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醫院機構編制存問題建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解決鄉鎮醫院機構編制運行中存在的問題,今年4月份以來,石門縣委編委辦與縣衛生局、財政局共同組成調查組深入縣鄉鎮衛生院進行了調查摸底。通過發放調查表,組織負責人、職工代表座談,全面了解了石門縣鄉鎮衛生院運行的情況。
一、鄉鎮醫院基本情況
石門縣轄19個行政鄉鎮和1個行政管理區,現有鄉鎮醫療機構37個。鄉鎮衛生院主要承擔轄區農民群眾的基本醫療服務、疾病預防、婦幼保健、愛國衛生、紅會、血防等社會公益事業。
1、內設機構。石門縣鄉鎮衛生院一般設有辦公室、財務室、公共衛生服務與管理辦公室以及門診部、住院部、護理部和其它醫技功能科室。中心衛生院(一般為一級甲等)的門診和住院部均設置了內、外、兒、婦、傳染、中醫等科室,鄉鎮衛生院或分院(一般為一級乙等)只設立門診和住院部,一般內部未再細分。
2、人員情況。石門縣鄉鎮衛生院現有在編在冊工作人員775人。其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754人,占總人數的97%;工勤人員21人,占總人數的3%;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中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119人,初級職稱632人。現有臨聘人員161人,其中衛生專技人員118人、工勤人員43人。
3、經費運行情況。*年度,石門縣鄉鎮衛生院實現收入5005.69萬元,其中財政撥款330.61萬元,占總收入的6.6%,經營服務收入4542.58萬元,占總收入的90.7%,其他收入112.5萬元。共計支出4926.68萬元,其中工資福利及社會保障支出1717.34萬元,占總支出的35%,基本建設支出111.2萬元,占總支出的2.3%,其他均為經營服務性支出。
二、鄉鎮機構編制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于鄉鎮醫院管理者編制意識淡薄和缺乏科學合理的鄉鎮醫院編制測算標準,導致鄉鎮醫院編制管理重數量輕質量,行政機構設置小而全,人員流動困難,并形成了以下一些問題。
1、鄉鎮衛生院人員缺乏且結構不合理。一是衛生專技人員不夠。一人多崗的現象普遍存在,部分分院甚至就是夫妻店。二是業務骨干不夠。特別是臨床一線的業務骨干,像外科、婦產科等重要崗位60%的單位不能實現雙線配置。三是結構不合理。在年齡上,青黃不接,年齡普遍老化;在技術結構上,石門縣鄉鎮衛生院只有3個副高職稱,無資質人員在專技人員中比重較大,約占25%左右,業務開展比較困難。
2、鄉鎮衛生院現行體制不能滿足發展要求。一是人員編制不足。原編制數遠遠不能滿足現在的業務需求。編制部門近些年來對鄉鎮衛生院人員編制干預較少,各單位均有不同程度的超編現象。二是現在體制留不住人才。鄉鎮衛生院人員工資屬自收自支,人員過多,單位負擔不起,聘用矛盾突出。鄉鎮衛生院工作、生活條件及福利待遇不如上級醫院,引進、留住人才困難,業務能力較強的衛技人員不安心基層工作。三是人員管理不到位。受石門縣鄉鎮衛生院目前體制的影響,縣人事部門近三年來未辦理鄉鎮衛生院新聘人員手續,因每年退休、調離等自然減員因素,鄉鎮衛生院業務人員嚴重不足,單位正常業務工作無法開展,只得大量臨時聘請所需人員。四是內設機構和領導職數設置隨意。一般隨單位規模大小設置,沒有統一模式。
3、鄉鎮衛生院普遍發展艱難。一是負債較大。石門縣鄉鎮衛生院總資產6644.4萬元,負債2748.6萬元,占資產的41.4%。二是基本建設投入不足。雖然鄉鎮衛生院經過了幾輪國債項目建設,但國家投入太少,主要靠單位自身籌集資金進行改擴建,導致大部分醫院債臺高筑,舉債經營。醫療設備和人員技術培訓跟不上現代醫學發展的要求。三是鄉鎮衛生院病床使用率普遍偏低。鄉鎮衛生院病床平均使用率僅為53%,并且不平衡。四是以藥養醫情況普遍。調查發現,鄉鎮衛生院醫療收入中藥品收入占55%左右,有的單位甚至達到了60%以上。
三、鄉鎮醫院編制管理核定建議
1、合理分布機構設置。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一個鄉鎮設置一家衛生院,現有鄉鎮衛生分院逐步撤消,可在原小集鎮設立鄉鎮衛生院門診室。
2、科學核定人員編制。人員編制的核定應考慮服務人口、近3年的業務開展情況、單位的病床設置情況、事業的發展勢頭和國家的相關規定等因素。鄉鎮衛生院床位核定要從實際出發,不能和縣級醫院一個標準,充分考慮區域性、服務人群的特殊性和單位發展趨勢。鄉鎮衛生院編制實行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管理分塊核定,統一管理,公共服務管理編制核定按一類鄉鎮6-8名,二類鄉鎮3-5名,三、四類鄉鎮3名的標準核定,基本醫療編制核定以床位為基數,按床位與編制比1:1.2的比例確定。
3、規范內設機構。無論單位大小,應設置的機構不能少。鄉鎮衛生院根據目前的工作開展情況,應設置辦公室、財務室、門診部、住院部、護理部、醫技科、質控科等主要科室。
4、理順管理體制。加大國家投入,改善鄉鎮衛生院基礎條件,提高整體服務功能。加強人才培訓,提高服務水平。保證鄉鎮衛生院工作人員工資待遇,使人才引得進、留得住。不能把鄉鎮衛生院推向市場,政府舉辦,就應該政府管理。否則,黨的惠民政策落不到實處,農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不到根本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