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ede8e"></wbr><bdo id="ede8e"><var id="ede8e"><optgroup id="ede8e"></optgroup></var></bdo>
    1. <sub id="ede8e"></sub>
    2. <sub id="ede8e"></sub>
    3. 18禁无遮挡啪啪无码网站,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2018年亚洲欧美在线v,国产成人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毛片一区二区,国产在线亚州精品内射,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
      首頁 > 文章中心 > 護理急救知識培訓內容

      護理急救知識培訓內容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護理急救知識培訓內容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護理急救知識培訓內容

      護理急救知識培訓內容范文第1篇

      關鍵詞:急救護理;模擬培訓;護理人員

      中圖分類號:R4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2409(2007)05―1158―03

      在當今,由于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斷增加,已成為政府和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醫護人員醫療急救技能的熟悉與否直接關系到患者生命安危和搶救的成敗,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人們對醫療救治期望值也越來越高,因此需要醫護人員具有較強的實際急救技能和應急反應能力。如何增強醫護人員專業急救意識和提升其技能,建立一支訓練有素的專業隊伍,是醫療界當前需要思考和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

      1 目前護理人員掌握急救護理技術的現狀和需求

      目前國家有規定在醫院管理標準中對醫護人員定期進行急救技能培訓考核,但對大多數護理人員來講,實際搶救患者的機會或應用較少,一旦真的出現患者緊急情況,不能實施有效的急救,以致影響患者搶救的及時性和成功率。孫長怡對全國多家醫院的各級醫護人員進行急救知識測試,小于30%的急救基本知識測試合格率,僅有8%的急救操作測試及格率。王杰斌等對83名護理學員進行問卷調查,發現護理人員急救護理技術相關知識缺乏,教學內容和手段不足,提出進行急救護理技術的培訓是現代醫療護理專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應結合實際,開設急救護理技術,設立模擬監護病房。趙建華對一、二級醫院急診搶救護士對急救知識、技能掌握水平.成績較低,(64.62±4.88)%。在學習需求方面,80%護士最想參加培訓方式是模擬訓練,57.2%護士認為自己最迫切需要補充的知識是院前及各種l臨床危象的處理。張衛青對臨床醫生護士心肺復蘇技能、培訓現狀和學習需求調查分析,采取到各病區隨機發放問卷方式,對本院139名臨床醫生護士進行調查。結果:臨床醫生、護士成績普遍較低,平均得分(66.64±14.63)分。在培訓現狀方面,只有58.99%的醫生護士接受過急救技能的培訓。在學習需求方面,93.5%的臨床醫生護士認為有必要學習急救復蘇技能。認為臨床醫生護士的急救復蘇技能總體水平偏低,需引起重視,應采取有效對策提高臨床醫生護士的急救復蘇技能以滿足臨床急、危、重患者要求,保證醫療安全。張亞卓對急診護士臨床技能水平考核及培訓現狀調查采用綜合考試的方式了解護士臨床技能、急救知識、現狀、掌握和學習需求。結果:護士對單一技術、技能掌握熟練,而綜合搶救能力和素質相對薄弱。認為有必要縱深開展急診科護士的專業培訓,由單一的急救知識、技術、技能向術有專攻、訓練有素的技能型人才延伸。桂莉對急診科護士專業水平及培訓現狀調查分析,采用問卷調查法對上海市9所醫院282名急診科護士進行調查,結果:急診護士的專業知識平均得分為(71.95±10.75)分。結論:有必要開展急診科護士專業培訓,培訓內容和形式應結合我國實際、針對薄弱環節開展。

      2 目前急救護理培訓方法、途徑及效果

      2.1 目前培訓方法

      ①普遍采用急救護理培訓方式為專家講課+簡單操作。②局部功能訓練模型用于單項臨床操作技能的訓練,如氣管插管術、深靜脈穿刺術,僅提供急救技能操作機會。

      2.2 培訓方式

      ①院內輪轉急診科培訓,但急診科接管帶教能力有限,且培訓時間短,鍛煉機會少。②下級醫院人員到上級醫院學習進修。⑧參加各類培訓進修班等。④院內定期培訓考核。

      2.3 效果

      雖然按醫院管理有關要求采用以往培訓方法進行了全體醫護人員的急救知識技能培訓,僅僅學習了急救基本知識和簡單操作方法,且對于非急重癥治療科室醫護人員來講,沒有實際搶救患者的機會,結果是:“聽時明白,用時忘”,或者根本就沒有體會到如何判斷患者的危重情況、何時開始心肺復蘇、使用急救設備及配合搶救等。怎樣進行接近真實情況的訓練,使醫院各科室各級醫護人員都能在突發意外情況出現時沉著應對,真正及時有效施救,是目前需要思考及努力解決的問題。設立單項操作不足之處是忽視了每項操作中人與人之間的合作。

      3 國內外應用高端模擬人(Ecs)對臨床醫護人員的培訓研究現狀

      高端模擬人(ECS)是從1969年開始應用于教學,直至2002年隨著科技的發展才允許在心肺復蘇的教學領域中使用。2003年Barsuk D,Berkenstadt H,Stein M,Lin G,Ziv A.將高端模擬人用于醫護人員的院前創傷護理的培訓,問卷調查結果表明高端模擬系統可提高醫護人員在院前創傷治療的能力。2005年研究表明高端模擬人可極大提高醫療人員的團隊協作能力。

      目前,全世界已經建有數百家醫學模擬訓練中心,在不同的醫學領域使用這類模擬系統進行醫學生的教學和臨床醫護人員的培訓,并建立了地區和世界性模擬醫學教學專業協會。尤其是在發達國家,這種高端模擬技術已經被廣泛使用,不僅被引入醫學教學,甚至被當作臨床醫生護士準入考核的重要內容或用于疑難病例治療方案設計等諸多方面。

      護理急救知識培訓內容范文第2篇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采用方便抽樣的方法,選取浙江省10個市、地區20所二級及以上醫院的應急小組護理人員作為調查對象。

      1.2方法1.2.1設計調查問卷在查閱國內外文獻、結合專家咨詢和小組討論的基礎上,自行設計應急護士對災害護理培訓需求的調查問卷,內容包括一般資料、災害護理培訓內容和災害護理培訓方法3部分。一般資料:應急護士性別、年齡、工作年限、文化程度、職稱、職務、科室,是否有救災經驗,所在醫院類別、等級等。災害護理培訓內容需求包括災害護理概況、災害護理相關理論和技能、災害護理管理知識3部分共18個項目,為更清楚反映調查對象對培訓內容的需求程度,各項目采用李克特量表的5級計分法,設非常需要5分、需要4分、一般3分、不需要2分、非常不需要1分,總分18~90分。災害護理培訓方式需求則是針對培訓內容18個項目分別對理論授課、專題講座、案例分析、示范教學等9種方式進行勾選。調查問卷擬定后,請從事護理教學工作20年以上的護理教育專家、省災害護理學組專家對調查問卷進行論證和修訂,并對本院應急醫護人員90人先進行小樣本的預調查,然后對問卷作進一步完善。1.2.2調查方法以郵寄的方式向浙江省災害護理委員會各位委員所在的醫院發放調查問卷,統一指導語,但不引導回答,調查對象自行填寫問卷后寄回。

      1.3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進一步兩兩比較用Q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問卷回收情況發放問卷350份,回收問卷348份,回收率99.4%,其中有效問卷323份,有效率92.8%。

      2.2調查對象一般資料調查浙江省杭州、溫州、嘉興、金華等10個市、地區20所二級及以上醫院的應急護理人員共323人,男9人,女314人;年齡18~49歲,平均年齡(32±7)歲;工作年限:0~3年74人,4~5年30人,6~10年73人,11~15年55人,>15年91人;文化程度:中專12人,大專72人,本科233人,碩士6人;職稱:初級189人,中級99人,高級35人;工作科室:急診科147人,ICU54人,病區122人;有災害救援或救護工作經歷112人,無經歷211人;醫院類別:綜合醫院309人,專科醫院14人;醫院級別:三級醫院285人,二級醫院38人。

      2.3災害護理培訓需求情況2.3.1應急護士災害護理培訓內容及培訓方式需求323名調查對象對培訓內容需求總分平均(81±8)分,顯示出對培訓內容較高的需求。理論知識培訓內容得分最高的項目是“急救文書”“自我防護”,培訓方式選擇主要集中在“理論授課”“專題講座”及“案例分析”,見表1;技能培訓內容得分最高的項目是“現場急救”,培訓方式選擇主要為“示范教學”“情景模擬”及“理論授課”,見表2.2.3.2應急護士災害護理培訓需求分析經單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和工作科室應急護士對培訓內容的需求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中級及以上職稱護士對理論知識“災害認知”和技能知識“院內急救”知識的培訓需求低于初級護士(t值分別為2.78和2.79,P均<0.05),但在其他培訓內容上,不同職稱護士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在危機識別等6項培訓內容的需求上,有救災經歷的應急護士比無救災經歷的應急護士需求更高,見表3。不同醫院類別應急護士的培訓需求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但三級醫院的應急護士在10項培訓內容的需求上高于二級醫院應急護士,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4。不同科室應急護士對“災害認知”“檢傷分類”的培訓需求比較有統計學意義,見表5。

      3討論

      3.1應急護士對災害護理知識技能的培訓需求高有研究[3]顯示,即便具有多年工作經驗或曾經學習過災害護理課程,但絕大多數護士依然認為自己尚不具備足夠能力應對災害。應急救護護理培訓是提高護理人員災害救援能力的有效途徑[4]。本調查結果顯示,本次調查對象雖然大多數為工作5年以上的護士219人(67.8%),且201人(62.2%)來自急診科和ICU,但對災害護理知識及技能的需求依然很高,所有培訓內容的需求得分均大于4分,尤其是“現場急救”“自我防護”和“急救文書”是培訓需求得分最高的,反映了應急護士對災害救援基本知識、救護技能和應對災害時的法律責任等知識的需求更高、更急迫。

      3.2不同職稱和科室應急護士災害護理培訓內容的需求差異不顯著調查顯示,初級護士與中高級護士只在“災害認知”和“院內急救”知識方面的培訓需求存在差異,除此以外,不同文化程度、工作年限、職稱的護士培訓內容需求上沒有差異,這可能與高職稱的護理人員臨床工作時間長,臨床實際工作中急救機會較低職稱的護士多,對“災害認知”“院內急救”經驗相對豐富有關。而來自不同科室的應急護士只在“災害認知”和“檢傷分類”的需求上存在差異,ICU護士對上述兩項的需求最低,急診科護士最高,這與知識需求產生的要素有關,知識需求產生取決于兩個重要因素,一個是個體所從事的業務過程,另一個是個體本身的知識經驗或者認知結構[5]。急診科護士在日常工作中有更多應急救護和檢傷分類的工作經歷,因此其相對應的知識需求也更為顯著。盡管急診科護士有更多檢傷分類的經驗,但我國護士救護能力調查中發現受過檢傷分類培訓且熟悉檢傷分類標準者僅占0.41%[6],而國外相關調查均顯示應急護士掌握最好的是急救技能和檢傷分類[7]。因此檢傷分類是我國應急護士今后培訓的重點內容之一。

      3.3三級醫院應急護士培訓需求較二級醫院更高在檢傷分類、心理干預、環境評估等10個項目上,三級醫院的應急護士需求均高于二級醫院,這可能與三級醫院有更多機會參與公共衛生應急事件的救援有關。

      3.4有救災或公共衛生事件救援經歷的應急護士災害培訓需求更高調查結果顯示,既往有救災經歷的護士對災害護理培訓的需求更高,且更關注災害救護流程的各個環節,如“危機識別”“轉運救護”“指揮中心”“物資管理”等。蒞臨災害現場救援活動可能使應急護士的內心體驗得到豐富和具體化,并使其更加認識到具備災害救護能力的必要性[8]。

      護理急救知識培訓內容范文第3篇

      1.1重組并優化急診科病室

      首先,對急診科工作開展過程中進程應用到的檢驗、檢查機械設備進行重新整理。將分散在各科室中的急診常用設備集中到急診科,并進行重新組合,為急救工作的進行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充分利用檢驗結果共享系統、電子病歷管理系統等現代計算機網絡技術,促進搶救工作可及時、高效地進行。再次,優化科室綠色專業通道,組建重癥急救隊伍,為患者的急救、住院、護理等提供流程。最后,制定并在科室內張貼急救流程圖表,保證急救工作按流程快速進行,為患者的安全爭取時間。

      1.2對護理人員進行急救護理及護理流程培訓

      護理培訓具體內容主要為科室規章制度、護理理論知識、護理技能、護患溝通技巧、突發事件處理等。同時定期對接受培訓的護理人員進行考核評分,不斷增強護理人員的護理知識及護理能力。根據科室的具體護理管理條件,制定相應的護理流程,并安排業務能力強、臨床經驗豐富的老師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護理業務及綜合能力培訓。護理流程通常包含意外死亡的處理流程及特殊、常見急重癥搶救流程、有機磷中毒、中暑、急性心肌梗死、藥物過敏等的急救流程。在培訓過程中,可將各種護理內容及護理流程印刷成冊,先發給護理人員學習。然后安排培訓教師對重點護理內容及護理流程進行培訓,并對護理人員進行考核評分。同時積極組織護理人員對科室特殊病例進行查房,并就護理、急救流程中存在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探討有效的改善措施,不斷提高護理質量。

      1.3制定和完善護理人員互評制度

      護理人員互評制度的包括應該包含急救技能、流程進行、醫護配合、護患溝通、突發事件處理等。定期對護理人員互評結果進行討論,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措施處理問題,促進護理人員護理能力及護理配合度的不斷提高。

      1.4評價方法

      定期對培訓后護理人員的急救理論知識掌握情況、護理技能及具體操作等進行考核和評價。詳細記錄2011年、2012年急診科護理糾紛、風險事件、差錯事故等的發生率。對護理質量,患者護理滿意度等進行調查評分。

      1.5統計學分析

      研究數據使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采用t檢驗處理計量資料,計數資料使用X2檢驗,以P<0.05作為具有顯著性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護理效果比較

      觀察組護理糾紛、風險事件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均具有顯著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接受急診診療流程培訓后,觀察組護理人員急救護理理論知識、護理技能、護理操作流程的評分上均明顯高于培訓前,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在急診診療流程的應用過程中,對急診科常用設備進行有效整理,并不斷優化其組合,可為急診診療流程的進行打下堅實的基礎,促進搶救工作的高效進行。對護理人員進行急診護理培訓,可促進護理人員急救理論知識及操作能力的提高,同時可增強患者的護理服務意識,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提升其業務水平及意外事故的應變處理能力。將急診診療流程應用于急診護理管理中,必須要重視對護理人員進行急診護理流程培訓,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知識及護理能力,使護理人員將各種知識及技能融會貫通地應用于急救過程中,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搶救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急診科可急、重病搶救的成功率,最大限度保證患者生命安全。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將急診診療流程應用于急診科護理管理中,其護理人員的護理理論知識、護理技能等均明顯提高。觀察組護理糾紛、風險事件的發生率也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護理急救知識培訓內容范文第4篇

      關鍵詞:急診科;低年資;護士;急救能力培訓

      急診科是醫院的窗口,是急危重癥患者的搶救重地,急診護理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醫院的形象。急診患者病情急、變化快,病情重且復雜,如心臟驟停、心肌梗塞、急性呼吸衰竭、腦疝等患者的生命危在旦夕;急診科護士還承擔院前急救任務。這就要求急診科護士具備較高的素質,應急能力強、敏捷的思維、健康的體魄和過硬操作技能。低年資護士工作時間短、經驗不足、心里素質差,導致在工作中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失誤,不能與患者有效溝通,特別是搶救危重患者時,顯得不自信,心理緊張,無從下手,嚴重影響了護理工作質量,導致護患糾紛的發生。因此,加強急診科低年資護士工作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

      1 培訓對象

      急診科5年以下的注冊護士。

      2 培訓方式

      2.1成立培訓小組 由急診科護士長任組長,下設1名專業組長任副組長,負責制定培訓計劃,擬定培訓方案,由經驗豐富、語言表達能力強的主管護師、高年資護師5名和急診主治醫師1名擔任培訓老師,培訓小組負責培訓前后考核,培訓期間督促檢查培訓計劃落實情況。

      2.2培訓方法 利用晨會、交接班、業務查房、業務學習等時機對護士進行提問,提高理論知識,將急救技能融合于業務學習、查房和考核中,培訓護士的應急能力,提高護士急救技能靈活應用[1]。

      3 培訓內容

      3.1理論培訓 包括集中講座培訓和臨床工作中的培訓。內容包括每周定時學習,內容包括心肺腦復蘇、急救藥品的使用及管理、急救護理記錄、洗胃法、相關的法律知識培訓、學習《急救護理學》[2]和《急危重癥護理學》[3]搶救預案和程序等;教學方法采用多媒體、情景模擬、提問式學習等;每次學習低年資護士必須參加,不得缺席,讓低年資護士帶著問題學習,仔細查閱,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3.2急救護理思維(綜合能力)的培養

      3.2.1心理素質培養 急診科的患者病情復雜、危重,這要求護士要沉著、冷靜、隨機應變,還具有強韌的耐受力和較好的自控力,不能把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緒帶到工作中去,哪怕患者辱罵自己都應忍讓、寬容和理解患者,不與患者爭吵,可采取冷處理[4]。

      3.2.2對患者病情的判斷思維 護士要第一時間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和需要立即采取的措施,從患者的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意識、瞳孔等情況,并結合患者的病情進行分析判斷,致死性與非致死性,從重到輕的判斷思維過程;判斷的技巧:"急"當先,看、聞、問、摸、測同步到位。在個體護理中對獲得的資料進行綜合分析、識別,作出合理判斷,為患者搶救獲得寶貴時間,避免意外發生[1]。

      3.2.3 搶救器材和搶救藥品的應用與管理 要求低年資護士參與急診科"搶救車"管理,由有經驗的高年資護師進行傳、幫、帶。搶救藥品、器材做到"五定"(定數量和品種、定位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滅菌、定期檢查維修),班班交接、清點,增強急救意識,要求低年資護士掌握每一種急救藥品的位置、劑量、作用與副作用以及各種搶救設備、器材的使用、保養、消毒與登記記錄,護理部不定時抽查,搶救藥品、器材完好率達100%[5]。

      3.2.4病情觀察 急危重癥患者的病情觀察絕大部分由護士完成,但病情觀察不應限于對生命體征或相關體征的觀察,應將患者的精神狀態、生活習慣、睡眠情況、思維特點甚至家庭背景以及用藥后的療效觀察等,都包括在觀察范圍內。然而對病情觀察尤其是對病情發展有一定預見的思考后的病情觀察,的確是整個搶救治療過程能否順利的重要因素,這也是生活護理思維的含義。

      3.2.5加強急救護理記錄,提高法律意識:加強法律法規的學習,嚴格執行操作規程,規范護理行為;急救記錄要及時、準確,護士長和專業組長要定時抽查各種護理記錄并進行指導。

      3.3急救技能培訓 護士快速、敏捷的應急能力和熟練的搶救技能是確保搶救成功的基礎。可根據教學計劃分2個階段進行:第1階段由高年資護師示范搶救技能,再有低年資護士操作,由高年資護師或主管護師糾正分析,然后低年資護士自己訓練,相互糾正,再考核;第2階段由護士與急診科主治醫師進行搶救模擬演練,小組分工,醫生下達口頭醫囑,實施搶救,護士根據自己的角色執行自己的搶救項目[6]。急救技能的培訓項目有:徒手心肺復蘇術、心肺復蘇機的使用、簡易呼吸囊的使用、電擊除顫、氣管插管術的配合、心電監護儀的使用、洗胃機的使用、呼吸道的階梯化管理、迅速建立靜脈通道以及醫護的有機配合等。

      4 考核

      4.1綜合能力考核 按照《急危重癥護理學》、《急救護理學》及《2010心肺復蘇指南概要》[7]制定考核標準,培訓小組考核低年資護士培訓前后急救理論知識、綜合搶救技能。即搶救心跳驟停患者的徒手心肺復蘇術、心肺復蘇機的使用、簡易呼吸囊的使用、電擊除顫、氣管插管術的配合、心電監護儀的使用、洗胃機的使用、快速建立靜脈通道、醫護的有機配合以及遵醫囑應用搶救藥物及整個過程所用的時間。

      4.2問卷調查 低年資護士培訓前后,發放對低年資護士綜合能力的問卷調查,采用無記名方式,調查醫生、高年資護師對低年資護士的滿意度,滿意率達95%以上。

      5 效果

      5.1培訓前后考核平均成績比較表(表1)[6]

      通過對表1的分析,表明低年資護士從理論知識、急救操作技能、護理記錄書寫方面以及綜合能力在培訓前后存在著顯著性差異。

      5.2培訓前后工作平均效率值比較表(表2)[6]

      通過對表2中的綜合技能搶救時間、醫生滿意度、搶救成功率、患者滿意度進行分析,這表明低年資護士在培訓前后存在著顯著差異。通過對低年資護士進行規范化培訓,加強急救理論知識和急救技能的學習,提高急救技能,以減少和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搶救成功率,提高社會對醫院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李秋菊.探討急診科低年資護士個人急救能力培訓方法[J].臨床合理用藥,2011,8(4):171.

      [2]王庸晉.急救護理學[M].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

      [3]周秀華.急危重癥護理學[M].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4]洪珍香,林玉珍,等.急診科新護士培訓[J].醫學信息,2011,24(6):377.

      [5]鄧輝,李曉霞,等.低年資護士急救能力培訓的探討[J].中外醫療雜志,2011,23:93.

      護理急救知識培訓內容范文第5篇

      【關鍵詞】護理應急預案;演練;護理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0)08-0308-01

      護理風險管理是針對病人、工作人員、探視者可能產生傷害的潛在風險進行識別與評估,并采取正確行動的過程[1]。護理應急預案是在國家衛生部、醫院整體應對突發事件預案的基礎上,針對護理工作的專業性、特殊性所造成的風險而制定的有效措施和處理流程。我院實施護理應急預案演練旨在通過模擬現場實地訓練,培訓及提高護士面對風險的應對能力,幫助護理人員增強責任感,掌握相關急救知識,提高其自我安全保護能力及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現將做法介紹如下:

      1 資料

      1.1 一般資料:我科為全軍創傷骨科中心,分4個病區,現有病床265張;護士92人,學歷:本科10人,大專68人,中專14人;職稱: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1人,護師15人,護士65人。科室建立護理風險管理組織小組,由總護士長擔任組長,病區護士長擔任組員。

      2 方法

      2.1 培訓方法

      2.2.1 以往由病區護士長或高年資護師進行授課來鞏固理論知識護士往往專科護理知識累積量不夠,因此,要求護士在掌握急救流程的同時,必須結合學習專業理論知識,知其所以然,這樣才能提高護士的主觀能動性。

      2.2.2 改變慣有護理晨會學習模式:在既往科室晨會中,常用學習方法是:提問作答總結方式,我科在原有晨會提問基礎上,計劃性指派高年資護師進行急救護理應急預案的演示,力求將語言記憶上升到形象記憶,突破了在理論學習中的局限性。

      2.2.3 情景模擬式培訓:通過設置一種逼真的工作場景或管理系統,讓被訓練者按一定的工作要求,完成一個或一系列任務,較好地模擬了現場的緊迫感,使訓練者感到緊張、急迫甚至忙亂[2]。在每月的業務培訓中,由高年資護師做指導老師扮演患者角色,進行應急病例病情描述,要求培訓對象不僅要正確評估,并要立刻應用預案程序采取相應措施,結束后指導老師對急救護理措施的實施進行講評。

      2.2.4 情景模擬式考核:由護理風險管理小組確定考核時間、地點、形式及內容,原則上演練時間選擇在下午,此時是治療護理相對較少的時段;選擇風險隱患易發的患者,每周針對本病區1例危重患者組織1次應急預案為主題的情景考核。考核開始后,讓家屬按鈴告知護士患者突發的風險情況,由專人記錄演練過程及所用時間,觀察護士對患者突發病情的處理能力與速度。通過考核,使護士加深對培訓內容的理解,由此所獲得的知識是在思考、觀察、分析、歸納的基礎上得來,記憶牢固。

      3 效果

      3.1 構筑主動護理平臺,提高護士綜合素質。鞏固了護士的專科急救理論知識。通過不斷的模擬演練,提高了急救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在突遇病情變化,醫生未到達之前的寶貴時間內能積極做出反應,給予急救措施。全體護士參與應急預案的演練,使得護理人員在有關護理理論和技術、風險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呈報制度的相關內容及國家重大法律、法規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

      3.2 增強了護士面對應激源時的心理承受能力。護士在需要急救的應急事件中多數表現為緊張、恐懼、驚慌,甚至不知所措,定期的情景模擬式培訓可為今后類似的情景處理積累經驗,把突如其來的急救變成一定的操作流程,并在演練中逐步鍛煉了在應激狀態下的心理適應力,保證了在實際搶救患者的緊張環境中技術的穩定性發揮[3]。

      3.3 保證醫療環境安全,降低突發事件發生率 隨著全民法制意識的增強,護理人員在做好護理安全工作以外,對住院期間影響患者人身安全的突發事件做到心中有數,處理得當。

      參考文獻

      [1] 魏杰,吳健.如何正確對待改革中出現的不同聲音[].西北學學報,2006,36(3):13~19.12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级黄色片在线播放|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APP|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2019| 蜜芽久久人人超碰爱香蕉|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自拍视频| 公喝错春药让我高潮|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农村| 色综合久久婷婷88| 国产粉嫩系列一区二区三| 国内极度色诱视频网站| 人妻聚色窝窝人体WWW一区|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图片| 377P欧洲日本亚洲大胆| 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免费牛牛 | 一级毛片网| 国产一区二区黄色激情片| 四虎在线播放亚洲成人| 亚洲精品成人7777在线观看| 美日韩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午夜成人性爽爽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av天堂天天天堂色| 国产盗摄xxxx视频xxxx|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AAAA|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情侣激情在线对白| 国产盗摄xxxx视频xxxx| 免费中文字幕无码视频| 国产伦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12| 欧美videos粗暴|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一区二| 国产普通话刺激视频在线播放|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爽| 国产精品中文av专线|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你懂的在线视频一区二区|