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發改委招商引資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鄉鎮黨委、政府,縣直各單位:
為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加快構建“南工北旅”特色經濟新格局,實現全縣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現就2009年招商引資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工作目標
到位內資和利用境外資金較上年實績基礎上分別增長20%和15%,全年實現到位內資目標18億元,利用境外資金312萬美元。力爭引進一批重點項目,引進1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20個。跟蹤一批大項目,加大深圳太陽能微風發電、環保節能清潔紙漿及銀豐棉麻2萬錠紡紗等項目跟蹤力度,力爭項目落戶。抓好一批在談項目,加快風險探礦、樂林鋼結構二期、*風力發電設備制造等項目的落地及前期籌備,力爭盡快開工建設。投產一批在建項目,加快*財富特種汽車、*水泥粉磨站、*天昊衡器、*遠發面粉加工等重大項目建設進度,確保盡快投產運營。
二、工作要點
(一)明確招商引資重點。
1、主攻工業項目、大項目。重點引進新能源、裝備制造、機械零部件、糧油食品、羽絨制品、紡織、服裝加工等工業產業項目。
2、依托十大產業招商。結合我縣十大優勢產業,努力引進一批發展前景好、附加值高、具有龍頭帶動作用的農副產品深加工項目,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把傳統產業做大做強。
3、推進旅游產業招商。著力實施“旅游興縣”戰略,加大文化旅游招商力度,按規劃要求高起點、高標準進行景點開發。
4、圍繞城市建設招商。積極運用市場化手段和經營城市的理念,深入挖掘城市建設中蘊藏的市場要素,最大限度的實現土地升值增值,著力構建新型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機制。
5、突出承接產業轉移招商。主動對接“珠三角”和“長三角”等地區,積極融入省會經濟圈,主動做好承接產業梯度轉移工作。探索與沿海發達地區合作建設產業轉移示范園區。
(二)做好項目基礎工作。
1、做好產業發展規劃。按照“南工北旅”的發展格局,依托南北兩個園區、*六路經濟長廊及鄉鎮特色工業集聚區,準確把握我縣招商引資、工業發展整體思路,制定出臺全縣工業發展布局規劃。做好招商引資與縣域產業發展規劃對接,引進一批大項目和戰略投資者。
2、加快項目庫建設。聘請科研機構和專家,重點圍繞大型工業項目、“十大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和旅游開發編寫項目,策劃論證包裝一批重點招商項目,使項目庫建設更加完善,增強對外招商引資的吸引力。
(三)創新招商引資方式。
1、繼續實行領導帶頭招商。牽頭縣領導要按照聯系的專業招商小分隊,定期帶隊外出招商;鄉鎮和縣直單位主要負責同志要加大外出招商力度,每年帶隊外出不低于6次。領導帶隊外出招商情況實行月通報制度。
2、繼續加強駐外和專業小分隊招商。繼續在全縣抽調人員組成專業招商隊伍,每個鄉鎮至少單獨組建一支小分隊;不參與18個專業招商小分隊的縣直單位也必須單獨組建1支招商小分隊,每支小分隊成員與單位脫鉤,突出主導產業、重點區域、關鍵人物,駐點招商。加強招商引資隊伍能力建設,定期對招商人員進行培訓,努力提高招商人員駕馭經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3、積極推行網上招商。籌建*縣招商引資網站,充分發揮現代網絡傳播信息快、輻射面廣的優勢,積極開展投資信息查詢、網上項目等工作,推進網上招商。
4、大力開展產業鏈專題招商。針對我縣農產品精深加工、農業產業化、旅游開發等優勢產業,開展產業鏈專題招商;圍繞落戶重點企業有針對性開展產業配套招商,逐漸形成產業鏈條。
5、靈活方式多渠道招商。加強以商招商、“鳳還巢”招商、委托招商、友情招商以及利用節會招商。
(四)加快招商載體建設。
1、提高縣北部工業園區品位。堅持鞏固、完善、調整、增效原則,緊緊圍繞生態環保和發展工業、旅游做文章,創新園區管理和投資運作機制,進一步增強綜合配套能力。整合閑置土地,加快違約項目清理,以清促建,推動企業限期建成投產。嚴格實行項目投資規模低限控制,集約利用土地資源,不斷提升縣北部工業園區品位和載體功能。
2、推進新橋國際產業園建設。加大土地收儲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確保簽約項目的及時供地,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突出主導產業,注重培育產業集群。嚴把環保關和投資強度關,積極發展裝備制造、汽車配件、物流園建設,鼓勵入園企業集約發展。開工建設機場連接線,力爭完成3平方公里土地收儲和1.5平方公里“五通一平”,引進企業3—5戶。
3、優化鄉鎮工業集聚區布局。強化規劃引導,實現產業集群發展,逐步形成以大順鎮、迎河鎮、隱賢鎮、安豐鎮、板橋鎮等特色工業集聚區為主體,以三祥羽毛、昌源食品、慶發集團安豐油脂、豐潤油脂、遠發工業園等龍頭企業為骨干的*六路產業集聚長廊。
三、工作要求
(一)強化領導,加強調度。
1、加大行政推動。繼續推行“五個一”工作法,堅持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單位主要負責人是抓招商引資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親自謀劃招商、親自帶隊招商、親自洽談項目、親自幫辦項目,確保“一把手”工程落到實處。
2、加強項目調度。繼續堅持月調度、半年觀摩、年終考核制度。對縣直單位和鄉鎮招商引資工作,縣主要領導每兩個月調度一次,分管領導每月調度一次;對專業小分隊招商引資工作,小分隊牽頭領導要不定期進行調度;對駐外辦事處、專業小分隊招商引資工作,招商局要進行旬調度。第二季度無落戶項目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要向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人說明情況;第三季度完成目標任務不足50%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離崗專職招商。
(二)完善機制,優化環境。
1、實行“一企一策”制度。選擇一批市場前景好、有發展潛力和后勁的規模企業,采取“一企一策”、“一企一會”、“雙向承諾”的辦法,加大扶持力度,促進企業做大做強。
2、完善“一審三辦”機制。繼續對全縣招商引資項目實行預審、聯辦、幫辦及督辦制度,營造招商引資綠色通道。
3、建立縣領導聯系企業和縣直部門主要負責人幫扶企業制度。(具體意見另行下發)
4、修訂完善優惠辦法。修訂完善我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出臺園區優惠辦法,營造政策洼地,吸引企業落戶。
5、優化融資環境。采取激勵政策,調動金融機構積極性,加大對企業的支持力度。積極開展銀企對接活動,促進銀行加大對企業的投入,促進銀企合作雙贏。
6、加強機關效能建設。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嚴肅查處破壞環境的人和事。加強行政服務中心建設,開展行政審批權相對集中試點,提高辦事效率。扎實開展發展環境暨政風行風千人評,重點解決縣直單位二級機構“中梗阻”現象。招商引資工作要做到“六辦”“四不”,能做到的事情要辦、快辦、馬上辦、上門辦、跟蹤辦、公開辦。做到主動服務不推諉,協調服務不扯皮,高效服務不拖延,廉潔服務不設卡,努力優化服務,提高辦事效率。
(三)嚴格考核,兌現獎懲。
1、完善考核辦法。繼續對縣管單位和鄉鎮實行目標管理考評制度。招商引資考評工作由縣招商引資領導組組織實施,縣委組織部、縣紀委牽頭落實。進一步修改完善考核辦法,將當年新引進大項目列入考核內容。建立招商項目申報登記制度,將年終考核和平時掌握相結合。在認定招商引資任務時,項目聯合招商單位最多不超過兩家。
2、堅持獎懲并重。堅持在經濟工作、招商引資主戰場鍛煉培養干部,把招商引資實績作為考核干部能力和實績的重要依據,對特別優秀、招商引資實績明顯的干部予以提拔重用。①對鄉鎮招商引資績效考核設立一、二、三等獎,其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對完成全年招商引資工作目標并在年度考核中位列一、二、三等獎的鄉鎮,縣財政分別獎勵6萬元、4萬元和2萬元,其中獎金的50%用于獎勵該鄉鎮黨委、人大、政府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和招商有功人員,并對該鄉鎮黨委、人大、政府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經發辦主任分別記三等功一次。②對完成全年招商引資工作目標并在年度考核中位列前三名的縣管單位,縣財政分別獎勵3萬元、2萬元和1萬元,其中獎金的50%用于獎勵該部門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和招商有功人員,并對該部門主要負責人和分管負責人分別記三等功一次;鼓勵垂直管理部門招商引資,每單位每年至少提供10條有價值的項目信息,有引進符合考核范圍的項目及到位資金的,可以視為完成任務,并參照縣管單位招商引資考核標準和規定兌現獎勵。③對引進固定資產達5000萬元以上項目的單位和工業集聚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的鄉鎮給予單獨獎勵。④根據當年招商引資工作實績,全縣評選6名招商引資先進個人給予表彰。⑤設立“優質服務獎”和“幫扶重點企業突出貢獻獎”,每年分別評選出6名優質服務先進單位和6名幫扶重點企業優秀個人,并給予表彰獎勵。⑥按照“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對引進縣外客商投資工業項目的引資單位或引資人給予獎勵(具體按《*縣工業招商引資獎勵辦法》執行)。⑦對沒有完成招商引資年度目標且年度考核后三名的鄉鎮、縣管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在下一年度全縣經濟工作會上作表態發言,對沒有完成招商引資年度目標且年度考核最后一名的鄉鎮、縣管部門,全體干部職工當年一律不提拔、不評先、不評優、不發13個月獎勵工資,對連續兩年最后一名的鄉鎮和縣管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按縣委、政府有關文件精神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