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業工經濟運行匯報提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按照白城市經貿委《關于開展全市工業經濟運行情況調研的通知》要求,現將我市今年工業工經濟運行工作預計完成情況及2006年工業經濟運行工作安排情況匯報如下:
一、1—10月份工業經濟運行工作完成情況
今年以來,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白城市經貿工作會議精神,全市工業戰線的廣大干部職工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繼續堅持走“工業支撐、項目拉動、多元推進、協調發展”之路,努力克服企業產品降價、重點企業停產等帶來的負面影響,以全市經濟提速增效保證全市經濟指標在高位區間運行目標,為提高經濟運行工作服務工作質量,使全市經濟變“快走”為“快跑”。
1—10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95371萬元,同比增長26.5%。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30592萬元,同比增長13.9%,全市規模以上工業預計實現利潤1100萬元,同比增盈580萬元,增幅為11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87741萬元,同比增長34%。工業經濟運行工作取得的成果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充分發揮重點骨干企業作用、大力培育發展民營工業、加快開發建設工業園區(集中區)、培育新的增產源的發展思路。具體體現以下特點:
一是重點骨干企業支撐并拉動工業增長。今年全市工業企業緊緊圍繞加快發展這一主題,抓開發、抓成本、抓管理、增效益,保持了強勁的發展態勢,特別是重點企業增效顯著。吉林軸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大安公司目前完成工業總產值1148萬元,同比增長15%,今年企業共開發新產品10余種,新增產值300萬元以上。大安市汽車靠背有限公司目前完成工業總產值950萬元。同比增長17%。研制開發的141卡車靠背芯通過了吉林省機械行業辦公室新產品鑒定,目前供貨8萬件,新增產值70萬元。制衣有限責任公司、采油設備廠、稀土永磁電機有限責任公司、石油機械制造廠、石油鉆采機械廠等企業速度和效益增幅平均高于去年同期20%以上。
二是資源加工企業發展迅猛,效益穩定增長。我市資源加工企業呈現逐年發展的態勢,全市農副產品加工業全目前完成工業總產值34000萬元,同比增長82%,預計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40000萬元,同比增長75%,其中:億龍葵花果仁有限責任公司目前完成工業總產值93000萬元,同比增長56%,這戶企業是我市葵花加工業的龍頭企業,企業取得了外貿出口權,產品直接出口英國、荷蘭、德國等歐洲國家。大安吉祥米業有限責任公司建成投產后生產形勢良好。目前完成工業總產值9711萬元,是去年同期完成產值的3倍。企業己形成買方市場產品供不應求,并與深圳港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深圳方為我市吉祥米業有限責任公司代銷產品,每月平均銷售600噸。吉祥米業正逐步擴大市場占有率和自我的發展規模。同時大安市廣益米業、永興米業等發展勢頭良好,安廣鎮先達食品的粘玉米、速凍辣椒產品銷往北京、上海等幾個省市,且出口韓國、日本等國家,這些資源加工型企業為全市經濟增長,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是民營工業提速增效。今年以來,我們圍繞潛力和希望在民營工業這一工作目標,加快了民營經濟發展步伐,呈現出三大特點。其一,民營經濟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快速增長。機械、食品、資源加工等工業總產值增幅保持在25%以上。其二,企業規模和檔次不斷提升。進入規模以上統計口徑的民營工業較上年同期增加5戶,預計到年末可新增10戶。今年民營企業普遍都加大了技改投入,不斷提高工藝技術水平和產品檔次。安大牧業有限責任公司、先達冷凍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吉祥米業等企業都積極改擴建生產線。其三,園區效益逐步呈現。按照構筑城鄉聯動的工業發展格局這一目標,今年我市加快了工業園區建設步伐。舍力、安廣、兩家子、安北高科技園區,積極組織生產、銷售。目前園區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5000萬元,同比增長76%。年末預計完成工業總產值50000萬元,同比增長65%。
我市工業在近年來的發展中雖然經濟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但實事求是的分析運行中還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是結構性矛盾突出。從我市企業組織結構上看,小型企業多,夠規模企業少,投入建設的大項目少,能夠帶動經濟跨越發展的大增長點還沒有真正形成。從產品結構上看,表現在多數行業以傳統產業為主,產品結構不盡合理。部分企業產品品質差、效益不高的問題嚴重;部分配套企業產品依附性太強,市場份額太小;全市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和重點出口創匯產品少,成為影響我市工業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主要因素。
二是制約因素多。除工業企業規模小總量不足、資金短缺、體制不新、機制不活等制約工業經濟發展的因素外,我市工業內部存在著技術創新能力差、人才缺乏等制約因素,思想觀念不夠解放,企業對政府依賴性過強,自身素質和綜合競爭能力差。同時存在著許多外部的市場制約因素。從外部環境看,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無論是產品價格、產品質量、市場占有率等都面臨較大的沖擊,尤其是汽車配套行業所受到的沖擊最為突出。我市現有為汽車、油田配套產品不是市場終端產品,對大企業依附性過強,尤其是汽車配套企業受入世后汽車整車企業的影響,近幾年產品價格逐步下調,最高下調25%。平均每年因產品價格下調,汽配企業減少利潤300多萬元。另外,汽車行業對配套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庫存越來越多,流動資金加大,這些對我們的沖擊很大,面臨嚴峻的挑戰。
三是綜合協調調度工作難度加大。隨著企業改革和民營經濟發展步伐的加快,企業己私營化,計劃經濟時期的行政命令式的指揮調度己基本失去作用,有些民營企業有明確的主管部門,如經貿局、工業控股公司所屬的企業,有些沒有明確的主管部門,這些企業報表非常困難,人難找、找了久托不辦,加之綜合部門人、財、物不足,同時現有民營企業普遍存在不露富思想,產值、效益低報、不報。
二、全市工業提速增效指標預計完成情況
按照白城市提速增效責任目標要求,2005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預計完成工業總產值99000萬元,同比增長23.8%,工業增加值可完成31560萬元,同比增長21.2%,預計完成產品銷售收入89000萬元,同比增長16.2%。預計完成利潤1050萬元,同比增長61.5%。為了確保完成工業提速增效目標,我們加大了經濟運行工業的協調、組織力度。年末預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02000萬元,同比增長27.4%,高于白城市下達我市計劃3.6個百分點。突破歷史記錄,實現兩位數增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可完成31720萬元,同比增長24.2%,高于白城市下達計劃3個百分點。預計完成產品銷售收入93840萬元,同比增長22.4%,高于白城市下達計劃6.2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可完成1250萬元,同比增長92%。高于白城市下達計劃30.8個百分點。工業全部指標預計可超額完成白城市下達的提速增效責任目標。為順利完成提速增效目標,具體將采取以下幾項措施:
一是加快重點企業生產運營步伐。主要抓好軸承集團大安分公司要完成工業總產值2500萬元,同比增長19%;汽車靠背有限公司要完成工業總產值1600萬元,同比增長18%;采油設備廠要完成工業總產值3600萬元,同比增長57%;石油鉆采機械廠要完成工業總產值1000萬元,同比增長20%;稀土永磁電機廠要完成工業總產值2800萬元,同比增長22%;億龍葵花果仁加工廠要完成工業總產值95000萬元,同比增長27%;先達冷凍食品廠要完成工業總產值9500萬元,是上年產值的4倍,其它企業完成指標要比去年同期增長20%以上。
二是加大協調力度。進一步深入企業了解生產經營情況,對生產經營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加大協調力度,確保全市經濟運行工作在平穩中求發展。
三是加強經濟形勢分析研究。及時發現和解決經濟運行中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增強經濟運行工作的前瞻性和預見性,確保運行調節適時適度,有力有效。
三、2006年發展趨勢預測和主要經濟指標安排
2、2006年工業發展趨勢預測。
2006年是“十一五”的開局年,是承前啟后的關鍵年,各項經濟工作都必將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從影響工業企業發展的角度看,我們分析有以下幾個利弊因素。
有利因素:
1、重點骨干企業擴大企業生產規模。軸承、明膠、靠背、安大牧業等企業從今年發展趨勢看,這些重點骨干企業仍會保持穩定增長。
2、總體經濟看好的趨勢不會改變。目前我市經濟運行在快車道上,企業生產步伐加快,產品需求旺盛。
3、新建企業將是我市2006年主要經濟增長點。新建的大安市廣益米業、大安市玻璃工藝加工型企業、大安市龍源化工燃料有限公司、大安市天崗石油支撐劑有限責任公司、兩家子鎮同慶珍珠巖廠等10余戶企業將起到拉動全市經濟增長作用。預計新建企業2006年可完成工業總產值25000萬元。
3、工業集中區的建立和工業園區的進一步完善將進一步拉動全市經濟增長。我市工業集中區“六通一平”工程在2006年將全面完成,這為我市擴大經濟總量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工業園區經濟日漸成熟,工業園區中的企業已逐步成為我市新的經濟增長點,對于推動全市工業的發展,提高產業層次和產品質量、增強企業競爭力將發揮更為積極作用。
4、經濟發展的軟硬環境必將得到更好的改善。從我市“十一五”的規劃中可以看到,重點發展工業仍將是今后幾年我市經濟發展的主旋律,工業強市的戰略不變,而多年發展的經驗將會使政策向發展工業傾斜顯得更為理智和有效。
不利因素:
1、資金短缺的局面在2006年仍不會得到有效改善、資金仍將是2006年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2、產業結構升級面臨嚴峻考驗。隨著我市對外交流進程的加快,我市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等傳統產業將獲得較大的競爭優勢,但我市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為尚無優勢可言,面臨的競爭將更為激烈,推進產業結構升級面臨著嚴峻的考驗。3、隨著民營企業增長,統計局對統計工作要求更加嚴格,經濟運行綜合協調工作將會更加困難。
綜合以上因素,預計2006年規模以上工業將維持22.5%左右的增長速度。2006年主要指標預安排如下: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計劃完成125000萬元,比上年增長22.5%。
--工業增加值計劃完成38750萬元,比上年增長22.2%
--工業產品銷售率達到97%,比上年增長0.7個百分點。
--計劃產品銷售收入完成1100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2%
--計劃實現利潤1400萬元,比上年增長12%
為完成上述目標,主要擬采取以下做法:
1、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加強經濟運行監測分析。一是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全局性分析。要在繼續抓好汽配、石油、服裝、化工、資源加工等重點行業加快發展的同時,重點抓好骨干企業的增產增效工作。抓好軸承廠、明膠股份有限公司、汽車靠背股份有限公司、吉祥米業、安大牧業、葵花果仁加工等10余戶增量大戶的增產增效工作,全年增幅要達到15%;突出抓好正好食品、恒泰食品、春光玻璃工藝制品、石油支撐劑等企業達產增效工作,全年要新增產值25000萬元。并對這些增量大戶和新建企業要制定出增產增效工作方案,加大扶持力度,促其增產增效目標的實現,努力為全市多做貢獻。
2、充分發揮經營靈活的優勢,積極主動融入產業集群的發展。一是要接受大企業、經濟發展大環境的輻射,謀求與大企業走“協作配套、共同發展”之路。以我市石油機械廠、采油設備廠為依托,把我市其它小型石油配套企業整合到一起,想辦法協調好統計局把小型石油配套產企業產值附加到現有統計局微機內的石油配套企業上去。二是要正視本身的缺陷,轉變觀念,創新思維,采取企業攜手共進,在局部空間上聚集而產生規模效應,實現同業聚集、走集約經營之路,重點抓好我市舍力工業園區內的葵花加工企走聚集型發展之路,舍力鎮共有葵花加工企業20余戶,預計年可完成工業總產值2個億,但目前除億龍葵花果仁加工有限責任公司完成產值為9500萬元,其余規模以下企業產值超億元但無法上報。因此下步要想辦法以園區和重點加工企業為依托,建立一個或多個股份公司,把沒有統計上來的數字全部統計上來,提高我市經濟總量。同時,也能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3、建立應急機制,增強保障能力。針對當前經濟運行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經濟運行應急保障預案,建立“反應靈敏,運轉有序,精干高效,保障有力”的應急處理機制,特別是要著力提高應急保障措施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確保關鍵時刻能夠快速反應,有效應對,把負面影響控制在最小程度。近期要重點抓好我市新建企業增進統計局微機內工作,確保我市明年有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各項指標的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