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加快農家樂休閑旅游業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了加快發展我省“農家樂”休閑旅游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推進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根據《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進社會主義
新農村建設的決定》(浙委〔*〕28號)精神,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重要性
“農家樂”休閑旅游業是近年來順應城鄉居民消費新趨勢而發展起來的,以“吃農家飯、住農家屋、游農家景、享農家樂”為主要內容,集休閑觀光旅游、領略鄉
村風情、體驗農耕文明于一體的農村新興產業。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有利于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推動高效生態農業和農村二三產業聯動發展,促進農民就地就近轉
移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有利于完善旅游產品的供給層次,豐富城鄉居民的業余生活;有利于增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促進現代文明向農村傳播,加速城鄉經濟社會融
合,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新農村建設。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重要性,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加快發展
“農家樂”休閑旅游業。
二、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工作原則
(一)堅持科學發展、因地制宜的原則。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必須充分考慮區位、自然生態、民俗文化等條件以及投入能力、市場容量和環境承載能力等
因素,合法、合理地開發利用農村資源和特色優勢產業功能,做到量力而行,適度開發,合理布局,穩步推進,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積極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和森林、海
島、水庫等自然景觀休閑旅游項目,拓寬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農民增收致富的門路,促進高效生態農業、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村服務業的聯動發展,延伸農業產業鏈。
(二)堅持服務“三農”、突出特色的原則。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必須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為目標,依托農村自然生態、田園景觀、海
島風光、民俗文化、農林牧漁特色優勢產業和農事活動,突出地方特色,開發適應城鄉居民崇尚自然、向往田園生活以及求新、求特、求變消費需求的休閑旅游項目。
(三)堅持安全發展、規范經營的原則。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要樹立“安全就是效益”的觀念,落實責任制,采取切實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確保業主、
游客的生命財產安全。通過加強對“農家樂”經營主體的管理和引導,培育一批誠信經營、優質服務的“農家樂”休閑旅游村(點),以點帶面,不斷提高全省“農家樂”
休閑旅游業的整體發展水平。
(四)堅持農民主體、社會參與的原則。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要堅持農民的主體地位,重點支持發展以農民家庭為經營主體,以行政村為基本單位的“農
家樂”休閑旅游村;鼓勵發展以企業法人為經營主體,依托各類農業園區和特色農產品基地的“農家樂”休閑旅游點;鼓勵社會各界參與建設一家一戶農民辦不了的休閑旅
游項目和配套產業,帶動周邊小規模“農家樂”的發展。
三、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工作措施
(一)科學制定“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發展規劃。各地要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結合縣(市)域總體規劃、村莊建設規劃、產業發展規劃、旅游發展規劃和資源
環境保護規劃,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和諧發展”和“合理開發、永續利用、保護耕地”的要求,以縣(市、區)為單位編制“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發展
規劃。“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發展重點鄉鎮,可根據本縣(市、區)“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發展規劃,編制本鄉鎮的實施計劃。
(二)合理開發“農家樂”特色資源。要引導各地從當地獨特的自然生態資源、民俗文化、產業特色、經濟條件和市場需求等實際出發,按照三次產業整體推進、
協調發展的要求,大力發展農業觀光型、休閑度假型、民俗文化型和美味佳肴型“農家樂”,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戶一特”的發展格局。充分利用山區、平原、海
島豐富的土特產資源、傳統飲食和制作工藝等,大力開發富有地方特色的“農家樂”休閑旅游商品,滿足不同層次游客的消費需求。在一些資源條件較好、市場需求較旺、
資金和人才較充足的地區,要優先發展,使之成為本地區鄉村旅游業的主打產品。
(三)規范經營管理。制定完善“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相關行業標準和運行規則,從經營場地、接待設施、安全管理、環境保護、服務質量、特色項目等各個方
面,加強對“農家樂”經營戶經營行為的規范管理,推進“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標準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對海上、水上以休閑漁船為載體的“農家樂”,要明確管理主
體,嚴格審批制度,落實業主的安全責任,配備必要的安全設施器材。嚴禁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漁船從事“農家樂”活動。加強“農家樂”休閑旅游業行業自律和服務組織建
設,積極培育發展“農家樂”行業協會、專業合作社、旅游服務中心等組織,規范競爭行為,促進“農家樂”休閑旅游業良性發展。
(四)提高“農家樂”從業人員素質。以“千萬農村勞動力培訓工程”為抓手,重點開展烹飪技術、餐飲住宿服務、接待禮節以及食品衛生控制、安全生產等業務
培訓,組織“農家樂”從業人員學習風土人情、休閑旅游管理等知識,逐步把“農家樂”從業人員培養成具有現代經營理念、善于經營管理、掌握服務技能和營銷知識的新
型農村實用人才。
(五)創建“農家樂”休閑旅游品牌。大力實施*省“農家樂”休閑旅游村(點)示范工程,培育一批以農民為主要經營主體、以“吃農家飯、住農家屋、游農
家景、享農家樂”為主要服務形式的省級“農家樂”休閑旅游特色村(點),打響省級“農家樂”休閑旅游特色村(點)品牌。各地要在嚴格依法保護自然和文化資源的基
礎上,重視挖掘傳統文化和鄉土文化特色,豐富“農家樂”的文化內涵。加大宣傳力度,借助專業的旅游推介渠道,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充分利用“*農民信箱”等公
共信息平臺,及時收集、信息,促進供需對接,引導“農家樂”休閑旅游業健康發展。
(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優先將具有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條件的村莊列入“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切實增加衛生、安全設施的
供給,逐步完善“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公共服務和保障體系。有關部門要優化服務,在證照辦理、費用收取等方面給予支持。金融機構要積極為“農家樂”經營單位提供
信貸支持,通過“信用村、鎮、戶”評定、金融產品創新和提供金融服務等多種形式,幫助解決“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發展過程中的資金需求,并在貸款利率上給予適當優
惠支持。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各地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各地也應出臺支持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政策措施,特別是對欠發達地區農戶利用家庭現有房
屋設施開辦家庭經營的“農家樂”,要加大扶持力度。
(七)切實加強領導。各地要建立“農家樂”休閑旅游業協調(領導)組織,切實加強對“農家樂”休閑旅游工作的領導。各級農辦、旅游、財政、公安、衛生、
工商、質量技監、環保、農業、林業、海洋與漁業、水利等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共同推進“農家樂”休閑旅游業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