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流產女性優質護理模式應用效果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目的探討優質護理模式在流產女性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天津市西青醫院2017年2-8月收治的流產患者60例,以入院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優質護理。整理患者各項臨床資料后進行分析。結果觀察組患者護理后SAS、SDS評分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GQOLI-74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為流產女性以優質護理模式的要求對患者進行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可以確保患者心理狀態穩定,并改善提高生活質量,促進身心健康恢復等方面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一種值得在臨床應用中推廣的護理方法。
關鍵詞:優質護理模式;流產女性;應用效果
有資料顯示,女性人工流產后應予以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可確保其心理狀態穩定,并且患者在了解自身實際情況之后,能夠保持積極的心態,這對于其正常生活具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本次研究納入2017年2-8月收治的人工流產患者60例,回顧分析其臨床資料,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以2017年2-8月我院收治的60例流產患者為對象,以入院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年齡19~30歲,平均(24.16±4.83)歲;孕周為5~7周,平均(6.10±0.79)周。觀察組年齡18~32歲,平均(25.75±4.18)歲;孕周為5~8周,平均(6.32±0.51)周。
1.2方法
1.2.1對照組
應用傳統護理方法:主要是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告知患者相應的注意事項,叮囑患者按時復診。
1.2.2觀察組
接受優質護理:(1)健康宣教。醫護人員為患者詳細講解人工流產相關知識,告知其各方面注意事項,組織安排患者觀看相關視頻課件,及時解答患者的各種疑問。使患者對人工流產各方面知識有著更深層的認識,并讓患者明白其對身體健康的危害,告知其更多的科學避孕方法及措施。(2)心理護理。醫護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對其進行相應的心理疏導,使患者適應角色轉變,放松心情;醫務人員應對患者的具體情況表示同情,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與交流,耐心地以愛護的口吻鼓勵患者,避免其因各種復雜情緒而崩潰;引導并指導患者主動宣泄自己的負性情緒,使其主動調節不良心態,并以良好的依從性配合各項治療工作[1]。(3)術后護理:人工流產術后要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變化,避免出現意外事件;幫患者穿好衣服,并將外陰處的血跡擦干凈、墊好護墊;將患者扶到休息區域,密切觀察患者陰道出血情況,注意及時詢問患者腹部疼痛的性狀及頻率。一旦發現異常,立即通知主治醫師,并配合其做好相應的處理工作。(4)健康指導:待患者術后情況穩定后叮囑日常生活中需注意的事項,為患者提供科學有效的避孕指導,落實計生宣教,再次強調多次人工流產對身心健康的影響[2]。
1.3觀察指標
對患者護理前后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變化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評估,將所獲各項數據整理后進行分析。
1.4效果判定標準
應用GQOLI-74量表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其評價內容主要是包含了社會功能、社會活動、情感職能、精神健康、軀體功能,其總分值為100分,分數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
1.5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20.0進行統計分析,量表評分結果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前后SAS、SDS評分比較
兩組護理后SAS、SDS評分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GQOLI-74評分比較
觀察組軀體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職能、社會活動、社會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人工流產術會對女性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大多數患者會因此產生緊張惶恐、焦慮不安的負性情緒,并導致患者出現多種并發癥。現代化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其對醫療機構的服務水平與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行人工流產術的女性,通常做該手術的女性都是意外妊娠或妊娠異常,且絕大多數患者都年齡較小,面對人工流產時極易產生不良情緒,均表現為恐懼不安、焦慮煩躁等不良情況,對手術的開展及其身心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3]。故探討優質護理模式在流產女性中的應用效果,對臨床上行人工流產術的女性有著積極作用。優質護理注重護理工作均以患者為中心展開,依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予以全方位護理干預,并強調心理護理的重要性,使患者經心理疏導而穩定心態,以良好的心態面對自身各方面情況,并盡量避免治療后出現各種并發癥。我國多數醫療機構并不注重人工流產女性的護理問題,并未注重相應的健康知識宣教,大都是告知患者各種避孕知識[4]。對照組患者所接受的常規護理主要是一些基礎護理,觀察組所接受的優質護理包含了術后護理、心理護理、健康宣教、健康指導等方面內容,讓患者通過健康宣教對人工流產相關知識有著進一步了解,再予以患者心理疏導,避免其產生各種負性情緒,術后予以患者相應的細節護理,再患者術后情況穩定后進行健康指導,確保患者得到全方位的護理,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并提高其生活質量[5]。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經護理后,SAS、SDS評分顯著降低,GQOLI-74評分高,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綜上所述,優質護理模式對流產女性有著積極作用,充分改善其心理狀態,并促使其生活質量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任學利,劉俊霞,于榮彥,等.護理干預對未婚女性無痛人工流產術患者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5,37(21):3342-3344.
[2]趙春艷.綜合護理干預在女性藥物流產合并婦科炎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6,32(10):113-114.
[3]姚海燕.護理干預對降低重復人工流產的作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61):404,406.
[4]陸春紅,邢秀月,李林和,等.優質護理服務在超導可視人流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6,27(1):167-168.
[5]謝娟,于曉蘭,董力,等.出現藥物不良反應人工流產婦女焦慮情緒分析及護理干預效果[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z1):60-61.
作者:李紅 單位:天津市西青醫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