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加快培育特色產業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加快培育特色產業,做大做強優勢產業,推動現代農業建設,強化新農村建設產業支撐,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發展計劃。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發揮資源優勢,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以發展現代農業為主題,以提高農業的專業化、標準化、規范化、產業化和農民組織化程度為主線,以培育主導產業和農民增收為目標,堅持產業富民,產業強村,通過政府引導、政府支持、示范帶動,激發農民發展生產、振興農業農村經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特色產業發展格局,加速我鎮經濟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
二、目標任務
目前我鎮主導產業是優質稻、蘑菇、煙葉、蠶桑、加工橙以及三黃雞。今年我鎮將繼續在全鎮推廣優質稻種植。對樟樹、樟坑、魚青、山車等地理環境因素較好的四個山村,每村年內優質稻種植面積要求達到1000畝,全鎮總面積達到1.9萬畝。蘑菇作為我鎮規模化效應最好,實現增收最明顯的優勢產業,我們將不遺余力地鼓勵更多農戶參與,并統一規劃以形成規模較大的生產基地。今年我鎮的蘑菇總種植面積將實現120萬平方米的目標。三黃雞養殖方面,在做好禽流感防控的同時,我鎮將大力促黃雞產業的發展。實現全鎮黃雞年總出產500萬羽,規模養殖達2萬羽的產業基地10個。同時發展以真君堂、大嶺背等千畝煙葉基地。
除以上四大主導產業,我鎮還將因地制宜地發展其他特色產業。在賴坊、、真君堂、大嶺背等村各發展席草300畝,全鎮席草總種植面積達1500畝以上;開發新圩、栗山大坪三個村實現千畝以上果業。擴大煙葉種植面,主要集中在賴坊、大嶺背、旱腦和真君堂四個村,總面積為1200畝;繼續穩固和擴大在旱腦、法沙、水樅等村的種桑養蠶,年內擴種200畝;同時以法沙、中江等村的甜玉米種植基地,力爭秋季種植200畝以上;另外,我鎮還將進一步做大做優果子園、青樹、上南等村千畝商品蔬菜,大嶺背200畝水稻制種,以及黃崗300畝荸薺等傳統產業。
圍繞農業產業發展的目標,鎮政府將花大力氣引進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并引導農戶成立合作組織,形成“公司+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加強產品的品牌建設,提高農產品質量,年內基本實現每村都有一個以上特色產業,使之成為我鎮新農村建設中的支柱產業。形成農業產業的發展格局。
三、工作措施
1.抓住時機,早做宣傳發動
我鎮根據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形勢,大力實施“產業富民”的戰略,組織召開了黨政班子會和鎮村二級干部大會,研究部署農業產業化建設工作,做好廣泛的宣傳發動工作。一是文字宣傳。要通過張貼宣傳標語,印發宣傳資料等形式,將農業產業化政策、農業服務指導的做法進行廣泛宣傳,各村要寫一條以上永久性標語;二是會議宣傳。要通過召開村組干部會、群眾座談會等形式進行口頭鼓動,了解群眾的思想動態,解答群眾的思想疑難,傾聽群眾的意見建議;三是上戶宣傳。鎮村干部必須用下村工作時間,利用農業書籍,農業技術圖畫走村串戶,逐戶宣講當前農業產業化發展形勢和政策。同時要組織群眾到農業產業示范點察看,做到眼見為實。通過發動宣傳,激發群眾從發展傳統農業轉為大力發展新經濟產業的積極性。
2.強抓培訓,加快科技推廣
實用技術培訓是推進農業產業化,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途徑,是提高農村黨員干部和群眾的科技素質及服務水平的重要舉措。今年,我鎮圍繞農民知識化工程,著力建設以蘑菇、蠶桑、臍橙、三黃雞為主體的4個實用技術培訓基地。年內計劃聘請省、市、縣農業專家來基地授課,做到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技術培訓、技術服務、示范引導等服務活動,達到“學一技,帶一批,促一村,興一片”的效果。不斷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實用技術水平,促進我鎮的農業產業格局更上新的臺階。
3.籌措資金,加大產業扶持力度
按照“扶持產業化就是扶持農業”的指導思想,繼續執行“扶大、扶優、扶強”原則,鎮財政每年在預算中安排3萬元農業產業發展專項經費,同時捆綁涉農項目資金,在不改變使用用途的前提下,重點用于扶持龍頭產業。今年,我鎮將繼續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對蘑菇、三黃雞、蠶桑、煙葉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對蘑菇的扶持,繼續保持每平方米30元貼息信貸的政策。同時充分利用本地人才和資源優勢,激活民間資本,引導和鼓勵本地能人興辦農業經濟實體,促進我鎮特色產業上規模、增效益。
4.完善機制,發展合作經濟組織
一方面繼續貫徹“先運行,后規范”的原則,圍繞我鎮的主導產業,積極指導籌建合作組織,打破行政區劃界限,以產業為紐帶組建行業協會或專業合作社,擴大群眾參合面,讓更多的農民從參合中收益,實現“辦一個協會,帶一項產業,興一方經濟,富一幫群眾”。另一方面堅持“民有,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制定制度,強化管理,規范行為,充分發揮合作經濟組織的效應。大力發展訂單農業,逐步形成“公司+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充分發揮蘑菇專業合作社、三黃雞流通協會及蔬菜協會等經濟組織的作用。
5.強化服務,加強督查考核機制
一是成立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和措施,落實工作責任,要求鎮班子成員所駐村必須抓出一項特色產業,同時對各村農業產業工作列入年終目標考評。嚴格獎懲制度,班子成員與第13個月工資掛鉤,村委負責人與全年浮動工資掛鉤,所駐村的干部與年終獎掛鉤,實行嚴格督查,獎懲分明。通過一系列嚴格的措施,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四、組織領導
1.成立機構。為加強領導,便于落實責任,我鎮成立了農業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長由分管領導同志擔任,成員由鎮產業辦和現代農業辦公室工作人員組成。具體各村的產業發展由鎮駐村領導和駐村干部具體抓落實。
2.明確責任。作為一項系統工程,農業產業發展要明確責任,重在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領導小組要立足本職,強化服務,實實在在為農業產業建設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服務。我鎮將依照本鎮產業結構,因地制宜地規劃發展各種不同特色產業,并依據上述具體措施,宣傳、引導、扶持到位,切實將農業產業發展工作做好。在新農村建設點,我鎮將配套發展適當產業,帶動農民增收,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產業支撐。
3.加強考核。為強化工作責任,使農業產業建設真正促進農業產業發展,我鎮把該項工作列為各村目標考評及新農村建設點考評的內容之一。各村在進行年終考評時,依據此項工作進展分別進行獎懲。對表現突出村的駐村干部也進行相應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