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文化創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論文關鍵詞]企業文化特征功能
[論文摘要]企業文化是滲透在現代企業一切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無處不在的要素,是現代企業生存的靈魂所在,亦是企業創新和企業競爭力的源泉。本文從企業文化的背景、類型、特征、功能等幾個方面,辨證的論述了現代企業與企業文化之間的關系——八字精煉概括“企業之魂,創新之源”。
一、引言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生產經營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所認同并遵守的、帶有本組織特點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價值觀和經營理念,以及這些理念在生產經營實踐、管理制度、員工行為方式與企業對外形象的體現的總和。企業文化是一種新的現代企業管理理論,企業要真正步入市場,走出一條發展較快、效益較好、整體素質不斷提高、使經濟協調發展的路子,就必須普及和深化企業文化建設。它與文教、科研、軍事等組織的文化性質是不同的。一個企業如果沒有企業文化是一個不成功的企業,而一個成功的企業則一定有一套鮮明的企業文化。但這種文化不是死的,而是應該與具體情況相結合,才能煥發生機。
曾經有企業從海爾公司把企業文化抄了回去,但并沒有成功,對此張瑞敏的回答是:海爾企業文化分三個層次,最外層是物質文化,看得見,摸得著;中間層是制度行為文化,如規章制度等;最深層的是海爾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而海爾的價值觀就是兩個字:創新。制度的東西可以學,但創新卻無法模仿。而海爾集團于1995年收購青島線星電廠后,沒有投入資金,卻救活了這條“休克魚”,就是應用了海爾的企業文化。
由此可知,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所在,企業文化是企業無形的精神財富,它雖不能直接以貨幣來衡量,但優秀的企業文化卻能帶來企業財富的增殖。所以我們有必要把企業文化的產生及特征、功能等進行研究。
1.企業文化產生背景
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教授泰倫斯·迪爾和麥肯錫咨詢公司顧問艾倫·肯尼迪在長期的企業管理研究中積累了豐富的資料。他們在6個月的時間里,集中對80家企業進行了詳盡的調查,寫成了《企業文化--企業生存的習俗和禮儀》一書,該書是企業文化理論誕生的標志性著作,是第一部以“企業文化”命名的理論著作,提出了“杰出而成功的公司大都有強有力的企業文化”的論斷。該書在1981年7月出版后,就成為最暢銷的管理學著作。后又被評為本世紀80年代最有影響的10本管理學專著之一,成為論述企業文化的經典之作。
2.五大流行企業文化類型
(1)“民生文化”。突出的特點便是十分注重文化意識在經營管理中的作用。
(2)“松下文化”。松下公司在幾十年的經營生涯中形成了獨特的企業文化,制定了七大精神:充分表現了松下那種謙和、執著、一以貫之的樸實風格。
(3)“大慶文化”。大慶人艱苦創業、三老四嚴的精神,化作了中國工人階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強大力量。
(4)“索尼文化”。索尼的企業哲學其中突出的一點就是十分重視人的因素和民主作風,特別看重中層管理人員的作用,并設法淡化等級觀念。另外,索尼人始終不滿足現狀,時時有“饑餓感”、“緊迫感”伴隨,這可謂索尼文化的另一特色。
(5)“IBM文化“。IBM公司即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該公司的信條就是”IBM就意味著最佳服務“。因為他們懂得,優質服務是顧客最需要的。這不能不說是IBM公司多年來一直取得成功的一個奧秘。
三、現代企業文化的一般特征
1.時代性
企業不但存在于一定社會條件這一空間環境中,而且同時也處在一定時間環境這一時代條件下。企業在一定的時空條件下產生、生存與發展,企業的現象本身就是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折射,所以,企業文化中必然反映出特定的時代精神,例如:20世紀50年代鞍鋼的“孟泰精神”,60年代大慶的“鐵人精神”和煤炭系統的“石圪節”精神,以及原大同礦務局的“特別能戰斗”精神。
2.人文性
企業文化學說作為以人為中心的現代管理發展中的新階段、新思想,它高度重視對企業中人的因素的管理與激發,雖然如此做的終極目標在于企業價值的順利實現,但這并不妨礙企業以開發人的潛能為切入點的管理模式為企業帶來的巨大張力。將其視為企業生產經營諸要素的首要一條,以及其他一切管理行為的基礎和出發點。企業的成長與發展需求與個人的成長與發展需求在企業文化這個層面達到了完美的契合。企業文化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文化,著力于以文化因素去挖掘企業的潛力,尊重和重視人的因素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
3.民族和區域性
任何企業都必然存在于特定的國家、地理區域和民族聚居范圍內。因此,企業文化總會受到特定國家歷史、民族傳統和區域習俗的影響,它們會從各方面給企業文化打自己的烙印,形成某種企業文化特定的區域特質。蒙牛企業文化概念是“草原文化”、海爾企業文化概念是“海文化”、九牧王企業文化概念是“長青林文化”……名不正則言不順,企業文化概念的提煉是否恰當、是否獨特也是企業文化與同行區隔的關鍵所在。
4.系統性
企業文化是一個整體有機系統,企業文化的各個構成要素以一定的結構形式排列,各個要素相對獨立,各司其職。同時,企業文化又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個嚴密有序的有機結合體,由企業內互相聯相聯系、互相依賴、互相作用的不同層次、不同部分結合而成。企業文化既然以企業價值實現為最終目標,那么就不可能不涉及到企業的戰略規劃;既然以人為本,那么就不可能不涉及到人力資源開發;既然是一種管理方法,那么就不可能不涉及到企業的管理制度……可以說,企業文化今天之所以被管理界推崇備至,與它的這一性質不無關系。
四、現代企業文化的功能
1.導向功能
企業文化能對企業整體和企業每個成員的價值取向及行為取向起引導作用,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企業成員個體的思想行為起導向作用;二是對企業整體的價值取向和行為起導向作用。后者是更為重要的一方面。良好的企業文化便員工潛移默化地接受本企業共同的價值觀,人們在文化層面上結成一體,朝著一個確定的目標而奮斗獻身,這樣,那些繁復瑣悄的規章制度反而顯得不怎么重要了。
2.約束功能
企業文化是無聲的號令、無形的管制。企業文化對企業員工的思想、心理和行為具有約束和規范作用。企業文化的約束不是制度式的硬約束,而是一種軟約束。軟約束產生的依據在于人的文化性和社會性,任何一個作為組織成員的人都有一種心理需要,那就是自覺服從基于組織的根本利益而確定的行為規范和準則。員工在企業中的行為如果得到承認和贊許,就能獲得心理上的平衡與滿足,相反,就會產生挫折感與失落感。這種約束會造成強大的使個體行為從眾化的群體心理壓力和動力,使企業成員產生心理共鳴,繼而達到行為的自我控制。
3.凝聚功能
企業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當一種價值觀被企業員工共同認可后,在特定的文化氛圍之下,員工們通過自己的切身感受,產生出對本職工作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對本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使員工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行為與整個企業聯系起來,從而使企業產生一種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發揮出巨大的整體效應。
4.激勵功能
企業文化具有使企業成員從內心產生一種高昂情緒和奮發進取精神的效應。企業文化把尊重人作為中心內容,以人的管理為中心。在一種“人人受重視,個個被尊重”的文化氛圍中,每個人的貢獻都會及時受到肯定、贊賞和褒獎,而不會被埋沒。這樣,員工就時時受到鼓舞,處處感到滿意,有了極大的榮譽感和責任心,自覺地為獲得新的、更大的成功而瞄準下一個目標。企業文化給員工多重需要的滿足,并能對各種不合理的需要用它的軟約束來調節。所以,積極向上的思想觀念及行為準則會形成強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驅動力,成為員工自我激勵的一把標尺。
5.輻射功能
企業文化是一團很好的酵母、一種熱力強大的輻射源。所以當企業文化一旦形成較為固定的模式,它不僅會在企業內部發揮作用,對本企業員工產生影響,而且也會通過各種渠道(宣傳、交往等)對社會產生影響。
綜上而言,企業與文化到底是什么關系,可以用企業之魂,創新之源來概括。可以借用“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的一句話作為結束語“企業是樹,文化是根;企業是大廈,文化是地基;企業是軀體,文化是靈魂。”
參考文獻:
[1]什么是企業文化?
[2]姬志剛:計算機、網絡與信息社會[J].科技咨詢導報.2006(20)
[3]馮立剛:試論先進文化與和諧文化之關系.廣西社會科學,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