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世界地球日手抄報內容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4.22地球日活動方案一、活動背景
今年我國“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珍惜地球資源 轉變發展方式”。今年“世界地球日”宣傳的重點是: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樹立善待地球人人有責,節約資源可以從身邊做起,從自身工作做起的全民意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校創建“綠色校園”的辦學宗旨,要求全校師生員工,人人具有良好的環保意識,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增強環保意識,自覺成為一名環境保護者、促進者、共同努力,為環保事業多做貢獻民,使我們生存的環境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新鮮。
4.22地球日活動方案二、活動目的
本次舉辦的圍繞“地球日”這一主題的為期十天的系列活動,結合我校特點,讓同學們在輕松自如的氣氛中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以增強學生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激發對地球的熱愛之情和環境保護的意識。并且學習收集、分析環境情況及資料的方法,利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表達希望和建議的方法。
4.22地球日活動方案三、活動主題
做地球媽媽的好兒女
4.22地球日活動方案四、活動時間
20xx年4月18日20xx年4月27日
4.22地球日活動方案五、活動內容
設計一張手抄報、辦一期黑板報、舉行一次班隊或班團活動。具體安排如下:
時間活動
18日-22日手抄報大賽(了解環境現狀)
23日-24日優秀手抄報展(激發環保意識)
25日-26日辦一期黑板報(宣傳環保)
27日班隊或班團活動(強化環保意識)
4.22地球日活動方案六、部分活動詳細計劃
(一)設計一張手抄報
活動背景:
隨著全球經濟的不平衡發展,全球環境不斷惡化:森林面積縮小,全球氣候變暖,物種迅速減少,空氣嚴重污染……作為少年兒童的我們對地球媽媽的認識有多深,對環保知識了解有多少,又應具有什么樣的環保意識呢?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
活動名稱:
“了解地球媽媽”手抄報大賽
活動目的:
收集地球現狀材料,了解“地球日”的由來,了解環保知識,激發環保意識。
活動時間:20xx年4月18日-20xx年4月24日
活動對象:20xx年級所有學生
人員安排:評審人員6人,展區負責2人,展區秩序維護4人。
活動流程:
1、收集材料、整理材料。
2、自由設計,組合辦報。
3、評出一、二、三等獎。
4、為獲獎者頒獎。
5、展出優秀小報。
(二)辦一期黑板報
活動名稱:
“地球只有一個”主題黑板報
活動介紹:
宇航員在太空看到地球時發出感嘆:“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我們知道地球不能克隆,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利用黑板報這一班隊(團)活動的陣地,進行宣傳,無疑會促進同學們的環保意識的形成。
活動流程:
1、收集、整理資料,設計宣傳語。
2、辦黑板報。
3、相互參觀。
(三)舉辦一次班隊(團)活動
活動背景:
科技高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存在的環境問題卻不是一件小事,作為地球未來的主人,我們能無動于衷嗎?趕緊行動起來,我們一起保護地球,做地球媽媽的好兒女吧!
活動名稱:
“做地球媽媽的好兒女”班隊(團)活動
活動時間:
20xx年4月27日班隊(團)活動時間
一、目的
策劃貼近群眾生活的多種環保主題活動,團結社會各界力量,激發公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生活方式,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在全社會營造人人、事事、時時、處處崇尚生態文明的社會氛圍,凝心聚力共同建設美麗德陽。
二、主題
“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共建共享生態德陽”
三、全年活動安排
(一)活動宗旨
創新開展傳統主題宣傳活動,以環境日、國家憲法日、生物多樣性日、低碳日、臭氧保護日、國家安全教育日等紀念日為契機,針對各個重點群體,策劃和組織高規格、新形式、參與廣、影響大、效果好形式多樣的系列宣傳活動。
(二)活動簡述
1、環保尋寶游戲
推薦時間:4月(世界地球日)
活動內容:在全市范圍內設置環保寶藏二維碼,每一個二維碼可掃描出“環”、“保”、“行”、“動”、“者”,市民可掃碼獲取,集齊“環保行動者”,即可參與環保衛士抽獎活動。設置二維碼的地方選擇對環保事業做出貢獻和有帶頭作用的單位,如環保企業、綠色社區、文明單位等。
活動意義:(1)讓市民主動積極參與到“環保行動者”的行列中,為全年的環保活動作前期宣傳造勢,力求達到全市人人知曉、熱情參與的效果。(2)通過活動宣傳全市重點環保企業、環保行業和文明單位,樹典型、立標桿。
針對人群:所有市民
2、低碳出行積分種樹
推薦時間:6月(世界環境日)
活動內容:設立每周三為“德陽低碳出行日”,倡導市民主動選擇低碳出行,步行數將作為兌換樹苗的依據,兌換的樹苗由教育局送至各學校,加入“綠化全川校園行動”,為德陽市學校綠化率做貢獻。
活動意義:倡導市民主動選擇低碳出行,樹立“為下一代健康成長努力”的全員環保意識。
針對人群:所有市民
3、手抄報比賽
推薦時間:6月
活動內容:以環保為主題,征集全市學生主題手抄報作品,邀請專家進行評選,并將優秀作品刊登至公眾號。
活動意義:向學生群體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學生帶動家庭,家庭帶動社會,進一步推動全社會形成綠色生活觀念。
針對人群:學生
4、抖音主題活動
推薦時間:7-8月
活動內容:由環保局確定主題,如#德陽環保在行動#、#美麗德陽,我是行動者#、#德陽環保農村行動#、#德陽環保社區行動#等,在抖音平臺發起視頻征集活動,既可以是弘揚環保行為,也可以是舉報打擊污染行為。
活動意義:讓市民可以最簡單的方式、最貼近生活的形式參與活動,動員人人都成為環境保護的關注者、環境問題的監督者、生態文明的推動者、綠色生活的踐行者,最終為德陽環保宣傳營造“全民參與”的氛圍。
針對人群:所有市民
5、表彰晚會
推薦時間:12月
活動內容:對綠色年度企業和人物、上述4個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市民進行表彰,定制節目,使晚會緊貼主題,精彩紛呈。
活動意義:對2019年全市環保工作進行總結,同時感謝市民對環保工作的支持。
針對人群:所有市民
四、宣傳安排
每一個活動節點,利用線上線下媒體相互結合開展撒網式宣傳,確保活動傳播度及社會影響力。
1、電視臺、電臺
適當使用此類媒體進行活動宣傳,同時最大限度整合公益合作單位媒體資源進行宣傳。
2、網站、微信平臺、微博平臺
配合線下宣傳活動,將線下客戶群引流至線上,借助網絡平臺和事件營銷,實現線上線下的聯動。并使用全市環保條線公眾微信號以及環保和郵政全體職工朋友圈制造話題為活動造勢。
3、社會資源媒體
酌情租用本地優質社會媒體如廣告牌、社區廣告、公交廣告等資源進行宣傳,旨在為活動進行告知性宣傳,充分提高活動的影響力和認知度。選點過程中充分考慮結合環保公益機構或愿為公益出力的商家的資源,宣傳側重點放在目標大眾群體經常接觸的地方(影院、商超、書店等)加強宣傳告知。
五、宣傳建議
(一)減少使用紙質宣傳媒體,充分利用線上新媒體,既能契合環保主題,又能擴大宣傳覆蓋度,有針對性的對德陽轄區居民傳播環保知識。
(二)通過騰訊微信朋友圈后臺以年齡、興趣為特征匹配用戶進行全年主題環保活動的間斷宣傳推廣,通過尋寶地圖、積分公布、優秀手抄報投票等形式,為活動擴大影響力。預計將會至少覆蓋全市100萬人口。
六、活動預算
二維碼:100張*5元=0.05萬元
樹苗:500棵*20元=1萬元(按6月5周,每周100棵)
手抄報:郵政免費贊助
抖音:免費,上熱門10萬+播放量=0.2萬元
晚會:6萬-10萬(按晚會規模及節目數量而定)
師教委、師環保局:
根據兵教綜發[2003]23號文件《關于開展“綠色學校”創建活動的通知》精神,并按照《全國環保宣傳教育行動綱要》、《中小學環境教育大綱》的要求,北屯中學于2003年5月開展了“綠色學校”創建活動。目前創建活動的各項工作已按計劃完成,已具備兵團“綠色學校”基本條件。現根據新疆兵團中小學“綠色學校”評估標準進行自查,并將自查情況向師教委、師環保局匯報:
一、組織管理
1、領導重視。為加強對我校創建“綠色學校”活動的領導和管理,我校于今年5月成立了創建“綠色學校”領導小組,對環境教育宣傳、教師環保培訓、環境教育教材開發,課程設置,學科滲透,校園綠化、校園美化等各項工作進行明確分工、責任落實到人,并制定了北屯中學創建“綠色學校”實施計劃,按照兵團創建“綠色學校”實施步驟,部署安排創建活動的各項工作、定期檢查,整改,及時總結。(自評分7分)。
2、資料齊全。為更好的開展環境教育,增強中學生的環境意識,我校教研室專門編寫校本教材《環境教育》。教師在教學中能夠認真撰寫教案,積極開展論文研討活動。(自評分4分)
3、宣傳教育。我校根據“綠色學校”創建活動計劃于2003年6月舉行了創建“綠色學校”板報比賽,并在藝術節期間舉行了創建“綠色學校”為主題的手抄報展。學校廣播室、圖書館、閱覽室有環保書籍20余種。并在“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自評分7分)
4、環保培訓。我校根據兵團創建“綠色學校”的步驟制定有學校環保培訓法,定期對教師進行環保培訓。(自評分4分)
二、課內教育
1、課堂滲透。我校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都能夠積極滲透環境教育的內容。滲透內容貼近生活,注重實效。學校各學期舉行一次環境教育研討課,并有教案。在學校組織的期未考試中有環境保護的內容。(自評分11分)
2、活動課程。我校積極開展環境教育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十一”期間校團委、少先隊舉行了“創建綠色學校”演講比賽,“我愛綠色”盆花展,“綠色家園”征文等活動,全校3000余名師生參加了活動。同時各教學班每學期都要定期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自評分5分)
三、課外教育
1、小組活動。我校小學部和中學部都成立有環境保護小組和環境保護青年志愿者小組,積極開展爭創“環保章”,收集廢紙,環境保護宣傳等活動。環保小組有輔導老師。(自評分6分)
2、實踐活動。我校每周都安組織全校學生進行大掃除,每年春秋季節都要到北屯平頂山立體植物園參加義務植樹活動。積極組織學生搜集和整理環境保護的資料。在社區宣傳方面,我校組織學生到北屯油脂廠參觀冶的工藝流程,暑假期間開展了“北屯環境污染與治理”的社會調查活動。學生參加各類環境教育活動的普及率在90%以上。(自評分9分)
3、專題教育。今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我校積極制定活動計劃,并且各班開展了講環保小故事,自編自唱環保歌、講演比賽、板報比賽、交流會等活動內容新穎、形式多樣,教育教學顯著。(自評分6分)
四、校園環境
1、校園綠化。我校綠化面積是達17000平方米,基本實現春綠、夏花、秋、冬樹,同時加大了花園式建設的力度,使校園環境到四化(即硬化,美化、綠化、化)(自評分4分)
2、衛生狀況。我校校園綠化無亂扔垃圾現象,課堂環境優美整潔,食堂、宿舍干凈整潔,測所為水沖式無害化處理,無臭味、異味。所有共公場所均要定期消毒,無 衛生死角。(自評分6分)
3、學校實驗室,垃圾池,鍋爐房產生的污染能夠有效處理,學校在各主要道沒有10個果皮箱,3個廂式垃圾箱。使校園污染有效控制(自評分6分)
4、環境意識(自評分8分)
五、教育效果
1、環保行為。我校為無煙學校。校園內無亂丟、亂吐、亂亂畫的行為,學生具有較強的環境意識,學校每周一對學生進行儀容儀表檢查、促進了學生在家、學校、社會養成衛生、健康、環保的生習慣。(自評分10分)
2、教育效果。今年我校向兵團報送綜合實踐課程環境教育方面的課題9份,有1人獲兵團一等獎,2人獲兵團二等獎。6人獲兵團三等獎。我校教師黃玉華編寫的《走進金山》,畢惠編寫的《我的家鄉》分別被選入國家綜合實踐教材。2001年我校學生參加兵團環保有1人獲獎。(自評分5分)
(自評總分為98分)
六、加分項
1、我校畢慧老師編寫的《我的家鄉》報送入國家綜合實踐實驗(3分)
2、我校學生參加自治區生動物保護知識比賽,有12人獲一等獎、24人獲二等獎、29人獲三等獎(2分)
3、我校把環境教育列入必修課(3分)
(加分項自查為8分)
一、指導思想
以《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2011—2015年)》和教育部《中小學生環境教育專題教育大綱》、《中小學環境教育實施指南》、《關于建設節約型學校的通知》、《市全民生態文明教育規劃(2013—2023)》等文件為指導,結合我縣創建省級生態文明縣的實際情況,以全縣中小學生為對象,以建設綠色家園、倡導環保行為、普及低碳理念為內容,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開展生態文明教育,與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生態文明示范縣等創建有機結合,使廣大中小學生成為綠色社會的播種者、建設者,低碳生活的倡導者、實踐者,環境保護的宣傳者、監督者。
二、目標任務
1.生態文明教育全面加強。將生態文明教育擺上素質教育的突出位置,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融入生態文明行為的培養與訓練。積極按照市全民生態文明教育規劃要求,實現中小學生態文明教育的普及率達90%以上,其中城區學校要達100%;每學年生態文明教育不少于12課時。在校園布局、建筑設計以及各類設施的配備上充分體現生態文明理念和要求,打造各具特色的校園生態文化,使綠色、環保、低碳、節能成為校園文化的基色,深度宣傳“游大濕地,做深呼吸”生態旅游名片。
2.生態文明課程體系加快完善。各校要因地、因校制宜,組織編寫并認真推行生態文明教育校本課程。要積極探索并構建校本教材的循環使用模式,圍繞綠色消費、低碳生活、保護耕地、節約資源、垃圾回收、控減噪音、凈化空氣等內容,分專題、按學段循序漸進開展宣傳教育。
3.生態文明宣傳活動豐富多彩。多樣化、常態化、制度化開展以綠色、環保、低碳為主題的校內外生態文明宣傳活動,促進生態文明理念入腦入心、生態文明行為習慣自然、生態文明風尚迅速形成。有條件學校可設立生態文明教育主題館。堅持整體規劃、共同參與、循序漸進、因地制宜的原則,扎實推進綠色學校、節水型學校、無煙校園等創建工作。
4.生態文明實踐基地作用有效發揮。各校要把生態文明教育作為社會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落實師資、設備、教材、課時“四到位”。依托洪澤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和生態農業示范園、濕地博物館、濕地水生植物館、濕地魚族展覽館、中學生態科技館等重要環境基地和場所,為學生接受生態文明教育和實踐創造良好條件。
三、推進措施
注重發揮學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積極引導家庭、社會共同參與中小學生態文明教育,營造濃厚氛圍,形成強大合力,確保達到預期效果。
1.強化組織領導。縣教育局成立生態文明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基教科具體負責落實。各校要迅速成立生態文明教育領導小組,由校長牽頭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建立相應的全校性的工作運行管理機制,各部門協同推進各項工作。縣教育局將把生態文明教育納入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作為對各學校年度考核評估的重要內容之一,并建立督查機制,強化督查考核,完善考核辦法,推動態文明教育工作有序、有力、有效開展。
2.開展多彩活動。大力開展以生態文明教育走進校園、走進課堂、走進教材為主要內容的“三走進”活動。結合“世界環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濕地日”、“世界無煙日”、“世界節水日”、“生物多樣性保護日”、“植樹節”等活動深入開展宣傳,提高活動成效。各校要充分利用校園網站、主題班會、演講、板報、櫥窗、手抄報、繪畫、微課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態文明教育的重要意義、政策措施、活動開展及實際效果。要做好活動資料的收集整理、經驗總結,不斷營造濃厚的生態文明教育宣傳氛圍,確保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一、校長帶頭低碳環保,身體力行顯模范
一所學校就像是一個小型的社會,由學校領導、老師、校工、學生組成,它體現著一個國家,一座城市的現代文明。而學校的領導行政,特別是校長就是這個小型社會中的領導中心,校長的作為引路明燈,其作用非常重要。洪校長深知她在校園環境教育的重要作用。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學校、對師生都影響巨大。她堪稱是全校師生員工的學習楷模、榜樣。校園的各項建設處處體現了校長對教育教學情懷、投入及對未來教育發展的追求和探索;這其中就包括對校園環境保護教育這一方面。
洪校長除了重視對學生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外,對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的培養也相當重視,她經常說:“怎樣的環境就會造就怎樣的人”我們老師既要抓好教書,也要用心育人。既要抓好人文教育,也要抓環境教育。所以對校園環境建設她從來沒有放松過。特別是在校園環保建設方面,更是不惟余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想方設法做好。如:根據我校地少人多的情況,充分利用空間進行校園綠化,在各樓層加設種植槽,種上四季常綠的植物。在天臺搭建植物園,種植不同的植物,供師生觀賞,供課堂教學。大家都喜歡把學校比作“家”常說:“我家雖不大,一年四季有鮮花”。幾年前,我們學校在上級領導的關懷下,每間教室都裝上了空調,有好幾次我都看到洪校長在巡視校園的時候,望著空調管道在沉思,后來暑假過后,發現空調的漏水管已經被很巧妙的伸到了植物槽上。利用空調管道排出的水澆灌植物,這是洪校長的好點子。
洪校長就是一位對教育充滿熱情的人,她要求老師做好的事情他會第一個做好,他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她也會第一個做到,巡視校園時,她會很仔細的觀察每個角落,不會讓一片紙屑在她的眼前飄落。有一次,兩位低年級學生正在走廊吵得慌,原因就為了地上一塊小紙屑是誰掉的誰該撿而吵。這時,洪校長走過去,什么都沒說,撿起那塊紙屑放進了不遠處的可回收垃圾箱。我當時看到那兩個學生面面相覷,一會臉都紅了。低著頭走到校長身邊,沒有聽到摸著他們頭的洪校長說什么,只看到兩個孩子看著校長不斷的點頭。然后微笑著走開了。后來道這兩位小同學成了班里的衛生委員。
洪校長就是這樣,用她的言行感染、熏陶、影響、同化著師生讓大家懂得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二、班級環保教育層層深入,以點帶面顯榜樣
班級,是由學生個體組成。學校的校風,能通過各個班級的班風體現出來,校園教育的主要形式是班級教學。因此,在班級各學科教學中滲透環保低碳的教育效果是驚人的。在環小的各科課程設計中,任科教師們都能有意識的結合本科課程的教學內容滲透環境保護的教育。如:科學課中,老師會結合三到六年級中涉及的“環境和我們”的教學內容進行課程的設計,如三年級的《溫度與水的變化》、四年級的《天氣》、六年級《環境和我們》等單元的教學內容就是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的,教師有意識在課堂教學中加強滲透保護水、空氣、森林和各種資源等環境要素對我們地球及生物的重要意義。
老師要讓學生知道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日常生活要自覺減少垃圾的制造,懂得垃圾分類的方法及其重要性。在生活學習中養成不隨便扔垃圾、自覺學習垃圾分類處理方法及減少垃圾的丟棄及從新使用的環保好習慣。為此,學校會利用世界環境日、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等日子對學生開展環保宣傳和進行別開生面的環保實踐活動。如:語文課中,老師會結合《鹿和狼的故事》告訴同學們每一個生物都不可缺少,如果缺少了一種動物,就會牽連到其他動物的生存。因此,讓大家知道保護其他動物就是保護人來自己。數學的教學中,解決問題的題目經常會與環境有關,老師也會適時的滲透環保的內容。學校每周五都不不定時的舉行有關低碳環保的主題班隊會,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宣傳自己的低碳生活和環保做法等。另外,根據各班的表現情況進行量化,每周、每月、每學期都會評出低碳環保文明班。學校的大隊部也會在校園中展開環保平臺,如:利用宣傳欄宣傳環保信息,開展:“環保小天使”演講比賽,“我的低碳生活”手抄報大賽,“變廢為寶小制作”比賽等等。
低碳環保活動的開展既豐富了同學們的課余生活,又對同學們起到了潤物無聲、潛移默化的環保教育效果。
三、先進設備相結合環保,現代科技顯神通
我校地少人多,如何更好的利用有限的資源為師生們創設更好的教學環境,是我們學校領導班子時刻關心的問題。環保教育是校園教育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把它放在與課程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來抓。相繼建設了空調水回收設備、衛生間水源節流設備,電源節能設備、垃圾分類設備、校園堆肥設備等裝置,確保校園不浪費一滴水、不多耗費多一度電,少制造一些垃圾。現代化的環保設備結合了科技力量使環境保護工作更加如虎添翼。
四、家校合力促環保,低碳生活最健康
學校環保教育重要性毋庸置疑,但還需要家庭教育的合力助攻,眾所周知,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它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無可替代的。家長的環保意識如何,能直接影響孩子的環保行為。我校的領導老師們深知家庭教育在對孩子環保教育中所起的重要性,因此,教育孩子踐行環保一定要通過家校合力。學校要與家長多溝通多交流,才能使環保教育落到實處,更有效果。家庭的低碳環保教育也很重要。有時學校已經讓學生對環保形成一定的意識時,但在家里,家長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會把學校的教育成果顆粒無收。所以學校要與家長溝通,讓他們懂得低碳環保的重要性,在家要與孩子一起踐行地毯生活。在生活作息中盡力減少能量的耗用,從而形成節能減排,通過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少對大氣的污染,減緩生態惡化,主要做法可以從節氣、節水、節電、和回收等細節開始改變。家長以身體力行的踐行環保方式教育孩子。如:“節電,人離隨手關燈、不用的插頭拔掉、低樓層的不坐電梯改爬樓梯,既省電又健康;節水,洗菜、洗衣的水可以作為澆花或沖廁所用水等。多種綠植,綠化不僅是去郊區種樹,在自家陽臺、天臺種植花草一樣可以達到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的效果,還有其他的環保方法,如: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包括筷子、水杯、塑料袋等,使孩子懂的制造這些物品所使用的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如果家長都能做到那么有何愁模仿力強的孩子學不會、做不到啊!
五、校園低碳環保,促城市碧水藍天
校園節能減排只是低碳環保的一部分,低碳生活雖然主要集中于生活領域,主要靠大家自覺轉變觀念,倡導綠色生活。但也需要社會、家庭一同合力,及相關政府部門營造一個助推的制度環境,包括制訂長遠戰略,出臺鼓勵科技創新環保政策,實施政府財政補貼、提供環保宣傳等措施,也需要各行各業積極跟進,加入發展低碳經濟的“集體行動”。可見實現低碳生活可謂是一項全民的系統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