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ede8e"></wbr><bdo id="ede8e"><var id="ede8e"><optgroup id="ede8e"></optgroup></var></bdo>
    1. <sub id="ede8e"></sub>
    2. <sub id="ede8e"></sub>
    3. 18禁无遮挡啪啪无码网站,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2018年亚洲欧美在线v,国产成人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毛片一区二区,国产在线亚州精品内射,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
      首頁 > 文章中心 > 建筑模型

      建筑模型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建筑模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建筑模型范文第1篇

      【關鍵詞】識圖能力;建筑模型;空間想象

      0.引言

      《建筑識圖與構造》課程是高職院校建筑類專業的專業主干課程之一,它所培養的施工圖識圖能力是建筑類專業學生專業基礎技能。通過建筑識圖和建筑構造基礎知識的學習,主要培養學生表達、閱讀和繪制建筑工程圖樣的能力,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房屋建筑施工圖是工程技術界的語言,建筑設計人員所有的思想、意圖都通過圖紙來傳達給建筑施工人員。建筑施工人員也要通過圖紙來理解設計人員的意圖。凡是從事建筑工程的設計、施工、管理的技術人員都離不開施工圖紙,是建筑工程項目施工與管理的主要依據。

      隨著高職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教高[2006]16號文件中明確要求高職教育要加大課程建設與改革的力度,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建筑工程圖紙的識讀教學方法雖在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實際教學中仍沒有得到大的突破和改進,教學改革要求我們不斷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來適應高職學生的認知規律的變化。

      1.施工圖識圖能力培養教學現狀

      近年來,從全國范圍來看,各高校在建筑識圖教學改革都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雖然都引入了項目教學法,注重學生動手實踐,一些相應的課程也做了整合,冠以“……學習情境”,但實質上未對教材內容進行有機整合,仍處于原來的知識理論體系來編排課程內容。很多院校在教學中插入了一周的實訓環節,或者引入實例工程圖紙進行訓練。但在教學中還是傳統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方法,學生在施工圖的識圖過程中從二維施工圖建立三維立體感的認識過程還是比較困難,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的教法單一,不能滿足高職教育要求。再加上高職教學大多采用了“2+1”教學培養模式,大大縮短了學生在校學習理論的時間。因此,高職識圖能力的培養中對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課時相對緊張,需要探索簡單易行的空間想象過程。

      在實習生頂崗實習巡查指導中,我們發現很多建筑類專業學生頂崗實習時還不能全面識讀施工圖,識圖能力在剛剛走上工作崗位時還不能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在學院大力推行“駕證式”考核的教學改革下,我院《建筑識圖與構造》課程經過幾年來的探索實踐, 明確了融“教、學、做”于一體的項目化課程教學模式。課程教學打破了傳統的知識傳授型教學模式, 突出了學生識圖能力的培養, 拓展了學生的職業能力。精心組織教學內容,合理優化,精講多練,在傳統紙質教材和課堂教授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拓展知識面,教學中采用多媒體課件、現場圖片、動畫課件、視頻錄像的方式將復雜的制圖知識及構造工藝進行形象化的表現。其次,充分利用建筑實體模型演示,學院1:1構造模型現場教學等方法,便于學生理解,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隨著近年來高職學生情況以及學生數量的不斷變化,原有的教學方法已不能完全適應學生認知規律的變化,急需探求多種教學方法來適應目前的高職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

      2.施工圖識圖與模型的結合

      建筑模型制作是把平面的設計轉化為真實的立體三維空間或四維空間的設計和藝術創作過程。模型在建筑設計行業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種表達方式。建筑設計師的創意設計要通過模型來展示給非專業人員。相比建筑施工圖而言,建筑模型具有更強的空間立體感,更能很快為學生理解和接受。

      施工圖識圖過程就是將二維設計平面圖轉換為空間立體的過程,無論在施工現場還是在工程造價的算量過程中,技術人員必須運用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讀懂按照一定的制圖規范繪制的二維平面圖紙。高職學生中大多數都是從普通高中升學的學生,對本專業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鍛煉的實踐很少,要想在短時間內實現空間想象能力以及建筑專業知識的共同結合難度較大。因此,很多學生在識圖過程中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圖紙的形成,更不用提識圖過程了。在教學中我們也嘗試了多種教學方法,如運用三維動畫課件模擬施工圖的形成過程。雖然比較形象,但是虛擬課件與實物畢竟有較大的差距。

      我們在建筑構造的教學中引入了小型建筑構造模型的制作,發現模型的制作過程正好是由二維圖紙轉換為三維立體的過程,與施工圖識圖理解的過程不謀而合。由于學校除實訓館外,我們不能找到真正的建筑實體制作現場。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模型,按照一定的比例,將施工圖中的實際尺寸按比例縮小,從而實現將二維施工圖中需要對照識圖的第三個尺寸在實體模型中展示,實現建筑施工圖紙的識讀及模擬應用過程。本法作為提高施工圖識圖能力的輔助手段,發揮了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了學生對專業實踐的興趣,寓學于樂、融學于做中。尤其是在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上,省去了繁瑣的空間想象思維引導過程。

      3.模型制作與施工圖識圖相結合教學法的實施

      3.1設置專業選修課程作為實踐探索

      為使建筑模型與施工圖識圖能結合起來,我們開設了《建筑識圖與模型制作》課程作為建筑類專業選修課作為教學實踐。

      3.2課程教學實踐開展

      3.2.1精選施工圖紙

      圖紙的內容不宜過難,因為學生為剛接觸建筑專業的初學者,對建筑的理解和施工做法的認識較淺。過難的圖紙對于未接觸過建筑模型制作的學生來講在模型的制作過程中不利于發揮,更容易使其喪失耐性,適得其反。故在圖紙的選擇中,我們精心選擇了學生較易理解和接觸比較多的簡單獨院式多層住宅樓作為訓練項目。

      3.2.2設置訓練和考核項目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設置了建筑平面圖識圖和單層建筑模型制作、建筑立面圖識圖和立面模型制作、建筑施工圖識圖與整體模型制作。通過認識建筑模型制作的材料和工具等基礎知識,學生理解了什么是建筑模型制作。通過各層的平面圖與該層的建筑模型制作,熟練掌握建筑平面圖的圖示內容,培養如何從平面圖轉換為三維立體的過程空間想象能力。通過建筑立面模型制作,熟練掌握立面圖和建筑詳圖圖示內容,從模型細部處理培養讀圖能力、簡單色彩搭配處理能力及耐心。最后,基于前面兩個項目的訓練,通過圖紙的對照識讀,完成全套施工圖的識讀,小組合作完成建筑整體模型的制作,作為課程的考核項目。旨在培養學生對全套建筑施工圖的識讀能力,建立各類建筑圖的整體協調性。

      3.3教學方法的推廣

      通過模型制作的實踐,學生改變了傳統的枯燥的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方法,如識讀和繪制組合體三視圖訓練,建筑施工圖的形成動畫模擬等,同時鍛煉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了學習興趣,培養了相互協調的團隊協作精神。

      為此,我們在《建筑識圖與構造》課程的教學中,大膽引入了建筑細部構造模型制作項目,配合建筑構造教學,進一步服務于建筑施工圖識圖教學。通過細部構造模型的制作過程,讓學生理解建筑細部構件的施工工藝過程,掌握構造層次。對照模型與圖紙,從模型制作的過程體驗構造的形成過程,更好地理解了建筑構造,變模型展示教學法為模型形成操作教學法,更好地發揮了模型在建筑識圖過程中的應用,符合高職學生好動手不愛理論學習的認知現狀,提高學習興趣。

      4.結論

      教學實踐證明,建筑模型的制作在建筑施工圖識圖教學中的實施受到了學生的認可,符合從二維圖紙到三維立體的空間想象過程,對提高學生閱讀施工圖識圖能力有較大的幫助。作為《建筑識圖與構造》課程教學的教學方法之一付諸教學實際收效明顯。此教學方法鍛煉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符合高職學生能動手,不愛學枯燥理論的認知情況,在模型制作實踐中通過小組成員相互協調,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建筑施工行業小組分工的團隊意識,同時還鍛煉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耐性。

      【參考文獻】

      [1]金梅珍,呂淑珍,張正平.高職課程項目化教學及“駕證式”考核探索—以“建筑識圖與構造”課程為例[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

      [2]黃正東.建筑施工圖繪制與識讀教學中學生應用能力培養研究[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3(3).

      建筑模型范文第2篇

      關鍵詞: 虛擬校園設計三維建模建模方法比較

      一、前言

      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簡稱VR)是一項綜合集成技術,它涉及計算機圖形學、人機交互技術、傳感技術、人工智能等領域,它利用計算機生成逼真的三維視、聽、嗅覺等感覺,使人通過必要的裝置,可以對虛擬世界進行體驗和交互作用,從而產生親臨真實環境的感受和體驗。

      虛擬現實代表著未來的計算機交互界面,是一種完全沉浸式的交互界面。目前,虛擬現實技術已在醫學、軍事、航空、制造業、建筑、教育、娛樂等眾多領域得到成功的應用。

      虛擬現實強調人的沉浸感,其中最核心的問題是場景建模技術。VR場景中的物體一定要逼真,讓人看到它們就會與現實的相關物體聯系起來,這就要求物體的幾何造型、材質、光影效果等與現實世界的物體一致。現在人們通過不少方法和途徑來實現這一目的,3DS Max和Maya是主要的三維場景建模軟件。

      二、我校實現虛擬校園設計

      基于VRP的虛擬校園,被定義為對現實學校三維景觀和教學環境的數字化和虛擬化,是一個基于現實學校的三維虛擬環境,用于支持對現實學校的資源管理、環境規劃和學校發展。在這個平臺上我們可以設計、開發基礎服務,其中系統漫游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模塊,其前提就是三維建模。在我校省級課題《基于VRP的虛擬校園的設計與實現》中,均采用了3DS Max軟件完成校園內各場景的建模。

      三、建模方法比較探討

      我們在建模之前必須有一個詳細的規劃,前期我們如果不對場景的模型進行很好的優化,到了制作后期再對模型進行優化時就需要重新回到3DS Max里重新修改模型,這樣就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下面以我校虛擬校園室外建筑模型為例,比較兩種不同的建模方法。

      方法一:局部―整體。

      思路:將CAD文件導入3DS Max,使用捕捉工具,分別創建模型的各個組成部分,類似于搭積木,然后優化模型,最后塌陷,使之成為整體。

      室外建模工作量比較大,我們首先必須看懂各種CAD圖紙,然后根據標準的CAD圖紙來創建標準的模型,最后進行材質、燈光、烘焙等操作。我們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第一步:整理CAD圖紙,把各個立面獨立出來,清除不必要的標注、多余的內部結構線條等,然后保存為獨立的CAD文件。使3DS Max文件的場景的尺寸與系統尺寸和要導入的CAD的圖的尺寸一致。

      第二步:將整理好的各個立面的CAD文件導入,分別繪制立面模型,再合成整個模型。

      在操作時打開捕捉工具,以創建墻體為例,根據CAD圖紙繪制墻體的外框,然后擠出得到墻體。門框的處理與之相似,先繪制一個門框的二維線框架,在“Segment”級別下刪除門框下邊的線段,設置門框的寬度,接著將該二維線條轉換成“Poly”物體,在“Poly”的“Edge”級別下選擇門框內邊,在按住Shift鍵的同時拖動鼠標以復制該邊得到門框的厚度。

      其他如窗、陽臺等,分別按CAD圖紙輔以捕捉工具創建。各立面創建完成后,再利用捕捉工具對齊。

      第三步:逐一選擇物體將其轉換成“Mesh”或“Poly”,然后切換到“Polygon”級別下將各個物體之間的看不見的面、重疊的面和相交的面都刪除,再把相同材質的模型塌陷到一起。最后將導入的CAD圖形刪除。

      用這種方法建立的模型(模型為雙面)面數比較多,并且在制作的過程中對象間要進行頻繁的對齊操作,此外需占用相當多的系統資源,若要對模型進行修改,修改的工作量比較大。

      使用該方法創建的我校體育館模型,由9個模型組成,共15327個面(如圖1)。

      方法二:整體―局部。

      思路:根據CAD圖紙,使用多邊形擠出的方法,從整體不斷分離創建出新的模型,最終形成整個模型。

      使用該方法創建模型,前期的準備工作比較重要,必須仔細研究建筑本身和CAD圖紙,考慮如何從整體出發,分別實現各個組成部分的模型創建。在具體實現時清晰的思路會提高操作的可行性和效率。

      以我校體育館模型為例,它實際由體育館和游泳館兩部分組成,其外部形態和貼圖不盡相同,所以在具體操作時我們可分別實現。

      第一步,根據CAD圖紙,按實際尺寸,創建一個“Box”并轉化為“Poly”作為體育館一層整體,然后用多邊形擠出的方法構建其余樓層,得到大概模型輪廓。

      第二步,制作細節部分。比如在創建一樓門、窗、臺階等部分時,先選中有關的邊,進行連接操作并設置切角量,根據實際情況選中多邊形執行多邊形擠出等操作,最后將其從整體分離出去。

      舉一個簡單例子,我們可以將一個多邊形作為臺階的初始對象,連接左右邊,然后分別選中多邊形擠出。如圖2-4:

      用相同的方法創建各對象,包括樓門、窗、臺階、雨篷、走廊等。

      第三步:將材質相同的對象塌陷到一起,減少模型個數,便于后續貼圖操作。

      使用這種方法建立的模型(模型為單面)面數比較少,并且在制作的過程中對象間不必進行對齊操作,若要對模型進行修改,修改的工作量比前一種方法少很多。

      使用該方法創建的我校體育館模型,由6個模型組成,共5333個面(如圖5)。

      比較兩種方法的實際操作,第一種方法容易上手,在模型制作初期效率比較高,但是隨著模型個數越來越多,對齊操作也比較頻繁,容易出錯。有時遇到設計圖和實際建筑細節方面不符合的情況,我們使用捕捉工具輔助創建模型,反而會造成很大的困擾。由于模型面數比較多,我們必須把一些不必要的面刪除,如果還要對模型進行修改,修改的工作量是相當大的。

      使用第二種方法,雖然在創建模型之初我們要花一定的時間分析如何下手,但只要理清操作思路,效率是比較高的。用這種方法創建的模型,不需要進行對齊操作,面數相對要少很多,符合虛擬校園三維模型的要求。如果模型完成后需要修改,修改的工作量較少。當模型全部完工并制作好貼圖后,我們明顯感覺用第二種方法制作的模型精細程度更高。

      四、結語

      由于虛擬校園各場景建模的工程量比較大,選擇相對高效的建模方法,對節省系統資源、模型集成和場景漫游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僅以建筑模型的創建為例,除了建筑物,其他輔助設施也是必不可少的,包括道路、植物、人物、車輛等,這些三維模型的創建有著不同的方法和技巧。目前,我校《基于VRP的虛擬校園的設計與實現》課題組在學校各方面的配合支持下,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我們將在實踐中不斷摸索虛擬現實中的三維建模。

      參考文獻:

      [1]萬寧,馮梅.關于虛擬現實中的三維可視化建模技術.應用技術,2007.1,(1).

      [2]余莉,王乘.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數字校園三維仿真系統.計算機仿真,2004,VOL21,(4).

      [3]董浩明,陳建國,葉儉建,陳定方.虛擬現實建模方法研究.湖北工業大學學報,2005.6,VOL20,(3).

      建筑模型范文第3篇

      [關鍵詞]建筑學專業 新生 建筑模型 設計思維

      [中圖分類號] TU20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5)06-0121-03

      一、研究的背景

      南昌大學建筑學系成立于1959年,有著較長的建筑學教學歷史。1961年,由于國家經濟困難,建筑學專業停止招生。1993年,南昌大學成立,獨立組建建筑系,建筑學專業學制改為5年。2013年,建筑學專業通過了高等學校建筑學專業本科教育評估。

      建筑學專業從2005年開始開設了“建筑模型制作基礎”課程,開設這門課程的目的就是想利用建筑模型制作這種獨特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模型制作動手能力、立體空間思維能力、方案推敲及設計創作能力。

      我們課題組編著了專門的《建筑模型制作指導書》,在指導書中我們設置了四個課題,有立體構成課題、坡屋頂制作課題、室內設計課題和最終成果模型,以期通過每一個課題的訓練使學生達到培養目標。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們發現這些訓練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建筑模型制作能力以及設計創作水平的提高。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對一些學生做了一些訪談與問卷調查,目的在于了解學生對該課程的認識與看法,從得到的反饋意見中,我們發現課程中的有些課題學生感覺到枯燥,還需完善。

      圖1-1 模型制作時學生們的難點統計圖

      針對圖1-1中發現的問題,全體授課教師討論研究并及時做出了調整。

      2011年我們將《建筑模型制作指導書》中的四項課題增加到八項課題,可供學生選擇。同時針對學生反映的模型制作時間比較緊張的問題,在最終的成果模型中允許由3到5名學生組隊完成,這樣既提高了模型制作的效率又能培養學生集體分工合作的能力。

      2013年6月,擔任建筑模型制作課的所有教師又經過反復多次的討論,重新確定了建筑模型課的教學方向與對學生的要求,每一個課題都要根據教學目標來確定。實踐再次證明了我們進行的教學研究是頗有成效的。

      二、如何通過模型讓建筑學專業新生理解建筑設計

      根據我們近幾年的觀察與調研,如今的建筑學專業新生有幾個顯著的特點。(1)90%以上的學生沒有美術功底,這樣他們對于圖形的構成與立體空間變現能力要顯得薄弱一些。(2)大部分的學生動手能力非常差,比如每一次的模型制作時都有同學不小心,比如把材料切歪或者切到手指。(3)相關知識欠缺,對于建筑的構成、建筑的結構材料方面的知識基本是空白。(4)缺乏創新性的思維,一直以來很多學生只是會單一的模仿,很少學生有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與能力。

      針對這些環節,我們設置了四個新的課題,通過四個課題的訓練使初入建筑專業的學生可以克服一些學習建筑學的困難,迅速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

      下面我們逐個分析各個課題。課題一是“造型與主題模型”,本課題的任務就是讓學生用熱線切割機來切割泡沫乙烯材料,切割出方塊、三角、圓等形狀的成品。然后固定粘貼在A3大小的底板上,布置的方式由學生自行考慮決定,構成以美觀悅目為原則。最后給自己的作品定義一個主題。

      本課題的目的就是:(1)使學生熟悉模型制作工具和機械的使用,特別是對熱線切割器的使用。通過熱線切割器對泡沫苯乙烯材料進行的切割練習,是針對今后的模型制作中方案階段的研究模型以及主體建筑的周圍模型制作的一項基本訓練。(2)利用切割出的成品進行立體構成訓練,引導學生掌握運用形態構成的一些基本方法,提高學生的構圖與審美能力。

      課題二是“結構與受力模型”,本課題是第一個課題的延續,而采用的材料有所改變,要求學生了解各種材料的性能,同時了解第一個課題模型的結構與受力。

      第二個課題改變了模型制作材料,不再用泡沫乙烯材料了,同時要考慮構造物的支撐等機構問題,所以增加了制作難度。這個模型的制作使學生開始思考自己第一個模型的結構,開始研究材料與材料的連接和支撐等受力問題,同時也讓他們去尋找更多的材料,了解這些材料的特性。

      第三個課題“肌理與色彩模型”,這也是第二個課題的延續。我們讓學生專注于材質與色彩的研究,同時也讓學生專注于空間的研究,因為這個課題更為具體,可能是一座小型建筑,可能是一個小空間的室內。

      這個模型是更為精細的模型制作階段,課題的目的就是讓學生發揮想象力,尋找更多的模型制作材料,研究材料的肌理與色彩。

      最后一個課題是我們一直沿用的“建筑成果模型制作”課題,該課題是以建筑大師的作品為題材,偏重于現代建筑,讓學生做一個完整的成果展示模型,包括建筑所處的周邊環境制作。

      該課題的特點是:我們盡量讓學生選擇規模不是很大的建筑,比如柯布西耶的“薩伏伊別墅”、賴特的“流水別墅”、密斯的“巴塞羅那世博會德國館”等;并且我們安排學生分組完成最終成果模型,他們中有的同學可以查資料,有的同學可以準備材料,然后大家一起共同完成,在制作過程中他們體會了團體合作的工作方式,這對他們將來的設計競賽和走向工作崗位都有很大的幫助。

      在一年級的第二學期,我們的建筑設計課程中有了較小的建筑設計環節,學生開始應用各種表現方法,而模型表現是使用最多的一種,因為它非常直觀。這使學生從建筑的結構、材料、空間以及建構都有所了解,對建筑設計的理解也從模糊變得越來越清晰。

      我們的模型制作環節,的確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了建筑抽象思維的方法并且開始了建筑設計入門。

      三、建筑模型教學改革的要點及教改成果

      本次建筑模型改革的要點就是實現開創性的教學,我們并沒有完全讓學生去單純模仿。

      改革主要是針對建筑學一年級新生的,我們調研了很多優秀院系建筑學專業的教學方法,不斷完善整合,最終成為建筑模型教學中自己的特色。

      我們同時在二年級的設計課進行了細致的觀察,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建筑設計學茫然無措,不知從何下手。這些學生一年級時單純的注重制圖、表現訓練,注重在二維圖紙上反復推敲三維空間,沒有經過一個完整設計制作過程。顯然,通過模型制作過程的安排,學生設計能力會提高顯著。

      學生也普遍反映建筑模型對他們的空間構成、形體造型及功能組織都有著融會貫通的作用,從而對建筑設計中的重點和難點都有深刻的理解。

      本次研究要點如下:要點一,三維空間的認知;要點二,“結構關系的表達”;要點三,“色彩與材質的表現”。

      模型制作課程中強調三個要點,也就是培養學生的“三維空間的認知”、“結構關系的表達”以及“色彩與材質的表現”能力,我們并沒有教學生如何做設計,而是通過模型制作過程讓學生知道該怎樣去思維去辨別建筑的結構以及材料的質感和色彩的搭配。這種潛移默化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理解到設計并非是片面去模仿與抄襲。

      二年級的設計課程中,我們要求學生制作“工作模型”,通過制作“工作模型”的推敲過程,空間環境的認知,使學生對建筑構件的結構關系認識得更為清晰,同時也可以研究建筑材料的色彩與質感。

      這次教改的成果很顯著,具體表現有以下幾點:

      (1)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強,更能注重模型制作,模型制作質量越來越好。(2)學生的思維完全被解放,從他們二年級的作品中我們發現設計方案大多比較靈活,打破了以往的保守思維。(3)建筑設計基礎教學課程中表現能力有所提高,特別是構圖能力。

      四、探討建筑模型制作的發展方向

      通過這次教學內容的改革,我們發現了如何通過模型制作來培養專業新生對設計思維的理解,同時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明確了將來的發展方向。

      我們將同一屆學生的二年級的設計課成績與學生的一年級的模型成績比較發現,擁有過硬的模型制作素質的學生,在設計課的表達能力與表現能力、綜合能力上都比較強,設計思維能力更要比其他同學高出一籌。

      模型制作基礎課程的將來如何發展?該課程的存在是否有必要?課題小組教師與其他專業教師進行了多次交流后,得出的結論是:該課程的課時雖然只有32學時,但是的確也占用了學生的專業學習時間,應節約課時讓沒有模型制作經驗的學生在短時間內成熟起來;我們可以通過專題講座的形式來進行模型制作的教學,同時在設計課程中穿插模型制作,讓學生一邊做設計一邊做模型。

      在一年級“學科導論”課程教學中設立一個“造型與表達”的環節,讓學生接觸各種模型制作材料與制作方法,同時又能發揮自己的創意,這樣的教學內容更具特色。

      同時我們也可以每年舉行一屆模型制作比賽,讓學生主動參與模型制作,并且將模型實驗室對學生開放,學生可以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隨時進行模型的制作。

      總之,教學不斷創新與完善,必然形成新的課程教學特色,也會出現更多優秀作品與更好的教學成果。這些設想也許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內容,但必將激勵著我們將建筑學專業一年級教學改革繼續向前推進。

      [ 參 考 文 獻 ]

      [1] 沃爾夫岡科?諾,馬丁?黑辛格爾.建筑模型制作模型思路的激發[M].劉華岳,譯.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

      [2] 弗蘭姆普敦k.王俊陽,譯.建筑文化研究――論19世紀和20世紀建筑中的建造詩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3] 許勇鐵.建筑設計基礎課程設置的探索與實踐[J].福建建筑,2008(12).

      [4] 馮金龍,趙辰.關于建構教學的思考與嘗試[J].新建筑,2005(3).

      [5] 常工,王珉,蒙小英.跨學科建筑設計基礎課程教學研究[J].高等教育,2011(1).

      [6] 李真.建筑學專業建筑設計基礎課程教學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7(24).

      [7] 方翊珊.建筑學設計基礎教學的若干思考[J].華僑高等教育研究,2005(2).

      [8] 顧大慶,單踴.東南大學建筑學院建筑系一年級設計教學研究――設計的啟蒙[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收稿時間]2014-12-10

      建筑模型范文第4篇

      建設設計參數可以使用模型進行分析,步驟如下:一是確定系統的分析模式,排列好系統中的所有元素,將系統中各個元素之間的區別與聯系理順;二是根據不同元素之間的關系,構建元素關系網,利用網絡圖表明確其內部之間的邏輯關系。要想將關系網內部元素的聯系整理清楚,就必須對每個設計參數之間的聯系進行細致的分析和研究,研究時可以根據建筑工程學、結構工程學以及其他建造工程學進行具體的分析,根據不同的理論依據,找出其內在的聯系,進而進行整體的分析和研究;三是建立要素關系網,利用元素之間的聯系和不同建立的網絡圖,分析和整理出系統內部之間各要素的鄰接矩陣,為之后的計算奠定基礎;四是相關數據按照要素的鄰近矩陣進行計算;第五,可達矩陣具有鮮明的層次,層次的排列由元素的組合以及個數決定,含元素最多的排在整個可達矩陣的左邊第一位,從左往右以此類推[3];第六,由于元素之間存在著聯系和差異,因此每個元素不僅具有層級關系,還相互之間互相影響和制約。如圖1所示為各個元素之間的關系圖。

      2構建模型的分析與討論

      參數與參數之間的聯系非常緊密,每個參數的設計和計算都需要嚴格的進行,如果其中的某個參數有所變化,那么其他的設計參數也會隨之產生變化,從而對工程造價有所影響。例如在進行墻體設計時,雖然墻體的工程造價所占比重比其他工程造價所占比重高,但是也會受到其他參數的影響,如果在進行工程總造價的計算時單是將墻體的數據作為主要的造價因素進行考量顯然是片面的、不合理的。因此根據對ISM模型進行分析發現,對造價影響越高的參數,往往都是最高層級的參數[4]。在整個工程項目的決策階段,設計參數可以按照建設的施工規模利用分析模型進行預算,計算出設計方案后,得到結構形式、平面結構、建筑層數等方面的相關資料,這些資料可以幫助細化估算的內容,使其結果更為準確。

      3對ISM的多元線性回歸的分析以及計算

      研究所使用的工程項目為十八個小高層住宅樓,其相關的價格信息都有具體的參考數值,住宅樓位于市區,樓層的結構多以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為主,樓層定為9到19層之間,因此可以選擇2到18號住宅樓來進行研究分析,分析方式為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由該方法得多回歸的方程式,然后利用1號住宅樓來進行方程式的檢驗。方程式中Y代表因變量,表示建筑安裝單方造價,而X1到X6代表自變量,分別表示為X1:建筑規模,X2:建筑總高度,X3:建筑周長指標(平面形狀),X4:樓層層數,X5:樓層層高,X6:戶型;因此方式是可表示為:Y=b+b1X1+b2X2+b3X3+b4X4+b5X5+b6X6其中b為常量,b1、b2、b3、b4、b5、b6為系數。除此之外還需要用Excel表格對具體的數據進行詳細的分析,如2到18號住宅樓的多元性回歸分析,其中Y所代表的是工程單位面積造價,X所表示的是各類設計參數,如表1。由于F=9.59×10-8低于0.001,有比較明顯的回歸。經計算工程的估算造價為2173(元•m-2),實際造價為2221(元•m-2)。估算偏差為48元•m-2。由此可知,利用ISM和多元回歸分析的措施建立估算模型非常容易,并且估算誤差在5%以內。如果使用普通的方法造價誤差只能控制在5%左右。因此,使用模型計算的到的造價估算偏差是合理的。除此之外,還需要注意的是對參數之間的客觀分析。在進行多元回歸模型的分析和研究時,可以將多一些的參數作為自變量進行參考,這種方法可以幫助工程進行詳細的造價分析和研究,從而計算出更為準確的數值。應用回歸分析方法的前提條件是保證每個自變量具有自己的獨立性,但是在實際的工程施工過程中,各自變量之間是有聯系的,不可能完全獨立于其他自變量而存在,因此所要側重的重點則改為對影響程度較大的自變量進行研究。在ISM模型的基礎之上,研究、分析了影響工程造價的相關參數,這類參數的相互之間影響程度較小,不會產生嚴重的制約效果,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工程造價計算的精確性和穩定性,具有良好的估算效果,方便人們在工程前期使用。由于建筑各類設計參數之間的相互變化會影響到工程造價的結果,因此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對參數進行系統化的分層,得出結論為處在越高層級的設計參數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就會越高[5]。而經過實踐證明,在整個住宅建筑施工中,包括建筑外觀、建筑高度、建筑規模在內的很多參數都會對工程的施工成本造成較大的影響。結合解釋結構模型與多元回歸分析法進行參數的確定,通過實例證明,自變量的選擇要想保證科學合理,就必須選擇對工程造價影響大的參數,并且在估算模型上也要進行選擇,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確保工程估價的精準度和效率。在進行參數確定時,需要對“解釋結構模型+多元回歸分析模型”中所有參數進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明確參數之間的聯系和不同,分清楚參數之間的先后關系和主次地位,整體設計原則也要符合客觀實際。

      4結論

      建筑模型范文第5篇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建筑模型;運用

      1 項目教學法概述

      大約一個世紀前,美國教育家克伯屈(1871―1965年)首次提出項目教學法,并且將其發展成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隨后逐漸被各國廣泛接受并應用在實際教學中。一般認為,項目教學是通過“項目”的形式進行教學,而“項目”可以是一個需要認識和解決的特定問題,也可以是一個以生產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為目的的任務。項目教學是一種建立在構建主義理論基礎上的教學形式,與傳統的教學方式有著本質的區別。在項目教學中,教師以課程內容和學生的學識積累為基礎,提出一個由復雜真實的問題和精心設計的任務構成的“項目”,并為學生構建一個開放、互動的學習環境,學生以小組或個人等不同組織形式,圍繞“項目”,通過查找文獻、調查研究、討論等方式展開活動。整個項目活動都是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探索研究完成,是一個重過程、重應用、重體驗、重全員參與的教學過程。

      2 園林模型設計與制作教學現狀

      2.1 學生學習情況

      高職高專的學生在經過系統的美術、構成以及材料等課程的學習后,在平面和立體構成、色彩、材料運用等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知識與技能,為建筑模型設計與制造的課程教學打下了基礎。

      2.1.1 學生缺乏對模型制作課程的正確認識。

      在很多學校,建筑模型設計與制作課程總學時減少到40學時左右,與眾多設計課相比,其分量在減少。不少學生把精力投入到學習設計軟件上,認為今后主要是從事設計或管理工作,對模型制作技能要求不高,只要了解一點就可以了。在教學過程中表現為學生投入學習的精力不多。

      2.1.2 學生缺乏將平面設計轉換為立體模型的空間分析能力。

      建筑模型設計與制作課程主要是為了訓練學生將平面設計成果轉換為立體實物模型的能力。這些能力包括設計分析、空間想象、過程解析、實踐動手方面的能力。學生前期的設計課程學習都是以平面為主,很少接觸立體空間的分析,立體構成方面的內容也較為缺乏,使得學生在將平面設計圖轉為立體模型時,對尺度、比例及細節方面把控不足。

      2.1.3 學生缺乏對各種材料的模型制作方法全面了解。

      對于同一種材料有許多可以采用的成型加工方法來制作模型,但在教學中,由于學校的不同,或教師之間的興趣不同,選擇實際模型制作的方法和過程有差異,每位學生實際參與制作的模型數量有限,掌握的模型制作經驗不夠全面。學生在完成本課程學習后仍缺乏正確選擇模型制作方法與工藝的能力。

      2.1.4 學生掌握的模型制作技能和水平普遍不高。

      表現性模型非常強調模型的真實感,在制作模型時學生應能正確感知精度非常關鍵。由于學生的實際經驗不足,操作技能不高,在模型制作過程中處理造型、結構、保證尺寸精度、表面肌理效果方面與要求都有很大差距。

      2.1.5 學生缺乏模型制作的綜合訓練。

      雖然在模型制作課程之前開設了必要的基礎課,但許多學生并沒有認真考慮各門課程之間的必然聯系,以致制作的模型作品與設計圖對比有差距、用人體尺寸檢查不夠合理、分析色彩搭配不夠協調、選用材料與工藝不夠正確等,就是到了畢業設計階段,這些問題還是經常出現。因此,加強模型制作的綜合訓練,是模型制作課與其他專業課和實踐課程需要共同解決的問題。

      2.2 課程教學情況

      目前的建筑模型制作課程的考核和評價系統主要以過程評價和成果評價為主,主要針對學生理論結合實際的效果進行考核,缺乏對學生在理論知識掌握方面的考核評價。由于模型制作實訓的過程主要以團隊合作的形式展開,很難對團隊中的每個成員做出準確的評價。雖然現在國家已經有相關的建筑模型制作員的專業教程和考核標準,但偏重于理論知識的考核,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由于模型制作課程課時量的限制,理論教學相對薄弱,對學生理論知識掌握的考核存在難以實施的問題。由于建筑模型制作課程現在處于起步探索階段,各個院校的考核項目和標準都有所不同,所以要形成完善的考評系統,還需要花費一定的實踐進行探討和研究。

      2.3 實訓條件情況

      目前國內各大院校開設的建筑模型制作課程,其實訓過程主要著重于建筑實體和小型規劃上面。模型制作課主要是相關設計課程的輔助,培養學生設計創作、動手制作和立體空間思維三方面的能力。目前的實訓教學手段主要著重于鍛煉學生的設計能力,沒有針對模型制作行業進行教學實訓。而且,由于成本和加工機械等方面的因素,一些模型制作行業中大量采用的材料很難在實訓教學過程中采用。一般來說,學生的建筑模型作品主要以“工作模型”和“方案模型”為主,相對簡單,其設計的圖紙常存在片面考慮局部和對比例大小掌握不好等問題。建筑模型的實訓教學需要具備一定面積的實訓場地,但由于教學投入的問題,目前很難提供設備完善和系統化的實訓場地。

      3 在《建筑模型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中如何實施項目教學法

      3.1 課程教學內容的選擇

      建筑模型設計與制作課程在不同專業中的針對性不同,園林專業主要以綠化設計為主,景觀專業主要以景觀小品設計為主,城鎮規劃專業主要以建筑及建筑整體空間營造為主。在課程主要實踐教學內容的選擇時,根據地塊大小、設計比例、物件尺度、精細程度以及表達目的等方面的要求,不同的專業在課程教學的設計、組織、流程、考評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別,從而體現課程的針對性,使課程教學效果達到最佳。

      3.2 課程教學設計的組織

      針對本專業的教學特點及學時安排,結合建筑模型設計與制作課程將課程流程分為基礎知識、模型設計與制作、模型展示與表現三個項目階段,詳細內容及任務分配如下表1:

      3.3 課程教學任務設計

      課程教學任務設計,見表2。

      3.4 課程教學進度設計

      課程教學進度設計,見表3。

      3.5 教學考核方案設計

      本課程的考核方案考慮到教學的特點,結合高職高專職業教育的需要,采用工作過程評價和工作成果考核的方法展開,將學習的過程和成果以職業工作的形式表現出來,具體內容見下表4。

      4 總結

      基于項目驅動的教學將教學從傳統的以“教”為中心轉向以“學”為中心,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綜合運用各種知識解決部里的能力、終身學習的能力以及與他人分工協作的團隊意識。在實施項目教學法過程中,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園林系城鎮規劃專業學生參與完成了廣西首屆園林博覽會柳州園模型制作、柳州市柳侯公園“中華園”模型制作,這兩個作品分別被遴選為優秀作品參加了2012年、2013年中國-東盟學生技能展,2015年完成了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校園景觀模型制作,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參考文獻:

      [1]馬鵬超.項目教學法在建筑力學教學中的運用[J].江西建材,2015(15).

      [2]王華.行為導向教學法在項目化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與職業,2015(11).

      [3]羊雙全.項目教學法在園林技術專業中的運用[J].美術大觀,2014(9).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京热大乱系列无码| 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视频欧美| 午夜成年男人免费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91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一个人看的www视频免费观看| 鲁一鲁一鲁一鲁一澡| 潘金莲高清dvd碟片| 国产粉嫩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电影| 欧美性xxxxx极品| 日韩日韩日韩日韩日韩熟女|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院|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 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18禁| 亚洲综合色区另类av|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 天堂av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偷拍另类A∨| 国产精品女人毛片在线看| 午夜福利yw在线观看2020| 国产不卡av一区二区| 欧美肥老太交视频免费| 又大又紧又粉嫩18p少妇| 蜜臀av午夜精品福利| 国产激情视频在线观看首页|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jk白丝喷浆| 久久精品一本到99热免费| 欧美做受视频播放|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 高清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99| 亚洲色欲色欱WWW在线| 97欧美精品系列一区二区| 幻女free性俄罗斯毛片| 五月天免费中文字幕av| 在线观看成人年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国语对白一区二区| 欧美黑人大战白嫩在线|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