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加入WTO對銀行業影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根據我國政府的承諾,在今后五年時間內,金融服務業將逐步全面開放。加入WTO當年,允許外國銀行向中資企業和居民個人辦理外幣業務。兩年內,允許外資銀行經營中資企業的人民幣業務;5年內,允許外資銀行辦理城鄉居民人民幣業務。在地域準入方面,加入WTO后,中國將每年增加一定數量城市向外資銀行開放人民幣業務,5年后對外資銀行辦理人民幣業務不再有地域限制。長期以來,我國金融服務業一直以國有獨資銀行為主體,壟斷程度相當高,而來自外部的競爭受到政策的嚴格限制。全面開放無疑將給金融業帶來沖擊,但沖擊將有助于金融業加速走向現代化。 一、加入WTO給我國銀行業帶來的機遇
1、有利于促進銀行體制改革,建立現代銀行制度,提高銀行業的運行效率。市場經濟最基本的原則就是競爭原則。加入世貿組織后,外資銀行高效的服務水平和卓越的商業信譽必將對國內商業銀行形成一定的沖擊和壓力,產生競爭的激勵效應,促使中資銀行變壓力為動力。這不僅有利于促進國內商業銀行深化體制改革,轉換經營機制,建立現代銀行制度,提升總體競爭力,而且有利于促進金融資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改善銀行業的營運質量,提高其運作效率。
2、有利于學習和借鑒外資銀行先進的業務技術和科學的經營管理經驗,鼓勵和促進金融創新,提高我國銀行業的整體素質。目前,全球性的一百多家大商業銀行,均已先后進入中國市場,他們一般都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先進的業務技術和科學的經營管理經驗,在制度建設上已經相當成熟,積累了比較豐富的金融創新經驗。這些知識基本上屬于“可交流”的知識,具有外部經濟的正效應,將為我國銀行業提供有益的借鑒。
3、有利于中資銀行拓展海外業務,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并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提高國際競爭能力,擴大市場占有率。開放總是雙向的。根據WTO的對等互惠原則,中資銀行開展海外業務的市場準入限制也會逐步取消。這為國內一些經營狀況良好、資產質量較高的商業銀行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爭取更廣泛的生存發展空間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有利于它們走出國門,積極拓展海外銀行業務,擴大地域范圍和業務領域,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促進業務經營的多元化和國際化,從而提高國際競爭能力,增加市場占有率。
4、有利于改變中資銀行稅賦不利的地位,促使中資銀行與外資銀行展開公平競爭。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開展業務可享受免征或減征營業稅、所得稅等稅收優惠政策,造成中資銀行在競爭中處于相對的劣勢,因而極大地削弱了它們的競爭力。據統計,我國銀行業的平均稅率為50%,較外資銀行15%的平均稅率高出了35個百分點。我國加入WTO后,將會減輕中資銀行的稅賦,使得中資、外資銀行的稅賦水平趨向統一,為兩者創造了平等的競爭環境。
5、有利于促進我國銀行業進行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推動金融運行和金融監管向國際標準靠攏。一個走向世界金融大舞臺的國家,更需要擁有與國際慣例接軌的全球化的銀行機構。因此我國銀行業必須嚴格遵循國際銀行業經營管理的“游戲規則”,特別是要根據以巴塞爾協議為準則的國際銀行業有效監管原則及標準和方法進行運作和管理。這方面外資銀行對中資銀行來說具有巨大的示范效應。同時,也促使中央銀行加強全方位和規范化的金融監管,增強監管能力,提高監管的有效性。
二、加入WTO對我國銀行業形成的挑戰
加入世貿組織,在給我國銀行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難免會構成一定的挑戰和沖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外資銀行的進入將對中資銀行的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形成沖擊。外資銀行健全的管理和內控制度、科學的決策機制和靈活的經營機制,以及先進的信息系統和發達的信息通訊設備有助于增強其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的能力,提高業務拓展和規模擴張的能力。同時,許多通行的國際慣例和先進方法也是依據發達國家金融機構的成功經驗總結出來的。而中資銀行在這些方面存在較大的缺陷和不足。
2、外資銀行的進入將對中資銀行的業務特別是中間業務形成沖擊。外資銀行的業務將迅速擴張,而中間業務將是外資銀行爭奪的重點。中國加入WTO后,進出口貿易的快速發展將使銀行的國際貿易結算和信用證業務會大量增加。在中間業務方面,外資銀行擁有先進的管理經驗、優質的服務水平、便捷的結算手段、完備的業務品種以及與跨國公司之間的長期密切的合作關系。據統計,外資銀行辦理的進出口結算業務已經占我國銀行業市場份額的40%。有關專家預計,在中國加入WTO五年之后:外資銀行的外幣存款和人民幣存款的市場份額將分別上升到15%和10%左右;外資銀行的外幣和人民幣貸款市場份額可達到1/3和15%左右;外資銀行中間業務的市場份額很有可能超過50%;外資銀行將獲得絕大部分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業務以及投資銀行業務的市場份額。
3、我國加入WTO后,在華外資銀行的不斷發展將給中央銀行進行有效的金融監管提出更高的要求:1隨著外資銀行的不斷涌入,如果對它們在經營活動中的違法違規行為監管不力,將在一定程度上加大金融體系的運行風險。2在追求高額利潤的動機驅動之下,外資銀行將其業務的重點集中于中間業務方面,而對那些我國國民經濟建設中急需資金支持的項目則涉足較少。這種經營策略既造成中資銀行業務空間縮小,盈利能力下降,市場占有率減少,又導致外資銀行以各種合法或非法的途徑將風險轉嫁,增加我國銀行業的運行風險。3外資銀行大規模進入后,隨著銀行結構的復雜化以及層出不窮的金融創新,將增加銀行體系運作的不穩定性,使央行對這一體系的金融監管將更為困難,導致謹慎性監管成本大幅增加,監管效率有所降低。“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4、外資銀行的進入將加大金融宏觀調控難度。首先,外資銀行可以通過從國際金融市場上籌措資金來抵消貨幣政策效應的發揮。其次,外資銀行進入我國金融市場后,可能強化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傳導機制,加劇了國內金融市場運行的波動性和銀行經營的不穩定性。再次,隨著對外資銀行經營外匯業務和人民幣業務的客戶限制的取消,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的可自由兌換的限制將最終取消,導致國際資本尤其是短期游資的流出、流入將更加頻繁,從而加大中央銀行對資本流動風險控制的難度。其四,持有大量人民幣資產的外資銀行將是將增加人民幣匯率變動的不確定因素。
另外外資銀行進入還會對中資銀行經營的壟斷地位形成巨大的沖擊,同時對優秀金融人才的爭奪也將對中資銀行形成嚴重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