧大連瓦房店第三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