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信訪局業務培訓匯報材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近年,*縣按照“開明開放、奮發向上、苦干實干、富民強縣”總體思路和“堅持政策、強化基礎、落實責任、整治非訪、控制重訪、杜絕集訪”的工作要求,不斷強化基層信訪基礎工作,聚力化解各類信訪突出問題,全縣信訪總量、來訪總量、集體上訪和非正常上訪數量大幅下降,在全國、全省、全市“兩會”期間實現“三零”目標,維護了社會穩定,為加快“四大目標”建設營造了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
一、加強組織,輿論引導到位
(一)健全信訪網絡體系。成立“*縣新時期信訪和群眾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信訪工作局,局長和一名副局長分別兼任縣委辦公室和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配齊配強局領導班子,公開考調信訪干部*名。縣級*個部門成立了信訪工作股,*個鄉鎮成立了信訪工作辦公室,*個村建立了信訪工作站,配備專兼職信訪工作信息員*名。整合鄉鎮、村、組信訪辦、綜治辦、司法調解中心力量,成立縣、鄉、村、組四級人民調解委員會,基本形成了大調解、大信訪工作格局。
(二)狠抓信訪業務培訓。翻印《信訪條例》*余冊,信訪干部和重要部門工作人員人手一冊。加強對縣級部門和鄉鎮分管領導、專兼職信訪干部的業務素質培訓,邀請市信訪局領導就閱信、接訪和督查督辦等知識進行講授,舉辦信訪干部業務培訓班*期,參訓干部*余人次。加強信訪干部日常教育培訓,注重在實踐中錘煉干部,練好信訪工作的基本功,不斷提高信訪干部對新時期信訪工作的科學判斷、組織協調、說服教育、化解矛盾、破解難題、依法辦事和有效服務能力,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打實基礎。
(三)營造信訪和諧氛圍。深入開展群眾思想政治和法制宣傳教育,抽派縣法院、檢察院、信訪局、公安局、司法局等單位業務骨干*余人組成法制宣講團,深入鄉鎮、機關、社區和企業舉辦法制教育講座。截止目前,共舉辦法制講座*場,印發《依法規范信訪秩序宣傳提綱》*萬余份,懸掛《信訪條例》宣傳標語*余幅,制作展板、櫥窗等*個。縣電視臺《關注》欄目開辟“專訪信訪局局長、公安局局長”專欄,對信訪人應遵循的規定、非正常上訪行為的界定、處理涉訪違法犯罪行為適用的法律法規等進行了為期*個月的滾動播放,并對個別無理纏訪和非法鬧訪的典型案例進行曝光,在全縣形成“依法信訪、抵制非訪”的和諧輿論氛圍。
二、重點突破,矛盾化解到位
(一)領導示范,盡力疏導一批。深入開展領導干部大接訪活動,縣級領導“原汁原味”地了解群眾疾苦、建議和要求,于法于情于理做好思想解釋工作,疏導了大批信訪問題。今年*—*月,縣級領導共接訪*批*人次,當場做好政策解釋和思想疏導工作*件,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閱批群眾來信*件,其中縣委書記閱批*件。深入開展“千名干部訪萬家”活動,縣級領導帶頭深入基層,主動關心、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實際困難,化解了大批信訪問題,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截止目前,開展干部下訪活動*輪,接件*件,辦結*件。定期研究信訪工作,解決信訪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春節前后召開由鄉鎮和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的全縣信訪工作會議*次,縣委常委(擴大)會議、縣委中心組學習會議、縣政府常務會議、縣政府全體會議安排部署信訪工作*次,制發信訪工作規范文件*個。
(二)規范秩序,全力化解一批。規范信訪工作秩序,將信訪受理、交辦、轉送、催辦、督辦和辦結反饋等環節嚴格實行制度化、規范化和法制化管理。堅持主動辦訪,開通“縣長熱線”和“縣長信箱”,建立信訪群眾接待中心、惠民幫扶中心和社區、鄉鎮警務室,搭建群眾信訪平臺,引導群眾依法、有序信訪。堅持解決問題和依法打擊相結合,對有政策規定,又有條件解決的及時解決;對有政策規定,由于發展不足,無條件解決的做好耐心細致的解釋工作;對既不符合政策規定又無條件解決的,用道理說服;對窮盡手段難以解決的,嚴格落實穩控責任;對違法鬧事的,依法處理。對一些比較典型的信訪老戶問題,按照信訪聽證程序,召開公開評議會,并邀請縣級領導、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法律工作者、知情人士和上訪人所在地群眾代表組成評議團,依法按章協調解決,切實規范信訪秩序,信訪形勢明顯好轉。今年*-*月,全縣受理群眾來信來訪*案*人次,與去年同期下降*.*%和*.*%;集體訪*批*次,下降*%和*.*%;到市上訪*批*人次;越級到京、到省上訪零批次。
(三)整體聯動,合力穩控一批。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履職,群眾支持配合”的要求,充分發揮信訪聯席會議作用,對涉及多個部門、單位的重大疑難信訪問題和久拖不決的遺留問題,召集信訪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和相關責任單位,共同研究方案,集中調處矛盾。制定《處置非正常上訪工作預案》,建立健全重要信訪信息快速反映機制,及早控制和化解非正常上訪苗頭,對一些揚言進京赴蓉上訪、纏訪的重點人員,采取“一對一、人盯人”的辦法進行穩控。今年*—*月,依法成立專案組*個,打擊處理信訪違法人員*人。在全國、全省、全市“兩會”期間,縣委、縣政府*次從重點鄉鎮和信訪量大的縣級部門抽調*余名信訪專職干部在車站、碼頭等重要部位巡查布控,實現“兩會”“三零”目標。
(四)掛牌辦理,竭力終結一批。按照“排查得早、發現得了、控制得住、解決得好”的工作原則,認真組織開展定期排查、集中排查、專項排查,對排查出的信訪突出問題,按照包調查、包處理、包做思想疏導教育工作、包息訴息訪“四包”和定包案領導、定工作任務、定具體承辦人、定辦結時限“四定”要求,實行縣級領導“包掛”,使問題得到及時妥善解決。今年*—*月,共排查信訪突出問題*件,分別由*名縣級領導和相關責任單位“包掛”,其中*件熱點、難點問題由*名縣級領導“包掛”,目前已解決*件,正在解決*件。
三、逗硬考核,督查督辦到位
(一)嚴格督查督辦。建立統分有序、運轉有效的信訪督查工作機制,進一步規范督查運行程序,對信訪工作實行全程監控、跟蹤管理、有效協調、及時反饋,全面掌握群眾工作動態。定期開展信訪突出問題處理情況的督促檢查,縣級各部門和鄉鎮信訪工作股室負責對本單位、本轄區內的重點信訪問題督查督辦。今年*—*月,開展信訪專項督查*次。實行信訪工作“月通報”制度,對信訪工作排位倒數前*名的鄉鎮和前*名的縣級部門,第*次全縣通報批評,第*次向縣委、縣政府寫出書面檢查。
(二)嚴格責任追究。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屬人、屬事的原則,落實四級信訪網絡責任,各級各部門“一把手”是信訪工作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對信訪工作直接負責,其他領導成員按照“一崗雙責”制度的要求,在抓好分管工作的同時,負責抓好分管工作范圍內的信訪工作,形成“統一領導、部門協調、統籌兼顧、標本兼治、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全方位責任體系。實行縣級領導聯系鄉鎮制度,每*—*個鄉鎮由一名縣級領導負責信訪工作指導和調處。制定《信訪工作過錯責任追究辦法》,因工作不落實,給縣委、縣政府造成負面影響的,嚴肅追究主要責任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年,因信訪工作不力,停職處理領導干部*名。
(三)嚴格目標考核。將信訪工作納入全縣年終綜合目標管理、單項目標考核和領導班子、領導干部重要考核,將領導干部接訪、領導包案、領導閱辦群眾來信、重點案件辦理、信訪經費投入、案件辦理和督辦事項等作為信訪考核主要內容。一個季度內出現*批以上到縣以上機關集訪的單位和連續*個月考核位居全縣末位的鄉鎮,由縣委、縣政府實行重點管理,當年不能評先評優和獎勵。縣財政安排資金*萬元,對信訪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表彰獎勵。足額預算各級信訪工作經費,設立信訪工作崗位津貼,充分調動各級信訪干部工作能動性,開創信訪工作嶄新局面,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堅強的后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