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鄉土音樂藝術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本地鄉土音樂資源豐富
近年來更有許多致力于傳承本民族文化的民間藝人活躍于民間禮會,大街小巷民俗節假日可見一些熱愛鄉土音樂的熱心人士在傳唱山歌,演奏十番,表演木偶,為鄉土音樂文化的傳承提供了夯實的基礎。
(二)各區域文化發展與音樂教育相結合的保障
自從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啟動之后,鄉土資源的開發利用成為研究熱點之一。本次基礎教育改革努力建立合理的課程。筆者所在的學校也非常重視開發利用鄉土音樂資源作為音樂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力爭使其占一定比例并加以教學實施。
(三)各級領導部門的大力重視與扶持
省、市、縣級音樂教育部門設立了領導小組,開展《閩西鄉土音樂進課堂》母課題及子課題的研究。
二、鄉土音樂教育的難點
(一)教師對鄉土音樂知識的匱乏以及對鄉土音樂傳承理念的理解程度不一
音樂教師對于我們應該怎樣進行教學都還在摸索中。年輕的音樂教師對傳統民間文化的理解認識也不夠,鄉土音樂對他們來說也是陌生的。而且采集選取適合中學生年齡段的民間音樂資料也需要極大的熱情和耐心。
(二)現有鄉土音樂教材的不完善以及教學資源的匱乏
由于連城的地域性,造成了五里一方言的特殊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各地區不同的方言語調難以把握,原本生動傳神的鄉土音樂也因此變得舉步維艱。鄉土音樂從口口相傳到引入系統的課堂教育有一定的難度。
(三)學生對鄉土音樂缺乏興趣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學生對鄉土音樂教學有一定的新鮮感和接受度。但是在真正上課的過程中,卻有老師反映學生學習鄉土音樂興趣不高。究其根本原因來說還是各種媒體包含網絡上大量的流行音樂和年輕偶像使得連城的中小學生以追星,追流行音樂為驕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沒有受到鼓勵和引導去留心注意傳統鄉土音樂。其次,教學方式單調,僅僅教唱一只歌,一首曲子,沒有文化背景的了解,缺乏教師循序漸進的引導和身入情境的體驗,學生很難提起發自內心的興趣,更不用說從中得到啟發和感受文化了。
三、鄉土音樂資源在學校音樂課程中開發的途徑
(一)校內資源開發
1.建設鄉土音樂教材是系統音樂教學的保證為了上好鄉土音樂課,我們組織全校的音樂教師共同參與。通過查找資料,與民間藝人溝通交流,下鄉采風等多種形式搜集整理了許多寶貴的材料,通過實踐教學,整理成冊,編寫成教材,作為系統音樂教學的保證。
2.音樂教師是提高鄉土音樂教學質量的關鍵
(1)對在校學生展開調查,摸清學生對本土音樂學習的態度及喜好的形式、內容,為教學內容的范圍作出合理的選擇。
(2)注重每個課時教學的研究:把課題實驗真正落在課堂教學實處,通過不斷的學習實踐反思,探索本地鄉土音樂的教育研究。
(3)利用校園課間時間,開展鄉土音樂藝術實踐的各種學習表演活動;利用校園的廣播、墻報等媒體,熏陶、宣傳鄉土音樂藝術。
(4)成立鄉土音樂興趣小組,組織部分有興趣的學生參加,加強訓練,使這些學生可以成為鄉土音樂傳播的種子。
(二)校外資源開發
1.利用現有的鄉土音樂資源:
(1)收集相關的民間音樂音像、歌譜、文字。走訪我縣文化館退休工作人員張江萬,并從我縣文化館處收集了大量珍貴音像、歌譜、文字;
(2)我縣春節期間多地將舉行大型民俗文化活動,在此期間,向當地民間老藝人了解民俗活動中十番音樂的演奏技巧及各鄉鎮山歌的演唱形式,觀看連城木偶劇團在本縣城的下鄉演出活動,請縣木偶劇團楊滴萍老師進校園給學生上課,實現請進來,走出去的教學模式,延伸課堂學習空間。
2.合理優化利用網絡資源
如今的網絡資源十分豐富,我們在教學中把網站上大量分散的鄉土音樂資源搜集起來進行加工整理,提供給廣大教師和學生利用。例如剛剛獲得第二屆八省優秀客家山歌(廣東東莞)邀請賽金獎的無伴奏、以連城方言演唱的原生態男女聲小組唱《豐收謠》。
四、把鄉土音樂帶進課堂
(一)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的教學方式
學校課外音樂活動是音樂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把鄉土音樂教育融入到學校課外音樂活動計劃中,推動和指導學校鄉土音樂課外活動是音樂教師的職責,多以學校進行溝通,爭取取得學校領導及有關部門的支持與配合。在活動設備、場地和經費上給予支持和保障。
(二)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
考慮到學生的年齡段和接受度,我們在教學中盡量選擇學生們比較熟悉的內容作為教材,學生們覺得新鮮有趣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豐富多彩教學形式相結合滲透的教學模式
我們認識到簡單的教唱并不能使學生完全理解和感受傳統音樂的美。在背景文化和故事講述中傳達審美體驗、鼓勵組織創作表演、使用采風收集、觀摩交流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模式,進行立體式的教學,才能取得進一步的效果。鄉土音樂資源開發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教育部門的重視程度,資金、政策上的保障,以及教師培訓和教材的建設等,每一步實施還需要社會各階層和力量的支持。我們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鄉土音樂的教學,對于培養學生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增強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義!鄉土音樂的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唯有堅持,才能保護和傳承傳統的事物。作為一個音樂老師,更要有責任感和使命感,以讓每一個學生都會唱自己家鄉的歌為目標,讓鄉土音樂重新煥發光彩!
作者:沈金玲單位:福建省龍巖市連城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