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簡述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高血壓的檢測①血壓測量的重要性。②血壓測量要點有8條,關鍵是合格的血壓計,標準規范的操作。③建議正常成人每2年至少測量血壓1次,并利用各種機會篩查。對>35歲首診測血壓,高血壓易患人群建議每半年測量血壓1次。這樣可以將人群中的高血壓檢測出來,提高血壓知曉率。④對初次發現血壓增高者應隨訪評估,多次測量血壓,以明確診斷。
高血壓的診斷與評估
非同日3次測量血壓,收縮壓≥140/90 mm Hg可診斷為高血壓。非同日3次,一般是指間隔2周測量1次,不是指今日、明日、后日的非同日。視初次測量血壓水平而定間隔時間,如血壓水平高,時間隔時間短,如間隔1周;如血壓水平不太高,則間隔時間較長些,如間隔2周或更長些。初診高血壓的評估及干預流程見圖1。
血壓的定義和分級基層指南的血壓定義和分級與2005年中國高血壓指南完全相同?;径x的穩定,有利于基層高血壓的管理。正常高值血壓水平為120~139/80~89 mm Hg;但130~139/85~89 mm Hg的血壓可理解為“高值血壓”,此范圍患高血壓的幾率明顯增加,是高血壓預防的重點人群。初診高血壓后,應排除繼發性高血壓。為了鑒別診斷繼發性高血壓,需要進行以下基本檢查:尿常規、血液血紅蛋白、血鉀,有條件盡可能完成常規檢查;血肌酐、尿酸、血脂、血糖、心電圖、眼底、超聲心電圖等。
鑒別繼發性高血壓懷疑繼發性高血壓,轉上級醫院診斷。
高血壓治療
治療目標基層指南指明了高血壓治療的目標是血壓達標,以期最大限度降低心腦血管病發生和死亡總危險。降壓治療的目標血壓有明確規定,老年(指年齡≥65歲)高血壓降壓治療的收縮壓目標
血壓達標時間基層指南建議,一般情況下,1~2級高血壓爭取在4~12周內血壓逐漸達標,并堅持長期達標;但患者耐受性差或老年人(≥65歲)血壓達標時間可適當延長。血壓盡早達標有利于減少心腦血管事件。這里強調的是,在能耐受情況下,血壓盡早達標。
高血壓藥物治療的時機高血壓診斷后,3級高血壓或高危人群立即藥物治療。1~2級高血壓伴頭暈等不適癥狀者,考慮小劑量藥物治療;如無癥狀,則進行危險評估,屬中危者,隨訪1個月內,2次測量血壓,如平均血壓≥140/90 mm Hg則開始藥物治療,如
基層指南提醒,注意鑒別1級高血壓中的“白大衣高血壓”,并注意隱蔽性高血壓的檢出。這就需要進行自測血壓或動態血壓監測。
經隨訪觀察后,一般高血壓的血壓水平≥140/90 mm Hg,高?;颊哐獕核健?30/85 mm Hg,即開始藥物治療。
自測血壓提倡高血壓患者在家自測血壓,使用經國際標準化認證的上臂式電子血壓計。
非藥物療法非藥物療法是高血壓治療的重要部分,一定要長期堅持。非藥物療法見表1。
常用降壓藥基層指南推薦鈣拮抗劑、ACEI、ARB、利尿劑、β阻滯劑為常用降壓藥。以上5類降壓藥及低劑量固定復方制劑,均可作為高血壓初始或維持治療的選擇藥物。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比選擇降壓藥的種類更重要。
降壓藥的選擇基層醫生首先要掌握藥物治療的禁忌證和適應證,根據病情和患者意愿結合經濟承受能力而選擇適合該患者的藥物?;颊哂须p側腎動脈狹窄、妊娠、高血鉀,則禁用ACEI或ARB;痛風者,禁用噻嗪類利尿劑;哮喘、慢阻肺、高度傳導阻滯者,禁用β阻滯劑;心動過速或心力衰竭者,慎用或不用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
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無明確禁忌證,降壓作用較強,對代謝無不良影響,故推薦基層醫生使用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治療一般高血壓患者。ACEI、ARB對靶器官保護作用明確,對代謝無不良影響,故推薦基層醫生使用ACEI/ARB治療高血壓伴糖尿病、心力衰竭、腎臟病及代謝綜合征的患者。噻嗪類利尿劑,降壓作用明確,適用于老年人、心衰患者,也是聯合治療的基本藥。β阻滯劑降壓作用明確,適用于心肌梗死后、冠心病心絞痛、心動過速、穩定性心衰患者。α阻滯劑的禁忌證是性低血壓及心衰,但仍適用于前列腺肥大的老年患者,或難治性高血壓的聯合治療。低劑量復方制劑適用于1~2級高血壓或單藥治療血壓未達標的高血壓患者,但要注意相應組分的禁忌證。
聯合治療降壓藥聯合治療方案:鈣拮抗劑+ACEI/ARB,ACEI/ARB+小劑量利尿劑,二氫吡啶鈣拮抗劑+小劑量β阻滯劑,小劑量利尿劑+小劑量β阻滯劑,α阻滯劑+β阻滯劑。前4種組合較為合理,后2種組合應當慎用或必要時采用。利尿劑+β阻滯劑聯合長期應用,可能對糖脂代謝產生不利影響。α阻滯劑可能增加心衰危險,故α阻滯劑+β阻滯劑聯合應用時注意心功能變化。
初始小劑量聯合治療方案推薦對血壓≥160/100 mm Hg或高危患者,起始用小劑量2種藥聯合治療,主要目的是提高治療依從性,減少不良反應,改善血壓達標率。
我國常用固定復方制劑我國大部分高血壓是農民,他們的經濟承受能力是必須考慮的。我國傳統固定復方制劑是當時歷史條件下的產物,盡管其組成成分的合理性有些爭議,但其有明確降壓作用,且價格低廉,故仍可作為基層(尤其農村)降壓藥的選擇。使用中注意相應組分的禁忌證和不良反應。
高血壓疾病相關治療基層指南對高血壓的調脂治療、抗血小板治療及降糖治療做了簡單提示,具體方案參見基層指南。
降壓藥的一般用法,維持和調整強調盡量選用長效藥;血壓長期達標;輕度不良反應的,可將藥物減量;明顯不良反應則停藥,換另一種藥;血壓穩定達標的,不要隨意停用降壓藥,可謹慎減量。
特殊人群高血壓的處理對老年高血壓,單純收縮期高血壓,高血壓合并冠心病、腦血管病、心力衰竭、慢性腎臟病、糖尿病、周圍血管病,妊娠,難治性高血壓,高血壓急癥的治療原則,進行簡述。
高血壓社區防治方案
基層高血壓降壓藥物適用參考方案是范例,不是全部,第1套方案價格相對較低,第2套方案價格中上等。3級高血壓2套方案的價格相近。該方案主要是方便基層醫生尤其是鄉村醫生選用降壓藥。
高血壓預防和教育基層指南強調高血壓的預防,面對公眾,高血壓易患人群,開始健康教育,預防高血壓的發生。
高血壓分級管理將低危、中危、高?;颊叻譃?、2、3級管理。根據不同級別,定期隨訪,目標是血壓達標。重點管理高?;颊?每個月至少隨訪1次,因高?;颊?0年內有20%~30%的人可能發生心腦血管病。科學管理,既可實現治療高血壓的目標,又能更好地利用有限的醫療資源。單純的無目標的隨訪,缺乏科學依據,起不到控制高血壓的目的。
管理級別調整,對僅根據血壓水平分為高危實行三級管理的,在其血壓平穩控制6個月后,可考慮降低管理級別。
倡導患者自我管理。
推薦高血壓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