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計算機網絡專業學生責任心培養對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計算機網絡專業在中等職業學校中依然很受歡迎,它培養學生良好的實踐能力,為社會貢獻大批網絡技術能手。然而認真地研究過該專業的學生后,我們清楚地看到,學生的責任感不強,責任意識淡薄,培養學生對專業的責任心和對社會的責任感是保證教學的關鍵。
近些年來,我們可以看到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網絡教學的進步,但是不可否認其中也有些問題:如學生學習的動力不足、教學內容和教學設備沒有與時俱進、教學的理論課程與實際存在不統一等。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加強學生的責任心培養,使學生明確自身肩負的任務和使命,把握在學校的學習時間,努力提升自我。
一、中職計算機網絡專業學生現狀分析
1.缺乏學習成功的體會和學習的動力
大多數中職學校的學生在文化課的學習上存在障礙,大部分是因在中招考試中的失利選擇上職業學校。學習上的失敗和缺乏成功的體驗讓他們對自己的能力漸漸產生懷疑,認為自己學不會,也學不好,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和耐心,不再是不求甚解,而是消極冷漠地對待學習,得過且過。
2.心智發展不成熟,紀律意識不強,缺乏自制力
中職學生的學生缺乏強烈的紀律意識和自制力,在他們中會普遍出現上課遲到、上課走神、曠課等;有的學生會和同學打架斗毆、不尊重老師等現象。學生紀律意識淡薄,不斷違紀的原因也在于學生的責任感不強,不知道作為一個十五六歲的青少年應該有的道德知識和行為準則,使得自己的行為舉止出現了很多不良的問題。
3.情感豐富且細膩,有逆反心理,缺少交際能力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同普通高中學校的學生一樣,正處于青春期。他們擁有相似的心理特點:情感豐富且細膩,多變。他們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渴望尋找真摯的友誼,他們也會出現孤獨寂寞的情緒。但同時,他們也追求個性和獨立,遇事往往太過沖動,缺乏必要的冷靜和思考,不會體諒別人,為他人著想。他們也會有部分的逆反心理,出現不聽父母和老師的話和勸導,以及出現不愿與父母、老師溝通交流的現象。結合以上中職計算機網絡專業學生的現狀,我們要得知為了讓中職計算機網絡專業的學生更好地發展,有效地引導其在學校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畢業之后為祖國的發展做出貢獻,就要把培養學生責任心放在首要地位。讓他們明白自己身上所肩負的深深的責任,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逐漸變成一個成熟的社會人。
二、應用情感教育,引領學生積極向上
學校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對于學生的責任心培養起著熏陶的作用。因此學校要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生學習氛圍,創設適合學生發展的環境。如設置名人雕塑,張貼光榮榜,創辦職業道德規范及行為舉止的講座和宣傳欄等,并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使學生得到責任感的熏陶,自覺提高責任感和使命感,進一步規范自身行為。另外學校張貼的各種名人名言和各種標語也對學生的進步起著不可小覷的重要作用,如教室里的“此刻打盹,你將做夢;此刻學習,你將圓夢”激勵學生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告誡學生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食堂里的“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也在提醒學生不要浪費糧食,要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體諒別人勞動的辛勞,學會愛惜糧食。這些文化的熏陶滲透生活的點點滴滴,對于學生的進步起著重要作用,及時勸誡學生規范自身行為舉止,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由于年齡所限,中職學生心智并不算成熟,對家人的依賴性比較強,學校可以對學生多進行情感教育,如感恩、勵志、責任感等方面。或者利用偉人和父母的力量來提高學生的責任感認識、激發學生責任情感的升華,也可以利用班會課給同學播放與感恩、勵志、責任感相關的視頻,進一步加強學生對責任感的認識。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要多鼓勵、多欣賞,讓學生看到自身的閃光點,知道自己只是在文化課的學習上缺乏優勢,不代表自己在其他方面也沒有特長。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學會以全新的教學理念和學生觀去看待每一個學生,探究新型的教學模式,設置開放、自由、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讓學生從思想上有所改變,拋棄之前不喜歡學習的態度,以中職學校為學習的新起點,教師也要時常給予學生成功的暗示和體驗,讓學生樹立自信,增強責任心,愛上學習。教師也要注意自身的言傳身教,讓自己首先成為一個心中有愛,滿懷陽光的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自己的學生。教師應該飽含激情與活力,保持樂觀積極的情感態度,認真備課上課,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讓學生耳濡目染進而影響其自身的心態和行為。教師也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知識水平,采取先進的教學方式,把課堂的主人變成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教師也要學會幽默教學法,創造輕松活潑的教學氣氛,在學生的歡笑中把知識教給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責任感。另外,也需要注重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有許多事情都是由一件件小事上形成的,引導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從思想上徹底的形成,有一句話說的好——“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品質受用一生。”只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規范好自己的行為,才能塑造健康人格。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促進他們積極向上的成長。同時對于學生的違紀行為,不要一味地責備、批評,而應該巧妙處理。把學生的心理問題和品性問題區別對待,運用教育機智,靈活巧妙地化解學生的問題行為,并適時找學生進行談話交流,更進一步了解學生,找到問題的根源。
三、課堂教學內容引入國、省賽項目內容,教會學生團隊合作
團隊合作也是增進學生責任感的一種有效方式。學生在團隊合作中,不僅可以與同伴進行情感的交流,也更容易體驗到成功后帶來的喜悅。教師在教學中要多增加小組活動,如小組討論等,新課改中的小組討論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在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之間良好關系,促進了學生和同學之間和諧相處,更有利于學生責任心培養。另外學校可以引入國家、省級的項目內容,如網絡綜合布線、企業網搭建、和網絡信息等組織進行大型的團隊技能比賽,在比賽中,讓學生體會到團隊的重要性,明白自己要積極地融入集體生活中,并主動為集體的榮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也要理解合作與競爭的關系,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尋求合作,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在收獲了成功的喜悅之后,提高自身的社會責任感,適應以后的工作生活和社會生活。
四、家校互動,做好學生假期的后續教育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很關鍵。家長和兒童的特殊血緣關系決定了家長在兒童的身心發展中起著非同一般的作用。子女和家長的親情關系、經濟關系以及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率作用,樹立起家長在家庭中的權威性,這種權威是一種強大的教育力量,因此,家長有自己的優勢和能力參與學校教育。家長要和學校站在教育的統一戰線,使得學生的責任感培養不間斷地進行,在家里也要與學生及時交流和溝通,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對學生多鼓勵,發現其閃光點,不要總是放大學生不善于進行文化課學習的不足,讓學生感受家長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慢慢地學生就會打開心扉,敢于與家長交流,弱化自己文化課基礎差,學不會的片面想法,重新樹立起自信,在中等職業學校中更好地完成學業,成就自己。另外,社會也是學生教育的一大力量,社會對學生的成長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良好的社會風氣,積極上進的社會精神都會帶動學生積極投入學習中去;相反,不良的社會風氣,大家都懶散懶惰,投機取巧等,也會讓學生產生讀書無用,輕視學習,做一些旁門左道、阿諛奉承的事情。因此,也要做到家庭、學校和社會三結合,使這三種教育力量及時溝通并協調,保證教育的統一性,進而推動教育的更好發展。
五、結論
中職計算機網絡專業學生的責任心培養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只要讓學生把自己的成長和進步與整個社會、整個國家的繁榮發展聯系起來,明確自身肩負的重要使命,制定合適的奮斗目標,立足現實,一步一個腳印地為之努力,從自身做起,對自己負責,對國家負責,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推動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教師也要在實際教學中,結合所教學生的學習特點,探求適合學生的先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吸引學生課堂的注意力,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李津軍.天津市機電工藝學院教育創新專題調查組,中職學校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探究[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1(03).
[2]閔清,黃曉初,張麗.中職生職業素養培養體系的構建和實施[J].職教論壇,2011(06).
[3]李金強.培養中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J].管理,2013(09).
[4]張玲紅.春風化雨:淺議中職學生的情感教育[J].時代教育,2011(03).
[5]馮為毅.淺談中職計算機網絡教育的現狀和發展途徑[J].新課程學習.理論研究,2012(12).
作者:劉偉文 單位:東莞市商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