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加強農村衛生工作安排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充分認識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明確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1、加強農村醫療衛生工作,提高農民健康水平,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農村衛生工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政策措施,疾病預防控制、醫療救治、衛生監督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基本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穩步推進,受益農民逐年增多,農村衛生工作的快速發展在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來看,目前農村衛生工作還存在著資金不足、基礎設施落后、人才匱乏、服務能力低下、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等突出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抓緊時間下大氣力采取措施加以解決。
2、指導思想: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工作全局,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及和諧社會的要求,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把醫療衛生工作重點放在農村的衛生工作方針,加強農村衛生服務網絡和服務能力建設,合理配置農村衛生資源,深化農村衛生體制改革,穩步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努力提高農民群眾健康水平。
3、目標任務:從今年起,用兩年左右的時間,完成以鄉鎮衛生院為重點的農村醫療衛生機構的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專業技能培訓,使全縣鄉鎮衛生院的樞紐作用有效發揮,村級衛生組織基礎作用得到加強,建立起以縣為中心、鄉為樞紐、村為基礎,設施齊全,功能完備,服務優良的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逐步做到農民有地方看病、有醫生看病和看得起病,實現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地方病等疫情在縣級能及時有效處置。
二、進一步完善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管理,不斷提升服務水平
4、充分發揮縣級衛生機構中心作用。政府舉辦的縣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衛生職業技術學校、疾控中心、合作醫療經辦中心、衛生監督所是農村醫療服務、公共衛生的業務指導和人員培訓中心,要充分發揮其作用。縣政府對縣醫院、中醫院和婦保院醫療部分的大購大修,基本醫療服務虧損和離退休人員工資定項補助,對縣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所和婦保院的保健部分的業務經費由縣財政全額撥款。縣級醫療衛生機構要控制醫療費用,提高服務質量,突出面向農村基層的服務功能,切實發揮示范、輻射和帶動作用。
5、完善鄉鎮衛生院管理體制。鄉鎮衛生院統一由政府舉辦、縣級衛生行政部門管理。以公共衛生服務為主,提供預防、保健和基本醫療等服務。財政、人事、編辦、衛生局要按照服務區域、服務人口和工作項目等要素,對鄉鎮衛生院及撤鄉并鎮后保留的衛生院進行控制規模,核定編制,按規定落實人員經費和業務經費。縣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切實加強對鄉鎮衛生院的管理,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實行全員聘用、競爭上崗、合同制管理,建立按勞取酬、獎懲分明的分配和激勵機制。院長實行公開選拔和任期目標責任制。
6、加強村衛生室規范化管理。村衛生室主要承擔本行政村群眾預防保健、常見病診治及公共衛生信息報送等工作。原則上每個行政村設一個衛生室,村衛生室可由具備從業資格的鄉村醫生開辦,也可由集體或衛生院設點開辦。要加強村衛生室規范化管理,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做到診療有登記、開藥有處方、收費有憑據、防保有卡冊、疫情有報告。
三、加快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醫療衛生條件
7、基本完成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業務用房建設。期間,基本完成縣級醫療衛生單位業務用房建設和改造任務。對撤鄉并鎮保留的衛生院、分院由市財政分別按照每所15萬元的標準投資,縣衛生局、發展計劃局、財政局負責具體實施。所有鄉鎮衛生院房屋建設的前期費用由縣政府解決。力爭到年全部完成鄉鎮衛生院業務用房建設任務。村衛生室建設納入當地新農村建設規劃統籌安排。有關部門要認真落實項目建設責任制,加強項目監管,確保建設質量。
8、完善鄉、村兩級衛生機構設備裝備。根據衛生部《鄉鎮衛生院建設標準》,按照功能實用、填平補齊的原則,從年起,為每個鄉鎮衛生院配置基本醫療設備,按每個中心衛生院平均25萬元、一般衛生院平均10萬元的標準配置。由縣衛生局負責做好設備上報、認領和發放工作。縣財政每年安排一定資金用于鄉鎮衛生院設備更新和維護,力爭到年末,使所有鄉鎮衛生院醫療設備配置基本達到國家要求。村衛生室設備按一村一室的原則配備,由省財政投資給每室配備3000元的基本診療設備,其所有權屬各鄉鎮衛生院,縣衛生局做好衛生室建設技術指導和設備領用及發放工作。
四、加強農村衛生技術隊伍建設,提高人員整體素質
9、充實農村衛生技術人員。結合省上實施《期間農村基層人才隊伍振興計劃》,每年培養和選派一批醫學專業畢業生到鄉鎮衛生院工作。縣人事局、衛生局要制訂有利于衛生人員到農村基層工作以及鄉、村衛生技術人員職稱晉升的激勵辦法。
10、切實解決鄉鎮衛生院人員待遇和工作經費。縣人事局、衛生局、財政局要制訂《鄉鎮衛生院人員編制及財政全額預算實施意見》。從年起,縣政府要通過調整支出結構、新增財力安排等途徑,全額解決鄉鎮衛生院人員工資。對其編制內職工的醫療、養老、住房“三金”單位負擔部分和離退休人員工資全額補助。鄉鎮衛生院的婦幼保健、傳染病防治等公共衛生經費,按服務人口每人每年2元的標準,列入縣財政預算,全額撥付。鄉鎮衛生院的業務收入主要用于保證各項醫療業務工作正常運轉。
11、實行村級公共衛生服務補助。對承擔疾病預防、婦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衛生服務的鄉村醫生(每個行政村一人),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進行勞務補助。對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在貧困線以下的村,每人每月補助120元,由省財政給予補助。其余的村,每人每月補助60元,省財政每人每月補助30元,市、縣財政每人每月各補助15元。
12、加強農村衛生人員培訓。衛生局要制定全縣衛生技術人員培訓規劃,充分發揮縣衛職校培訓平臺作用。高質量的實施農村衛生人才培訓計劃,提高鄉村醫務人員綜合素質。衛生和人事部門要以優惠政策吸引人才,力爭末,每個鄉鎮衛生院有一名醫學本科畢業生。要加強鄉村醫生培訓,力爭末,鄉村醫生達到執業助理醫師資質。要加強農村基層在職衛生人員培訓,每年選派醫療技術人員參加省市培訓。縣財政對培訓學員給予定額補助。
13、建立農村衛生工作對口支援的長效機制。縣級醫療衛生機構要堅持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鄉鎮衛生院支援偏僻村衛生室制度,嚴格執行縣級醫療單位醫生在晉升主治醫師職稱前到農村累計服務一年的制度,使農民切實享受到高質量的醫療衛生服務。
五、加強農村公共衛生工作,不斷改善農村生存環境
14、落實鄉鎮政府農村公共衛生責任。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衛生工作方針,制訂切實有效措施,重點控制嚴重危害農民身體健康的結核病、乙型肝炎、出血熱等傳染病,大骨節病等地方病,提高處理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以鄉為單位計劃免疫覆蓋率要達到90%以上。提高住院分娩率,有效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出生缺陷發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大力開展以改水改廁為重點的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改廁工作要同農戶沼氣建設相結合。認真開展創建衛生縣城、衛生村鎮活動。各鄉鎮政府要將本鄉鎮的公共衛生工作納入政府工作計劃,認真組織實施,普及健康知識,全面提高農村居民的保健意識和健康水平。
六、依法加強農村醫藥衛生監督管理,規范農村醫藥市場秩序
15、加強農村衛生監管。衛生行政部門要依法實行衛生行業管理,嚴格農村衛生機構、從業人員、衛生技術應用、公共衛生許可等方面的準入審批和監管。按照權責統一、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的原則,大力開展農村食品安全、職業衛生、公共衛生、學校衛生、健康相關產品、醫療服務市場等衛生綜合執法監督。嚴厲打擊和取締非法行醫、無證生產經營等危害公共衛生的違法行為,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權益。
16、加強農村藥品供應和監管。縣政府對縣、鄉、村醫療機構用藥實行集中招標采購、集中配送。縣藥監局、物價局要加大對農村藥品、醫療器械和價格的監督管理,嚴厲打擊向農民銷售假劣藥品、過期失效藥品和使用假劣一次性醫療器械的非法行為,切實保證群眾用藥安全。
七、進一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維護農民健康權益
17、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隨著國家對農民補助標準的逐步提高,縣財政補助標準和農民的報銷比例要同步提高。進一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運行機制,建立穩定的籌資機制制度。縣新型合作醫療經辦中心要發揮監督管理職能,管好、用好農合基金,使這項“民心工程”從根本上保障農民的切身利益。各鄉鎮政府和醫院要設專人管好農村合作醫療工作。
18、進一步完善農村醫療救助制度。各鄉鎮政府要落實農村醫療救助資金,確保五保戶、貧困戶都能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并對五保戶患大病個人自付部分給予全額報銷,貧困戶給予適當補助。從年起,縣財政每年投入一部分,民政救助資金籌集一部分,社會募捐一部分,用于社會醫療救助。要堅持“政府領導、民政主管、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原則,由縣民政局具體負責醫療救助的組織、協調和指導工作。紅十字會、慈善機構應加大農村生活無助困難群眾的醫療救助。
19、設立扶貧病房或病床。全縣的公立醫院都要設立扶貧病房或病床,解決困難群眾就醫問題。扶貧病房的床位數不少于醫院總病床的10%,對農村五保戶、特困戶、城市低保戶患病住院的減半收取診療費、床位費、空調費和取暖費,手術費按規定項目減免30%。縣財政要提高并落實對公立醫療機構經費補助標準,加大基本建設和設備配置力度。
八、切實加強對農村衛生工作的領導
20、各鄉鎮、有關部門要站在“保護農民健康就是保護生產力”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農村衛生工作對于維護農民健康、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的重要意義,進一步提高認識,明確任務,夯實責任,制訂規劃,強化措施,保證經費,切實做到有人管事,有錢辦事。為加強對全縣農村衛生工作的領導,縣政府決定成立“農村衛生工作領導小組”,根據事權劃分,強化責任,制訂具體規劃和實施方案,認真抓好落實。縣政府成立由監察部門牽頭,財政、發展計劃、衛生等部門參與的農村衛生工作督查組,每年對農村衛生工作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并納入目標責任管理,確保各項工作任務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