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課程改革教學反思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現代教育要求教師不僅應該具有完善的知識結構,還必須具有基本的研究能力。它主要表現為教師對自己的教育實踐和教育現象的反思能力。
權威描述反思是“根據情境和推論對自己的信念或知識結構進行積極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是問題解決的一種特殊形式,它不僅涉及了一系列觀念,也包含其結果。教育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師生互動過程之中或者過程之后,對其計劃的實施,目標的實現或行為重新進行評估的過程。所以,一個反思型的教師會經常地對自己的目標、行為和成就進行質疑,并就教育教學對學生產生的近期和遠期影響進行思考。確信,反思對教師學會如何教育教學,提高教育教學技能,促進有效的教育教學,具有重要的作用。
反思,是教師自我發展的重要機制;培養教師反思能力,是提高教師職業素養的重要途徑。首先,要強化教師持續進行反思的意識,要充分認識反思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其次,教師要很好地掌握反思技能。掌握好反思技能是培養教師反思能力的重要手段。還有,教師要認真地尋求反思的方法和途徑。只有充分了解了反思發展的過程和方法,才能夠具體地實施反思。
就目前的新課程而言,教師教學的反思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實施:
1、反思教學目標的多重性。它不僅是知識,而且還有技能,還有情感態度價值觀。這就要求教師關注學生的參與態度。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程度既是課程目標實現的決定性因素,又是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的必經之路。這種參與不應該是勉強的,而應該是積極的,自愿的。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程度是評價一堂好課的首要條件。
2、反思教學資源的構建性。它要求根據教材提供的資源和建議乃至教學目標,重新組織課程資源。這就要求教師注意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特別要重視課外、校外、隱性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師對校內資源比較熟悉,如信息資源、圖書館、陳列室、實驗室及各類教育設施。但對校外資源的開發利用則很不夠,如計算機網絡資源、展覽館、科技館、工廠、農村等廣泛豐富的社會資源和自然資源。這就需要我們教師的努力,社會的關注和支持。還有對于學生的情感體驗,班級集體的環境氛圍等隱性資源不可被忽視。
3、反思教學過程的生成性。所謂生成性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在師生共同交往中產生的情景、問題等,如思維的碰撞、意見的分歧、情感的交融等。教學過程的本質是師生平等交流,不但是信息交流,還應包括情感的交流。要考慮到教學過程中有創新的成分,不可預見的成分。利用好生成性教育資源往往能使教學過程富于創造性和樂趣。
4、反思教學內容的開放性。教師鼓勵學生提供求疑、創新。教師容許學生出差,出分歧;容許超標(課程標準)、超本(教材)、超時(固定教學時間);允許學生反省和自我評定。新課程教材,教學內容豐富,視野開闊。教師要不斷地反思自己是否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將古今中外的、自然的、社會的各種信息引進課堂,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可以讓學生搜集信息,實地考察、實驗、專題研究、模擬情境、角色扮演、討論、辯論、交流、參觀訪問、各類競賽,社區、家庭活動,甚至科學幻想等活動,真正實現新課程教學內容的開放性。
5、反思新課程教學的合作性。就新課程而言,絕大多數教師,幾乎很難獨自一人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這就要求教師從個體走向合作,他必須與其他同事建立聯系,從僅僅關注本學科走向關注其他相關學科,從獨立完成教學任務到和其他教師合作完成任務。在教育學生學會合作的同時,教師首先自己學會合作。
6、反思教學對象的主體性。主體性在構成上有三個層次,即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教學中,把學生作為真正的教學主體,以他們生動活潑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一切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都要為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充分發展而選擇設計,構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增強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維互動交往,教師要重學生的學,重學生的發展,重教學過程。增強學生發展的自信心,形成發展的內驅力。
7、反思教學困境的存在。對引起困境進行的情境所具有的獨特性及其與其他情境所具有的相似性進行充分思考,在此基礎上,對困境作出解答,或對教育困境進行重新建構。
就教師的常規教學活動而言,教師的反思無非是依據下列三個階段來開展反思。
首先是課前反思。課前反思,指向于未來教學,對以往的教學行為的反思,通過揚棄,總結成就的經驗,吸取失敗的教訓,使未來教學的設計建立在過去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包括教學目標的確定,講授內容要求的難度、材料的呈現方式,學生的現有水平、學習動機和興趣的了解與激發、教育技術的應用等。
其次課中反思。課中反思指向于當前的教學,對教學過程本身進行反思。包括內容呈現的順序,難易的程度,學生的接受狀況,課堂紀律與管理技能,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師生間、學生之間的互動、任務完成時間安排等。
再次,課后反思。課后反思指向于過去的教學,對教學經驗和教學結果進行反思。包括對學生的表現和發展進行評估,對教學任務的完成與目標達成進行總結,對教學的成功與失敗進行分析,對教學知識的擴展與學生的創新精神的培養進行研究,寫好教學后記或教學心得。
上述三個階段,構成教育教學反思的模式之一。它有助于幫助教師形成對教學過程的系統反思,促進教師教育研究能力的提高,推動其自我發展機制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