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交規試題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現象;對策;規范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6-0117-02
2013年10月14日,我參加了縣教研室開展的小學數學“講評課”專題研訓活動,觀摩了一節五年級《第四單元檢測》講評課,聽取了教研室潘秀紅老師《我對小學數學講評課的思考》的主題講座,讓我對講評課有了全方位、嶄新的認識。對講評課,我既熟悉又陌生。每個單元教學結束后,自己都會對教學質量情況進行一次檢測,同時每次檢測后也會有相應的講評課,這樣一個學期算下來,也上了十節左右的講評課,但對講評課具體承擔的教學目的、有一個什么樣的教學流程、有哪些有效的教學策略,等等,真的不是那么清楚。參加這次活動以后,對講評課有了下面的一些想法。
一、現象與對策
1.教師對講評課的感覺是郁悶加煩躁。“這么簡單的題,竟然還有人要錯!講了這么多遍了,學生還是不懂!”講評課的“講”就是教師的一言堂、一遍又一遍、一講到底。“評”就成了對學生錯誤的批評與打擊。因此,上好講評課,首先要提升教師對講評課的認識,“評”是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對檢測情況的評價,評價以鼓勵為主、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為目的。“講”是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對自己的檢測情況自主分析、自查自糾,或通過合作交流、互幫互助解決存在的問題。
2.逐題一一講解。教師從填空、選擇、判斷……一個不漏,講得口干舌燥,而學生是越聽越沒有興趣。其實,每次檢測,尤其是單元的檢測內容是有重點的,題型之間圍繞知識點是有聯系的,教師要抓住這種聯系,把知識由點及面,以體系的形式呈現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節省時間又提高了效率。
3.一張試卷一支粉筆的講評課以及滿黑板的板書。閱卷時已經對學生的情況、對卷面的情況了然于胸了,不需要做什么準備直接進課堂講評,結果滿滿一黑板,學生的板演、教師的舉例,等等。我倒認為,在進行講評課時,有一樣教學媒體必不可少――實物投影。用途一:展示學生的卷面。把優秀的答題、清潔美觀的卷面進行展示和表揚,對進步學生的答卷進行對比與鼓勵。用途二:把學生不同的錯誤呈現出來,作為教學資源,用來分析成因、需求對策,既幫助錯題學生加深了對錯誤原因以及改進方法的印象,又是對其他學生的一次借鑒。用途三:呈現學生獨具一格的解題方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黑板上留下的應該還是梳理好的重難知識點。
二、規范教學
(一)課前
1.認真閱卷、進行數據統計與必要的分析。
2.簡單的教學設計。(對不同題型中同一知識點進行分類、典型錯題的鞏固練習設計、合理的小組組建等。)
(二)課堂
1.情況分析。通過考試成績數據,讓學生對這一次的檢測情況有一個比較全面清晰的認識,同時通過數據對比,表揚取得進步的學生。另外,教師還應先對試卷進行認真的分析,提高針對性和實效性,明確學生在哪方面學習基礎好,哪些方面知識有缺陷,從客觀上分析試卷,研究學生基礎知識與學習能力情況,明確當前的教學基本情況及改正的意見。在學生的試卷批好后,要做大量的統計工作,比如選擇題,每一小題的錯誤率是多少,哪些題目學生的錯誤較多,再如,對于主觀性題目,分別統計出每一小題的得分量,然后再分析學生錯誤的原因。以便了解學生知識和能力的缺陷及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只有在教學雙方彼此了解的前提下,試卷講評課才會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
2.自主分析訂正。教師講評完后,應要求學生將答錯的題全部用紅筆訂正在試卷上,并把自己在考試中出現的典型錯誤的試題收集在“錯題集”中,并且老師要把試卷保存好,待到復習時,教師再把試卷發給學生,讓學生重做紅筆訂正的題目,最后抽時間再讓學生獨立完成錯題集上的試題。使學生的復習有針對性,避免了機械重復,提高了復習效率。課堂上給學生獨立思考與訂正錯題的時間,能讓一些由于非智力因素造成的錯誤及時糾正過來。
3.同桌交流與互助。同桌內合作分析問題、訂正錯誤,發揮優秀學生的指導作用,讓其在幫助人的同時進行“再學習”,困難學生的一部分錯誤在他人的幫助下加以解決,生生之間的互動、互幫互助是這一環節的主要學習方式,教師進行巡視,適度地參與到小組內的活動中去。
4.組際之間的交流。將同桌之間無法解決的問題呈現出來,在組際之間進行探討,形成思路、優化方法。教師以引導者的身份適時點撥與指導。四人一個小組互幫互學,提出自己的錯題、難題、分享題,互相評價。一份試卷,學生出錯的原因可能很多,也因人而異,老師的“點評”中一定還有許多“漏網之魚”沒有講到,這時讓學生提出自己做錯的問題,通過小組討論,自己要能說出錯因和解題方法。因為這樣做印象會更深刻,不易忘記。改錯后,小組成員交流各題的解題方法,分享各自的發現、方法。教師巡查活動,要多一點啟發引導,少一點告訴講解。
5.鞏固練習。教師應當圍繞著試卷中所出現的一些問題再精心設計一份針對性的練習題,作為講評后的矯正補償練習,讓易錯易混淆的問題多次在練習中出現,達到矯正、鞏固的目的。使學生從各個角度來加深對該問題的理解和掌握。并從中總結出解題的規律與方法,使學生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事半功倍,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新一輪的體育課程教學改革中,指導學生從事科學的體育鍛煉,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仍然是體育課程的根本任務。
未來三年,我做出以下幾個方面的體育工作思路。
2011—2011年度目標
一、能力培養及常規工作:
1、堅持不懈地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認真參加各級各類的培訓活動。
2、認真鉆研教材,認真備課,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認真上課,提高40分鐘效益。多聽課、評課、做好教學反思。
3、認真學習先進的體育教育理論,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4、認真抓好學生體育活動,保證學生每天的活動量。
2011---2012年度目標
二、積極參與各項教研活動
1、教學中要有機結合,體現學校各種活動的特色。
2、認真進行每一次的教研組活動,做好記錄,認真研究學習。
3、通過教學貫穿德育工作,使德育能滲透于體育教學中。
2012---2013年度目標
三、學校運動隊及各項評比:
1、我要帶好自己的運動隊,培養后備人才,打造二線梯隊。做到堅持高質量的訓練,在各級各類的比賽中能取得好的成績,為學校爭光添彩。
幼兒園小班體育活動教案:小烏龜運糧食
活動目標:1、學習手腳著地爬的動作。2、聽信號做動作,做到動作靈敏協調,初步樹立自我保護意識。3、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活動準備:1、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小布袋、烏****飾;大鼓一只。2、設置情景:樹林、山洞。3、房子一座。
活動過程:
走進《玫瑰與教育》,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她對教育事業的摯愛,對教育理想的追求,對教育人生的塑造,更多的則是感受到竇老師的獨立思考、獨家發現和獨特表達等個性特征的彰顯。這本書中我想提及最多的詞語就是“讀書”二字。“讀書-思考-實踐”是這個時代的老師應當靜下心來要做的一件事,這也是要成為一個有專業尊重的教師的必由之路,作為學生要讀書,作為教師更要讀書,我理解學生讀書貴在培養興趣,所以只要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即可。教師多讀專業書籍固然是應當的,但更應當多讀一些名著、專著等等,“修身養性、凈化心靈”不敢說!但多多少少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培養我們的愛好。從竇老師的這本書中我理解,教師應當是要培養讀書的習慣的。
從《玫瑰與教育》中我體會到讀書的重要,作為教師更應做好“讀書-思考-實踐”。竇老師是一名語文教師,書中寫的都是她教學生活中的隨筆和感想,從書中我看到了她那淳樸、自然的人格魅力,心中盛滿陽光,懷著一顆感恩心為人處事的竇老師。這本書中,竇桂梅并沒有講大道理,也沒有羅列出許多原則和規律,而是選擇了一個新的視角:從研究教學活動中的“細節”入手,從一些我們常常熟視無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見大,見微知著,讓讀者自己去悟出“規律”。
讀了《玫瑰與教育》后,我想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勤奮地閱讀成就了她的美麗和深刻。請看她是怎樣看待閱讀的:
“讀書,使精神高貴而豐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闊遠;讀書,讓我在有限的從教時間內,實現自身的無限。”
“讀書,是我心靈的振翅;讀書,是我精神的呼吸。”
“讀書雖不能改變人生的物象,但可以改變人生的氣象。”
“外在的形貌基于遺傳,是難于改變的,但人的精神卻可因讀書而蓬勃蔥蘢、氣象萬千。”
關鍵詞 城市軌道交通 曲線超高 欠超高 過超高 鋼軌磨耗
1概述
城市軌道交通區間線路長度一般為1~2km,車輛加速及減速較快,列車在同一線路曲線(特別是較長的曲線)范圍內運行時,最高速度與最高速度差異較大,新版的地鐵設計規范(GB501572003)僅給出了軌道曲線超高的計算公式及允許的最大欠超高,一些相關的設計手冊及資料也未有論述,難以應對在設計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復雜情況,本文詳細論述了曲線軌道超高的設置方法及設置超高時需注意的問題。
2曲線超高計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