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精神衛生工作人力資源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廈門市6家區級精防機構和3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為研究對象,共44家,其中6家區級精神衛生防治機構為各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社區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由2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13家鄉鎮衛生院負責。各社區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主要從事的精神衛生工作包括對轄區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檔管理與隨訪、病情分類干預、健康體檢;患者家庭健康教育及護理指導、居民心理衛生知識健康教育、精神疾病患者雙向轉診、應急醫療處置等。
1.2研究方法
采用自編《社區精神衛生工作人員人力資源現狀調查表》,收集區級精防機構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主要從事社區精神衛生人員的基本情況,包括年齡、性別、專業、學歷、職稱、從事精神衛生工作年限、接受精神衛生知識培訓等。
1.3統計分析方法
采用SPSS15.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形式描述,計數資料采用頻數資料進行描述。以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社區精神衛生工作人員一般情況
截止2013年12月31日,廈門市登記在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約8328人,在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約為5763人。3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均有1名兼職人員,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2名兼職人員。平均每個社區精神衛生工作人員約要服務7.51萬人口,服務約122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廈門市社區精神衛生工作人員基本情況。
2.2社區精神衛生工作人員兼職數情況
在47名精神衛生工作人員中,專職數為2人(4.26%),兼職數為2項的有37人(78.72%),3項的6人(12.76%),4項的2人(4.26%)。
2.3社區精神衛生人員接受精神衛生知識培訓情況
廈門市精神衛生中心每年對從事社區精神衛生工作人員進行2~4次精神衛生專業知識培訓。主要內容包括各種精神疾病相關知識,如病因、癥狀、治療、愈后;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規范、隨訪和溝通技巧培訓;社區精神衛生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導;提供心理支持與危機干預;以及向精神衛生機構轉介患者等知識。社區精神衛生工作人員培訓的參與率為97.9%(46/47)。
3討論與建議
本研究結果顯示,廈門市社區精神衛生工作人員中兼職比例達到95.7%,同時負責其他工作;此外,社區精神衛生工作人員學歷總體較高,但專業以臨床醫學為主,進一步提示需要給予精神衛生工作人員在精神衛生防治工作更多的時間,以及優化專業機構。這與李麗紅等對深圳市的研究結果相似。其他地區經驗表明,社區精神衛生工作人員的工作應該由社區全科醫生承擔較好,但本研究結果中47名社區精神衛生工作人員中臨床醫學專業僅占68.07%。此外,精神科醫師、精神科護理人員、心理治療師、社會工作者等專業人員在大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都普遍缺乏。社區精神衛生工作者以中青年為主,平均年齡(35.09±9.3)歲,隊伍雖然年青化能更快理解和把握工作思路,但年齡大的工作人員則有較為豐富的社區工作經驗,在多部門協調及工作組織開展方面更有經驗,進一步建議各社區或鄉鎮衛生院在精神衛生工作中新老工作人員合理搭配,優勢互補,將更有利于社區精神衛生工作的開展。本研究中從業精神衛生工作平均年限僅為2.77年,人員隊伍流動性較大,無法保證精神衛生工作的順利交接,許多工作被迫停滯不前。由于精神衛生工作涉及到患者的個人信息,需保護個人秘密,患者及家屬與社區精神衛生工作人員之間建立長期穩定關系,保持工作人員的穩定將有利于社區精防工作順利推進。由于基層人員的技術力量薄弱,精神科專業知識缺乏又無法接受系統培訓,雖然每年他們都會接受相關的培訓,但是由于人員流行性太大,導致無法順利完成精神衛生工作,進一步提示穩定專業人才隊伍,減少人才損失是重中之重。社區精神衛生工作人員流動性大,將在醫患關系和業務能力方面給社區精神衛生工作的持續發展帶來負面影響。除此之外,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存在人員參差不齊,學歷水平低、專業培養不盡規則等問題,精神疾病的康復現狀等不容樂觀。因此,我們建議衛生行政部門應制定相關政策,保障社區精神衛生工作者的配備及穩定性,促使高素質人才愿意到基層從事精神衛生工作。對社區人員積極加強健康教育,提高知曉率,消除社會對精神疾病的偏見和歧視,使社區居民能正確識別精神疾病的早期表現,認識到精神疾病是一種可以預防、可以治療及康復的疾病,這將有利于社區精神衛生工作的開展。大力加強精神衛生工作人力資源的培養和開發,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采取多種方式對精神衛生從業人員進行培訓以及開發,積極開展培訓,提高他們對精神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及護理,提升他們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
4總結
綜上所述,廈門市社區精神衛生工作人員以中青年為主,以臨床醫學專業為主,有較高的學歷基礎,但精神衛生專業知識有待進一步加強,保證人員的穩定性,積極開展精神衛生知識培訓,提升他們的業務能力。
作者:紀淑嬌單位:廈門市仙岳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