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學生個性發展教育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1對大學生個性發展的“弱化”重視不夠
由于受到傳統教育管理思想的影響比較嚴重,所以目前在很多高校中還沒有完全放開對學生的管理模式,還停留在傳統的以教師管理為主的模式下,在課堂教學中仍然以考試成績為衡量學生水平的主要依據,教師與學生之間沒有深入的溝通,拉開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沒有重視到學生個性教育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個性發展的空間。在規范好的教學模式下,按部就班的完成課程,因循守舊的執行剛性制度,沒有注重到人本化管理,對于新時代思想比較獨立的大學生來講,抑制了個性發展的方向,不利于高校的教育管理。
1.2缺乏對大學生個性發展的“自主”性的培育
尊重大學生的個性發展,激發積極性,還需要教師的有效管理。現代大學生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較強,并且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注重追求自由,但是因為社會閱歷較淺,所以對于事物的辨析能力有限,并且自控能力不強,容易在行為上做出出格的事情。所以在注重個性發展的過程中,還應該充分的發揮廣大教師的作用,因循善誘,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合理的掌控,在法律和道德規范允許的范圍內張揚個性,注重培養大學生的責任感、使命感和道德意識,為其個性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最終做到自主性。
1.3教育管理與大學生個性發展的社會化存在矛盾
學生的安全問題一直都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環節,所以在對大學生進行教育管理的過程中,由于學校過分的追求安全的因素,所以在空間上有了嚴格的限制,使得學生從事社會活動的機會大大減少,缺乏與社會溝通的空間和途徑。在課程設置方面也過分的強調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忽視了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需要大學生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能夠快速的融入社會,適應社會。這種社會化程度的缺失導致大學生教育管理的個性發展與社會化之間出現了矛盾,不利于學生走入社會后的適應性,對其在人格以及綜合素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響。
2教育管理中對大學生進行個性發展教育的途徑
2.1健全個性人才培養機制良好的創新制度
能使高校更有活力,同時也更能提高大學生的個性思維品質,促進大學生的個性發展。教育目的就是培養人才,良好的教育制度是實現人才培養的基礎,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基本道德教育為基礎,深入進行品德意識、行為規范等教育。完善的政策保障能給學生提供暢所欲言的空間,同時使學生勇于創新、敢為人先、彰顯個性。高校民主化的環境,優良的民主制度,使大學生更能刻苦學習、專心研究,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高校以學生為本,結合歷史與現實進行科學有效配置,形成最優化制度政策體系,在寬松的教育環境下,大學生更能成為教育管理的參與者、管理制度的受益者。
2.2發揮專業教育課程實施的主導功能
在課堂教育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習積極性,豐富課堂教學氛圍。教師應注重自己的人格塑造,一個教師具有的高尚品格能對學生產生不可抗拒的人格魅力,尤其是高校學生教育管理者的個性張揚對學生的影響更大。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是促進學生形成個性張揚的媒介,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課堂教學,方便學生查閱資料,教師也可以實現網上互動,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也增加了學生學習興趣,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形成“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良好局面,促進大學生自我發展意識的形成,從而促進大學生的個性發展。
2.3依托校園活動實踐載體,實現活動育人功能
大學生的精神生活是校園文化形成獨特的價值體系的主要因素。科學合理地運用校園文化資源不但能豐富高校的大學精神,而且能促進校園環境和校園設施的更新和規劃,比如通過宿舍、圖書館、體育館、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室、教室、實驗室、黑板報、校刊等載體體現大學校園文化活動是大學生創新的源泉。校園文化活動全面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高校的人文氛圍。培養學生個性發展還要豐富文化載體建設,培育和打造校園文化品牌,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引導和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個性品質。
2.4開展多樣化的社會教育實踐活動
高校應該利用自身服務區域、服務地方的優勢,全方位地組織大學生走出校園,融人社會,增強大學生參與社會教育實踐活動的能力,培養其內斂、平衡、競爭、協調、適應等良好的心理品質,在個性發展的過程中。增強對社會發展的認知,提升適應社會的能力。可以通過社會調查、青年志愿者、咨詢服務、社區家政、教育實習、教育見習、網絡教育、技能培訓、職業資格、文體展示、文化實踐等活動,培養適應社會的綜合能力。
3.結束語
教育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大學生綜合素質和思想意識培養的重要手段。教育管理工作應該做到與時俱進,應該根據新時期大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制定管理對策。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形勢,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應該注重個性發展的培養,激發大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能夠在法律和道德規范允許的范圍內,充分的張揚個性,全面提升綜合素質,為畢業后能夠快速的適應社會、融合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教育管理中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有利于培養創新型人才,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輸送有用人才。
作者:唐曉恬單位:黑龍江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