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發展觀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馬克思主義是中國革命的指導理論,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被實踐所檢驗的正確的理論。在與中國一同發展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也形成了自己的特殊的理論內容和形式,而科學的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核心,它是在總結了當代人類的發展和中國社會的發展的基礎上,吸收并借鑒了世界發展理論,通過對于中外發展觀的剖析,而得出的以物為本,以人為中心的理論觀點,對于我國今后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哲學 科學發展觀 以人為本
一、科學發展觀基本內容
促進全面發展,促進協調發展,促進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內容。三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全面統一的關系,所謂全面就是指科學發展觀著眼于大局,著眼于全部,任何一個細小的社會中的方向都應該被重視,都應該得到相應的發展條件和關注,科學的發展要全面落實,要從經濟、政治、科學、文化、環境等各個方面統一發展,不能只能單方面發展某一個或是某幾個的方向,所有方面都在發展經濟和政治的同時都得到重視;協調發展指的是不同的方面要有長有次的發展,協調一致,統一部署,不能哪一個方向突出發展,也不能把某幾個方面停滯不前,所有的方向都要協調好步伐,他們之間的發展是相互促進,相互統一,相互適應的統一的有機的整體,不能把任何一個方向割裂開來單獨去發展;可持續發展就是指不僅只顧當下的發展,而是要著重于未來的發展,尤其是在生態方面更要加強對環境保護的重視,要保護其長久性和可持續性。當前我國的發展,有一部分是犧牲了生態環境來換取的,這樣的發展勢必會導致其不可持續和不可逆轉的破壞,我們只有讓社會中的所有方向的發展都有長遠的眼光,都有可持續的態度,才能著眼于未來,立足于當下。全面、協調、可持續三者是辯證統一的關系,要想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就需要正確地規劃步速、節奏、質量與效果之間的關系。改善所結構,優化框架,保證質量,增加效益。在為了保證未來的發展的同時,實現當代的發展目標。馬克思主義把人類社會劃分為三個層面,社會層面,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而堅持科學的發展觀,是我黨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結合我國當前的特色和特點,用科學的,客觀的,全面的思想來實現人類的正確發展。
二、科學發展觀主要核心
科學發展觀的主要核心就是以人為本。這一觀點不僅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最終目標,為了實現人的全面和自由的發展,也體現了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只有理解了以人為本,才能正確的指導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進而深入地全面地把握科學發展觀。才能把科學的發展觀落實到位,行駛到底。只有以實現人民的利益為基本目標,不斷滿足人民的發展需要和物質文化需求,才能讓科學的發展觀有最為廣大的群眾基礎,才能保障人民的經濟、政治、物質和文化的統一發展,才能讓科學發展觀真正的惠民,利于社會的發展。科學的發展觀的主要核心是以人為本,這一觀念是與馬克思主義一脈相承,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新內容新發展。馬克思、恩格斯曾經指出,以人為本,就是以人為基礎,以人為前提、為動力、為基礎、為目的,科學的發展觀要靠人的行動去實現,而實現的目的又是為了保障人的生活和生產的正確運行和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人的積極性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可見以人為本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內容,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核心。
三、科學發展觀哲學基
科學發展觀是涉及到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精神等的發展方面,它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親發展,它始終都貫穿著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容和理論,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堅持和運用。第一,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觀。科學的發展觀運用并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普遍聯系和系統論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新的發展。任何一個事物都不是獨立存在的,由內因決定了他的特性,許多外因加在一起才形成了事物的整體。事物是普遍聯系并相互依存的,就像科學發展觀所倡導的全面的、協調的和可持續的發展就是相互聯系,并成系統的。它所強調的科學發展,是自然與社會全面的發展,政治,經濟、文化、生態協調的發展,是現代人和未來的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三方面是相互存在,互為依托,相互促進并互為系統的發展。第二,堅持馬克思主義矛盾觀。馬克思主義矛盾的觀點,是解決一切事物發展的規律和推動力,馬克思主義認為一事物的發展是由于自身的矛盾決定的,沒有矛盾就不存在發展,沒有矛盾就沒有事物存在,所有事物都是矛盾存在和解決的統一體。科學的發展觀,就是協調發展,全面進步,它就是揭露矛盾,發展矛盾,解決矛盾的一個過程。再系統和細致的說,就是解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發展之中的矛盾,就是解決發展過程中自然資源和社會進步之間的矛盾,就是解決經濟基礎與上層建設之間的矛盾,在解決這些矛盾的同時,推動社會全面的、協調、可持續的發展。第三,堅持馬克思主義人本觀。以人為本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也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在黨的十七大會議中指出,我黨要堅持以人為本,為人民服務為宗旨,要把立黨為民,執政為民,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的第一大要務,促進人民的全面發展,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擁有人民的力量,科學地發展人民的社會。
四、科學發展觀現實意
第一,執政的新飛躍。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民為本,國為基,只有國泰民安,才能有發展的好環境。做為高舉馬克思主義的執政黨,我黨在馬克思主義正確的指引下,在思想的領導下,在鄧小平理論的帶領下,在以人為本的宗旨下,在新一屆黨政領導的正確道路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不斷融合,形成了具有我國特色的新思想和新思路,這是思想的一起質的轉變,是執政的一次新的飛躍。在我黨正確的構建和諧社會的理論的指引下,我們把人民的最根本利益作為我們當前的最首要任務,把實現人民的全面發展作為最終目標,在發展過會的過程中,促進自然與人類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的發展,不僅為子孫后代造福,也是為未來的國家積福祉,為世界的發展積能量。第二,發展的必由路。不斷地追求人類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是人類社會從古到今的目標和夢想,也是馬克思主義追求的方向。但近些年來,我國在發展的過程,不僅對于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人文環境甚至是精神層面上,都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和不良的影響,要發展必然要先解決發展中所帶來的問題和所造成的破壞,不能只發展當下,犧牲了未來。我國在十七大會議中,提出了科學的發展觀,這是人類社會一致的需求和發展方向,是立足于人民,立足于自然和諧,立足于世界發展的。科學的發展觀給了一個正確的方向指引,是在國家,人類和社會各個方面向前進步的正確必由道路。第三,戰略的新調整。科學的發展觀是我國戰略的總調整,是我國發展的大政方針和動態政策。國家要發展就需要與時俱進,就需要不斷地調整,在總結自身改革發展的經驗和教訓的同時,剖析造成不良發展的因素和問題,在黨的十七大上,就把科學的發展觀,科學的發展中國,列入到我國的國策和新戰略上,是黨面對21世紀新的國內外形勢的嚴峻挑戰在發展理念上的一次偉大創新和調整。
參考文獻:
[1]王健.論科學發展觀的哲學基礎[J].開封大學學報,2005
[2]任洪彥.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觀和科學發展觀的內在統一[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4,
[3]侯遠長.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07
[4]陳文通.科學發展觀新論「M].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張鈞然 單位:吉林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