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強班子 建陣地 促服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近年來,敦煌市以建設國際旅游名城為目標,全面實施“旅游立市”戰略,用新的理念,新的舉措,新的載體,新的機制,全面加強社區領導班子建設、干部隊伍建設,黨建活動陣地建設,為社區管理、社區服務創造了良好環境,為加快社區發展,維護社區穩定構筑了堅實的發展平臺。
一、抓班子,以創新增活力,形成了一支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社區干部隊伍。
市委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緊扣選育管三個環節,堅持公開選拔、教育培訓、嚴格管理三管齊下,以社區干部隊伍建設推進了社區領導班子建設。在社區干部選拔上,市委采取公開招聘、民主選舉、競爭上崗的方式,放眼社會,從下崗職工、復退軍人、大中專畢業生中,選拔了一批事業心、責任感強,熟悉社區建設、熱愛社區工作,年富力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干部進入社區,實行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一肩挑”,每個社區都有1名專職副主任,每個社區居委會都有1名年齡在30歲左右、有文藝特長的優秀人才擔任社區文書。目前,全市11個社區居委會,33名社區干部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30人,占90%,其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3人,占10%;社區干部的平均年齡由年初的48歲,下降到現在的37歲,其中:35歲以下的14名,占42%;50歲以上的4名,占13%,基本上實現了社區干部隊伍的年輕化、知識化和專職化。在社區干部培訓上,市委采取集中辦班、輔導講座、考察學習、電化教育等多種形式,先后舉辦了4期社區干部理論培訓班;由市委組織部牽頭,聯合沙州鎮黨委、市委黨校、市民政局、市勞動與社會保障局、市政法委等單位,采取小集中培訓的方式,對社區干部進行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民事調解、最低生活保障、禁毒知識、綜合治理等方面的專題培訓;沙州鎮黨委組織11名新進班子的社區年輕干部,進行了為期一周的上崗培訓,系統學習了微機、文藝、社區服務方面的知識;有計劃地組織11個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到蘭州、白銀、金昌、酒泉等市區考察學習,今年4月份,市委組織11名社區黨支部書記到溫州參加了市委統一舉辦的考察學習班,開闊了眼界,增強了做好社區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在社區干部管理上,市委組織部、沙州鎮黨委根據社區干部的特點,制定了《社區干部管理暫行辦法》,對社區干部的選拔使用、教育培訓、監督管理、考核獎懲等方面做出了具體規定,全面實行了社區干部目標管理責任制,建立了以工作任務、工作實績落實社區干部工資、福利待遇的激勵機制。去年以來,沙州鎮黨委先后兩次提高社區干部的工資報酬。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平均工資由以前的240元,增加到現在的410元,居委會副主任增加到390元,社區文書的平均工資達到300元,退休社區干部的生活費保證在200元以上,極大的調動了社區干部工作積極性,維護和穩定了社區干部隊伍。
二、抓陣地,以實績樹形象,增強了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
市委根據形勢的發展需要,把社區居委會建設納入實施“旅游立市”戰略的總體規劃,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配套”的原則,多方籌資450多萬元,完成了全市11個社區居委會的重新選址和7個居委會辦公樓的新建和在建工程。目前,已新建成的4個社區居委會辦公樓已投入使用;3個社區居委會辦公樓正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之中;2個居委會辦公樓已完成了拆遷安置工作;剩下的2個居委會辦公樓正在進行設計規劃。新建的4個社區居委會辦公樓建筑面積都在700平方米以上,內設‘七室一校’(居委會辦公室、警務室、黨員活動室、青年活動室、老年活動室、社區服務室、醫療室和市民學校),重新購置沙發、辦公桌椅、文件柜等辦公用品32套件,棋牌桌、乒乓球臺等娛樂設施24套件,重新配備了電視機、VCD等電教設備4套,社區居委會面貌煥然一新,成了社區黨員活動的陣地、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和群眾性文化活動的載體。同時,沙州鎮黨委不斷創新社區黨建活動陣地的內容和形式,加強了社區居委會軟件建設和制度建設,每個社區居委會做到“五統一、一上墻”,即:統一社區概況、方位標示設置;統一社區黨支部、居委會標牌;統一社區黨建活動室;統一社區黨組織和共青團、婦女、綜合治理、計劃生育、民兵武裝等配套組織建設陣地;統一修訂了社區領導班子建設、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社區黨支部、居委會工作職責等方面的規章制度,并將各項規章制度總結、完善、歸納、提煉為43項,全部裝訂成冊,以便黨員干部參照執行,居民群眾參照監督。
三、抓載體,以活動促活躍,增強社區黨建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針對社區黨建工作內容形式滯后的問題,市委以創先爭優活動載體,按照“分類指導、突出實效”的原則,先后在社區黨支部中深入開展了以“配強一個好班子、培養一支好隊伍、建設一個好陣地,形成一套好機制,鋪就一條好路子”為主要內容的“五好”社區黨支部爭創活動;在社區干部中開展了以“每個社區干部幫助1名困難戶,聯系1名富裕戶”為主要內容的“1+2”幫扶活動;在社區黨員中開展了以“爭做社區時代先鋒”為主題,以“為社區公共場所養一盆花,聯系一名困難群眾,為轄區居民做一件好事,為社區建設提一條合理化建設”為主要內容的爭創活動。去今以來,北臺街、紅當街、文廟巷等3個社區黨支部都建成了“五好”社區黨支部,文廟巷黨支部在創建中建成了“省級精神文明小區”、“無毒社區”。社區干部、黨員聯系社區困難群眾126名,幫助社區居民新開設經營門點24個,幫助36名下崗職工、待業青年重新安置了工作,為社區群眾辦實事、辦好事114件。
針對社區黨建工作機制不健全的問題,市委以聯創聯建活動為載體,按照“共駐共建、共同管理”的原則,開展了文明社區聯創聯創活動。活動中,建立了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和社區黨組織協調制度,定期組織召開由市上包掛社區領導主持,轄區內單位主要領導參加的社區黨建工作協調會議,具體研究解決社區資源共享、共駐共建、包掛幫建、協調運轉等問題,全市形成了11個市級領導、66個市直部門(單位),82個社區單位齊抓共管社區黨建工作格局。同時,市委把聯創聯建活動情況納入轄區單位雙文明考核、幫聯領導干部的年度考核,嚴格要求,嚴格檢查,嚴格考核。去年以來,連續組織開展了社區黨建工作“突擊月”活動,收到轄區單位捐款、捐物折資50多萬元,轄區單位共為社區辦實事、辦好事216件,解決具體困難和實際問題34個。
針對社區服務跟不上,文化活動不正常的問題,市委以構建社區服務網絡為載體,按照“便民、利民、娛民”的原則,先后成立了社區服務中心、社區勞務市場、社區信息中心,開辟了家政服務、文化娛樂、醫療保健等服務體系,每個社區居委會都組建了“夕陽紅”社火隊,社區居民自發辦起了自樂班,定期組織開展社區文化、廣場文化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市婦聯、團委先后組建社區青年、婦女志愿者服務隊,定期開展托老、托幼、扶貧助殘服務活動。去今以來,社區黨支部共走訪孤寡老人、重病患者、下崗職工等各種困難家庭300余戶,為困難群眾送去幫扶資金及物資折資4萬多元,為全市1400多戶,3500多名困難群眾發放了最低生活補助,2002年,全市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6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