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街道拆遷管理工作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總體工作思路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區委三屆十次全會和區經濟工作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深化改革為動力,走民生為導向的發展道路。繼續大力實施“工業、和諧街道”戰略。圍繞“以發展工業經濟為中心,以拆遷安置、城市管理、城鄉統籌、改善民生、安全穩定等五項工作為重點,以建設和諧為目標,爭創一流業績”的工作思路,切實轉變工作作風、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創新機制,推動街道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加快把建設成第二大城市作出積極貢獻。
一、主要預期指標
力爭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2億元,增速28%;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0.2億元,增速26%;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0.1億元,增速38%,其中街道級規模以上工業產值4.5億元,增長30%;完成全口徑工業增加值6.5億元,增速32%;完成限額以下批發和零售商品銷售總額1.8億元,增速15%;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2610萬元,增速15%,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250萬元,增速16%;農民人均純收入同比增長2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5%;所屬企業萬元GDP能耗下降3%和所屬企事業節能量下降4.8%。
三、工作重點
(一)以推進區級重點項目建設為重點,突出抓好街道工業經濟
1、全力做好區級重點項目的征地拆遷和協調服務工作。一是全力協助經開區抓好萬石橋社區、回龍村、民安社區三個村居(20個組,1173戶,3462人,3202.5畝)的征地拆遷工作,積極配合做好長石板片區開發建設的協調服務工作,確保瑞迪100億粒空心膠囊項目等經開區工業項目在園順利建設;按期建設投產;二是全力配合做好萬利高速公路、入城大道的拆遷工作,確保項目順利建設,三是做好渝東開發區蘆家壩15組變電站占地還房的協調服務工作。努力按照依法拆遷、和諧拆遷目標,確保拆遷一片、安穩一片。
2、以突出稅源經濟為重點推進街道工業經濟發展。一是圍繞蘆家壩工業園建設和入駐重點企業,發展引進配套產業和服務產業,采取聯合招商的形式,力爭引進1-2個生產性企業落戶蘆家壩;二是充分利用市級都市工業園和市級小企業創業基地兩個平臺,積極向經濟技術開發區爭取50至100畝土地,打造街道中小企業創業基地;三是利用萬宜鐵路通車機遇,打造火車站商貿物流園,全力支持、協調、配合醫藥物流配送中心的發展,繁榮物流產業;四是以發展總部經濟為突破口,壯大街道經濟規模,力爭引進總部經濟3家,實現招商引資3000萬元。
3、加大規模以上企業的協調服務力度。協助企業加強技改和產品的升級換代,增強企業抗御市場風險和世界金融危機的能力,重點培養龍建機械、奧力生物、百安糧油、昊升印務等企業,促進其發展壯大,力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產值同比增長30%,增加值增長32%,新增規模以上企業2戶。
(二)以萬元增收工程為重點,加快推進農村經濟發展
一是全力做好農戶萬元增收工作,促進農民增收,確保實現500戶農戶當年增收一萬元,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20%;二是加快農村土地流轉速度,提高農村土地集約化經營規模和效益,全年流轉土地1000畝,積極引進農業產業項目,加大重專大戶、龍頭企業扶持和服務力度,對10戶種養殖大戶進行重點扶持,提高科技生產水平,改善農產品品質,增強生產效益,發揮現代農業生產示范作用,帶動農戶萬元增收。做大盤強花椒產業,將花椒基地擴建到2500畝以上。引進業主建200畝花卉苗木基地,建標準化柑桔園1000畝;三是充分利用區位優勢,發展城郊現代農業和觀光休閑農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同時做好農村新村集中居住點的建設工作;四是健全居(村)民主管理工作,加強農業承包合同管理、村組財務規范化管理、農民負擔監督管理、搞好居(村)務公開工作。五是強化農業服務和農業生產安全工作。抓好蔬菜、榨菜和養殖大戶生產示范建設,落實動植物防疫、森林防火、防洪抗旱、農用車管理措施,確保農業生產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依托區示范站建設項目,把街道農業服務中心建成一流的示范站。
(三)以改善民生為重點促進街道和諧。
一是以推進五大工程建設為載體著力改造轄區群眾生活生產條件,力爭加寬改造民強村級公路,石人至機場路面通達工程,開工建設民安6、7組片區村級公路,爭取老街318國道“白改黑”改造,建成街道衛生服務中心、萬石橋社區服務中心和社區服務中心;二是以鞏固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和勞動力充分轉移村為抓手促進就業再就業,利用園區企業用工需求優勢,針對性開展職能技能培訓,搭建就業平臺,多渠道促進就業再就業。鞏固充分就業社區和勞動力充分轉移村成果;三是擴大社保救助覆蓋面。落實基本養老、合作醫療保、被征地養老、城鎮居民養老等各類養老保險參保擴面,基本養老保險參保達到80%以上,實現城鄉合作醫療參保率達%以上。四是加大社會救助力度,構建完善城市低保、農村五保、農村特困戶救助、醫療救助和臨時救助等五大救助體系,確保轄區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有保障。認真落實廉租房、公住房政策。五是認真落實各項惠農政策,確保種糧直補、退耕還林、家電下鄉等惠農資金及時發放。公開、公平、公證落實城市低保聽證制。
(四)全力確保轄區安全穩定。
一是進一步深化干部大接訪大走訪工作機制,圍繞轄區不穩定因素,積極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全力化解重點項目建設過程中的矛盾糾紛,爭取解決陳家一組三牧集團占地還房等一批歷史遺留問題。多措并舉,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做到“小事不出居(村),大事不出街道”、上市進京零目標;二是狠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社會和諧。深入開展平安街道、平安社區、平安校園創建活動,完善應急管理處突預案和應急演練,確保突發事件的處置及時有效,提升綜合防范能力;三是是狠安全生產工作。認真落實一崗雙責責任制,加大安全監管力度,落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繼續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大執法行動,加強對交通、消防等安全生產領域的安全排查和整治,確保全年無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
(五)加強城市建設與管理。
一是進一步加強城市管理,鞏固創衛工作成果。認真開展市容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八進”活動,建立完善創衛工作長效機制,加強居民素質教育,深入開展創建示范崗、示范社區活動。規范集市秩序。全面提升城市綜合形象,為街道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二是強化城區清掃保潔,加強清掃保潔隊伍管理,全面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以做好河沿岸的環保工作為重點,切實搞好轄區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三是積極爭取上級資金,配套和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做好老街基礎設施整治項目工作;打造社區為亮點社區,以點帶面,帶動社區環境衛生上新臺階。
(六)切實加強黨的建設和干部作風建設
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年第二大城市建設“三大戰役”主線和“打好攻堅戰、再做新貢獻”主題活動,以建設“工業、和諧街道”為目標,服務科學發展,提高執政能力、保持先進性,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一是著力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加強干部職工的教育管理,完善激勵機制,優化考核辦法,建立健全責任體系,確保各項工作措施落到實處。加強村居干部的教育管理,進一步增強紅巖家園服務中心服務黨員和群眾的能力;二是認真開展“打好攻堅戰、再做新貢獻”作風建設主題活動。繼續深入推進創先爭優、結交群眾“三項活動”,進一步更新觀念、轉變作風、增強責任意識,當先鋒,作表率,為二大城市建設和街道發展做出更大貢獻;三是強化服務觀念,轉變工作作風。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強化行政效能監察和政務督查,進一步完善職工學習教育制度,不斷提高職工服務能力和水平,健全干部聯系村居制度,強化依法行政工作,做到行政決策科學,行政執法合法規范,建設信譽政府,提高辦事公信力;四是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認真貫徹落實中紀屆六次全會精神和《廉政準則》要求,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營造干凈干事和風清氣正的良好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