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鄉鎮學校管理的狀況及策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隨著德育工作向縱深推進,以及社會、家庭、學校對學生管理要求的不斷提高,農村學校管理漸漸暴露出了許多問題,相對落后的管理制度很難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
一、目前農村學校管理的現狀
(一)校長太專權,導致威信下降
有些校長認識不當,常常把自己定位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樣的“金字塔式”管理制度中,什么都是自己說了算,別人的意見總是聽不進去,再加上不能與時俱進地提高自身素質,依法治校的意識和能力不適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
(二)校長對老師管理方法不對,導致凝聚力低
常言道: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必有一個成功的女人;一所成功的學校背后,必定有一位成功的校長。因此說校長對老師的管理方法正確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學校的未來。常聽說某些教師議論道:某校長辦事不公,獨斷專行,妒賢忌才,很難共事;某校長德才兼備,光明磊落,身先士卒,禮賢下士,在他麾下干事很愉快。這些都說明了校長對老師的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教師的人心向背和精神聚散。教師作為學校的最活躍的“因素”,需要管理者正確地對待,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否則便會出現大家都不想干活的局面,那樣的學校發展必受到制約。
(三)校長對學校的管理過于呆板,缺乏彈性
大多數學校都有明確的常規管理條例,工作也能按照管理條例要求正常運轉,但是很多管理者往往只停留在按照各項規章制度辦事,不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以致不能形成學校所具有的特色校風與校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需要采用現代化科學手段,需要有一套符合校情的科學管理方法。
二、農村學校管理中的藝術
(一)學校管理的靈魂———樹立校長的威信
誰都知道,校長要有一定的威信,才能更好地運籌全局,下活學校這盤棋。作為校長,要有“威信”,并不完全取決于自身的職位,而更多的還是取決于人格的魅力核心———“德”,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獻身教育事業的精神。校長并時刻提醒自己要用“德”和“個人魅力”,去贏得師生的擁護和愛戴,去樹立自身的“威信”。
(二)學校管理的基礎———信任
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即得到信任,失道即失去信任。校長應該相信教師,教師應該相信學生!現在我當校長了,我同樣告誡自己:一個優秀的校長,一刻也不要忘記自己同時依然是一個教師。這話的意義在于提醒我,要多站在老師的角度思考問題。
1.轉變管理理念,提升辦學品位(1)不斷加強“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這就要求學校在推進新課程改革時,必須尊重學生、尊重教師,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新課程下所倡導的“以人為本”管理思想,就是在學校管理上,變剛性的集中統一管理為寬松和諧的“師本”管理。更加注重利用教師的創新性去創設學生發展的教育環境。(2)不斷加強開放性的管理理念。開放性的學校管理首先要求管理模式是靈活動態的,學校的管理要實行“彈性模式”,除了教師的全方位參與外,還必須有家長、社會的合力。要充分借助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資源,而不能各自為戰,自我封閉。要采取開放、整合、為我所用的原則,借助“他山之石”,以達到“攻玉”的目的。(3)不斷加強個性化的管理理念。實施個性化管理,要求學校的管理從本地區、本校學生實際出發,尊重和滿足學生的個體差異,開出自己專業特色的學校課程,為學生的個性化提供廣闊的空間,讓學校的特點凸顯出來。
2.創新制度管理,推進自主內涵發展(1)創新管理模式、科學構建學校的管理體系。營造有利于學校自主發展的平臺,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幾年來,我們通過認真學習《中小學管理規范》等文件精神,以制度建設為突破口,逐步摸索出一套適合農村學校校情的管理體系,使學校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的軌道。(2)創新管理模式,增強內部活力?;谶@樣的思考,我們根據學校的實際,制定了學校發展的近期和遠期目標。為統籌兼顧各管理層次關系,要求各部門、各年級、各學科根據學??傮w目標分別制定分層次管理目標和職責,切實落實目標的分級推進,以確保學校整體目標的穩定和提高。
總之,無論是哪方面的管理方法,教育者和管理者都必須密切配合,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識:想別人沒有想到的、做別人難以做到的,理清思路,端正辦學思想,開闊視野,放眼世界,把別人的東西拿來加工變成自己的東西,想盡一切辦法改善辦學條件,提高辦學效率。下決心做到敢于競爭、敢于設想、敢于創造,這才是新時代“管理家”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